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淮剧的发源地——盐城西北乡
建湖位于盐城西北部,俗称盐城西北乡。这里自古崇文尚礼,民风既淳朴、又乐群,演艺文化资源积淀深厚,是江苏省第一大地方剧种——淮剧的主要发源地。有的资料上说淮剧起源于盐城,这是因为建湖旧属盐城,淮剧诞生时建湖尚未置县。也有人说淮剧起源于盐、阜一带,这是由于建湖地处盐城、阜宁两地之间,位置居中因而尽占其利的缘故。
戏剧渊源于古代的百戏。百戏的节目有杂技与散乐(即歌舞)两大类。建湖是我国杂技艺术的三大发祥地之一,戏剧在这里也有着广泛、雄厚的群众基础。唐代,境内十八团(今庆丰镇)百戏艺人在京城乐棚演出时,即常以滑稽表演来渲染和调节气氛。当时“百戏杂陈”的繁荣局面,对于各种艺术的相互交流与综合极为有利,而戏剧也就在这种交流与综合中渐渐孕育形成。到了宋元时期,由于南戏、诸宫调的传入,西北乡演艺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境内有的百戏班改为杂剧班,配有末泥(即后来的“生”)、引戏(相当于串场人)、副净(二花脸)、副末(插科打诨的次要角色)、装孤(饰演官员)等角色,形成了早期的戏剧。境内稍大的村庄都在庙前的广场上建有乐棚或戏台,艺人们演剧其上,称做社戏。据建湖《建阳镇志》记载,宋代建阳有戏台,明代建有戏楼,供民间艺人唱南戏或用诸宫调进行说唱表演。至今建湖淮剧音乐中还有诸宫调的影子,称做“宫曲”,如《骊调》、《满江》等。
地方戏是在古代多种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淮剧所以在盐城西北乡兴起,有其重要的社会原因。明代中叶以后,阶级矛盾加剧,朝廷腐败,不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每遇黄、淮并涨,境内便成泽国,而干旱之年,海水又易倒灌,劳动人民深受其苦。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好听命于天,祈求神灵保佑。一向打着为民消灾、祈福求愿招牌的僮子,在这里原来就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下更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机会,以此谋生的人越来越多,队伍日益壮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僮子的主业是做会,用锣鼓伴奏,说唱带有迷信色彩的所谓十部神书。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而一些小的徽班在江苏则以扬州为中心向东、向北发展,直至里下河流域广大地区。盐城西北乡有不少僮子就跟着他们学唱徽戏,徽班艺人有时也参加香火戏和后来的“三合子”戏班演唱。这些都推动了淮剧的形成与发展。
淮剧来自民间,来自大众。长期以来,西北乡在内的盐阜一带,风行牛歌、号子、民歌、俗曲等草根文化,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几段民歌俗曲,干活时更是牛歌、号子不离口,形成地方文化的一种特色。后来,这种草根文化被唱“门叹词”的民间艺人和做会的僮子所吸收,为做会活动注入了民间艺术的清泉,使做会从单纯的酬神发展而为人神共娱的活动,并由此逐渐形成了淮剧赖以诞生的母体——香火戏。
在淮剧的发展过程中,西北乡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淮剧艺人。淮剧早期的“门叹词”、“香火戏”艺人,大都出在西北乡;第一批唱“三合子”和最早入沪的艺人,也大都来自西北乡。他们对淮剧的形成、定型、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说:“淮剧说的是建湖话、唱的是建湖腔,淮剧各个阶段的领军人物多为建湖人。建湖是我们淮剧人的老家。”淮剧老前辈、“马派”老生创始人马麟童也说过:“我虽不是建湖人,但启蒙学艺在建湖。建湖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们上海淮剧团的娘家。”
建湖拥有众多的淮剧戏迷,一开口,不是老淮调,就是靠把调。外地淮剧团到建湖演出,不愁不上座;偶尔缺少角色,不少建湖人就能上台垫一垫。目前淮剧在建湖已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每遇婚丧喜庆,也少不了淮剧来凑个热闹。许多老人退休后,还组织淮剧票友俱乐部,永远守望着淮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