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水田地区的主要灌溉器械当数水车,而利用风力带动水车则专称风车。我的家乡建湖处于里下河腹地,土肥水丰,地平如砥。风车在这一带被沿用了好几百年,脚车与牛车的威力远远比不上它。它那高大的八卦型骨架,威风凛凛地站在田头,老远就能映入你的眼帘;它转动时发出的咿呀呀的声音,一如行吟诗人的轻声低唱,极具音乐的韵律美,让你陶醉,让你着迷。
建湖八桅大风车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明太祖洪武年间。那时的里下河地区,土地广褒而人口稀少,为了开发这片宝地,朝廷着力推行屯垦政策,将苏州、松江一带的大批居民“赶散”于此。这批来自太湖之滨、鱼米之乡的移民,为里下河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建湖,东临黄海、西濒射阳湖,域内沟河港汊密如蛛网,水源十分充足,只是缺乏大型提水器械,以致无法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岂不令人惋惜?其时江南已开始用天车(多部水车串连在一起)提水,让水翻过坡顶,以浇灌另一侧的农田,但天车只适用于丘陵地区,不能照搬到平原来。由此人们想到了船上的帆篷,便在利用风力上动脑筋、打主意,风车于是应运而生。
风车是盐城西北乡(今建湖县境)先民智慧的结晶。在研制过程中,当地的一批能工巧匠,特别是那些有经验的老木工,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最后制成的风车,采用八面辐射式车型,正中立一车心轴,与车辋固定在一起;辋外侧嵌有一圈木齿(棱锤),与跨轴一端的齿(拨桩)成“十”字交差;四周支架上竖有八根桅杆,桅杆上各挂一张蒲织的帆篷。当田里需要上水时,人们只须将蒲篷扯起,风吹动八张蒲篷作追逐式的圆周运动,从而使车心轴、车辋一起跟着转运,辋齿则带动跨轴作纵向转动,跨轴另一端的齿(水拨)就逐个拨动水车的榷子柫板,河水就被一格一格地提上岸来,沿着沟渠,流到需要灌溉的大田里。这种八桅风车不受风向的限制,不论风从何方来,它都朝着一个方向转。风小时扯满篷,风大的扯半篷。风车的所有部件都用木料制成,一律用榫头联接、组合,不用一钉一锔。真可谓造型美观,设计科学,取材方便,经久实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建湖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弟兄人八个,围着柱子坐, 一阵风儿起,一个撵一个”。现今60岁以上的建湖人,都是听着、哼着这样的《风车谣》跨出摇篮的,几乎无一例外。我幼年在私塾念书时,曾看过一本《农用杂字》,据说是清代社学(设于乡社间的学校)所用的教本。书不厚,那上面就印有八桅风车八八六十四个部件的名称,书面上端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像动力系统的桅、篷,传动系统的车心轴、跨轴,提水系统的槽桶、柫板、拨,升降系统的横担、提担、力索、人字架等等,应有尽有。可惜这类书籍后来见不到了,以致如今还有许多旧时的农具、农活,人们只记得它们的名称,却再也写不出那些个字来。
到了清末民初,纺织工业兴起,出现了以布作篷的六翼风车。它是向风而立、作上下转动的,人们称它为“洋风车”。用洋风车带动水车提水,占地面积较小,比八桅风车轻便,但须要根据风向随时调整它的方向,而且灌溉面积也只有八桅风车的一半,仅二、三十亩田。因此,建湖人还是钟情于八桅的,一直把它当个宝,甚至将它人格化。每年春节,人们总会用一张大红纸,写上“大将军八面威风”七个大字,贴在车心轴上,还在风车边上摆出几样果蔬,当作供品,让“车神”享用,以求在新的一年里人安车顺,水肥田丰。
抗日战争时期,身躯高大的八桅风车曾被老区军民用作传递信息的工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消息车”。桅杆上蒲篷的颜色及其张合程度的不同,分别表示敌伪军的各种动向,以便群众及时转移,避开敌伪的“扫荡”。
1941年日寇侵驻湖垛镇(今建湖县府所在地)以后,八桅风车惨遭浩劫,大件被日伪军拆去构筑工事,小件被用作夜间照明以壮胆。仅塘河东十八团(今庆丰镇)一带,被拆毁的八桅风车就有两百多部。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水乡人民治好战争创伤,努力恢复生产,八桅风车的雄伟身影重又出现在建湖大地上,它那咿咿呀呀的吟唱,比往日更加欢快,像是在庆贺自己的新生。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普遍建立了抽水机站,尔后又有了电灌站,机灌与电灌逐步取代了车灌,风车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它在发展农业生产中曾经发挥过的巨大作用和它那伟岸的风采、动人的吟唱,在人们心中留有极其美好的回忆,始终无法抹去。
风车是农耕文化标志之一,既具实用性,又具地方性,更以其优美的造型、精巧的设计和如歌的声响,带给人美的享受。我在孩提时代最爱与小伙伴到“车口”,去捕捉被车水带上来的小鱼小虾。“车口”可是个“天然蓄鱼池”,那里水声潺潺,水花飞溅,游鱼成群接趟地喷水嬉戏,我们极少有空手而回的时候。风车附近零星地块里种的蔬菜,成活率极高,长势也比其它地块里的好,绿油油的,吃起来特别鲜嫩。
今天,人们如果想一睹八桅大风车的风采,那也不难,就请去重看一遍《柳堡的故事》吧!想当年,这部影片在建湖放映的时候,那真是万人空巷,观众如潮,赞美之声,不绝于耳。特别让建湖人感到亲切的,正是那影片中频频出镜的八桅大风车,一首《九九艳阳天》的插曲,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满城乡都在传唱。几年前,盐城市民俗博物馆特地请了一位八十多岁的庆丰老木工,为该馆制作了一部八桅大风车,供人们参观、欣赏。一时,盐阜一带的许多旅游景点和生态园区都起而仿效这一做法,增添了新的看点。
今当建设生态环境、提倡低碳经济、发展旅游农业的大潮,人们对节能环保的八桅大风车的怀念之情更加强烈,也就毫不足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