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冈与古海岸线(李世安)

 

在县境草堰口堰北至上冈大团口一线,历史上有三道南北走向的海岸沙堤,被称之“三道冈”,即西冈、中冈和东冈,本地人俗称头道冈、二道冈和三道冈,总称“沙冈”。古写的“岗”字有“山”字头,今人用的是简写的“冈”字。这里的三道冈,就是古建湖不同时期的三道海岸线。

 

50006000年前,盐阜平原还是一片汪洋的浅水海湾,后来长江和淮河夹带大量泥沙入海,在浅水海湾逐步堆积,形成了高低起伏的海积层。随着海流、波浪等海洋动力的作用,海积层不断淤高、延伸,并露出水面,成为岸外的沙堤。据《续修盐城县志》记载:“西脉至沙缺口经沙汪头,一路丘阜断续,渡皮大河,蜿蜒隆起,过冈门镇而伏,更沿南冈沟西岸,至大冈而尽。”境内范公堤一线是旧制盐城最大的沙冈,长达20多公里,被称为西冈,也叫头道冈,是盐城地区最早的海岸线一部分。早在唐大历年间,李承利用这段海岸沙丘遗址建筑了捍海堰,后年久失修,北宋范仲淹在旧址上又修筑了一条长海堤造福人民,故百姓称之谓“范公堤”。清末民初,改建成通榆公路(今204国道)。

 

西冈形成后,泥沙堆积作用仍不断进行,海岸线不断东移,陆地也不断伸展,又形成了后来的中冈(二道冈)和再后来的东冈(三道冈)。三道沙冈南北纵列,相距418公里不等。近二三百年又现出一道外冈。原来的临海盐灶也逐步由西冈附近向中冈、东冈地带迁位。“四移煎”就是后期在外冈建起的四副新盐灶。

 

上冈和草堰口地跨古海岸沙丘遗址东冈、中冈和西冈。上冈地处苏中沙堤群南段,古称南沙(与阜宁北沙相对),地势稍高,古代煎盐灶民迁居东冈以避海潮,俗称“上冈”,即今上冈镇。草堰口位于县境东北部,北与阜宁接壤,古时这里临海,东冈为阻挡海潮的天然堤堰,留有缺口以行内水,故称“潮堰口”,后讹传为“草堰口”。在古范公堤的沙丘遗址中经常可捡到海相贝壳胶结物,当地俗称“地骨”。这一带也是最早的陆地,紧邻县境北界的施庄等地还发现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座落在沙冈遗址上的上冈利群村,出土过残断石刀一件、石箭簇两支、石矛头一支。该镇沙汪头在疏浚黄沙港时,曾出土独木棺一具,“刳木为棺”是铁器普遍使用以前的事,这证明春秋以前,境内已有先民在沙冈上居住了。因此,从草堰口到上冈一线汉墓群特别多。

 

三道冈是建湖的东高脊,是海和湖相对的过渡地带。古时上冈以东即为大海。上冈与盐城基本在古范公堤同一线位置,都是临海地区。唐时,盐城“去海不到一里”,到了明宣德年间(14261449)海岸线已东迁7.6公里;到明朝末年(1644)离海25公里;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距海50多公里,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徙山东入海时,盐城离海已达70公里。上冈和草堰口与海距离和盐城大致相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与上冈毗邻的射阳县地域,就是原来海边淤涨起来的滩涂(在涨潮不淹的叫滩,潮落才出水的叫涂)。如今,每年还以三四百米的速度向外延伸,为盐城人民扩大着大展宏图的舞台。

 

三道冈西部地区的成陆史,较范公堤一线为迟,且地势低洼(至今还称为锅底洼)。这一带先是大浅海湾被岸外沙堤封闭形成的湖,逐步被泥沙分割成许多湖荡沼泽,最后又逐渐形成为平原。境西的古射阳湖和被称为河口湿地的九龙口,就是古湖遗存的一部分,现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