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荫——盐阜文化的守望者

王学言

 

王荫(原名王春友),一个盐阜人熟悉的文化工作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创作不断,笔耕不辍;他九十一岁高龄,仍一如既往坚持写作。57日,老人溘然离世,案头上留下反映新四军在盐阜地区烽火岁月的20多万字遗作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凤凰展翅(迎铁军)》书稿。

 

的确,他用毕生精力,为盐阜地区的文化事业大繁荣讴歌、呐喊,他一生与淮剧和地方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为弘扬盐阜文化沤心沥血,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的文化事业,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盐阜文化的守望者。如今老人走了,人们在缅怀老人的同时,更为盐阜地区能有这样一位艺海骄子感到骄傲与自豪。

 

1922年王荫出生时,其父恒祥公正在苏州城里拉黄包车,旧中国,由于战乱、困苦的穷人,总是“望子成龙”。青年时代的王荫,1937年随母回故乡建湖高作农村,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盼,小学毕业后,便成了“文化人”,当上了小学教师、校长,由于天赋、好学,参加工作后在东峰乡组建农村业余剧团,兼编导于一身。进行文艺巡回演出。194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担任教师过程中,培养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除两个弟弟以外,还有程立斌(国家二级警监)、王春扬(军队优秀干部)、王春颖(上海高校招生办公室副主任)以及王桂田等人,春去秋来,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他始终为文化教育繁荣追求不懈,漫漫求索。那时的盐城地区叫盐阜区,盐阜区党委办了《盐阜大众报》,他自编自唱的小调向报社投稿,一投便中,报社接二连三发表了他的作品,使他的写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他白天工作、干农活,宣传抗日,夜晚笔耕的工作精神对两个弟弟春才、春瑜影响颇大。如今年逾古稀的王春才(国家计委原三线办主任,高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春瑜(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明史专家)每忆及此,便说大哥王荫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在他支持关怀指导下成长,王荫的两个弟弟在他的传帮带下脱颖而出,名扬盐阜,声震故里,兄弟三人成了建湖水乡有名的“文坛三兄弟”。

 

由于王荫热爱文艺、热爱文学,尤其是对地方淮剧更是情有独钟。早在建国初期,1952年王荫担任盐城专区人民剧场经理及专区实验淮剧团指导员。1954年与人合著了第一本“处女作”《淮剧曲调介绍》,先后6次再版发行。他又续编了创新佳作《淮剧的起源与形成》和《淮剧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贡献》,并在有关报刊发表了这两篇淮剧史。抗战时期,他一边宣传抗日,一边编写淮戏唱词,自己直接参演,妆扮成湖船娘子,那优美的淮腔淮调,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敌热情。在编演过程中,他深入民间采风,然后又自编自演,并根据剧情需要,对曲谱加工整理再试唱给观众听,征求意见后再度加工,这种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去的做法,公演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深受广大观众、新四军战士的喜爱。特别是当王荫以高亢、清脆、圆润、优美的唱腔唱起了“新淮调”、“新悲调”,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称他是苏北淮戏“梅兰芳”。

 

王荫在盐阜地区享有盛名,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为盐城市淮剧艺术的创作生产、群众文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涌现出《打碗记》、《一字值千金》等优秀经典剧目,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热爱地方文化艺术,无论是在平凡的教书岗位,还是担任领导职务,始终不忘钻研艺术,他虽不是科班出生,但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使得一些名家名旦亲切地称他为老师。如何叫天、攸文艳、马秀英等淮剧名流均对他艺术水平和领导才能十分崇拜。

 

1956年,王荫因文化艺术才华出众,被调任盐城专署文教处任文化艺术科科长,从此,他更是以满腔赤诚,倾情地区文化事业,遍邀名角,培养新秀,改造旧淮戏,使实验淮剧团发展成为江苏省淮剧一团、淮剧二团与青年淮剧团。与上海淮剧团南北争辉,成为淮剧界的两面旗帜。

 

1981年,王荫当选为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这标志着他在民间文学艺术方面具有一定造诣,他又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王荫与严锋主编的《中国民间文学集盐城市故事卷》、《盐城市歌谣谚语卷》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1989年受到国家和省文化厅、省文联表彰为全省“十大集成”工作先进个人。他还与张玉良共同编辑了《拍案惊奇(二)》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几十年中,王荫先后编辑、整理了千余篇地方文史稿件,被数百家报刊采用,使盐阜地区特色文化被亿万人所了解。

 

80年代初,盐城市筹建新四军纪念馆,王荫外出走访新四军老干部,奔走全国征集新四军资料,19831121日,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在成都金牛宾馆接受了王荫采访,回忆新四军三师在盐阜区抗日斗争往事,并合影留念。从而激起他撰写回忆录的激情,陆续写了陈毅在盐城的报告文学和叶挺、乔冠华、胡乔木等名人的人物传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王荫还先后用8年时间,到阜宁农村等地,调查了大量历史资料写成了《邹韬奋盐阜历险记》这部中篇纪实文学,为《邹韬奋传》填补了历史空白,邹家华副总理读后,特致信感谢王荫,并将此佳作存放在上海《邹韬奋纪念馆》。

 

王荫在职时,忠于党、忠于人民,兢兢业业;忠厚耿直、胸怀坦荡;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文化,奉献文化事业。对工作极端负责,为盐阜文化事业呕心沥血几十年,不锲不舍。离休后仍一如既往,孜孜以求,在文化艺术的殿堂里奋斗了一生。离休几十年从未间断过写作,直至耄耋之年仍写稿不断,笔耕不丢。即使“文革”无端被开除党籍,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时刻,丝毫没有放弃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在“文革”中他以坚强的毅力坚持宣传盐阜文艺,坚持与青年文艺人才一起演出,从不间断。去世前夕,他仍想见到《凤凰展翅迎铁军》一书出版。一位世纪老人,如此酷爱乡土文学,实在令人可歌可泣,敬仰无比。正如盐阜文化名人臧科在为王荫八十岁时出版的《艺文枝叶》一书作序时感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艰辛难。”

 

王荫是一位曾经沧桑的文艺家,数十年如一日,醉心在盐阜文化的这片热土上。离了岗,他还是以文学为伴,以一支融情寄兴的笔和老而弥坚的精神,完成了一篇篇反映盐阜人民思乡风物之作,实在难能可贵。留给后人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既是盐阜水乡文化守望者,也是盐阜水乡文化的传承者。如今王荫的一部部遗作,留给读者的感受,那就是王荫同世纪盐阜乡土文化同行了九十一个春秋,走过了一个漫长的文化苦旅,老之已至,仍然自塑着一个健旺的文化心态,挥写着一支不甘止息的文化之笔。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奉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如今,王荫走了,不仅使我们王氏家族中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家庭成员,而且也使我们盐阜地区失去了一位多才多艺的乡土文化名人,深感悲哀与惋惜。

 

回忆与王荫相处的日子,一件件往事仿佛就在昨天,由于我们是家庭关系,在我的记忆中,从我记事起,几十年从未间断过联系。因为我父亲是教师,又是他的长辈,他十分尊重,来往非常密切。他待人诚恳、热情,有了难事,他总是想尽办法帮助。记得我七岁那年,因三年自然灾害,不幸患重病,做教师的父亲到处求医,在几乎绝望之时,父亲想到了时在盐城工作的王荫,找到他一口应准,当即请市附医(今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索科长帮忙,将我收治入院,在我住院期间,他不仅多次在百忙之中探望,他还与当时的县文教局人事股长王桂田等人鼎力相助,设法解决医疗费用,使我绝处逢生。后来父亲常对我说,是王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令我终身难忘。“文革”期间,王荫蒙受打击、挨批斗,后又下放原籍高作劳动,父亲经常为之鸣不平。直到“文革”后恢复工作,总算心有愉悦,又一次迎来他人生的春天。笔者先后两次参加王荫的生日聚会,一次是20011127日,王荫的八十华诞,那时,他精神爽朗,在宴会中自己登台演唱淮剧为来宾助兴;另一次是20111127日王荫的九十岁生日,在盐城山青水秀大酒店,家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祝寿仪式,王荫仍神采奕奕,没想到7个月之后,竟然仙逝。

 

    王荫去世后,有关方面纷纷前来吊唁,北京振兴盐城咨询会主任王俊夫妇、市文广新局、市文联等单位和个人专门发来唁电,挽联,送来花圈,对王荫辞世表示哀悼。59日早晨在盐城天上人间殡仪馆,近百人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缓步向盐阜文化名人王荫作最后告别。“寿越耄耋六世同怀懿德,名扬盐阜八方共仰高风。”这是对王荫人生的真实写照。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