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革命烈士 > 正文

从私塾教师到辛亥烈士——记孟佐天烈士(彭淑玲)

发布日期:2012/10/27 17:19:25  阅读:2057  【字体:
 

 

在恒济镇人民广场的西南角,有一个叫缅仁堂的地方,六间砖瓦结构的屋宇,简单朴素的建筑格局。正门的顶端,写着“缅仁堂”三个字,黑底白字,庄严肃穆,4根廊柱上,朱红油漆斑驳着,沧桑而沉重,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这是一所纪念堂,缅仁纪念一位叫孟佐天的烈士,县域唯一一位为辛亥革命而献身的烈士。 

 

  他的家族,从来没有忘记他,并视他为家族的骄傲。这所纪念堂是烈士的后人自费建的,从1993年开始,每年清明,孟氏后人从各地相约而来,祭奠他们的先辈。在孟氏家谱里,有这样的记载:“公(孟佐天)自幼天赋聪颖,好墨爱武,出口成章。七岁开蒙攻读,十四岁已普贯六经。读书之余练武,十七岁时已有百夫辟易(辟易,因恐惧而退缩)之能。时清政府腐败无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公痛心疾首,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应南洋陆军新军第九镇之征。”

 

  恒济,属于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芦荡众多,自古为鱼米之乡,乡风淳朴,民间并无习武之风。孟佐天少年时,除了读书,就是习武,他的武艺,皆是自学。虽是自学,却练得武功超群,在恒济一带视为传奇。他知道,在那个年代,单纯的读书人是不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的。据当地的老年人回忆,年少时的孟佐天,常在乡村的晒谷场上举石磙(农村辗压粮食的石器),挥棍舞剑。

 

    他的家乡,从来没有忘记他。有一本叫《恒济社志》的志书,第一位历史人物就是孟佐天。上面是这样写的:1905年(孟佐天)在北平罗马兽医大学读书,深恨朝廷腐败,常与堂弟孟蕴华、孟铁铮商谈国事,1906年三人相偕去南京,投南洋第九镇当兵。他先后结识了柏文蔚、熊成基、王士英、范传甲、伏龙等革命党人,由同盟会江苏省主盟人章梓办理宣誓入会手续。孟钱山更名为佐天,用以表达他辅佐孙中山先生创建共和的意愿。这个不甘在乡间埋头教书安度过一生,而决意拯救时艰报效祖国的爱国青年,从此走上一条风云激荡、光照后人的道路。 

 

    孟佐天(18811912),原名孟钱山。加入同盟会后,改名“佐天”,意为一心辅佐孙中山先生推翻封建统治,创建共和国体。一直以来,我们对过去的革命者理解是有误解的,认为他们是强悍的,甚至粗鲁的。孟佐天早年在家乡做塾师,接受的和传授的都是旧式的八股教育,后来就读于北平罗马兽医大学,接受的是新式的学校教育,这几乎两个极端反差的文化,在他这里竟然很轻松的转化接受了。在学校里,他接触到了最进步的思想,从一个旧式的塾师,成长为一个深思耽读的有志青年。他的革命,不是走投无路,而是内心的使命感。我仿佛看到一个英俊自信、双目有神的青年,谈抱负、谈理想、谈民主救国,讨论如何才能拯救积弱的中国。

 

    1908年,孟佐天和伏龙襄助熊成基发动安庆起义。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起义失败。此后,孟佐天回到家乡恒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传播反清思想,组织农民进行抗粮斗争。

 

    19111010,辛亥革命爆发,孟佐天的热血再一次沸腾了。他从家乡出发,启程南下,在安徽民军司令部柏文蔚处供职。同年11月,他奉命前往涟水一带,组织革命同志一千多人,参加苏、浙、皖三省民军“会攻南京”战役。经过10天的浴血奋战,三省民军光复南京。不久,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次年元月,孟佐天率部众二千多人,渡江北上,转战于江淮大地,准备先克盐阜,再取淮(安)扬(州),继而挥师北上,进军鲁、冀。刚抵益林、东沟一带,不小心中了清吏的离间之计,部队几近解体,孟佐天也险遭不测。孟佐天随即南下,到南京晋谒黄兴、柏文蔚,详细陈述苏北形势,柏文蔚命他再率百余军士,与王士英同往海州(今江苏灌云)组织起义。

 

  2月下旬,孟佐天带十七名随从,去宝应城商议筹集粮饷事宜。此时的宝应,已不是清廷的政权。地方绅士王棣山、鲍执之等在孔庙内成立了宝应县临时军政府,王任军政长,鲍任民政长,这两人均是才狼虎豹之流,成员几乎都是旧时官员和地方劣绅,他们挂着革命的牌子,干的是却反革命勾当。对于这一切,南京政府并不知情,以为宝应既成立了军政府,就相当于自己的人。

 

    进城后,同样不知情的孟佐天一行应邀进了军政府所在的孔庙,例行公事,说明来意,并出示有关证件。一直假献殷勤的王、鲍撕破脸皮,一口咬定孟佐天的证件是伪造的,不容解释,命手下将孟佐天等十八人全都捆绑、羁押起来。接着,电告黄兴,诬为土匪,提请处决。黄兴不明真相,复电同意处决,柏文蔚来电解释也无济于事。

 

    这一切都在预谋之中,那么急不可待的处死一个人。第二天清晨,除随行的厨役逃脱,孟佐天等十七人被押至孔庙前的泮池东首广场上处斩。临刑前,孟佐天神色自若,仰天大笑。你们这是“夫子庙前斩孔孟”(随员中有孔姓人员)啊!他说了一句让人特别感伤而又无奈的话。他的视死如归,他的书生意气,让我想起了那个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恒济的孟氏,是大圣人孟子的后裔。他是真正的英雄。

 

    烈士牺牲时,才三十二岁。据家谱记载,孟佐天与妻唐氏生有一子名庆玉,三岁夭亡。一代英烈,竟无子嗣。

 

  柏文蔚得知孟佐天遇害,挥泪写下一篇祭文,为痛失一名忠肝义胆的良将。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追认孟佐天等为革命烈士,并在攻克宝应城后处决了元凶王棣山、鲍执之。1927年秋,国民政府追授孟佐天为陆军中将,发放抚恤银一千两、立碑基金一千元,以慰烈士在天之灵。

 

    从他1906年投笔从戎到1912的牺牲,整整六年时间,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六年,他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事情?一个坦荡正义的书生,最后死于小人的阴暗算计,这是多么的不值呀,这又是多么委屈而又残酷的历史呀!我想,他原本可以在家乡做一个教书先生,养家糊口,在动荡岁月里苟且偷生,熬到和平年代贻养天年。

 

    孟佐天牺牲后,夫人唐氏获悉丈夫遇害噩耗,与丈夫生前一个叫毛顺的好友商议,设法将孟的遗体运葬家乡。毛顺与几位乡邻备一艘小木船,陪唐氏去宝应,将船停靠在宝应城东十八里处的望直港。白天,毛顺一人入城打听,得知烈士们的遗体都被丢弃在城郊芦菘墩的一座大坑里。毛顺趁着黑色,于乱尸堆中凭着孟右手有一灰指甲的特征,找到孟佐天遗体,背在身后,跑了十多里回到船上,连夜赶回孟家舍,安葬于孟舍北首。后来有心的淮剧艺人王万和杨素琴编出了一部淮剧,叫《毛顺驮尸》。

 

    时光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百年,一切均已物非人非。百年以来频繁的兵荒马乱,孟佐天的墓葬之地已无法寻找。蓝天白云之下,几株白杨树掩映着的缅仁堂,是那么的安静,落满枯叶的地上,有一株美人蕉,血样的鲜艳,动人心魄,仿佛是辛亥革命先烈的精神,永不褪色。盛世的风,低低的吹拂,那白杨树的叶子,哗哗地响,仿佛有一种低沉悲哀的旋律,呜咽在我的纸上笔端,沉潜在我的血脉里,随时醒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