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生存状况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受徽、京二剧的影响,淮剧的内容和形式都找到了它的基点,这才发展成为具有独立品质的戏曲剧种,但唱的依然是“幕表戏”。这种露天的草台戏不能卖票,艺人们所得报酬有限,生活极无保障,过的是“夏歇屋檐、冬蹲野庙”的苦难日子,有时还要受到地痞、流氓、恶霸的侮辱与欺凌。他们被贱称为“戏花子”,生活于社会最低层,没有任何政治地位。他们因为从事的职业流动性大,也就不可能上学攻书,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别看他们演出时谈吐风雅,出口成章,其实,绝大多数是目不识丁,台词都是上代传下代、师父教徒弟、嘴套嘴口头流传和保存下来的,连个剧本都没有。直到二十世纪初,“三合子”戏才有了转机,开始从农村进入城镇,渐渐告别了草台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是淮剧的兴旺时期。其时,早期到外地谋生的盐城西北乡淮剧艺人已在上海、苏南渐渐站稳了脚跟。他们博采众长,渐趋成熟,不但有了丰富的剧目,而且拥有自己的演员队伍和基本观众。在这支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优秀演员。如青衣花旦这一行,淮剧有了自己的四大名旦:谢长钰擅演《贵妃醉酒》,带有“梅派”韵味,梁广友被称为淮剧的“程砚秋”,周庭福风格近于“荀派”,而杨金城基本功好,文武都行,类似“尚小云”。除此以外的坤角还有徐大有、杨素琴、董桂英、李玉花、周二娘、刘玉琴、杨金花、王亚仙、筱文艳和方素珍,老生有时炳南、武旭东、杨占魁、何叫天,小生有华良玉、仇梦七,文武老生有马麟童、吉根宝,文武小生有孙麒麟,花脸有苏振中,红净有陈为翰,还有各种行当都能演的怪杰何孔标。这批优秀演员基本上都来自盐城西北乡或是在西北乡学过艺、搭过班的。其时仅上海一地即有20多个淮剧班子。以盐城西北乡的腔调、语言为特色的淮剧,赢得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建湖本地的淮剧四十年代起随着抗日根据地“新淮戏”一起健康地发展着。建阳县(建湖县前身)除有县文工团外,各个区及乡镇均有业余剧团。其中建阳、高作两镇文工团和二区教工剧团、海南中学剧团尤为活跃。新淮戏唱的是淮调,说的是建湖方言,因此很受群众欢迎。1943年搞参军动员,建阳县参军宣传最红火,村村锣鼓响,乡乡都演戏,荣获盐阜区委“参动歌声遍建阳”的嘉奖。建阳镇文工团还多次与鲁艺华中分院文工团、新四军三师文工团同台演出,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曾观看军民联谊演唱,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1945年7月,高作区举行以新淮戏为主的文艺会演,全区有13个乡镇剧团、260名演员参加,历时三天,盛况空前。在革命战争年代,县境先后编演了《照减不误》、《红鼻子参军》、《傻子打游击》、《干到底》、《刘桂兰是朵大红花》、《模范夫妻》、《过关》、《懒龙伸腰》、《绝头路》、《保翻身》等具有革命思想内容的新淮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戏剧的积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