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优秀传统剧目的改编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重视淮剧艺术的发展,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组织文艺工作者对上百个淮剧传统剧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为四大类,逐一加工、修改,使剧目情节更完整,艺术更丰富,内容更健康,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
爱情类剧目。这类剧目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最主要的是“七世姻缘”的故事,亦即《孟姜女》、《梁祝》、《秦雪梅吊孝》、《郭华买胭脂》、《水漫蓝桥》、《陈英卖水》、《隔墙相会》这七部戏。它们描述了七对不同时代的青年男女,在封建势力迫害下,婚姻不得自主、夫妻不得团圆的悲惨遭遇。经过加工整理,《梁山伯与祝英台》、《郭华买胭脂》、《隔墙相会》和《水漫蓝桥》成为优秀的淮剧经典剧目。建湖淮剧团整理改编的《孟姜女》和《秦雪梅吊孝》,成为精品保留剧目,年年上演,经久不衰。
家庭伦理类剧目。这类剧目围绕夫妻、婆媳、姑嫂、妯娌、父子、兄弟、姐妹展开矛盾冲突,发展故事情节,提倡伦理道德,主张惩恶扬善,具有强烈的警世功能。主要有《莲花庵》、《秦香莲》、《孝灯记》、《赵五娘》、《牙痕记》、《蔡金莲告状》等。这类戏本来就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过整理加工,观众更加喜爱,百看不厌。建湖淮剧团整理改编的《赵五娘》、《蔡金莲告状》等传统戏,在苏北一带颇有名气。
爱国主义精神宣传类剧目。这类节目有《告御状》、《河塘搬兵》、《双龙会》、《穆桂英挂帅》、《樊梨花》、《岳母刺字》等。这些节目主题鲜明,教育意义深刻,经过整理加工,情节更加集中,人物更加生动,演出时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告御状》、《河塘搬兵》中的某些唱段,在建湖脍炙人口,传唱者极多。
清官廉政类剧目。这类剧目有《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孙安动本》等,颂扬了刚正不阿的清官,鞭挞了贪官污吏。特别是经过加工整理的淮剧剧目《三女抢板》,扬正气,讲仁义,是淮剧中的品牌节目。建湖淮剧团曾因演出连台本戏《包公案》,造就了一代名演员石麟童,淮剧观众称他为“活包公”。
对于优秀传统节目的加工改编,建湖的编剧们作出了极大努力。据不完全统计,到现在为止,他们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已达40多个,其中有《蔡金莲告状》、《白蛇传》、《秦雪梅吊孝》、《孟姜女》、《牙痕记》、《赵五娘》、《济公传》、《穿金扇》、《哑女告状》以及移植的《陈三两》、《状元打更》、《碧血扬州》、《皮五辣子》等。这类剧目占建湖淮剧演出剧目的半壁江山。它们以新的风貌展现于淮剧舞台,给观众以新的审美感受,而且有很多已走出建湖,占领了江淮流域大部分地区,并打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