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与海盐文化(李世安)
在建湖提起海盐与海盐文化,会有人认为这里远离大海,没有煎盐的自然条件,哪有海盐文化可言?殊不知,古代建湖塘河以东地区就是大海的滩涂,有取之不竭的盐业资源。从汉代到清末,这里一直是淮南重要的产盐区。久远的产盐历史,积淀着丰厚的海盐文化。
据史书载,远在春秋战国以前,建湖先民在渔猎、采贝以维持生计的同时,即已注意利用近海之利,汲海水而煮盐。到了汉代,包括今县境在内的盐城地域已“有海盐之饶”之记载(《史记·货殖列传》)。为了便于运输,开始陆续开凿运盐河道,于是有了“煮海利兴,穿渠通运”的画面。秦统一全国后,县境被列入泗水郡的射阳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射阳县东境设置盐渎县,境内又被划属盐渎。盐渎,也就是盐河之意。分治的经济背景是“盐渎利在煮海”。《后汉书·百官志》言:“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考盐渎以产盐得名。”时盐渎“有县无治”,行政由射阳县丞代管,只设盐铁官。相传官署驻今上冈铁屎湾(沙陀村),专司管理制盐铸铁。《太平寰宇记》云:县人“以渔盐为业,略不耕种,擅利巨海,能致富饶。”这时境内百姓从事海盐者甚多,盐业生产已具规模,东部沿冈地带灶亭相望,塘河以西的沼泽地盛产芦草,供灶丁樵采煮盐。建国以来,沿冈地区大批汉墓群遗址的发现,侧面反映了境内盐业经济的繁荣。唐初,改盐渎县为盐城县时,已是“为民生利,乃城海上,环城皆盐场。”南北朝时,盐邑有盐场123所, 岁煮盐40多万担。与今县境盐业发展有直接关系的新兴场盐课司署即始建于这一时期,并在今上冈设便仓收盐,不久改为商垣。
唐宋时期,盐业地位日趋提高,这里已发展成为我国东南部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五代时,盐城的盐业进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海盐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唐大历年间,为根治海潮,淮南黜陟使李承率领民工在串场河以东,沿古代岸外沙堤筑建了一条捍海堰,史称“常丰堰”,又称“李堤”。北宋天圣年间,在兴化县令范仲淹的组织下,又修筑了一条长长的捍海防潮大堤,后称“范公堤”,从而稳定了盐业的发展。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搞“洪武赶散”,驱苏州、松江等地4000余户于盐城各场充当“烧盐煎丁”,客观上对开发滩涂、发展沿海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此时,由于海岸东移,境内的盐灶已从西塘河一带逐渐移至范公堤堤东。于是,旧时曾是重要煮盐基地的盐场便逐渐演变成了小镇。今串场河沿线的上冈、草堰口等集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清嘉庆初年,新兴场盐课司署北迁上冈,上冈便成为盐城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管辖范围,南到盐城北闸,北至阜宁庙湾盐场,东至海边(今射阳县中兴桥一带),西抵范公堤。所辖南十灶,北七灶和四移煎(因滩涂长,海势东走,亭灶移位煎烧而建立起来的四副新盐灶)。鼎盛时,岁供盐引22万桶,年产海盐4400万斤。外地盐商、大贾看到上冈盐业兴盛,纷纷前来投资经营,扬州、江西、河南、安徽等地盐商便在此坐镇收盐,安徽帮还在上冈兴建了新安会馆,以便议事、联谊。那时扬州盛极一时,也是靠盐商的集聚。其时上冈已成为海盐的集散地和商运中转的枢纽。后来,由于海势不断东迁,盐产锐减。民国初,清末状况张謇在上冈创办“大纲公司”,在沿海地区“废灶兴垦”,把原来的盐场改为棉田,昔日“煮海为盐”由此成为历史。
“煙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昔日壮观的沿海滩涂煎盐场景虽然风光不再,但在建湖大地上仍然散发着海盐文化的蕴意。这里的河曾经是运盐的河,为运盐通商而开浚的串场河,因境内河位沿东冈平行,又名“冈河“,至今仍是县境东部的主要干流。历史上境内还有南盐河、北盐河和西盐河。建湖立县后,因西盐河位于境南,改称南盐河,与原名廖家港的北盐河相对而言,后南、北盐河的“盐”字,均改写为“沿”。不管怎样改,人们对盐的记忆没有忘却。这里的土曾经是出卤的土。今人在塘河以东地带曾多次从地底下掘出古代淋卤的灰池。有汉代的,也有明清时期的。地名是地域文化中最为鲜活的文化。曾被咸卤浸泡过的“团”、“灶”、“引”、“场”等地名,如今仍然熠熠生辉。“团”,明以前煎盐实行团煮制,每一盐亭不少于20家灶户,故团煮的“团”,也是盐亭的代称。境内的大团、小团、新团、七团半、十八团等地名均与团煮之遗制有关。“灶”,明代中后期盐法改制,实行民制、商收、商运、商销。坐场收盐的场商自办商灶,招丁煎盐,改用成本低于铁盘的锅鐅,盐务衙门也仿效商灶,每副锅鐅配给草地303亩,办盐供引,团煮之制遂废。东冈灶、北黄沙灶、陈灶锅、沈唐灶、周家灶、王家灶等,原皆灶点名,今作地名。“引”,清代新兴场灶区按13亩草荡办盐一引(纳盐、行盐的重量)计算,依率计征盐课银7厘。灶地报废或私垦,仍按旧率纳税,称为引田或灶田。沿冈地区凡带“引”字的旧地名如“十八引”、“二十引”等,均由“盐引”而来。“场”,有大包场与小包场之分。清时上冈有七家盐商坐场收盐,按司马秤(较当时市秤大23.16%),120斤装包储运,其中一家单放一处叫小包场,其余六家合放叫大包场。包场周围建有墙垣,故场商亦称垣商。大、小包场遂习用于地名。此外,也有地方原是盐场,后作地名的。
一方水土孕育了一方文化。建湖的海盐文化内涵丰富,并形成一种民俗世代相传。每年正月初六,盐民要为“盐婆婆”做生日;正月十五,灶民得烧“龙王纸”;六月十五,为“龙王爷”做生日,这一天煎的盐又叫“龙盐”。沿冈地带为“盐婆婆”、“龙王爷”做生日都要请僮子做会,盐商和灶户都要参加祭祀,较为隆重。县境过年前有送灶的习俗,腊月二十三送灶为小灶,二十四则为大灶,而盐民(又叫灶户)就不兴送灶的习俗,灶户靠烧灶煎盐为生,熄灶就意味着熄锅,不吉利。此外,民间还流传众多与盐有关的歇后语,如“酱缸内放把盐——不嫌多”;“买咸鱼放生——不知死活”;“咸菜焖豆腐——有言(盐)在先”,等等,无不蕴涵着多元的海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