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曾顶起建湖教育半边天(查文玉)

 

民办由来

 

  民办教师,是指特定历史年代建湖农村中小学不在编的教学人员,他们是基础教育的主力军,是建湖教育史上一块丰碑。

  1949年解放后,建湖和全国各地一样,农民分得了土地,经济上翻身,政治上抬头,对文化也产生了需求。但那时要求并不高,只要孩子能读点书,识识人名字,记记流水账就满足了。建湖在1941年民主建政后陆续创办了初小329(包括教学班、教学点),完全小学16所,初中1所,小学教师493人,初中教师27人。全县人口425000人,9-14岁的孩子1110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儿童入学率仅占33%

为了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政府想方设法,采取公办民办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于是从1956年起,建湖就产生了民办教师这一支教学力量,一直延续到80年代。民办教师的大力发展,主要是在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6年和1958年。1956年,教育部门面向一些有文化的青年,采取自己报名申请、附近学校推荐、所在地行政上报、县文教主管部门批准的方式,吸收民办教师224(其中小学教师222人,初中教师2),占全县公民办教师1274人的17.5%1958年农业大跃进,各行各业齐发展,民办教师增加到542人,占全县公民办教师1580人的34.3%;第二个时期,是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后,到经济恢复的1964年,国家主席刘少奇提出农村实行半耕半读的教育方法,闲时多学,忙时少学,大忙放假,这种半耕半读制度,既是一种劳动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制度。于是耕读小学、农业中学就在全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中小学民办教师增加到1330人,占公民办教师2071人的64.2%;第三个时期,即从1966年文化革命那年暑假开始,中专校、高等学校和师范院校停止招生,全县中小学便停止了公办教师的师源,加之学龄儿童的剧增,教师队伍严重紧缺,甚至有许多学校的班级开不起课来,于是便从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中吸收了一批优秀学生补充教师队伍。文革十年中,民办教师占据比例最大的1976年,小学民办教师增加到2842人,占公民办教师总人数3837人的74%,中学民办教师增加到1304人,占公民办教师总人数2573人的50.3%

 

中坚力量

 

  在那个历史时代,民办教师是建湖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60年代大力发展耕读小学和农业中学,1964年,小学入学人数由1963年的62600多一下猛增到107100多,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这样的入学率耕读教师功不可没。文革期间,教育部提出小学生读书不出队,初中生读书不出片,高中生读书不出社,全县农村小学227所,小学戴帽子初中263所,初中46所,学校的校长、主任60%以上都是民办教师中的骨干,他们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安排教学日程、组织教研活动,挑起了学校工作的大梁。他们对工作极端负责任、极端热诚,其景其情可歌可泣。草埝公社丰宁小学校长张文峰,1972年学生考试期间他的父亲病危,已经穿好寿衣,但他为了学生前程仍然坚持送考。近湖公社吴左小学仇志农,长期艰苦工作,积劳成疾,在弥留之际仍呓语喃喃,呼唤某某学生的名字,“你还有两条作业未订正”。借助民办教师这个平台,造就培养了一批人才,他们民办转正后,调到行政事业单位,有许多同志担任县委县政府和部门负责人。通过教育岗位实际工作的锻炼,民办教师中出现了许多佼佼者,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和奖励。钟庄公社民办教师朱德俊转为公办教师后,做了乡文教助理,二十多年前就探索教改之路,在全乡试行校长选任制、教师聘任制、工作岗位责任制、工资报酬与绩效挂钩的模式,轰动了全国,得到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的充分肯定,教育部长何东昌亲自来江苏考察,要建湖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国除西藏、广西外其他各省市都到钟庄乡学习教育经验,钟庄乡专门设立了接待站。

  民办教师因头衔上冠之以“民”字,与农民群众、地方干部感情特别靠近。1958年宣传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组织群众学毛选、大批判、写标语、出板报,农村各项政治活动中都少不了他们。年年春节,他们还编排文娱走村串舍演出,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民师中涌现了一批会写、会说、会唱、会跳的能人,成为党在农村中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臂膀。特别是农村扫盲、脱盲、办夜校,他们白天上课,夜晚帮农民学文化,学农业科学技术,1983年全省扫盲验收,建湖是全省的首批脱盲县,1986年又被评为省基础教育先进县。

在那个特定历史时代,民办教师工作条件之差,生活之苦、压力之重、待遇之低,是全社会一致公认的。那时候城镇中小学条件相对较好,经费全由财政拨款,校舍基本全是砖瓦结构,少部分是砖墙草盖,教师基本全为公办人员;农村小学多为砖墙瓦房,砖墙草房比例很小,校舍建筑,由集体负担,县财政补贴,群众献工献料。民办学校全由集体负担,教学设施泥房子、泥桌子、泥凳子。耕小教师、民办教师生活十分清苦,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耕小教师每月由地方财政补助7元,再加上生产队补助劳动工分,民办教师国家补助,加上集体统筹每月18-20元。尽管待遇低、生活艰苦,但他们理解特定年代国家的难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校为家,以苦为乐。1978年秋季开学后,副县长刘志高、文教局长许德余,宣传部副部长孔繁仁,下乡检查“一无两有”(学校无危房,学生有教室,有课桌)工作,走到近湖公社的洪沟小学,看到两排破旧校舍,窗子上挂着的草帘被风吹来吹去,一群孩子和校长姜步海穿着破旧单衣,迎着寒风,站在操场上的毛竹旗杆前,昂扬地唱着国歌的情景,他们心中隐隐作痛,在老姜和县领导打过招呼去教室开晨会时,走进办公室,看到办公室泥台子上,学生的作业本摆放得整整齐齐,学生的字写得工工整整,无意中又看到姜校长桌上的一本日记本,刘县长打开老姜的日记本,看到老姜在日记本上写的一首小诗,“风雨吹,多危房,荒郊野外大课堂,煤油灯,暗无光,教室内心中亮,培养孩子成栋梁”,三人当场潸然泪下。跑过全县18个乡镇后,刘志高同志立即召开县长办公会议,通知教育、财政、计委、供销、商业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大家齐心协力,解决农村“一无两有”问题。

 

天道酬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成为阳光下的事业,党和政府把解决教育和农村学校民办教师问题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1979年到1987年,三次提高民办教师待遇,增加公助部分和民办集体负担部分,尽力缩小民办和公办差距,农村教育附加费40%用于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一样,同样评定职称,同样发放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书报费,同样享受病假、女教师产假、医疗补助和退休后的生活待遇。1981年,落实了文革前全县333名民办教师转正的历史遗留问题。1986年后,年年增加转正指标,政府每年还从行政事业单位增人指标中,调剂部分指标给教育,解决民办教师转正,师范学校招生每年单列给民办教师20%的名额,1997年一年内两次转正民办教师1064人,年龄大、教龄长的老民办教师优先转正,对1983年民师整顿中448名不能胜任,培训又无法提高的辞退民师,作了一次性补助,一般妥善安排在乡镇企业工作。到2000年,全县民办教师除个别情况外,均转为公办老师,结束了民办教师的漫长历史。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