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之河恋西塘之传说故事
鸭蛋港的传说
从建湖县城向北五里便是西塘河、黄沙港交汇处,那里有个三岔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个渡口,只不过渡口的名字,说法不一。有人说叫“鸭蛋港”,还有人说叫“夹荡港”。说夹荡港的理由是:南有沙沟荡,西有建阳荡,两条荡水到三岔口汇总流向东海。那么,为什么又叫“鸭蛋港”呢?这里面还有个动人的故事哩。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个地方是一片海滩,只有三岔口的地方隆了起来,这个隆起来的地方叫“救命墩”。墩上长久没人到过,有半人深的草,各种鸟雀都歇在那里下蛋孵雏,尤其是野鸭子。从墩向西10多里有个上财庄,庄上有个财主,名叫夜扒皮。他家有个14岁的长工,名叫阿成子,专门放鸭。阿成子的父亲是被夜扒皮逼债逼死的,由阿成子出卖劳力抵债。
一天,阿成子无意把鸭子放到救命墩。他以为墩子上食多,就把鸭子赶到墩子上去吃食。哪晓得家鸭子与野鸭子合了趟,蹲在草窝里就是不出来,并且在墩子上和野鸭子一起下蛋,一连三天都赶不出来,家鸭蛋和野鸭蛋混在一起,把半亩田大的墩子堆起老厚一层蛋。阿成子见状回到财主家。夜扒皮说:“你这个小东西,我还当死得了呐,三天三夜不回家!鸭子呢?快说!不说,看我扒你的皮!”阿成子不慌不忙地说:“老爷,恭喜你,有财发了!”夜扒皮是个财迷,忙说:“啊,什么财?”阿成子就和他耳语一阵,两人便直奔救命墩。
到了那里,夜扒皮借月光一看,满地是蛋,高兴得口水顺着嘴角直往下流。阿成子说:“大趟的野鸭陪着家鸭生蛋,蛋多呐。明天弄船来装蛋。”
第二天夜里,夜扒皮躺在船舱里,阿成子划船,来到救命墩拾蛋,往船上装蛋,很快船要满了。阿成子说:“老爷,我们赶在海潮到来前回去吧!”夜扒皮见到那么多的蛋,哪里肯丢手啊,直到把小船装得危乎危乎的才离开。当他们把船刚划出不远,海潮由远到近呼呼啦啦地过来了。眨眼之间,海潮扑到了船边,一个急浪,把船打沉了。阿成子水性好,他趁一个浪头打来,用劲一跳,跳下了船,那蛋船和夜扒皮都被海潮吞没了。阿成子爬上了救命墩,就在那港边落下脚,靠养鸭营生。
阿成子的不幸感动了上帝,一天忽然有一个仙女下凡,来到救命墩,与阿成子拜堂成亲,生儿育女,夫唱妇随。
从此,阿成子夫妇仍以养鸭为生。说来也怪,阿成子所在的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阿成子夫妇不但养的鸭子特别大,而且生的鸭蛋味道特别鲜美。人们都说,这是阿成子养鸭感动了上天,老天保佑百姓的结果。的确,阿成子养鸭经营,处处以诚待人,憨厚纯朴,再加上美如天仙的贤慧妻子热情对待每一个前来买蛋的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不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纷纷前来购买阿成子夫妇的鸭蛋,就连九龙口的“龙王”和西阳村的“小鬼”都前来争相购买阿成子夫妇的鸭蛋。从此之后,人们为了纪念阿成子夫妇,将“救命墩”一段河流取名为“鸭蛋港”。
【注】录自《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盐城市故事卷》第275页,故事采录者:沈琪华;采集时间:1987年5月。采录者时为建湖县近湖乡教师。故事的后半部分,录自《建湖文史网》王学言《建湖水利史话·鸭蛋港的由来》。
戚家桥的传说
据老人传说戚家桥和陆家墩子是一条两处相连的斜形大街,东西相距六里多路,陆家墩子是街头,戚家桥是街尾。地下有暗井,后来人们曾在田里挖出过方形大青井砖。井砖象弓形,长一尺五六,宽六寸左右,厚约一寸。地下还有青灰池和粹砖屑。相传唐朝时有军队在此安营扎寨。后来这条街被洪水冲掉,只剩下街尾戚寡妇的住宅地。戚寡妇在唐河(即西塘河)上造了一座大桥,叫戚家桥,流传至今。
姓戚的是大富户,该户有七个寡妇,她们行善做好事,在南北大塘河上新造了这座东西大桥。桥桩粗大,桥身很高。后来,附近生产队造闸挖土时,还发现地下有不少杉木桥桩,每根直径有一尺五寸左右。
某年,新科状元梁子玉乘船路过此地,为了不降船桅,硬要将此桥锯掉,七个寡妇不肯答应。梁子玉自恃文才出众,要与戚家寡妇吟诗作对,看谁胜谁负。梁出上联为:“戚家桥上桥无漆。”寡妇们立即对出下联:“京都榜中榜无金。”新科状元恼羞成怒,命差人把桥炸掉,从此该桥即被破坏。以后戚寡妇迁居阜宁县板湖附近,又新建一座大桥,仍叫戚家桥。
【注】录自《建湖县高作社志》第三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