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断章取义的名人名言

(唐明白编辑)

                                        

一直以来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它原先的表达与指向可能被人们误读了。当然,误读不见得都是坏事,正读不见得都有益处。因而我们举出一些被误读的名人名言例子,只是想说明有这样的事实存在,并不是要对人们由此而形成得或者得以坚持的理想或者原则作什么否定。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断章取义”便成为一种名正言顺的引用手法,那么,今天面对一些被长期误读的名人名言,我想,从学术层面上固然可以作些澄清,但就各人而言,其实还是只会是各取所需。本文的出发点希望不被误读,呵呵。

 

例一: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他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这是拿破仑对中国高度赞美的一句话,睡狮醒来也成为今日中国之写照用语。由此人们误认为拿破仑是唤醒中国睡狮的外国政治家,其实在我们所熟知的这句话后,还有一句:“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不过,虽说拿破仑的赞扬并不存在,但从他对中国睡狮的内心恐惧中,我们还是应该感动,虽然我们并不追求着让整个世界为我们醒来而颤抖。

 

例二: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似乎是告诉我们勤奋的汗水胜过灵感,而这样的观点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这样的一些中国传统观念相一致,这样的认识似乎在爱迪生本人身上也得到的验证,也由此认识激励了许多所谓智商一般的勤奋者走上了成功之路。中国教育从本质上是不承认天才的,或者说是为不是天才的勤奋者而设计的。不过爱迪生此话并没有被我们完整地反映,那就是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有人认为是最关键的一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这样看来,爱迪生对汗水的承认是有条件的,事实上爱迪生本人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他没有那样的天才与灵感,再勤奋再努力那1000多项顶极的发明也不可能成功。最近又在网上读到一篇关于此句误读之误读的文章,说这所谓的后半句来历不明,说不定只是某位天才者不服气爱迪生否定天才而杜撰的,也真的让人不知所云了。不过,话得说回来,我们可以不再误读爱迪生的这句话,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勤奋在成功中的关键作用。

 

例三: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这句话虽说不怎么普及,但事实是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做事的抚慰。说这句话的是伟大的英国文学家萧伯纳,当然听起来正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安顺处常何其一致。其实萧伯纳后面还有一句:“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这才是萧伯纳真正的价值指向:努力改变环境,为自己创造美好的如愿的生存空间。显然,这是一种带有打破束缚、勇敢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所谓理智与不理智的内涵并非如我们通常所理解的。

 

例四:存在即合理。黑格尔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存在即合理,也说成,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一至理名言虽说大家都知道,也有很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意思就是: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存在”成为“合理”的必要充分条件。这几乎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强盗理论的哲学翻版,自然会让人们产生许多困惑。其实这个误解都是来自旧版本的黑格尔著作的翻译版。完整的翻译应该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例五: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里的名言,实际上紧接其后还有一句话:“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或一个意外的不幸事件随时都可能突然地结束他的生命。”前面的话是着眼于过去,是向后看;而这句话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是向前看;前面说的是认识问题,这一句说的是实践问题;前面的话壮丽,这一句朴实;把这样关系紧密,内容深刻警醒的一句话故意删掉,或者断章取义,把保尔的那段话变成纯粹的、革命的、激昂的人生观,在过去的年代里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今天看来却不无偏颇,而且减弱了它对众多只顾糊口谋衣的人们的感染力。当然,我想,因为读了前半段而热血沸腾的人们总归是令人感动的。

 

例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原话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当时只有句断,还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就有人编篡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成为典型的愚民权术论,孔子简直成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理论奠基人。《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的语录,上下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把这句话读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么就与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相符合,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形象就具有了他应有的历史地位。

 

例七:如果说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牛顿在给当时与他齐名的科学家胡克的信中的一句话,多少年来被作为牛顿谦虚的标志语,并被用来教育学子们要象牛顿那样谦虚谨慎,这样才能获得牛顿那样的业绩。其实,要说谦虚使人进步那是对的,但若是说以牛顿为谦虚的榜样则有些南辕北辙了。牛顿事实上是一个非常桀骜不逊、骄傲的人,牛顿在给胡克的信称赞他是“巨人”,其实是在讽刺对牛顿光波学说持否定态度的胡克,这不仅因为胡克在光学的成就还称不上巨人,而且因为当时科学界都知道胡克这个人身材矮小,可能还有些驼背。因此这句话实际恰恰反映出牛顿的刻薄与傲慢。这样看来,还是把它从我们学校的墙上摘下来更好些,否则我们就得面临着是否要承认“骄傲使人进步”的尴尬。

 

例八: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在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这段话语,的确是一段感人泪下的壮丽名言,可能感动过好几代中国人。假如我说,马克思在这同一篇文章中写道:“但是,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与上一段相比,似乎给滚烫的头脑泼了一瓢凉水。误读可能给我们激情,但也可能会让我们在择业时太过理想;完整地读一下,似乎会打击我们的浪漫,但也会让我们增加理智,并在作出实际选择时减少内心的遗憾。对于家长与教育者来说,根据青年人不同的状况作出不同的解读,或许是最明智的。

 

例九: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那些鼓吹宗教信仰的必要性的人,经常引用爱因斯坦的这句话。科普作家、打假斗士方舟子认为,这些引用者没有去看到这句名言的上下文,而把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强加在爱因斯坦身上。爱因斯坦所说的“宗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宗教一般被定义为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或崇拜,但是在这句名言的上文,爱因斯坦“偷换概念”,把宗教定义成能让人超越自私欲望的“超个人”(superpersonal)的价值,是对超个人的目标的追求,而不论它是否与神有关。换句话说,他在这里所说的“宗教”,其实是一般人所说的“道德”或“信念”,因此他才会说:“如果人们根据这些定义理解宗教和科学,那么它们之间看来是不可能有冲突的。”而所谓“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脚”的意思,不过是说科学家都有一种追求真理的激情和信念:“科学只能是由那些全身心被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激情所渗透的人们产生的。然而,这种感情的源泉萌发于宗教的范畴。同时属于这个范畴的还有这样的信念,即用理性理解世界是可能的。我无法想象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没有这种深沉的信念。”而在这句名言的下文,爱因斯坦又抨击传统的宗教,指出:“今天在宗教与科学范畴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人格化上帝的概念。”并呼吁宗教导师们放弃有关人格化上帝的教条,放弃这个恐惧与希望的源泉。只有在宗教领袖据此重新定义宗教后,宗教才能从科学知识那里获益。“真正的虔诚,并非通过对生命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或盲目的信仰,而是通过努力获得理性知识而达成的。”可见,爱因斯坦名言的主要用意在于批评传统宗教,希望宗教领袖放弃与科学相违背的教条。用这句名言来为传统宗教辩护,声称传统宗教与科学无冲突,甚至认为科学离不开传统宗教,是荒唐可笑的。(据《饮水思源》网站)

 

例十:上帝死了。很多人都知道,同时也爱四处引用这句来自尼采《偶像的黄昏》中的话,把它作为一种否定理性价值、否定“上帝(在这里,‘上帝’是一个文化概念)存在”的依据,这种理解实质构成了对人类道德体系的伤害,因为这压根是对尼采的话的一知半解----尼采在说完“上帝死了”之后,又借扎拉图斯特拉之口说了这样的话:“那个死了的上帝将复活,而这个复活的上帝是不死的。”什么意思呢?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中的“上帝”,是指具有偶像意义的“上帝”,什么是“偶像意义”?就是有形、有灵、有魂的实体,在理性主义的冲击下,这样的“上帝死了”,但一种来自纯粹价值范畴、具有文化意义的“上帝”,却随之复活,它是对“我思故我在”这一判断树立起来的价值观的一个更彻底的阐述。(据《豆瓣》网站)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