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品韵赏淮杂之源远流长的建湖淮剧
淮剧,又称“江淮戏”,形成于苏北盐(城)淮(安)一带,其主要发祥地在建湖县境内,建湖因此被人们称为“淮剧故乡”。目前,淮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戏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上海、安徽和台湾等省、市的广大地区。
我国的戏剧源远流长,唐朝时已经有戏剧的雏形,到了宋、金时期又有进一步发展,当时盛行的“诸宫调”已在盐城西北乡传开。旧时,境内各大乡镇都有戏台,筑在庙宇的前面,春季结社敬神,并演剧其上,称作社戏。据《建阳镇志》记载,宋代建阳即有戏台,明代建有戏楼,供民间艺人唱南戏,或用“诸宫调”进行说唱表演。至今淮剧音乐教科书里还有宫曲的影子。淮剧是建湖及盐淮人民的伟大创造,它走过了门叹词和香火戏,走过了三可子和皮夹可,走过了江淮戏和新淮戏,在建湖民间已经流传几百年(从徽剧进京算起至少也有200多年,实际上还久远得多)。
淮剧来自大众,又深深地扎根于大众。开始形成的叫门叹词,是生计无门的盐工和渔民一路沿街乞讨时站在人家门口檐下唱的。唱门叹词又被称为唱清板,最初是一个人打着竹板独唱,以后又出现了二人对唱,它的曲调凄苦哀怨,很容易感动听众。后经乞讨艺人收集各地民歌小调,包括插秧、打场、犁地、挑担、夯土、赶车、吆牛号子,加以提高发展,形成固定腔调,如《四季调》、《虞美人》、《孟姜女》、《秧歌》、《杨柳青》等。早期的江淮戏曲调,由于尚未完全脱离劳动号子,故又被称为“呵大嗨”调。发展中,艺人们逐步吸收里下河地区的流行曲调,从而丰富了说唱形式。这时候淮剧在建湖地区已由单个的民歌俗曲进化为较复杂的说唱艺术。
清代中期,建湖“香火会”比较盛行。老百姓为祈求庄稼丰收、火烛安全、牲畜兴旺,常以做“青苗”、“火星”、“牛栏”等会的形式,用香火酬神还愿。“香火会”不仅是烧香,还要请僮子念忏,僮子也叫“香火先生”,念忏的腔调被称为“香火调”。做会的地点起先只是在祠堂里筑坛挂榜,这种形式叫做“内坛”。随着做会之风的盛行,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内坛”说唱已无法满足村民的需要,僮子便在“内坛”念忏结束后,再转到室外继续说唱,叫做“外坛”。说唱时,有大锣、大鼓等打击乐器伴奏,每段说唱结束后,僮子便有规则地敲“咚咚锵,咚咚锵”,以显示节奏和标明段落。说唱的台词系根据《封神榜》等书和神话故事改编,这样,“香火戏”便逐渐形成了。建湖上冈石桥头《吕氏家谱》就有“清嘉庆元年(1796)吕氏第九世世凤公上演香火戏”的记载,这是淮剧起源见诸文字记载最早的例证。从僮子做会唱“香火戏”发展到初具戏剧形式的门板戏,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经过了120年的演变过程。
最初,淮剧的演出形式极为简单,基本上采用说唱形式,从一人清唱发展到二人对唱,又增加到三人演唱。这三人又扮成“生、旦、丑”三个角色,合伙登台演出,人们称这种演唱方式为“三可子”。合伙者有唱“门叹词”的艺人,也有唱“香火戏”的僮子。相传,西北乡塘河东僮子出身的田金桥、葛广福和窦庸,三人合唱“三可子”最早,故在淮剧界有“祖师爷”之称。不久,又从“三可子”发展到“六人三抵面”,即三个人在台上演出,三个人在一旁敲打乐器,轮流转换。“六人三抵面”便是最初的淮剧小戏班。化妆是用红纸浸水当胭脂,道具是门闩作宝剑,马鞭借用杨柳枝,胡子借用玉米棒须子。因其舞台简易,设备简陋,不能登“大雅之堂”,而演员又不讲条件,只能叫做“草台戏”。淮剧艺人为求生计,一条破船串乡赶集,生活漂泊不定,终年过着夏歇街檐、冬蹲野庙的苦难日子,所以淮剧当时又叫“花子戏”。
淮剧最终定型,得益于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徽剧的历史比淮剧早,演出形式比较成熟。清末民初,里下河一带相对安定,江南一带的徽班演员相继来此混生活,他们与唱“三可子”的艺人碰到一起,常常同台演出,被人们说成是“徽夹可”。后来又有大批京剧艺人加入“三可子”戏班,唱“西皮二簧”,皮簧戏(京剧)与“三可子”同台演出,形成了继“徽夹可”之后又一演出新格局——“皮夹可”,唱“皮夹可”比唱曲调较单纯的“三可子”又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初,不少原来从事徽剧的艺人,如演青衣、老旦的陈福泰,演老生的陈长发,旦角晏醉春等相继加入淮剧行列,这种“酵母”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淮剧的发展。在表演形式上,淮剧逐步摆脱单一说唱形式,开始讲究“一引二白,三笑四哭”规矩格局;在服装上开始采用徽剧大装,革除了戴勒子插纸花的原始形式;在打击乐上将徽剧锣鼓点子吸收到淮剧的伴奏中,加强了节奏感;在剧目上也引进了不少徽剧的折子戏和本戏,并配有武戏演出。石桥头吕世凤的“飞叉”武艺声誉远播。曲调亦有所改进和创新,使淮剧原有的小生、小旦“对子戏”和小生、小旦、小丑“三小戏”的剧目得到充实和丰富,逐步形成了本剧种的“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等基本剧目,进而在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这时候的“草台戏”被称为“江淮戏”。
在淮剧的发展过程中,建湖地区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淮剧艺人,他们对淮剧的形成、定型、发展、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淮剧还是“草台戏”阶段时,草堰口艺人周二娘等,大胆吸收徽剧的规矩格局,注重做工,出台后“整容、甩袖、披衣、拔鞋”等,动作鲜明,引人入胜,开创了淮剧表演艺术的新局面。“周二娘小戏——格式多”的歇后语即由此而来。后来,被誉为“淮剧梅兰芳”的男旦谢长钰和艺名“盖天红”的陈为翰仿京剧“西皮慢板”等唱腔模式,创造了“拉调”。这种曲调在二胡伴奏下,柔和甜美,深受听众喜爱。谢长钰的胞妹谢艳霞,文武兼备,唱做俱佳,声情并茂,自成一派。她演《骂灯记》、《纺棉纱》、《穆桂英破天门》等戏,在当时戏坛引起很大轰动,被称为淮剧“四小名旦”的佼佼者。冈西李玉花,原名潘二娘,早年跟彭友庆学艺,后又受李如全指点,创造了节奏感较强的滚板。她的拿手戏《秦香莲闯宫》、《女审包断》、《王婆借贷》等,早期演遍里下河地区,后到上海民乐剧院挂牌,一炮走红,从此南北驰名,被誉为早期的“淮剧皇后”。继“自由调”问世后,冈西何叫天又创造了连环句的唱法,它跟“自由调”、“拉调”一起,成了淮剧常用的几种主要曲调。抗日战争前,江淮戏戏班众多,人才济济,单上海即有十多个戏班,最大的班子有60多人。当年在上海结义的江淮戏著名演员25友中,建湖籍人士占一半以上,如谢长钰、谢长和、陈为翰、吕祝山、梁广友、梁广文、梁广义、骆宏彦、骆月楼、朱广生、裴少华、邵秀、邵林等,其中京夹淮班社中演员吕祝山,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表演认真,是“京淮两路铜锤花脸”。有一家报馆曾赠他一副对联:“江淮第一,声大如雷”,外号又名“一声雷”。此外,建湖地区名演员还有苏正中、时炳南、吕维翔、吕维安、吕维友、吕维德、骆步蟾、骆步卿、骆步宽、徐连科、徐连发、何孔标、何孔德、谢长生、谢长义、谢长庚、谢长安、谢长连、谢寿其、谢寿昌、谢宏生、谢富鹏、谢德芳、纪月樵、嵇加芝、嵇汝南、嵇红玉、华良玉、王月奎、沈月红、朱奎童、朱桂芬、谷占奎、周同海、周一民、周一琴、潘文元、彭正清、帖如真、帖如荣、倪福康、倪少鹏、裴筱芬、高艳秋、武佩琴、筱月亭、筱海红等不下百人,他们在自己的行当上造诣颇深,真是众彩纷呈,群星灿烂。
建湖早、中期的淮剧艺人,于民国初和抗战时期几次南下,在上海唱“地摊子”或到茶馆卖唱。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有了江淮戏馆,淮剧从此登上了上海舞台。“八·一三”事变后,日军侵犯上海,一批艺人返回苏北老家,在当地搭班唱戏,相互取长补短。当时,有十多个江淮戏班在建湖地区活动,如上冈的兴隆班,石桥头的合益班,草堰口的谢家班,十八团的吴家班和嵇家班。盐城的韩德昌、单连生、陈玉根、陈如文等戏班也常来县境演出。1939年秋,许多淮剧艺人又重返上海立足。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和南下的八路军在盐城会师,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由于与当地老百姓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鲁艺、抗大的师生想出了用老百姓喜爱的地方戏,作为一种文化武器,向民众宣传抗日。当时涌现了一大批新文艺工作者,从导、编着手,加入音乐、剧情等内容,编演了大量的“新淮戏”。淮剧因此脱胎换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民众的面前,深受大家的认同。其时,境内由新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文工团和剧团,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除县文工团外,各区均有业余剧团。其中建阳、高作两镇文工团和二区教工剧团、海南中学剧团尤为活跃。淮剧以自己的演出样式,唱的是淮调,说的是建湖方言土语,因此很受群众欢迎。1943年搞参军动员运动,建阳县(建湖县前身)参军宣传最红火,村村锣鼓响,乡乡都演戏,荣获盐阜地委“参动歌声遍建阳”的嘉奖。1945年7月,高作区在西北乡举行以新淮戏为主的文艺会演,全区有13个乡镇剧团260名演员参加,历时三天,盛况空前。在革命战争年代,县境先后演出了《渔滨河边》、《照减不误》、《红鼻子参军》、《傻子打游击》、《干到底》、《模范夫妻》、《过关》、《懒龙伸腰》、《绝头路》、《保翻身》等具有革命思想内容的新淮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戏剧的积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淮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50年11月,著名淮剧演员马麟童首先在戏单上打出了“标准淮剧”的字样。1953年国家将这个剧种正式命名为淮剧。1954年7月建湖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在境内演出的新艺、胜利两民间职业剧团合并组成建湖县淮剧团。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剧团先后用剧本制取代了幕表制,导演制取代了说戏制,作曲取代了演员的即兴演唱,舞台设计开始净化、美化。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淮剧事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1957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著名演员筱文艳、何叫天(建湖籍)等率队赴京,演出《千里送京娘》、《种大麦》等节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观摩了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全体演员。1961年春,在专署书记陈宗烈同志的直接关怀与倡议下,盐城专区成立了“淮剧艺术研究考定委员会”,对淮剧传统艺术作全面挖掘、研究与考定。尤其是对淮剧的舞台道白唱腔的标准用语问题作了明确的考定。盐淮地区各地方言差异很大,素有“南冒”、“北侉”、“水腔”、“旱调”之别,惟建湖一地语音纯正,四声分明,尖、团字清晰,具有相对稳定性,相传有淮剧的“中州韵”之称。考定委员会汇集盐城、淮阴、扬州、上海所有淮剧界的专家、艺人的意见,确定建湖县城5公里方圆内的方言为淮剧音韵考定语,这是淮剧剧种的核心标志。之后,上海“人民淮剧团”学馆,也陆续派学员来建湖,学习故乡语言。同时建湖又为各兄弟淮剧团和艺校先后培养和输送了200多名学员,为淮剧艺术的发展尽了淮剧故乡应有的职责。
从1954年以来,建湖县淮剧团先后创作、上演了160多台淮剧节目,其中有27台剧目在省、市专业剧团会、调演中获奖。《如何不如何》、《贾干事下乡》分别参加省第一、二届淮剧节,均获剧本、演出一等奖;《野狼谷》、《陆秀夫》参加省第三、四届淮剧节,分别获得演出奖、剧目奖。《剃头匠与理发师》参加省第五届淮剧节、戏剧节,均获得优秀剧目一等奖,剧本获得省戏剧文学奖。在历次盐城市新剧目调演中,建湖参加的剧目所获奖项均名列前茅。1981年《卖蟹》在市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并在1982年江苏省现代剧调演中获大奖。该剧本还被省收编为省戏剧学校的教材。《冲天鸟》获盐城市1996年新剧目调演一等奖,并获市首届“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该剧在全国被8个剧种13个剧团移植演出。建湖县淮剧团有十多台剧目被各级电视台录制成电视片,被音像公司灌制唱片、摄制光盘40余部。新近中央、省、市电视台联合摄制建湖淮剧团的《淮剧折子戏精选》,作为国家文艺精品对外交流。多年来,建湖不仅涌现出了一批观众所喜爱的、有一定知名度的淮剧演员,如唐雪芳、周桂珍、朱少华、石麟童、刘开成、戴建民、秦玉莲、刘素华、王锦宜、孙才生、李文广、赵方玉、陈斌等,还产生了一批较有影响和实力的主创人员,如国家一级导演王友理,导演曾栋君;剧作者王正璋、金之愚、杜学连、袁福荣、金学桂;音乐设计伍少南、徐正德、宋吉华;舞台美术设计戴超、王钧章等,他们在淮剧界均有一定的建树。
如今,建湖作为淮剧的故乡,出人出戏,成果丰硕。除有一个县属专业淮剧团外,还有登记在册的十多个民间淮剧演出团体,各镇文化中心以及部分机关、学校的业余演出队。每年县、镇两级都举行文艺会演或淮剧演唱大奖赛。县老年大学、县实验小学和各镇中心小学都开设了淮剧特色课。淮剧深受建湖人民的喜爱,几乎个个都能唱一两个拿手淮剧(唱段)。《祥林嫂》一剧在建湖上冈剧场一次连续演出74场,场场爆满。在盐都北龙港剧场和兴化胜利剧场创下一天演出6场的历史纪录。建湖淮剧团除在本地演出外,还远赴上海、安徽、浙江、河南等地交流演出,年演出300场以上,演出场次居省内专业剧团前列。钟庄镇农民徐志猛,与村里一帮土生土长的农民组建了钟庄淮剧团,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一条“乌篷船”走乡串户演出,受到广大庄户人的欢迎。该团成立30多年来,常演不衰,足迹遍布全县城乡村组以及宝应、兴化、淮安等周边县市近千个镇村。
建湖也经常邀请全国各地淮剧名家来建湖交流技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经济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在近几年举办的三届“中国·建湖烟花杂技节”期间,都同时举办了“淮剧名家精品”祝贺展演活动,特邀马秀英、梁国英、陈德林、梁伟平、王志豪、王书龙、黄素萍、王宗珍、梁仲平等国内淮剧表演艺术家登台献艺,弘扬淮剧传统艺术,扩大其影响力,促进了淮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2004年11月19日建湖县政府举行建湖县淮剧团建团50周年庆典,来自全国各地的淮剧艺术团体的六代精英们共同回忆辉煌的历史,向淮剧故乡人民演出《淮剧名家名段大会串》、大型清装淮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大型古装历史剧《陆秀夫》、《淮剧优秀折子戏专场》等优秀节目。2006年11月24日—30日,建湖县举办了首届淮剧艺术周,适逢淮剧进上海100周年纪念庆典,上海、建湖两地的淮剧表演艺术家们联袂上演了传统淮剧《牙痕记》、《樊梨花》、《柳曲娘》等经典剧目,一票难求,盛况空前。演出场面火爆,名家荟萃,异彩纷呈,充分显示了淮剧艺术扎根乡土、博采众长而一枝独秀的勃勃生机和源远流长的特点,为淮剧的振兴和繁荣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淮剧,这朵在建湖水乡大地发芽、生长起来的艺术之花,不断吮吸着母乳,吸收外来的营养,在一代又一代艺人们的辛勤培育下,在祖国文化的百花园中吐艳争奇,引人瞩目。2008年,淮剧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标志着建湖淮剧事业又迎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春天。
【建湖淮剧团】 中共建湖县委1954年7月批准成立的建湖县淮剧团,由吴济良领班的新艺淮剧团和陈汝香领班的胜利淮剧团合并而成,演职员工有75人之多。主要演员有吴麒麟、孙兰萍、周桂珍、孙红霞、石麟童、刘开成、吕其谦、周根福、赵中方、孙建泉、刘海云等。剧团成立初期主要唱幕表戏,继而演出半幕表半实台词的传统戏和连台本戏,经济分配采取拆账制。1956年起,县委、县政府陆续为剧团调进编剧、美工、行政事务等人员,演出才逐步改为文本戏,定腔定谱,并开始用幻灯字幕打出唱词,演职员的经济待遇也转为工资制。
建湖县淮剧团从建团开始,一直能紧密配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中心任务,不断创作上演新的剧目,演遍了大江南北。“文革”前为止,共上演淮剧剧目100余台,其中大型现代戏就有20余台,如宣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的未婚妻》,反映合作化时期农村生活的《社长的女儿》、《李双双》,支持非洲人民反美斗争的《赤道战鼓》以及歌颂英雄模范人物的《王杰》、《雷锋》、《焦裕禄》等。这些戏紧贴时代主题,反映火热的生活,收到了广泛的、积极的社会效果,为观众所喜爱。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知名演员有周桂珍、石麒童、刘开成、吴麒麟、吕其谦等。
1966年“文革”开始后,文艺事业遭到摧残,剧团无法演出。1968年底,建湖县淮剧团终被解散,演职员工全部下放到位于颜单镇的县“五七”农场劳动,后又相继分至县农机厂、县综合轧花厂(上冈)、县农具厂、县粮食局等单位工作。
1974年10月,建湖县革命委员会决定重新恢复组建建湖县淮剧团。以原淮剧团青年队成员为主,抽调部分县“三代会”宣传队队员和农村文艺骨干组成。首演的剧目是移植于京剧的《盘石湾》,演出相当成功,受到广大干群的好评。继而又创作了《洪城枪声》、《盘龙山》、《红石口》等现代大戏,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一票难求。1977年6月移植复排上演《逼上梁山》,成为“文革”后全国第一家恢复上演古装传统戏的地方戏剧团。
建湖县淮剧团恢复组建以来,上演了由本县编剧人员创作的剧目80余台,而且一半以上是现代戏。其中《如何不如何》、《贾干事下乡》,分别参加了江苏省第一、二届淮剧节,均获剧本、演出一等奖;《野狼谷》、《陆秀夫》参加省第三、四届淮剧节获得演出、剧目奖。
在历次省、市新剧目调演中,参演的剧目所获奖项均名列前茅。1982年,《卖蟹》出席江苏省新剧目调演并获优秀演出奖,该剧本还被收编为省戏剧学校的教材。1987年,《公公做媒》获省优秀现代戏演出百场奖。1987年,江苏电视台将《卖蟹》、《公公做媒》拍成戏曲专题片播映。1996年,《冲天鸟》获盐城市新剧目调演演出一等奖和市首届“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在全国被多个剧种移植演出。2006年1月,新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剃头匠与理发师》参加第五届江苏省淮剧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一等奖和另外7项14个大奖。该剧于2007年参加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又荣获优秀剧目一等奖和其他8项12个大奖。2008年该剧入选江苏省2007-2008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同年该剧又与警示淮剧《浪淘沙》双双获盐城市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9年《剃头匠与理发师》剧又获江苏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小戏《良心》参加江苏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决赛获二等奖,2011年,现代大戏《烽火同心》参加第六届省淮剧艺术节获剧目奖。
据统计,建湖县淮剧团先后共有10台剧目被各级电视台录制成电视片,还灌制唱片、摄制光盘40余部。1990年,中央、省、市电视台在建湖联合摄制《淮剧折子戏精选》,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文艺精品。
与此同时,建湖县淮剧团还涌现了备受里下河淮剧观众赞誉的戴建民、刘素华、秦玉莲、王锦宜、孙才生、李文广、赵方玉、陈斌、凌炳高等知名演员以及国家一级导演王友理。省、市报刊、电台对此均作过多次报道。
目前,建湖县淮剧团共有演职员工31人,个个朝气蓬勃,人人充满活力。沈加秀、何敏星、崔成凤、李志芬等年轻演员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他(她)们都分别在省淮剧节、戏剧节、红梅奖等重大艺术赛事中获得多项个人优秀表演奖。剧团坚持“以淮剧为主”的路子,每年演出250场左右,足迹遍布市内外和上海、浙江、山东、安徽等地。剧团还紧密配合县委、县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积极送戏到基层社区、工厂、学校和农村,为经济社会建设和淮剧事业的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2006年,剧团被评为盐城市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省委宣传部奖励流动舞台演出车一辆。江、浙、沪演出洽谈会组委会两次授予剧团“重合同、守信誉”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2007年,剧团连续两年获盐城市“政府文艺奖”,2008年又被评为盐城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团内有三人分别当选为市、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
【建湖淮剧名戏】 早期淮剧传统戏,主要为“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 九莲:《秦香莲》、《王玉莲》、《蔡金莲》、《李翠莲》、《潘金莲》、《李桂莲》、《窦金莲》、《陆金莲》、《蓝玉莲》;十三英:《顾凤英》、《王月英》、《王大英》、《王二英》、《成凤英》、《林鸾英》、《罗凤英》、《苏凤英》、《殷凤英》、《苏迪英》、《周桂英》、《王鸾英》、《王桂英》;七十二记:《合同记》、《金钗记》、《骂灯记》、《罗帕记》、《琵琶记》、《朱砂记》、《牙痕记》、《玉簪记》、《玉杯记》等。整理改编及新编的古装戏:《求雨算宝》、《五王反京》、《孟姜女》、《秦雪梅吊孝》、《玉佩记》、《咬奶记》、《香罗恨》、《野狼谷》、《皮五辣子》、《穿金扇》、《梁上眼》。新编历史剧:《陆秀夫》、《大明贤后》、《南归记》、《碧血扬州》、《丁黄氏》。现代戏:《盘龙山》、《红石口》、《鸳鸯村》、《水乡二柳》、《公公做媒》、《二百五传奇》、《如何不如何》、《贾干事下乡》、《烽火同心》、《冲天鸟》、《剃头匠与理发师》、《民主理财》、《春雨情》。小戏:《卖蟹》、《翻眼无情》、《两担粮》、《收工之后》、《破案》、《夺粮》、《晚霞红似火》、《天地良心》、《心连心》、《泼嫂骂鸡》、《照缴不误》、《一张调令》。移植改编:《屠夫状元》、《状元与乞丐》、《血冤》、《活菩萨》、《白蛇后传》、《十五贯》、《逼上梁山》、《打铜锣》、《盘石湾》、《龙须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祥林嫂》、《兵临城下》、《心肝宝贝》。定向戏(配合宣传剧目):《红盾曲》、《蓝盾情》、《深渊》、《特殊考场》、《浪淘沙》。
【建湖淮剧票友】 在建湖塘河两岸还活跃着许多淮剧民间业余剧团、班社、沙龙、联谊会,而淮剧吧更是非常红火,其他网站上的淮剧专栏也同样吸引了许多网友。目前这些淮剧爱好者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经营性质的私人班社,有专业团体离退休的演职员,有业余淮剧爱好者、票友、戏迷,甚至还有戏校的毕业生等等。采用旧社会“搭墩子”、“拉帏子”的办法进行演出。演出的剧目以淮剧的传统戏为主,偶尔也上演一两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现代小戏,观众也可以点戏。这类小班子的服装、道具、灯光、布景虽然简陋,但是价格很低廉,老淮调风味较足,当然也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与提升压力。另一类是淮剧票友协会、联谊会、沙龙,以自娱自乐为目的,聚集在“演淮剧、唱淮剧、听淮剧”的旗帜下。如,建湖淮剧票友协会聚集了三十多位票友,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对淮剧艺术深厚的感情,经常深入社区、集镇、田间地头,为百姓免费演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淮剧这一民族文化,发展淮剧事业,让这一剧种与建湖人民永远相生相伴,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去年以来,为了演出所需,会长周克冰已陆续自费购买了2万余元的音响设备。其他票友也是演出服装自备,积极参演,从不言累。
在建湖常年能看到淮剧演出的地方,主要是江淮戏馆,还有位于明珠路的“老淮调”舞台、原镇北电影院的“淮剧人家”、近湖文化站三楼的“淮剧票友俱乐部”。此外,钟庄淮剧团、文广淮剧团、文化馆淮剧艺术团、国华艺术团、正华艺术团、群艺艺术团等近10个民营剧团和业余剧团,像一支支“轻骑兵”,活跃在广场、小区和田头,让淮剧这朵艺苑奇葩芳香满园。而淮剧票友协会、西塘河夕阳红票友俱乐部、春雨淮剧沙龙等则正常在县城的希望广场、塘河公园一品梅亭、双湖公园淮剧大舞台等处相聚。上冈春潮淮剧演唱团、颜单镇票友俱乐部等镇区票友组织也都积极地以戏会友,传承淮剧文化,构成建湖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2005年起,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局、县文化局联合组织淮剧票友电视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多届。建湖淮剧票友钟文贵、成月华还在江苏省淮剧票友擂台赛中荣获“十佳票友”称号。
【江淮戏馆与金乐淮剧团】 江淮戏馆位于滨河路,由老人民剧场翻建而成,是建湖民间剧团主要的演出场所之一。江淮戏馆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有一个可容纳350人的剧场,有一流的舞台音响、灯光设备和优雅的听戏环境,常年演出淮剧传统剧目及淮剧幕表戏、连台戏、折子戏。经过几年的发展,江淮戏馆现已形成固定的观众群体、固定的演出场次,现有观众会员近500人,每年演出达350场次,是名副其实的“戏迷之家”。如果你感兴趣,只要花上6元钱,同样可以做回戏迷,过上一把“戏瘾”。
江淮戏馆里驻扎着一个民营剧团,叫建湖金乐淮剧团。金乐淮剧团创办于2005年,最初在盐城、淮安一带走街串巷流动演出,勉强维持生计,2006年底在建湖扎根。剧团现有演员16人,团长徐美乐善演小生、老生、武生,在净角、丑角方面也有见长。全团演员戏路宽、唱功深,舞台经验丰富。代表剧目有《白蛇传》、《穆桂英挂帅》、《秦香莲》、《三女抢板》、《十五贯》等10多部传统大戏,还能演出近百个折子戏和淮剧经典片段。该团在江淮戏馆驻演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经常到镇村、社区、广场演出,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淮剧进沪】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淮河洪水泛滥,盐阜大地一片汪洋,部分艺人逃荒渡过长江。盐城西北乡艺人何孔德、何孔标和韩太和、骆步兴、武旭东(龙冈人)等人,先后到达了上海。“三可子”流入江南后,被称为“盐城戏”、“盐淮小戏”。与此同时,诸多的苏北劳苦大众也都流落到了苏南和上海。一时间,在上海工厂做工的、在码头当搬运工的、在马路上拉黄包车的、在澡堂服务的,几乎都是苏北人,这就使盐淮小戏在上海立足有了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慢慢从“路头戏”发展到“拉围子”,演出也逐渐红火起来。1916年开始,上海有了第一家演淮剧的场所——群乐戏园,淮剧迈出了由苏北农村的草根文化向城市剧场过渡的第一步。
“八·一三”事变后,日军侵占上海,一批艺人返回苏北老家,在当地搭班唱戏。直到1939年秋,许多淮剧艺人再次进入上海,淮剧才真正在上海生根立足。在这以前,淮剧还没有剧本,唱的是幕表戏,台词多由演员触景生情,自编自唱;至于出门、上楼、赶路、下马等都有一个固定的唱段,叫做“窝矩”,以供演员套用。后来逐步走上正轨,才有了剧本。建湖籍的淮剧编剧马仲怡、顾鲁竹等人,除移植、整理了若干传统剧目外,还创作了许多新剧本,为淮剧艺术告别幕表戏付出了辛勤劳动。
从1906年淮剧艺人入沪至今,建湖淮剧艺人在上海已打拼了一个多世纪。他们在那样特殊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不断学习,广泛吸取艺术营养,洗脱了乡野的陋俗,踏着上海的文脉前行。上海发展了淮剧,淮剧也为上海舞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淮剧已同时成为江苏和上海的主要剧种之一。
2006年是建湖淮剧进沪100周年,是年11月,上海淮剧团以最强大阵容回建湖举行“寻根故乡行”活动。建湖县委、县政府与上海方面联合举办“淮剧艺术周”,由江苏永林公司冠名。艺术周期间进行了主体演出7场,有上海剧团《柳曲娘》、《牙痕记》、《樊梨花》3部大型淮剧演出,有建湖淮剧名家名段和折子戏演唱会,有建湖淮剧票友大家唱,有“淮剧进校园”成果展演,此外还进行了纪念淮剧进上海100周年座谈会、淮剧溯源研讨会、淮剧发展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淮剧的舞台语言】 据《中国淮剧》一书记载,1961年春,盐城专区成立了“淮剧艺术研究考定委员会”,对淮剧传统艺术作全面地挖掘、研究与考定。尤其是对于淮剧的舞台道白唱腔的标准用语问题作了明确的考定。建湖一带是淮剧的发祥地。其周围的盐阜地区、两淮地带、扬泰的北部诸市县之间的方言语音区别较大,而建湖正好处于中心位置,相对而言,其语言声调富有韵味,吐字清晰,发音纯和,四声分明,五音齐全。虽属北语系统,但无卷舌音,保留入声字,唱词容易与韵律融合,读字声调准确,尖、团字清晰,具有相对稳定性,有“中州韵”之称。考定委员会汇集淮阴、扬州、上海等所有淮剧界的专家、艺人的意见,一致认为“以建湖方言语音作为淮剧舞台评议的基础,完全能够突出淮剧艺术的剧种特色”,遂确定建湖县城5公里方圆内的方言为淮剧音韵考定语,依此统一了淮剧的语言音韵,规范了唱词韵辙,并由淮剧著名编剧曹耀南先生编订了《淮剧韵辙》。
【淮剧的艺术特点】 淮剧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以淮调、拉调和自由调为三大主调。淮调高亢激越、诉说性强,大多用于叙事。拉调委婉细腻,线条清新,适合于抒情性的场景。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大,具有综合性的表现性能。
在声调的发展上,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更新,淮剧的流派唱腔也出现了纷呈并茂的繁荣景象。不少有成就的淮剧著名演员,从不同声腔体系中创造新腔,如筱派(筱文艳)、马派(马麟童)的自由调,李派(李少南)的拉调(闪板),何派(何叫天)的拉调叠句、连环句等。
淮剧的伴奏乐器管弦乐有淮胡、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笛、唢呐等,打击乐器有扁鼓、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器在香火戏锣鼓基础上,又吸收了麒麟锣、盐阜花鼓锣等民间锣鼓。
淮剧表演上素称能时、能古、能文、能武。《中国淮剧》在分析淮剧“文武兼备”这一表演特点时说,苏北盐阜地区的建湖是全国闻名的“三大杂技之乡”之一,因此江淮戏的初始阶段和发展阶段的武戏中,可以显而易见地发现许多杂技表演的技艺。此后由于曾与徽剧、京剧同台演出,所以它较多地吸收了两个剧种的表演程式,同时又保持了民间小戏和说唱艺术的某些特色,如以唱功见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