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文史网》年度运行报告
2010年5月,在县政协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建湖文史网》正式开通运行,江苏省政府网站作了专题报道。作为全国首家建立的县级文史网站,运行一年来,需要将一些情况与想法向各位关注网站的作者与读者作一个报告,因为首季运行情况在《建湖文史网通讯》第1期上已作介绍,这里主要是报告去年8月份以后的运行情况。
首先当然是报告网站各栏目运转情况。这一年中,共发布419篇文稿,约500万字,栏目内容逐步充实,建湖特色也更加浓郁。
网站的正常运转是与本网主撰积极供稿分不开的。这一年中,《建湖文史网》高度重视原创稿件,原创稿件达218篇,占总稿件数52%;网上首发稿件189篇,占45%,转载的稿件仅占3%。这应当感谢本网主撰的辛勤劳动与全力支持,特别是王学言、金之愚、李世安、金学桂、朱明安、唐张兵诸同志积极撰稿、供稿,令人敬佩。王学言先生专供本网《巾帼神韵》、《建湖送奶工感动大上海》、《洒向患者都是爱》、《传奇英雄姜祝山》等报道,为时代楷模立传扬名,歌颂社会主义时代新风尚,倡扬社会主义文明,彰显了《建湖文史网》正确的时代导向。李世安老先生为本网撰写数十篇文稿,其独特的文史散文,地方风味浓郁,人生感悟深刻,颇具特色。特别是李老先生在成功战胜病魔的偷袭后,又十分热情地为本网供稿,实在令人尊敬。
除了主撰们的积极供稿,还有许多领导和朋友向本网供稿。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徐于斌是盐城的诗文大家,对《建湖文史网》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关照,她除了允许我们在办网之初录入其大作《共和国的杰出外交家——乔冠华》,还专门发来《中国士大夫的两面性》、《寻觅传统政治的真精神》两篇力作,使本网顿然生色。葛金求,一位专心于汉字文化研究的学者,把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给本网。其他如建湖著名的诗人镇长季如华把他的诗词杰作供本网发表,还为本网专供介绍蒹笳诗社的文稿;老领导查文玉允准刊发他的诗赋《美哉双湖》、建湖资深的语文专家蔡廷林、县委党校老教授王辅璧等都允准本网录入他们的文章。县委宣传部杨锡浪同志准备为建湖的特色村庄立传,写一部名曰《村落》的书,欣然同意把自己的新作三篇在《建湖文史网》上首先刊发。同样感人的还有五湖四海的建湖人,不但点击浏览《建湖文史网》,还热心向本网供稿或是推介稿件。如上海市虹北中学教授游万,将《宋史·陆秀夫传》加注后传给本网;湖南长沙吕亚军,是位成功的年青企业家,对家乡文史网也特别关注,专门推介了《夏氏父子知长沙》一文。
网站与网友的互动也日趋活跃。徐安山先生的诗文清新自然,富有情趣,他发来10多篇诗文,真的感谢他对本网的信任。翰牛所发的数篇关于乔炳父子的数篇文稿,史实明确,很有内涵,不但丰富了本网的内容,我想也值得建湖文史工作者重视与研究。羽翼人道对本网《吴宗鲁传》中失误之处给予了严肃的纠正,并专门发来1928年1月16日北京《晨报》的相关报道。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应该更认真地办网,这样才不至于辜负大家的期望。
《建湖文史网》的工作得到各方的支持与鼓励。建湖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除了在黄金时间播放,还上传省市电视台,对于扩大《建湖文史网》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盐阜大众报》在“文化盐城”的专题报道中,也高度评价了《建湖文史网》。
无庸讳言,由于《建湖文史网》处于初创阶段,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多。一是文稿录入量未达到预定目标,如《建湖县志》才录入两卷,《建湖文史资料》1~9辑的录入工作尚未正式开始。进度之所以如此缓慢,主观努力不够是主要的,不过也有一些客观原因,那就是本网许多文稿被其他媒体转载时未注明出处,影响到录入的积极性。二是网站正常运转的技术支撑不稳定。此事经县政协主席会议商定,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将会逐步得到改善。三是主撰队伍需要巩固与扩大,下半年将会组织通讯员培训,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四是《建湖文史网》的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扩大。这个问题打算,一方面配合《建湖日报》,办好《史海帆影》栏目;一方面与文史进校园活动有机结合,扩大影响。这里我们想对各位反复表达的就是:谢谢你们的关注,更希望你们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素质教育伴君成长之最佳网络读本;传承文明了解家乡之最优精神快餐;陶情养性宁静致远之最美心灵鸡汤。这是《建湖文史网》的奋斗目标。我们想,只要大家能把《建湖文史网》当作自己的一个知心朋友,这样的目标也算不得什么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