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渎首城看收成之导游引路
【走近收成】 用现代时尚目光,收成庄并不显眼。吸引人眼球的是这里原生态的村落文化。灰头土脸的小街,长不到300米。两边的门面房挨着檐口,抬头只有“一线天”。原店铺老房子大都破旧,甚至斑驳陆离;老桥下的鱼市口,繁华已成往昔。老人告诉笔者,如今有钱人都搬进县城,丢下老屋没人住,只好让它自行消失(倒塌)。不过仍有许多遗迹具有供游人观赏的价值。东首罗汉院旧址大院内,存放着一尊比人高的石柱,相传是当年薛仁贵跨海征东时在此用作系马的石桩。还有从贞女坊拆运而来的几块白玉石,都是少见的。收成庄聚居着吴、陈、张、蒋四大姓,除陈姓是土著外,其他三姓都是“洪武赶散”时期迁进的,吴家和蒋家的宗祠早已改建为小学,其后人大都仍坚守在这个小街上。深巷内几家老屋,皆为糯米汁拌青灰砌就,青砖小瓦,五柱网砖。门前的青石板,已被岁月磨蚀得幽幽地发光,起码有几百年的历史。夹河两岸凭石级上下的码头以及岸边的“荡划子”上,常见到姑娘们在此边洗涮边戏水,风情依旧,水中泛出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着美妙水纹。小街上人便如河水一般从从容容、闲闲适适地生活着。
尽管电气化的厨灶已走进农家,但在这里多数人家用的还是三眼砖灶。每到做饭时分,收成庄上空炊烟袅袅,散发着诱人的食香。
在收成,可以观赏鸟与人为邻、友好伴居的生态环境。各家后院都有几棵大树,以树林为笼、为篱、为园,让众鸟自来栖息。在这里,每天黎明都可以听到百鸟争鸣。尤其是燕子,特别特别的多。燕子是聪明的候鸟,随着人们宜居条件的变化,它也一改过去在屋内梁上筑窝的旧习,纷纷至屋檐下、窗外阳台旁筑窝,见人们对它亲善友好,总是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屋、炊烟、燕子窝,还有遗存的“八景”,是收成庄古村落文化的缩影。
【收成八景】 古代收成是一座滨湖小镇,紧依古射阳湖,水上交通尤为便捷,历来就是商肆辐辏之地,繁华之所。到了明清时,地方文化发达,名胜天成。其中“八景”,多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有的还是从神话传说中演变而来。
·凤凰池沼· 收成东侧大塘,水清如镜,就是搞浑了,一会儿就会澄清。每当皓月临空,静影沉璧,独现特色。传说是凤凰棲息的池沼。现今仍保持原生态,清澈见底,没有任何杂物,向世人展示她的惊世容颜。
·东海王墓· 为东晋宗室东海王司马彦璋之墓,从出土文物考证(部分文物存于南京博物馆),此墓建于东晋义熙三年(407),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墓于清代被盗,残存砖砌墓廓,供游人探寻遗踪。1992年地方政府在墓前新建“东海王墓亭”,为正方形,飞檐翘角,仿古格局,是供游客在内停留小憩的观景建筑,亭侧立有纪念碑。现为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院钟声· 罗汉院建于唐建中四年(783),为盐阜地区“九寺十八院”之一。寺里有口大钟,众僧每日晨夕撞钟诵经,钟声在晨曦、暮蔼中回荡,格外悠扬动听。收成民众也习为早起晚息的信号,颇感深情。此钟惜毁于日军侵华炮火。复建的罗汉院现安置在秀美的双湖公园内,盛唐古刹的雄姿再现于今日。
·五港分流· 五港口位于收成南端,依蔷薇河分叉,地貌特异,引湖荡之水,灌注田园。相传五港口是凤凰在此飞走时留下的五趾印,遂成五条河流,久之称“五港口”。如今“五港分流”更是锦上添花。新近县水利部门在这里启动五港口水利枢纽工程,并由功能型向功能景观型转变。县、镇投资近千万元,分别在港口处兴建了五座园林式大闸房,安置了八座水泵,可灌可排,旱涝保收,有2.5万亩耕地收益。工程区内,皆为古典建筑,错落有致,亭榭凌波,碧水连天,到处都是亲水平台,为收城缀色。
·神奇唐槐· 罗汉院内有一株巨槐,围粗3.72米,直径1.2米。相传始植于唐朝,与院同龄。乡人多年考验,长势应年景,凡枝叶茂盛之年,水稻和三麦必定丰收,故称“神奇唐槐”。因其如此,招致考察探胜人士众多。现树虽枯萎,但树旁又冒出新枝,并有名木五谷树相陪,灵气不减。至今庄上仍有少数信男善女到树下磕头烧香,求树神降福消灾,这显然是一种迷信,但足见唐槐和五谷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双桥对峙· 清代,在收成内河、夹河建有两桥相对,成为沟通收成南北交往的动脉链。桥身木雕栏杆,完全是古代建筑艺术,精工别致。桥亭横匾“渔樵耕读”四字,系盐城禀贡生薛宫(收成人)手书。当年的木桥早被现代的水泥桥代替,但渔、樵、耕、读已成为收成人世传四业。
·渔火星星· 收成是个渔村,村民以渔业为乐。捕鱼小船活跃在湖中,渔歌互答,晴雨都有奇趣。每到夜幕降临,船集滩头,灯火点点,有似天空繁星。
·滨湖书屋· 清时,收成庄西侧有一书屋,掩隐在绿树丛中,依岸树成荫的蔷薇河,濒水色秀丽的射阳湖。滨湖傍水,风景别致,其联曰:“两面碧波萦绕;一室独峙湖边。”据说,此屋是收成本土禀贡生薛宫“让其居,置书屋”,免费让寒士就读之所。崇尚读书已成为收成的乡风,今村部建有“农家书屋”,不时从这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