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九龙口之相关链接

 

关于射阳湖与射阳河

 

  射阳湖是古老的潟湖,宋代时湖面相当广阔,光绪《盐城县志·武备》(卷六)据《宋史·李全传》,理宗绍定三年“射阳湖浮居者数万家”,李全曾长期占据此湖,习练水军,谋夺东南宋地。明代中期以后因为黄水夺淮,湖面不断淤塞,渐失湖形,而另一方面海岸东移,入海水道渐渐伸长,很长时间人们一直把入海通道的射阳河与原先的射阳湖混而记录,直至民国《阜宁县志》才明确提出“湖河截然为二,固不可混淆”的观点,这是我们在阅读史籍相关记述时需要注意的。

  

  万历《盐城县志·地理志》(卷一)记射阳湖云:

  射阳湖,在县治西一百四十里,接宝应县界,西北抵山阳县,中流为界,萦回可三百里,南北浅□【狭】,自故晋至喻口、北沙入海。东属盐城,西北属山阳。由故晋至射阳宝应。嘉隆以来湖乃大于【淤】,万历八年,民人□□【李雯】等开浚。按,射阳湖《史记》作贳,《汉书》广陵王其相胜之奏夺其射陂,即此湖也,后名为射阳湖。汉刘经【缠】、樊舟皆封射阳侯。射阳湖所从来久远矣。湖最深且阔,能受诸州邑水,东走入海。嘉隆以来,两河水衍溢南徙,由是高宝之堤建闸凡数十座。诸闸水并下,盖视昔加数倍,而湖乃日淤浅,水无由趋海,大为诸州县患。万历九年春,知县杨瑞云白于督府凌公云翼,题请发帑金三千两,即委杨瑞云督工开浚,由庙湾新丰市入海,于是诸水始有所归矣。

  

  光绪《盐城县志·河渠志》(卷三)记射阳湖云:

  射阳湖,县治西北自东尤庄以下数百里至入海之处皆属阜宁,唯上流之在东尤庄迤南者尚属盐城,土人称为潮河,古又有须沟之称。《阜宁志》谓须沟即潮河,是也。古射阳湖起宝盐分界之射阳镇,西北至安丰,又西北至古晋,又北过太仓至东作宥城,又北循张公堤越涧河至泾口,又北循官渡堤越市河,过蛇风北至十字河至梁家舍,又东北越小市河至左乡大坝口,自固晋(即故晋,编者注)至此,皆为山盐分界之处。越大坝口而东,鱼变河合窑头河北来注之,则河之西山盐境,河之东阜宁境也。此一支填淤已二百余年,而溪涧市诸河又截湖为堰,而故迹愈堙,遂以由湖入海之须沟被以射湖之名,非其旧矣。

  《左氏春秋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注云,东北通射阳湖。《汉书》武五子传作射陂,《舆地纪胜》引《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通鉴地理通释》、《明一统志》、《禹贡锥指》、《行水金鉴》皆谓射阳湖即射陂。(《说文》,湖,大陂也。)独阎若璩谓射陂非射阳湖,而以宝应之白水塘当之。其说非是。王应麟《玉海》以射阳湖为五湖之一,又云,一作谢阳湖。(嘉靖《维扬志》、万历《宝应志》皆云欲呼谢阳湖。陆德明《左传音义》,射阳之射,又音亦。)杨志云,射阳湖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寰宇记》云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寰宇记》云阔三十丈,《视世禄疏》云二十五丈,皆以下流入海处言之)。

  嘉隆以来,湖乃大淤。万历七年,民李雯等建议开浚。九年春,知县杨瑞云申详具题,请发帑金重浚。余孟麟《重开射阳湖记》云:“盐城蔽长淮而阻于海,去县治百四十里为射阳湖,山阳、宝应、高邮、兴化、通泰诸水皆汇于湖,由湖入海。先是,湖水萦流,不湮不溃,沃原膏土,纚纚(xǐxǐ,连续不断)乎百利可兴也。岁久填淤,诸水丛奔而无以泄,水怒,田庐既圯,舟楫不通,环湖居民一望荒墟。用是胥戚,盖越三十年所矣。其有捍患兴利者,或情狃于便安,或事画于惜费,迄无成功。邑大夫杨君至,恻然伤之,乃按行隐度议,上报可。杨君既受事,朝严夕儆,画地分工,奉其身躯,于橇檋(jú,登山之履,又指轿子)锹钁(jué,大锄)之间与肩负跣驰之众,同其甘苦,疏浚积淤,增葺颓岸。经始于万历九年正月,凡七阅月而告成。义官李雯等叙其事而徵文于予。爰记其开湖始末,以告后之君子。”(《郡国利病书》于瑞云开湖事,旁引诸说,或褒或贬,极为庞杂,今不取)。崇祯四年五年,河决苏家嘴诸处,湖复大淤。邑人孙榘建议浚阔,漕抚朱大典委同知许某开浚,贪惏(lán,贪婪)误事,卒未深通。

  延及国朝淤垫益甚,侍郎王永吉采邑人梁卓、周国显之说,作重浚射阳湖议,将全湖分为三段,其上一段,自宝应、盐城界上射阳镇起,至安丰镇止,约长二十一里;自安丰镇至山阳界东作地方止,约长十六七里;自东作至泾口止,约长五里,自东作至山阳、盐城界上清沟止,约长二十里,此处接连湖面,查湖面旧制阔三十六丈,今止存三四丈或六七丈;中一段,自盐城夺基庙起(夺基庙,地名,在射阳镇西北)至林上止,约十二里,自林上旧浦河至马家荡止,约长三十里,自马家荡自【至】陶家林止,约长十里,此处旧名虾沟,从此至东尤庄,约长二十里,则入须沟,而水道达于射阳湖矣。其东一段则单在盐城境内,旧名东塘河、【西塘河】。西塘河,自黄土沟起自【至】许家湾止,约长二十里,只此淤浅,急宜挑浚,从此入于楼下庄(即今楼夏庄)、唐桥镇,则一路深阔,直达射阳,出庙湾通行入海,无碍也。东塘河,自唐子镇起自【至】安丰王庄,约长三十里,自王庄过界河,至大港镇止(即大冈镇),约长二十里,自大港至九曲河庙止(即新河庙),约长三十里,从此二十里,至古吉寺(即古基寺)又二十里,至院道港,入朦胧、喻口达射阳,入于海矣。议不果行。

  至康熙三十五年,河决童家营,并湖之支流亦塞。三十八年三月初一日,奉上谕:“下河现有积水,不得不引出归海,将串场河、射阳湖、虾须沟一带挑通,引积水流出归海。钦此。”总河张鹏翮将虾须沟工程估计具题。至四十五年都统孙渣齐督浚深通,共计工长一万六百七十丈,各宽深丈尺不等,共估土方银四万二千三百八十五两零。其河底板沙之下,或有油淤五六尺不等,人难站立,难以施工,则挑至油淤而止,以扣除土方银,略为疏篦,令其通行,射阳湖出路始阔。今东尤庄一带南北约二十里,茭苇茂密,河道淤浅,急宜挑浚。

 

  乾隆《阜宁县志·地理志·山川》(卷一)记射阳湖云:

  射阳湖,在县治南门,西接宝应界一百八十里,北至大海,萦回三百里。《汉书》广陵王罪,相胜之奏夺其射陂,即其湖也,后名为射阳湖。汉刘经、樊丹皆封射阳侯。射阳湖所从来久远矣。湖最深且阔,乃诸州邑下流水,东走入海。嘉隆以来,两河水衍益南徙,由是高宝之堤建闸几十座,诸闸水并下,益视昔加数倍,而湖乃日淤浅,水无由趋海,大为诸州县患。万历九年春,盐令杨瑞云白于督府凌公云翼,题请发帑金三千,即委杨瑞云督工,开后由阜邑四百余里入海,于是诸水始有所归矣。

 

  光绪《阜宁县志·川渎下》(卷四)记射阳湖云:

  射阳湖,江淮间巨浸也。南通樊梁湖、博芝湖,以承邗沟之江水,北通夹耶湖,由末口达淮。汉建安中更西通白马湖。自春秋以迄汴宋千有余年,为南北馈运之孔道。其时,江淮通波,湖薮贯络,数百赶时髦间帆樯利涉,烟水苞沦,信淮南之奥区也。

  春秋鲁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杜注云,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

  《汉书·地理志》射阳县,应劭曰在射水之阳。(刘宝楠《宝应图经》云,应氏注《汉书》,据水北曰阳之例,凡地兼水名,则曰某水之阳,其说不通则不注,如临淮郡县二十九,开阳、东阳、兰阳皆不曰某之阳,惟射阳有射阳湖,因附会为射水之阳。夫射水,《水经》及诸史无明文,射阳县为射水之阳之县,将射阳湖为射水之阳之湖乎?窃谓,郡县有以水氏邑,有以邑氏水。汉阳、河阳,濒水置邑,邑遂氏水;丹阳、历阳,邑名既立,水名随之。《汉书》志江都渠水至射阳入湖,上举县名,下单言湖,是以邑氏水也。)广陵厉王胥传相胜之奏,夺五射陂草田联以赋贫民。张晏曰射水之陂在射阳县。(刘文淇《扬州水道记》云,阎氏若璩以射陂即白水塘,固非。《太平寰宇记》、《通鉴地理通释》并云射阳湖即射阳陂。按,射陂若即射阳湖,当属临淮,不属广陵,非胜之所得奏夺也。射陂,或别是一地,阙疑可耳。)

  《续汉志》射阳县有梁湖,(嘉靖《维扬志》云,梁湖在射阳湖北。)《地道记》曰有博芝湖,《水经注》中渎水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二湖东西相直五里,水出其间,下注樊良湖。(《扬州水道记》云,《扬州府志》甘泉渌洋湖在今府城东北六十五里,西南接艾陵湖,东北半属高邮州界,即陆阳湖。《府志》又云,高邮州渌阳湖在州南三十里公田村,通小径,沟西南属甘泉县界,武安湖在州西南三十里武安村,即武广湖。樊良溪,在州北二十里,古樊良湖也。樊良一作繁梁,一作樊梁,盖中渎水出渌洋、武广二湖之间,由渠不由湖也,至樊良则下注湖矣。)旧道东北出至博芝、射阳二湖,西北出夹耶,乃至山阳矣。(《甘棠小志》博芝湖即博支湖,在今定应县东南九十里,夹耶未详所在。《扬州水道记》云,此谓中渎水即注樊良湖之后,乃分二道,旧道由博支至射阳,是为东道,改道由津湖至白马,是为西道,二道虽殊,而皆先由樊良湖,故于注樊良湖后始言旧道。)蒋济《三州论》曰:“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登穿沟更凿马涑崦里渡湖。而《水经注》引之陈登误作陈敏,其上下文变多蹐驳。刘文淇《扬州水道记》驳正之,以为建安中邗沟东道,由樊良至博芝,由博芝至射阳,水道纡曲,中间支渠相属,如高宝间之山阳河又壅遏不通,陈登时守广陵,穿樊良湖,北注津湖(一作精湖),更凿支渠使津湖北通白马湖,马濑即白马湖也。樊良湖在今高邮州北二十里,津湖在今宝应县南六十里(即界首湖)。白马湖在宝应县北十五里,通计一百十五里,所云百里渡湖乃由樊良至白马水程,举大数也。东道由樊良而博芝而射阳,西道由樊良而津湖而白马湖,又东北贯射阳湖始出夹耶而入淮也。

  《甘棠小志》云,《方舆胜览》引《元和郡县志》合渎渠在江都县东二里,昔吴筑邗城,掘深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今谓之官河,亦谓之山阳浊,浊即渎也。山南曰阳,邗沟在蜀冈之阳,故名山阳渎。江都、高邮、宝应皆有山阳河,盖山阳渎之水自江都至山阳入淮,故统谓之山阳渎,亦犹邗沟之水为扬州、淮安两郡之统名也。今按,邗江即韩江,一名邗溟沟,一名渠水,一名中渎水,又名合渎渠;山阳渎即山阳浊,一名山阳河,一名山洋河,《元和志》谓之官河,《三国志》谓之山阳池,戴延之《西征记》谓之山阳津。宝应又有山阳沟,《水经注》有山阳浦、山阳口,大约循广陵经樊汊至射阳镇折而西北,至今淮安新城外北辰堰古末口,运道之水皆以山阳名之。山阳郡县缘水立名,所谓以水氏邑者也。津湖改道犹不能容战舰,魏文帝至欲烧船于山阳池。隋开皇七年将伐陈,乃大开山阳渎,以通粮运。大业元年巡幸江都,复疏辟之,益以深广,复由东道。唐刘长卿有《赴楚州次白田阻浅》诗,储嗣宗有《过范水》诗,白田、范水皆近白马湖。是唐时由西道也。山阳冯仲雨《闲园志遗》云,宋初淮安运道自黄浦至故晋口入射阳湖,又自射阳湖西达三脚村入双沟,迤逦而来至头铺,入许家闸,经旧城南门入今新城故河道(时新城未建)。香桥则为南闸,天妃宫则为北闸,二闸险溜异常,过闸然后祭神,出口溯淮,以达于汴。时末口改闸,嗣转运使乔维岳别开故沙河末口,始不行漕,而射阳湖仍为运道如故也。

  南渡以后,大河南徙,黄淮合流,浊沙分注,而夹耶等湖先淤。明永乐间,平江伯陈瑄改运道由淮安迳达黄浦,不复经射阳湖。迨嘉隆间,河患日剧,填淤日远,西北入淮之迹不复可考,而射阳湖亦渐受淤。万历七年,盐城县杨瑞云请帑修浚。天启、崇祯间,范家口、苏家嘴、柳浦湾、建义诸口先后决溢,湖身半成平陆,而由湖入海之旧渠,遂被以射湖之名。乾隆郡志所谓以入海之河为射阳湖,而湖身之犹存者名为马家荡,是也。昔之射阳湖渐被所及,湮没无传,惟高邮王永吉重浚射阳湖议别为三支,我朝康熙间射阳湖情形历历如绘。今据以贯络诸支渠,上起山宝,下迄海滨,以备考证云尔。

  

  民国《续修盐城县志·水利·古水道说》(卷二)记射阳湖云:

  (射阳湖)东北由庙湾入海,海口阔一千六百余步,湖面阔三十里,(《郡国利病书》,射阳湖,山阳东南七十里,其阔约三十里,周回二百里。元萨都剌《过射阳湖诗》:“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尾闾在盐境者阔三十丈。(《寰宇记》,射阳湖在盐城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阔三十丈,通海三百里。见前志卷一。《明史·河渠志》,祝世禄疏:“射阳湖阔仅二十三丈,名为湖,实河也。”《郡国利病书》引兴化、海门县官勘议云,太仓以上水色浑黄,苍茫接天,无维舟驻足之地。据此知所云三十丈二十三丈者,皆指太仓以下尾闾言之。)在昔濒湖之民疏渠引流中艺稻田,是曰溪田,号为沃壤。(前志引程志,盐民旧重溪田,号沃壤,宜稻麦云云。沈志略同。案,此射阳湖迤东之溪田也。《淮南水利考》云,海潮到庙湾口入者,每东风大发三五日,常遏海水入射阳湖。湖水盛涨,常至平河溪,溪田多浸。光绪府志引明志略同,其云,溪田乃射阳湖迤西之溪田也。)自明嘉隆以后,黄淮盛涨,分流于黄浦泾河,(《淮南水利考》:嘉靖十三年,淮安知府王凤灵开泾河以通射阳,泄漕渠之涨。扬州府志《河渠志》,隆庆四年,淮大溃高家堰,河蹑其后,决黄浦八浅,沙随水入射阳湖中,胶泥填淤,入海路大阻。兴化令欧阳东凤《议浚神台水利申文》:万历三年重决黄浦口,以致射阳淤塞,沙泥湊合,不可捞浚。以上并见《郡国利病书》。《明史·河渠志》:隆庆五年,管理南河工部郎中施天麟言淮泗之水,不下清口而下山阳,从黄浦口入海,浦口不能尽泄。又,礼科给事中张企程与总河工部尚书杨一魁共议分黄导淮,开武家墩注永济河,由窑湾闸出口,直达泾河,从射阳湖入海,万历二十四年十月工成。)益以崇祯之世苏嘴、建义并决,浊沙壅阏,淤浅四平,水不潴之湖而潴之田。(明陈应芳《敬止集》:射阳湖自隆庆中,洪水南奔,湖射击垫高,淤浅四平,茫无畔岸,潴汇不深,宣泄何济,以致五州县之水壅塞倒灌,不潴之湖而潴之田。)于是湖之在西者变而成陆,田之东者乃沦而为荡矣。当明清之交,县境屡经水患者,沉灾既退,川陆易形,康乾以来,大施疏治,方位既移,故流悉失,大抵康熙以前之记载多本旧闻,乾隆以后之撰述祗言今道,此所以近人于前人所言之水道多不得其说也。

 

  民国《阜宁县志·地理志·湖荡》(卷二)记射阳湖云:

  射阳湖,亦名射陂。阎若璩谓射陂为白水塘,其说非是(《宝应图经》)。俗作谢阳湖(嘉靖《维扬志》、万历《宝应志》按:射、谢双声,古通用,今淮人读谢如邑人读射)。古为五湖之一(《玉湖》,太湖、射阳、青草、丹阳、宫亭为五湖),起宝应、盐城分界之射阳镇,西北至盐城之安丰,又西北至淮安之故晋、太仓、宥城、东作,迤逦至左乡大坝口为淮安、盐城分界处,越大坝口而东湖属阜(《盐城县志》),湖周三百里(《宝应县志》),南连大纵湖。(按,《天下郡国利病书》:“大纵湖由马长汀以达射阳湖。”乾隆府厅州县志:西北通射阳湖。雍正《扬州志》:西入射阳湖。《兴化志》:西北入射阳湖,今大纵与射阳相连。)东晋以还与博芝(《水经注》作博芝湖,《地道记》作博支湖,《方舆纪要》作博支河,谓即射阳湖别称,非是)、樊良、白马诸湖沟通,为宝应、淮安、盐城、阜宁四县巨浸,亦淮扬群川所汇。当时海陵溪北岸诸水,如渔浜浦、琶头、泔沟、生沟、益冲浦、放纲沟(失考)、中心沟、南马逻港、益林浦、东沟、潮沟、被泽沟、巡良沟、吉家沟,嘉定《山阳志》以为皆入射阳湖。盖宋代海陵溪距湖浜最近,亦以射阳湖名之。迨明嘉靖以后,河患日剧,填淤日远,大海东徙,由湖入海之旧渠日长,因称为河或港,嗣海陵溪故道渐浅,淮安溪、涧、市诸河又截湖为堰,湖身日渐受淤。天启、崇祯间,苏家嘴、柳浦湾、建义诸口先后溢决,挟沙入湖,湖身半成平陆。其后,官民历次请浚旧渠,引湖入海,以施工之地,近期俱称射阳湖。乾隆府志直以入海之河为射阳湖,湖身之犹存者为马家荡。其实,湖身虽淤,雨水稍大,依然一片汪洋。入海旧渠,当仍名为射阳河。嘉定志列举渔浜浦诸水,按之今日形势自宜认为射阳河之支派。旧志援王永吉重浚射阳湖,别湖为西中东三支,及阅永吉原文,盖欲分工程为三段,并无三支之说。前志局征访员陈云墀《射阳湖复古议》、宝应县志局征访员汪朝鼎调查记(汪朝鼎调查记略。马家荡本湖之东北隅出口,即阜属之潮河,昔名须沟,长贯全县,不过湖水由此泄于海耳,乃淮郡旧志竟以此河为射阳湖,而以全湖为马家荡,遂令光绪阜志讹传至今),均力诋府志之误,河湖截然为二,固不容混淆也。

 

  民国《阜宁县志·水工志·诸水》(卷九)记射阳河:

  射阳河,明嘉靖、隆庆以后,河之上流渐淤。万历七年,居民李雯等倡义开浚。九年(旧志作七年误),盐城知县杨瑞云详请兴工,计长一万二千六百丈。正月经始,八月告成(《湖乡分志》作九月,《淮系年表》作七月,今从吴敏道《杨公墩记》)。自青沟迤下至庙湾新丰市入海,故庙湾附近有新河之称。嗣以黄淮溢决,上流又淤,旧制宽三十六丈(一云五十六丈,雍谳稿则云六十四丈),清初竟狭至七八丈至三四丈。大学士王永吉《重浚射阳湖议》(按,明清皆被河以湖名,其实湖无浚理)拟分三段兴工(上段自宝应射阳镇至青沟镇,中段自盐城夺基庙至须沟,末段全在盐城境),迄未举行。康熙三十五年,河决童营、须沟一带,淤塞至六十里。三十八年,圣祖南巡,悯七邑灾黎,随谕大学士伊桑阿将射阳湖、虾须沟挑通,引积水归海。四十年,河督张鹏翮亲率长吏掘视河形,估工请帑。四十五年(旧志作三十八年。按,张鹏翮系三十九年三月始任河督,今从《湖乡分志》及淮系年表),督修都统孙渣齐浚虾须二沟,张鹏翮亲往扦识。大工既成,下河七州县之水出路始畅(张希良《虾须二沟告成记》)。盖下河水势低洼,东北尤甚,高宝兴泰各县之水均侧注盐阜以入海。盐之新洋港尤有闸为之约束,射河则通流无阻。古今言淮扬水利者,必以射河为出水之门,关系下河全局至钜。民国八年,实测裴家桥至县城河底平均低于海平九尺许,县城至海口河底平均低于海平三丈六尺许,相差二丈六尺有奇,就中有高低龈腭之状,升降数尺至一丈上下,较归海坝运河底约低一丈至三丈,大学尖附近淤浅一段,迄东最深处有低于海平四丈者,河面宽六十余丈至一百三十余丈(按,县城附近之新河与花园头之新河均阔二十余丈,为全河最狭之处)。民国十年大水时,运河工程局实测射河水面倾斜,落潮时平均每秒流量为一千七百六十立方公尺(用千秋港附近射河断面推算),较盐城新洋港多三四倍,其泄水之价值可知。今河线最湾处,自大汛港至新冲子一带,工程局拟裁直一百一十七公里,挖土约八十万方,俾河线缩短,则泄水更畅。导淮工竣后,倘于淮之下游辟河建闸,旱暵之年引淮入射,以拒卤潮,更去口外积沙,使通巨舶,此又百世之利也(参王永吉《重浚射阳湖议》、《庙湾镇志》、《虾沟里乘》、《湖乡分志》、旧志、《东下河图表勘录》、《淮系年表》)。

  【按】此文认为明清以来都以河名湖,以为无射阳湖,只有射阳河。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此志不载射阳湖,只记射阳河。其实,此说不确,射阳湖乃古潟湖,久已存在,只是明嘉隆以后因黄水夺淮,湖身逐渐淤塞,而大海日远,入海通道射阳河渐成巨派。也就是说,射阳湖古既有之,而日渐湮没,仅存今宝建淮阜交界处之马家荡(今主体为九龙口一带),而射阳河实为后出之河,故两者不可相混。前人以河名湖固有不察现实之过,而此志以河代湖亦有不察历史之过。此记原录张希良《虾须二沟告成记》,今录在《关于射阳湖疏浚记议》中。

  

  光绪《盐城县志·杂类·杂流》(卷十七)记汉射阳侯事,文曰:“汉射阳侯刘缠者(《汉书·功臣表》作刘缠,《史记·功臣表》作项缠),楚左尹项伯也。初起兵,与诸侯击秦。汉王与项羽有隙,伯解之,后降汉,赐姓刘氏,封侯(项伯事详见《史记·项羽本纪》,今从《文献通考》节采之语)。高帝六年,侯缠元年也(《史记·功臣表》)。封九年,薨,嗣子睢有罪,不得代(《汉书·功臣表》)。”

关于射阳湖疏浚记议

明清以后射阳河疏浚成为治淮治河的一项重要工程,这方面的记述文字比较多,这里选录四篇较为重要与直接的记述与议论,前三篇并作了白话文翻译,以方便读者。

 

杨公墩记(吴敏道)

 

      明吴敏道,字曰南,号南华山人,万历宝应诸生。文载光绪《盐城县志·人物志三·吴敏道传》(卷十二),又民国《阜宁县志·地理志·名迹》(卷二)亦载此文,然多所删改,文末记有作记时间为万历十年,为盐志所无。清沟镇,今作青沟镇,在今阜宁县境西南。

    

  杨公(即杨瑞云,编者注)墩,在盐城之清沟镇,清沟父老为其令杨公作也。作之者何?公有浚射阳湖之功,作墩以表也。若汉之白渠、魏之郑陂、隋之薛公渠、宋之范公堤陈公堤苏公堤之类是也。

  射阳湖在盐城县治西一百四十里,湖最巨且深,盖萦回三百余里,能受淮扬两郡七州县之水,旋转而入于海。故其时,两郡无水患而穰岁相仍,称乐国。自嘉靖以来,淮水夺淮之柳湾浦而下,黄河南徙则又夺高宝之堤而下,并汇于射阳湖,日湔月洗,兼以黄河之水渟蓄沙积,于是射阳湖日就淤浅,非曩昔矣。夏秋水涨,则湖莫能容,崩腾泛溢,浸没民田,千里相望,淼如世壑,所荡溺人畜,不可胜数,安复问禾黍?迨春冬水落,则又水粼粼露湖底,不能运十斛舟,百货阻莫通,是商民俱病也。自是诸州县咸蒙其害,而盐城尤甚。流离困苦之状,惨不忍见。

  万历七年,杨公至,愍然伤焉,谓岁蠲其租而日给之食品无裨也。周访博咨,乃始倡开浚射阳湖之议,白于督府凌公云翼。督抚善其策,即具疏以请于上。于是督抚发帑锾,简文武诸属吏分董之,而杨公挺然以一身总其役,部署丁卒,口授方略,日乘小舟栖泊洲渚间,披寒雪,冒暑曦,至身且病,犹强治事不稍媮息。盖以万历九年正月始事,是年八月即奏成。明年清沟父老乃于其镇之元君殿后,树墩以识焉。

  湖既浚,水始湍驶,趋海如箭,即伏秋水发,亦且得所归,无泛滥患。二十年蛟龙所窟宅之田一朝毕出,盐人咸把锄犁而耕。至秋,黄云蔽野,社鼓相闻。昔《河内之歌》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泻卤兮生稻梁。”乃今于杨公再见之。水虽落,中流深尚丈许,万斛之舟扬帆鼓棹而行,百货毕至,海滨所产如薪如鱼如鹾咸得达于四方。昔《沧州之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旁被。”乃今又于杨公再见之。盖居民耕者商贾过者靡不望墩而拜,曰:“我杨公之赐也!”于是名其墩曰杨公墩云。

  余又闻杨公开大盘湾时,一日下令筑世墩,可容数千人。墩成,适飓风大作,海潮拥至如山,繇【徭】夫数千争上墩,得不死,人亦称为杨公墩云。杨公莅盐且五载,十九在工,十一在盐,其所治河盖四五,不直一射阳湖,即今犹请督府重浚之,为千百年计至殷也。即在盐异政惠绩甚夥,不具载,特因清沟父老李雯等之请,为杨公墩事云尔。

时万历十年也。

 

【译文】

  杨公墩,在盐城的清沟镇,是清沟父老乡亲为纪念本县知县杨公而建筑的。为什么筑这个墩呢?因为杨公有疏浚射阳湖的功绩,所以筑墩来表彰他。就像汉代用白渠的命名来纪念倡议开渠的赵中大夫白公,三国曹魏用郑陂的命名来纪念建设水利工程的沛郡太守郑浑,隋代用薛公渠的命名来纪念薛公,范公堤、杨公堤、苏公堤通过命名来纪念修筑海堤和湖堤的宋代范仲淹、明代杨澄、宋代苏东坡,都是与此同样的做法。

  射阳湖,在盐城县治西面一百四十里,是淮扬一带最大最深的湖泊,周围三百余里,接纳淮扬两郡七州县的来水,很快便排入大海。所以那时两郡没有水灾,连年丰收,人称乐国。嘉靖以来,淮河冲袭淮郡柳湾浦而行水,黄河向南改道又冲袭高邮宝应的湖堤而泄流,并汇聚于射阳湖,每日每月的冲袭,再加上黄河之水停滞潴留,泥沙淤积,从此射阳湖逐日淤塞变浅,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的面貌了。每到夏秋大水汇入,射阳湖无法容纳,水势汹涌,泛滥成灾,淹没民田,放眼千里,浩渺一片,如同汪洋,冲走、淹死的百姓和牲畜不可胜数,哪里还谈得上耕种庄稼呢?到了冬春两季,大水退去,又只剩下浅浅的河水,到处露出湖底,连载重十斛的小船也无法通行,百货受阻无法运输,凡是商户百姓都深受其害。从此各州县都蒙受其祸害,而盐城最为严重。流离失所、受困受苦之状,令人惨不忍睹。

  万历七年,杨公到任,对百姓遭遇十分悲悯,认为每年免租、每天赈食,也无益于改变现状。在广泛访问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他于是提出开挖射阳湖的建议,上疏给督府凌云翼;凌公再依照他的疏议向朝廷请示。获准后,督府下拨官银,并挑选文武官员分工负责,杨公挺身而出,担任总牵头,安排劳力,口授办法,每天乘坐小船来往于湖中洲渚之间,顶着寒雪,冒着酷暑,直至积劳成疾,仍然一心处理公务,不肯稍事休息。工程从万历九年正月开始,当年八月就告完工。第二年,清沟父老乡亲在本镇玄君殿后面,筑起墩子来纪念这件事。射阳湖疏浚后,湖水流速加快,下行入海水流似箭,就是伏秋大水暴涨,也完全可以得到下泄,从此这一带没有洪水泛滥之害。二十年来被洪水吞没的民田,也全部露出水面,盐城人都拿锄扶犁精心耕种。到了秋天,成熟的稻田象金黄的云彩一样覆盖原野,欢庆丰收的社鼓之声到处响起。过去有首《河内之歌》唱道:“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泻卤兮生稻梁。”如今在杨公身上再次看到这样的贤令了。冬春之间,水势虽然退落,但中流仍有一丈多深,万斛巨轮可以扬帆通行,百货都能运到,而海边出产的东西如芦苇、鱼虾、盐等也能运往四面八方。过去有首《沧州之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旁被。”如今人们从杨公这里再次获得这样的实惠。凡耕种的原住民、路过的商人,无不对墩礼拜,都说:“这是我们杨公的恩赐啊。”于是就将墩命名叫杨公墩。

      我又听说杨公开浚大盘湾时,有一天下令修筑高大的土墩,其上能够容纳数千人。土墩筑成后,正好飓风大作,海潮拥过来象大山一样,数千名役夫争着登上此墩,最终一个也没有死,人们也把这个巨墩称作杨公墩。杨公任盐城知县近五年,十分之九的时间在工地上,十分之一的时间在县治治所,他所治理的大河大概有四五条,并不止一个射阳湖。现在他仍在向督府请求对射阳湖进行二次疏浚,为千百年长远利益所思所虑真的很急切啊。他在盐城的特殊政绩与惠民功德太多了,这里不一一记载,特此应清沟父老李雯等人之请,为载明筑墩之事作记。时万历十年。

 

重浚射阳湖议(王永吉)

 

王永吉,清康熙年间官至大学士,谥文通。此议光绪《阜宁县志》(卷九)节录自《皇朝经世文编》。光绪《盐城县志·人物志二》(卷十一)记本县人梁卓“尝倡议开射阳湖,侍郎王永吉重浚射阳湖议,多采其说”。

 

  窃惟淮扬两府之民岁苦水灾,而淮之盐城、山阳,扬之兴化、高邮、宝应、江都、泰州为尤甚。盖黄河南徙淮泗东注,淮引黄而合趋,以高宝一线漕河容纳南北两河滔天浴日之水,而下流壅淤,无所宣泄,水聚中饱,士民纷纷呈控,求开海口。殊不知丁溪场、白驹场、刘庄场、神台场四口现开,原无阻塞。若泰州何垛场一口,万历十三年本州乡官林海楼议开,地方抗阻;盐城城东之天妃口,天启六年兴化乡官李碧海议开,地方抗阻。凡事有碍于地方,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者,终画饼耳。至于山阳境内之庙湾海口,此口空阔,实为七州县之尾闾,更无一毫阻塞之处。

  夫各处海口既无阻塞,何以水不趋下反泛滥而横行耶?永吉蒿目心伤,考之传记,询之土人,乃知射阳一湖全然淤垫,中间隔断,上下不通,虽有海口,水不东注,病漕害民,根源在此。为今之计,重浚射阳湖真有一日不可再缓者。查《盐城县志》载,射阳湖在城西一百四十里,西接宝应,西北接山阳县,中流为界,潆洄约三百里,南北浅狭,自故晋地方至喻口北流入海,东属盐城,西北属山阳,故晋而至射阳镇属宝应。嘉隆以来,湖乃大淤。万历七年,民李雯等建议开浚。万历九年春知县杨瑞云申详具题,请发帑金重浚。水由庙湾新丰市入海,水患稍息,民赖以安。至崇祯四年,淮北苏家嘴、柳浦湾、新沟、建义口并决,筑塞久无成功,黄流灌注三年,水退沙停,支河小港大半壅淤,而射阳湖几化为平陆矣。

  然湖形见在,疏凿不难,有硬沙垫高者,亦有泥水夹杂深浅不等者,里数不多,若合七州县之力,认真疏浚,成功何难?大概分为三段,其上一段,自宝应、盐城界上射阳镇起,至安丰镇止,约长二十五里,自安丰镇至山阳县东作地方止,约长十六七里,自东作至泾口止,约长五里,以上系泥水相杂之工;自东作至山阳、盐城界上清沟止,约长二十里,系泥沙旱工,此处接连湖面。查湖面旧制三十六丈阔,今止存三四丈,极阔者七八丈耳,湖面尽淤,安能受水?宜裁阔如旧,自清沟至南马骆(按嘉定《山阳志》有南马逻,土人讹为南马路,今管计沟西南尚有前马路、后马路等庄,骆字当系路字之讹)一林坊地方约十五六里长,此处亦甚逼窄,凿之使宽,则下流通畅,由此入山阳之轧东沟,由此沟入朦胧,由朦胧、喻口入庙湾,则入于海矣。中一段,自盐城夺基庙起至林上止,约十二里长,自林上由旧浦河至马家荡止,约三十里长,自马家荡至陶家林止,约十里长,以上亦系泥水杂之,应用铁口罱子捞浚其泥,用船装载,去湖稍远,庶不再淤。此处旧名虾沟,从此至东尤庄约二十里长,则入须沟,而水直达于射阳湖矣。其西(按,西当作东)一段则单在盐城县境内,旧名东塘河、西塘河。西塘河自黄土沟起至许家湾止,约二十里长,只此淤浅,急宜挑浚。从此入于楼下庄、唐桥镇,则一路阔深,直达射湖,出庙湾入海,通行无碍也。东塘河自塘子镇起至安丰王庄,约三十里长,自王庄过界河自【至】大港镇,约二十里长,自大港至九曲河庙止,约三十里长,从此二十里至古吉寺,又二十里至院道港,入朦胧、喻口达射湖,入庙湾,则入于海矣。此与盐城县近河生员周国显、梁卓、徐行等面相考订明白者,虽未尽确,或亦不远。

  大约黄自北来、淮从西下,如人身喉项,庙湾各口如人身尾闾,而射阳湖如人身之胸膈肠腹也。若人身日进饮食,而胸膈不得通,肠腹不得纳,纵有必闾,无从消导,安得不郁而病、病而至死哉!全湖形势了然,疏沦决排原无难事,而坐视沦胥、无人肯救者,何也?各州县有司画于封域,未必周知,即或知之,而彼疆此界观望推诿,不肯担当。殊不知,所淹没者本州县之田禾,漂淌者本州县之庐舍,堵塞漕堤决口所起派者本州县之人夫,利害相关,剥肤切骨,孰大于此?又或精神疲于催征,工夫分于狱讼,视此畚锸之劳,反为不急之务。殊不知,湖淤河决,水满岁荒,死亡流窜,十室九空,钱粮从何出,漕米从何完,差徭从何供,赎鍰从何纳,老幼男女粗衣砺食从何来?国课根本,万民性命,舍此别无活路,州县正官急务亦孰有急于此者?奈何不深思也!至于治水衙门不肯着力,必谓此系下河,不是上河。殊不知,下河之水不通,则上河之堤必决,治湖正以治河,表里原是一事。又必谓河帑不敢轻动,日后难于开销。殊不知,所淹者下河之民田,所决者上河之漕堤,堤决年年筑塞,筑堤月月起夫。民间每岁起派人夫或百万或数十万固可怜,朝廷每岁销弄钱粮或数万或数千亦可惜,公私交困何不急图一举两便之策乎?

欲兴大工,事关题奏,务求详确,未敢草草。敷陈管见,大约有五:一曰先估勘,一曰专责成,一曰派人夫,一曰严功罪,一曰定期限。议早定则今冬亦可举行,工难成则将来亦可补足,异地同心,虽劳不怨。七省漕船,波恬浪静,飞渡无忧;国计民生,漕堤运道,永远攸赖矣。

 

【译文】

  我心里认为淮安、扬州两府的百姓,每年苦于水灾,而淮安的盐城、山阳,扬州的兴化、高邮、宝应、江都、泰州最为严重。这是因为黄河南移,改道借淮河、泗水东流,淮河引着黄河之水,合在一处下注,单凭高邮、宝应一线的漕河,来容纳淮河、黄河这南北两河滔滔之水,而下游阻塞淤积,无处流淌下泄,大水聚于此处成灾。为此士民纷纷呈请开通入海通道。殊不知,丁溪场、白驹场、刘庄场、神台场四口现在都已开通,本来就没有阻塞。泰州何垛场这个入海口,万历十三年时本州乡官林海楼曾提议开通,但当地士民坚决反对;而盐城城东的天妃入海口,天启六年时兴化乡官李碧海也提议开通,同样遭到当地士民的坚决反对。所有不利于当地的事情,虽明知其不可而想强行为之的,都无法成功。至于山阳境内的庙湾海口,这个入海口很开阔,正是上面所说七州县的河水入海之处,更没有一丝一毫的阻塞。

  既然各处海口没有阻塞,为什么大水不往下游,反而在七州县泛滥成灾呢?永吉为此费尽心力,根据各种传记来考证,向当地士民请教,才知道射阳整个湖泊全部淤塞抬高,这样中间隔断,水路上下不通,虽然海口通畅,河水不能东行,危害漕运,为祸百姓,根源全在这里。为今之计,重新疏浚射阳湖实在是一天也不能再等了。查《盐城县志》记载,射阳湖在城西一百四十里,西面连接宝应,西北连接山阳县,都是以湖中流为分界,萦绕长约三百里,南北两端又浅又狭。从故晋这个地方到喻口向北流入大海,东属盐城,西北属山阳,故晋以上至射阳镇属宝应。明朝嘉靖、隆庆以来,此湖严重淤塞。万历七年,当地百姓李雯等人建议开挖疏浚射阳湖,九年春天,盐城知县杨瑞云上疏,请发官银重新疏浚,此后河水由庙湾新丰市一带入海,水灾稍有平息,百姓因而平安。到了崇祯四年,淮北苏家嘴、柳浦湾、新沟、建义等地一起决口,迟迟未能堵塞成功,黄河之水直入七州县,三年以后大水退去而泥沙停留,支河小港大半淤塞,而射阳湖也几乎成为陆地了。

  然而湖形现在仍然保存着,疏浚开凿都不算难,其中有硬沙抬高湖面的,也有泥水夹杂深浅不一的,总里数并不多,如果合七州县之力,认真疏浚,成功又有什么困难呢?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段来开浚。上一段中从宝应、盐城交界处的射阳镇起,到安丰镇结束,大约长二十五里,从安丰镇到山阳县东作这个地方结束,大约长十六七里,从东作到泾口结束,大约长五里,以上都是泥水相杂的工段;而从东作到山阳、盐城交界处的清沟结束,大约长二十里,都是泥沙旱工,此处接上湖面。据查射阳湖湖面过去是三十六丈宽,现在仅有三四丈宽,最宽的地方也不过七八丈。湖面基本淤塞,又如何能够容纳大水呢?应当开挖加宽,达到过去的规模。自清沟至南马骆(按,嘉定《山阳志》有南马逻,当地人讹为南马路,今管计沟西南还有前马路、后马路等庄,骆字当系路字之讹。)一林坊这个地方,大约十五六里长,此处也非常狭窄,应该开凿拓宽,让水下流通畅,由此入山阳的轧东沟,由此沟进入朦胧,由朦胧、喻口入庙湾,这样就进入大海了。中一段,自盐城夺基庙起至林上结束,大约十二里长,自林上经旧浦河到马家荡结束,大约三十里长,自马家荡到陶家林结束,大约十里长,以上都是泥水相杂的工段,应该用铁口泥罱子捞浚河中之泥,用船装载到离湖稍远的地方,这样或者就不再淤塞了。此处旧名虾沟,由此到东尤庄,大约二十里长,就进入须沟,而河水即可直达射阳湖了。其西(按,西当作东)一段则单在盐城县境内,旧名东塘河、西塘河。西塘河从黄土沟起到许家湾结束,大约二十里长,这里淤塞严重,急应疏浚。由此进入楼下庄、唐桥镇,这里一路则又宽又深,直达射阳湖,出庙湾进入大海,通行而无障碍。东塘河,从塘子镇起到安丰镇王庄,大约三十里长,从王庄过界河到大港镇,大约二十里长,从大港到九曲河庙结束,大约三十里长,由此再二十里到古吉寺,再二十里到院道港,入朦胧、喻口,进入射阳湖,入庙湾也就进入大海了。这些都是与盐城县近河一带的生员周国显、梁卓、徐行等人当面一起考证商议明白的,虽说不一定全部准确,但应该说不会有大的出入。

  总的说来,黄河从北来,淮河由西下,如同人身体喉咙颈项,庙湾各海口则如同人体的排泄之处,而射阳湖如同人体的胸腔膈膜肠胃腹腔一样。如果人每天吃饭喝水,可是胸腔膈膜不通畅,肠胃腹腔不接受,虽说排泄系统完好,无法消化引导,又怎么能不郁闭而病、病而至于死亡呢?整个射阳湖的形势大致就是这样,疏浚开通本不是难事,但官吏们坐视水淹成灾,无人肯出力拯救,这又是为什么呢?各州县的官员们因为各自疆域的限制,不一定能够知晓全部情况,即使有的知道这些情况又因为不属于自己的范围,观望推诿,不肯担当,殊不知被淹没的是本州县的田园庄稼,被冲走的是本州县的房屋家财,堵塞漕堤决口时起征派出的是本州县的人力民夫,利害相关切肤之痛哪里还有比这更大的呢?有些官吏脑子里整天盘算的是催租征税,时间全部花在审案判决上,对这些开挖疏浚之事,反而没有当成紧急的事情,殊不知湖面淤塞,大河溃决,洪水泛滥,连年灾荒,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十室九空,那样的话,催缴的钱粮由何而出?征收的漕米如何完成?差役从何供用?财物银钱从何交纳?百姓老少男女的粗衣糙米又从何而来呢?钱粮赋税是国家的根本,关乎万民性命,失去它别无活路。州县官吏们最急的事务哪里还有比这更急的呢?怎奈这些官吏们不去深思啊!至于治水的主管官府不肯用力疏浚射阳湖,一定是认为这属于下河,不是上河,殊不知下河之水不通畅,那么上河之堤坝一定会崩决,治理射阳湖,正是治理黄河淮河,一表一里,本是同一回事。他们还一定认为治河专项银两不能轻易动用,以后难于列支开销,殊不知所淹没的看上去是下河的民田,而所崩决的却是上河的漕河堤岸。堤岸崩决,年年忙着去堵塞决口抬高堤岸,月月征用劳力民夫。每年征用人力民工有时上百万有时数十万,百姓们实在可怜,而朝廷每年为此损失赋税有时数万有时数千,也实在可惜。朝廷百姓一起陷入困境,为什么不立即采取治理射阳湖这一举两得的措施呢?

要兴办浩大工程,事必具文上奏,务求详实准确,不敢草草了事。陈述我的一管之见,总起来讲是五条:一是先行组织勘察与估测,一是责成专人负责,一是征调人力民夫,一是严格奖惩,一是明定期限。此议如能尽早确定,那么今年冬天即可兴办;如果一时工程难以完成,那么将来也可以不断完善。七州县同心协力,即使劳累费财也不埋怨懈怠,大功告成后,七省漕运粮船能在宽阔的射阳湖上飞快行驶,没有一点担心,而国计民生、漕河堤防与运粮水道,也永远有所依靠了。

 

虾、须二沟告成记(张希良)

 

      虾、须二沟以形名。虾沟在西,须港在东,东直而西曲,界山阳、盐城二邑。首起马家荡,尾入朦胧河,经庙湾以入于海,所以泄射阳湖之积水,不使为山、盐害也。(按,《敬止集》:自泰州新河以至兴高宝盐之间,为湖五十有奇,独射阳一湖更深且广,去庙湾海口为近,五州县之水必注于此,而后放于海,实潴汇宣泄之孔道。)由此观之,其利害不止二邑矣。

  但二沟创置不知何年。宋《河渠志》云,西引盱眙、天水以来众湖之水,起扬州、江都,北至古淮阴,西达于淮,又至高邮入兴化,东至盐城而极于海,有斗门,有石埭。盐城极海,固射阳迳路也,而不见虾须沟。《河防一览》、《南河志》、《敬止集》诸图说亦不之及,殆以其小而略之也。不知事关利害,无论大小,拔一发而头为之动。尾闾不大,于身口不盈三寸,舍是,则无以吐纳,则安得以小而略之?

  善乎,我皇上三十八年之观河,谕大学士曰:“再将下河、串场河与射阳湖、虾须沟数处通流,使水归海。”此爱民拯溺之盛心也。而前河臣以病,未及举行。大司马张公至,上河渐次就理,爰及下河,而泾、涧二河既浚治矣,乃亲至虾、须二沟按视。先是,童家营不戒,黄水漫溢,山、盐田陇为淤沙所压,高至丈余,百里内弥望霜雪,二沟之迹无存。公率长史荷锄掘视,博诹父老,仿佛办其曲折用表识焉。欲仍故,则逢淤难就,且费倍;改易河身,则多占民田,失其旧迹。公下长史博议,左右迁避,大端不出二沟故河形之间。公再三审视而后定,乃细估二工,东西相距八里,俱起马家荡口。须沟自李家庄经裴家桥、三官殿、鹤几湾,至朦胧以达于海,凡五千二百七十丈;虾港至刘家林经角子港、杨家集、解港、轧东沟、魏家楼曲而东汇须沟,亦由朦胧以达于海,凡五千四百丈。二沟面俱阔十丈九丈七丈六丈不等,深一丈三尺及一丈八九尺不等,费以四万二千三百八十五两八钱有奇。又虑河身淤久,浮沙或五六尺三四尺不等,挑而遇淤,难以置足,随挑随淤,功无期也,加倍除淤之,费又不资。博询舆论,佥云:水通,淤自涤。故不拘原估工尺,遇淤泥即已,除其土方,以为梳篦油淤之费。

  工既举,水行而上源日渐涸。虾沟口计五百丈,须沟口计四百六十丈,射阳东口计四百十七丈五尺,则听承挑官捐浚。又自虾须【沟】口入湖荡深处凡四里,须沟口入湖荡深处凡三里。初拟俟成河后,相机疏浚,而水愈行而湖益缩,乃竟浚之戛梁、西塘、东塘三河,欲导诸湖,免盐城之垫。则用篦梳于戛梁之瓦子庄,于西塘之老鹳嘴,于东塘之油葫芦港嘴,凡五十二里云,故增新费以九百九十四两六钱。计凡为费者,四万三千一百三十五两五钱五分有奇。疏上报,可。

  公于是役也,至详且慎,而际海之乡,荒湖之岸,人居鲜少,鸡犬亦稀,公往来相度不计其次焉。于五月十六日开放,二沟沛然。万姓忭舞,请于公曰:“皇上悯我灾黎,不惜大费,而登之衽席。岂惟山盐妇子,高宝兴泰俱被之。昆蜉之忱,莫由上达,惟明公俯念焉。”公并据实奏闻。

自射阳既通,曩者蛙龟之宫化为牛犊萑苇之区,长我禾黍,海隅茆屋咸知有生之乐,具欣戴皇仁,不亦宜乎!(录自民国《阜宁县志·水工志·诸水》卷九)

 

【译文】

  虾、须二沟是根据其形状来命名的。虾沟在西面,须港在东面,东面的须港河道较直,而西面的虾沟则河道弯曲,两河为山阳与盐城两县的界河。都起源于马家荡,流入朦胧河(即射阳河),经过庙湾流入大海,是下泄射阳湖积水的重要通道,不使积水成为山阳、盐城两县的祸害。(按,《敬止集》所记,从泰州新河至兴化、高邮、宝应、盐城之间,有五十多座湖泊,射阳湖最深最大,距离庙湾入海口也最近,五州县之水全部归于此湖,而后流归入海,实在是蓄存宣泄的重要通道。)由此看来,虾、须两沟就不只是关乎山阳、盐城两县的利害了。

  不过,这两沟最初设置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了。《宋史·河渠志》记云,西面接纳盱眙、天长而来的众湖之水,从扬州、江都起,北至古淮阴,西流入淮河,又经高邮入兴化,东流至盐城而达于大海,有斗门、有石埭。盐城最靠海,自然是射阳湖入海直接通道,而未记载虾须两沟。此外,《河防一览》、《南河志》、《敬止集》等书也未有记载,大概是因为两沟较小而略而不载吧。殊不知事关利害,不论大小,拔一发而头为之动。排泄通道不大,其身口不满三寸,没有它,却无法下泄,怎么能因为其小而略而不记呢?

  善哉,吾皇三十八年视察黄河时,对大学士们说:“应该将下河、串场河与射阳湖、虾须两沟数处开挖通畅,让积水归于大海。”这真是关爱百姓、救民于水火的博大仁爱之心啊。可是前任治河大臣因为生病,未能实施。大司马张公到任后,上河逐次治理到位,于是开始治理下河,而泾、涧两河疏通治理后,便亲自到虾须两沟来巡察。此前,童家营决口,黄河之水漫溢,山阳、盐城良田都被淤泥黄沙掩埋,有的地方有一丈多高,方圆百里满眼如同一片霜雪,虾须两沟的痕迹一点也看不到。张公带领长史亲自挖掘探查,又广泛地向父老乡亲们征询,依照调查所得大致的走向,曲折之处都加上标志。但是,如果依照其原先的故道,到处淤塞难以开挖,而且花费巨大;如果改变河道,一方面要多占民田,一方面又不合故道,排泄之效难以保证。张公便让部属们广泛地进行商讨。部属们经过反复思考,都认为工程的大体走势不应越出两沟故道。张公再三审视而后敲定思路,又仔细测算两沟工程。两沟东西相距八里,都起于马家荡口。须沟从李家庄起,经裴家桥、三官殿、鹤几湾,到达朦胧(射阳河)进入大海,一共是五千二百七十丈长;虾港从刘家林起,经过角子港、杨家集、解港、轧东沟、魏家楼转弯向东汇入须沟,也由朦胧(射阳河)流归大海,一共是五千四百丈长。两沟河面宽度都在十丈九丈七丈六丈不等,深度在一丈三尺到一丈八九之间,工程费用为四万二千三百八十五两八钱多一点。同时又考虑河身淤塞时间较长,有的地方浮沙五六尺、三四尺不等,开挖过程中遇到这样的地段,无法立足,前挑后淤,工程无法按时完工,如果劳力加倍来除淤,费用又不能保证。于是张公又广泛地征求大家的意见。众人都说,只要两沟水通,淤塞之处自会冲刷干净,所以不必拘泥于原先测算的工段长短,遇到淤泥工段就越过去,扣除该工段的土方数,以此作为梳篦油淤的费用。

  工程开工后,两沟行水,可是上游却日渐干涸。虾沟口有五百丈长,须沟口有四百六十丈长,射阳河东口有四百十七丈五尺长,则由负责开挖工程的主官捐款开挖。至于虾沟口进入湖荡深处一共有四里,须沟口进入湖荡深处一共有三里,起初打算等两沟开挖成功后,寻找合适的机会加以疏浚,可是两沟之水越通畅而射阳湖湖面越发萎缩,于是对戛梁、西塘、东塘三条河同时进行疏浚,以此来导通诸座湖泊之水,避免盐城被淹没。因为篦梳戛梁河瓦子庄、西塘河老鹳嘴、东塘河油葫芦港三处,一共有五十二里长,所以新增工程费用九百九十四两六钱。这样虾须两沟开挖工程总计花费为四万三千一百三十五两五钱五分多一点。此疏上报朝廷后,被批复同意。

  张公对这项工程,考虑至为详尽,举措谨慎。工程处于靠海之乡、荒湖之岸,人烟稀少,鸡犬之声难闻,张公来来去去勘察测算不知有多少次。二沟于五月十六日开通放水,虾须两沟河水满满。百姓们欢欣鼓舞,都来拜见张公,说:“皇上怜悯我们灾民,不惜花费巨资,让我们终于有了安身之处。岂只是山阳、盐城两地的妇孺得益,高邮、宝应、兴化、泰州一带也都享受到恩泽。小民的忱意,无法直达皇上,希望明公体察。”张公据实上奏朝廷。

自从射阳湖有了入海的虾须两沟,往日水淹之田全部成为牲畜奔逐、芦苇生长的陆地,可以尽情地种植粮食,海边一角的百姓们都知道生活的乐趣,一起感激皇帝的仁德,这不是很好的吗!

 

射阳湖复古议(陈云墀)

 

  淮郡左右皆带湖,射阳为最古。春秋时已达邗江,周回三百里,跨宝淮盐阜四县,东南一具区也。虽经黄淮决淤,唯阜境半成平陆,他如山盐界内,溪涧市诸河东穿入湖,两岸仅百余丈可插秧,此外犹是水天一色,万顷菇蒲,大概盐得其多数,宝界其一隅,绿草荡多属于淮,马家荡半属于阜,计其南溯且八九十里,不得以随地异名而竟不曰湖也。乾隆郡志以入海之河为湖,湖身之犹存者名为马家荡,误矣。考,马家荡系湖之尾闾,绝非腹地,秉笔者未尝躬临其境,致有此讹。同时《山阳志》误绘马家荡于安丰镇南,遂令光绪阜志直注射湖于大海,岂不令人喷饭?况明清两朝尽心疏浚,如杨公瑞云、王公永吉、张公鹏翮,糜帑劳形,为治湖使通计,非为移湖使去计也。如此专属于阜,则汉初置射阳县固属渺茫无稽,即安宜之射陂、楚州之射湖堤、盐亭之射阳镇,并两邑交界各以湖名乡者且数十处,更赋子虚矣。《说文》训湖为陂,《尔雅》释河随下而通流,以是知朝潮夕汐之川,滚滚数百里,沧桑虽变,未尝有大泽薮横结于其间,河以湖名,义实相左。即或溯其旧规,至虾须口足矣,朦胧以下当沿海为射阳河也。(录自民国《阜宁县志·地理志·湖荡》卷二)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