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趣重重朦胧塔之史志选辑
此节辑录建国前《盐城县志》、《阜宁县志》及新编之《盐城市志》中有关朦胧塔、净慧寺与朦胧镇的记载,较前的记载都认定寺塔同时建于唐武德三年。对于塔建于北宋的推论,我们认为只能是一家之言,读者自有主见。
朦胧塔
乾隆《阜宁县志·古迹志》(卷七)记:“净慧寺,在县治西南六十里朦胧地方,内有宝塔一座,于唐武德三年建。”此处记寺名,亦记有宝塔,未记塔名,并明言宝塔为唐武德三年建造。而光绪《阜宁县志·古迹》(卷二十三)则以记塔为主,记云:“朦胧塔,在治西南朦胧镇净慧寺。前寺为唐武德三年建,塔当同时兴造。相传塔下有井,昔有王者避兵井中,适蜘蛛网井口,得免于难,乃为塔覆之,然不可考矣。”此处记寺为武德三年建造,而塔建于武德三年为推断之辞。另此记“王者避兵井中”之传说,未明言为唐代之事,亦未明言王者为李世民,不知是因其时民间传说中尚未明言李世民,还是志书编者以为难以考证,故而以“王者”概言之,今已难明。又其卷二十四“寺观”记云:“净慧寺,在朦胧里,武德三年建,寺前塔即朦胧塔。”民国《阜宁县志·地理志·名迹》(卷二)记此塔名为净慧寺塔,记云:“净慧寺塔,在朦胧净慧寺前,唐武德三年与寺同时建。相传昔有王者避兵眢井中,适蜘蛛结网井口,逻者过而不疑,因免于难,乃建此寺并立塔井上。其事无据,然里人盛称之。”塔下究竟有没有井呢?此事在考证中似乎一直未有明确的说法。
《盐城市志》第五十二卷第十章第三节古建筑中专条记述,文云:“朦胧塔,位于建湖县辛庄乡宝塔村朦胧庄北,射阳河与西塘河交会处。为密檐楼阁式砖塔。现仅存三层八面,高约16.7米,底边长约2米。各层腰檐仍见叠涩砖数层和石制角梁。底层南向开门,其上二层各有四门,门位上下相闪。塔内2米高处砖砌穹窿顶,北部置有佛龛,中部有扶梯可盘旋而上,现已毁。1984年,省文管会来此勘探,在底层地坪向下42厘米处发现地宫。地宫为八角形,边长55厘米,深147厘米,南向开有羡道,长214厘米。地宫背面有弥座,高69厘米、长39厘米,其上置一石函,高34.4厘米、长65.7厘米、宽35.2厘米。盖顶端有阴刻正楷‘葬舍利函’四字,函内葬【藏】有‘太平通宝’铜钱百余枚和一黄绢裹着的银棺。银棺长9厘米、宽5.5厘米、高6.7厘米,上盖隐见‘……元丰八年……’铭文。其内有舍利子、玛瑙、玻璃(水晶)、赤珠(玉石)和数块植物杆茎。清光绪《阜宁县志》载,朦胧塔在净慧寺前,为唐武德三年(620)建。现从塔身结构、式样、手法等方面考证,该塔为明代重建。但其地宫向下74厘米处置木板,木板下为数根木桩中间夯筑石块为基础,是宋代常见技法。因此,塔应始建于宋。其内舍利函则为明代重建时取出并再次置于地宫之中。该塔对于了解当地宗教历史和明代砖塔地宫结构提供了宝贵实例,其中出土的‘葬舍利函’是一件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宋代遗物。” 此记述以地宫建设技法,只能认定此塔地宫建于宋代,并不能作为此塔始建于宋代的证据,因为如果进一步发掘,很可能会发现唐代基础的痕迹。《阜宁县志》记此塔建于武德三年,很可能是因为此塔与东台海春轩塔同调,而海春轩塔塔身有“尉迟恭监造”字样。
净慧寺
《盐城市志》第五十七卷第二章第三节寺庙中专条记述,文云:“净慧寺,位于今建湖县辛庄乡宝塔村,与阜宁县朦胧镇隔河相望,故又称朦胧院(其实是依河东朦胧镇得名)。寺院始建于唐武德三年(620),明朝续建,清同治六年(1867)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捐资重修。寺院中间为北宋元丰八年(1085)兴建的朦胧塔(明代重建),塔北侧为金刚大雄宝殿,塔东南侧是三官殿、关帝庙。整个寺院殿宇巍峨,气势雄伟,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民国32年(1943)殿宇被毁,现残存朦胧塔一座。宝塔平面呈八角形,现残存三层。二三层四面开门,门位上下相闪;底层北面有须弥座,供有佛像。五叠地面砖下有一地宫,高视阔步称龙井,八角形,边长55厘米,深147厘米,地宫南向沿壁置须弥座,上置石函一具,石函盖上刻有‘葬舍利函’4字,并布有精美图案。石函内有小银棺盒一只,隐刻‘元丰八年’字样,并有‘太平通宝’铜钱若干。银棺内,除舍利子外,还有玛瑙、珍珠等物。宝塔久经风侵雨蚀,已是百孔千疮,塔身倾斜严重。”(下册第2640页)此志有三处记载有误,一是记朦胧镇位于河西,误。朦胧镇位于河东,河西为永兴集,今为永兴镇,曾同为阜宁县所属乡镇,后以河为界,河东属建湖县。朦胧镇因久已衰败,遂镇废而被称为朦胧小街。二是记朦胧院得名是依阜宁县朦胧镇得名,误,今阜宁县并无朦胧镇,自然也就不可以说是依其得名。三是记朦胧塔建于北宋元丰八年,误,此说只能作为一种推论,并不能确论,因为地宫内存放之物是可以更换的,并不能确证其与建塔同时。
《建湖县考古调查简报》记云:“唐净慧寺遗址,在宝塔镇宝塔村朦胧塔北约50米。1998年修复朦胧塔,于塔东北80米处挖土,发现不少筒瓦、瓦当残片,内有一件呈圆形,浅绛色,上刻铸莲花纹图案,四周绕连珠,为唐代建筑饰件典型风格。近年来村民疏浚寺前小河,相继挖出大雄宝殿础石6块,其中正方形两块,长宽各80厘米,厚14厘米。鼓形石长宽各64厘米,厚30厘米,中留方形洞口,可能寺前供插旗杆用。由此可见,当年该寺规模宏大。后寺毁于抗日战火。”(叶劲《建湖文博》第18页)同时记有朦胧塔,云:“朦胧塔,位于宝塔镇西,射阳河与西塘河交汇处东岸。因年久失修,塔身残存两级(应为两级半),遍体千疮百孔。1984年,省文管会和南京博物院古建筑专家倪明、戚德耀来朦胧塔考察,挖开地宫,出土石函,内藏小银棺,上铸有‘元丰八年’字样,并根据塔的结构,认定该塔始建于宋代,修复于明朝。1998年重修,加固了基础,修复塔身腰檐平座、斗拱、楼板,各层之间有楼梯,可盘旋而登塔顶部。安置塔心桩,做穹窿顶和宝瓶,装避雷针。修复后塔高16.3米。”(同前24页)
《江苏文物》(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主编)盐城市共列五条,朦胧塔为第二条,其记云:“朦胧塔在建湖县辛庄朦胧村北,原为净觉【慧】寺的一部分,寺宇已在抗日战争时毁,仅存残高三级(约16.70米)的砖塔。寺与塔同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但现塔已不是唐构,为后来重建,不见记载。塔平面八角,为砖身仿木结构楼阁式。现塔身向西北倾斜,底层砖壁残损,下部已埋于土内。正南面辟‘圭’形门,二层以上改为四面开门,与三层上下相闪,各层用叠涩加斗拱承挑腰檐及平座。每面做八角形直柱,柱间镶嵌木枋,八面衔接紧凑,好似木箍,以增加砖体的强度。塔室作八角形,顶做藻井,正北面有须弥座,原供佛像已圯,梯和梯进口已塌圮,失其原状。砖地面下置有八角形的暗室(称地宫或龙井),南向沿壁置须弥座,上安石函一具,盖上阴刻‘葬舍利函’四字,盖和身四周满布浮雕的花纹,图案精美,线条勾勒刚劲,具有宋代风格。石函内有银棺和‘太平通宝’铜钱,棺面隐见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字样,内藏舍利子和玛瑙珍珠等物品。在地宫7.4厘米下面置一片平铺的木枋,按宋制,枋下面还有木撑插入泥土内(称地丁),这可能是塔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该塔原建于宋,后明清时重建,出土石函和银棺均是唐宋遗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第一版第234页)我们认为两位古建筑专家对建筑年代也只是一种推断,并不能作为一种确证。应该说《江苏文物》的说法是比较工稳的,即建于唐武德三年,而现存此塔已不是唐代的建筑。
朦胧镇
乾隆《阜宁县志·地理志·坊镇》(卷一),记阜宁十大镇,首列朦胧镇,记云:“朦胧镇,去县治南六十里。”另于“津梁”中记有朦胧渡。光绪《阜宁县志·镇集》(卷二)记云:“永兴集、朦胧镇均治西南四十五里,朦胧在射湖南岸,昔为巨镇,今废,与永兴集临湖相望。集属义字九图,依湖为市,草堰巡检司驻此,有大街、南街、南大巷、鱼市、柳木市,多酿酒家。”说明至迟到光绪年间,朦胧镇已经衰败,远不及河对面的永兴集(即今阜宁永兴镇),其时阜宁海关朦胧口亦不设于朦胧镇而设于永兴集(同上卷二镇集、卷五关榷)。此时朦胧渡有南北两渡。另光绪《阜宁县志·名胜》(卷二十三)记云:“风雨亭,在永兴集。当未兴集之先,对岸朦胧为巨镇,往来问渡,露处湖滨。昔人建亭渡口,俾可小憩,即斜风细雨,亦稍资庇荫,故名之曰风雨亭。迨兴集后,地渐繁庶。乾隆己亥,改建大悲院。”此条亦可证朦胧过去为大镇。同时也透露出其衰败之一因,永兴集市对朦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