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江淮戏和新淮戏

                  

“江淮戏”这一名称是从上海叫响的。1945年,上海成立“江淮戏联谊会”,次年改为“江淮戏公会”,成为上海淮剧艺人的活动中心,“江淮戏”一名遂迅速传遍沪上。当年在上海结义的25位江淮戏著名演员中,从建湖走出去的就占了一半,计有陈为翰、吕祝山、谢长钰(沟墩人)、谢长和(沟墩人)、梁广友、梁广文、梁广义、骆宏彦、骆月楼、朱广生、裴少华、邵秀、邵林等,各各名噪一时。这时的江淮戏阵容壮大,行当齐全,而且唱、做、念、打各种功夫并重,已经形成“大戏”的框架,成为具有独立品格的戏曲剧种,再不是被人轻视的“盐淮小戏”了。上海天蟾舞台老板顾竹轩(建湖钟庄人,上海“四大闻人”之一)就曾特邀京剧名伶梅兰芳、周信芳等十数位艺术家对正在该台上演的一出江淮戏进行评审。他们看了演出,啧啧称赞,一致认定此剧为“江淮大戏”。在海派戏风的熏陶下,江淮戏和京剧、越剧、沪剧一起,成为上海戏曲舞台上的“四大金刚”;而留在它的故乡——盐阜一带的“三合子”戏班,在抗日民主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也获得了全新的艺术生命。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和南下的八路军在盐城会师。由于与当地老百姓的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部队的文艺工作者想到了老百姓喜爱的地方戏,将淮剧作为一种文化武器,向民众宣传抗日。当年新四军队伍里汇集着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精英,如著名剧作家阿英(钱杏邨),音乐家贺绿汀、章枚,戏剧家丘东平、钱相摩等。他们在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人的关心指导下,会编的编,会导的导,会作曲的作曲,会绘画的画布景,开创了淮剧创作、演出现代戏的新风。从此,淮剧才产生了质的变化,真正成为服务于人民大众和革命事业的艺术。不久,盐阜区成立淮剧研究会,编创了新淮调、新悲调等唱腔,并吸收扬州小开口等一些曲子,使淮剧的唱腔更加丰富。淮剧因此脱胎换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深受大家的认同。这一时期的盐阜地方戏被称为“新淮戏”。境内由新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文工团和剧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当时盐阜区9个县就有9个文工团,农村业余剧团有300多个。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