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后的县委党校(朱建华)

 

党校是培训党员干部的基地。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有共产党就有党校”。我县党校是在1950年设立的“党训班”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1954年“党训班”改称“干部学校”,只一年又复称“党训班”。1958年,“党训班”与“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从此,教学人员、教学内容、培训对象都是围绕农业合作问题来确定,所以人们均称其为“农干校”。1959年,中央提出轮训干部,总结党在“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才正式定名为“中共建湖县委党校”。

  “文化大革命”中,党校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历经十年之久,直至1977年又恢复“党校”之名。党校几度易名,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也反映了党委对党的教育工作的认识在不断加深,逐步提高。

  文革前后,本人两度在县委党校工作。前度当了8年理论教员,后一次在县委书记兼任校长的优越条件下,主持党校常务工作5年。党校这座大熔炉培养锻炼了我,我对党校也有着无限深情,虽齿脱首皓,仍久忆难忘。借为县政协《塘河春秋(续集)》撰稿之机,尽己所能,拙笔作记,以示回报。

  初设的县委党训班驻积缘堂,位于观音庵(老人民剧场)西南隅(今登达宾馆西河边)。其时,观音庵大殿辟作大会堂,大殿西山为新建体育场。积缘堂是道姑住家颂经之地,在破除迷信,提倡无神论的时代,庵上神像扫地出门,堂里道姑还俗返家。党训班设那,既有住宿又有吃饭之处,上大会堂听报告也很方便。

  1954年,积缘堂改为政府招待所,县里在镇西桥东侧老体育场路南征地,新建4排、每栋12间学员宿舍,且有办公、会堂等设施,“县委党训班”迁此定居。篱笆墙围起的大院内既有活动场地,又有生产劳动基地,这里离县委机关很近,领导来校做报告也很方便,因而连住达8年之久(包括农干校)。

  1962年,县政府从“洋桥”(镇中心跨西塘河上的木桥)河东搬“实小”旧址,与县委合院办公。是年秋,县委党校搬至县政府原址办公,此处条件相当优越,宽敞的平瓦房足有百十间,附属设施一应俱全,校长室、教学人员办公室,都是县长、政府办人员住过的地方;各科局办公室改作学员宿舍,培训时学员住上平板通铺和老师范划拨的双人床,睡稻草铺的日子结束了,学员们高兴地反映:“鸟枪换炮啦!”原政府大院正中,有一汪圆圆的大池塘直通外河,小溪垂柳,绿树成荫,徜徉其间,心旷神怡。

  1972年秋,黄沙港向塘河东岸疏浚拓宽,公检法东移,“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让位。次年春,县革会政工组为其在徐东生产队(今万嘉广场)征地,先后建起近万余平方米的两栋大楼,规模超前,设施新颖,家属区也考虑其中。1978年秋,家底殷实的“五七”干校与其合并,“人也多了、枪也多了”,党校、干校两块牌子重现县城,县委“干部培训委”办公室专业班子也入驻两校院中。

   党校教学以短训为主,《建湖县志》记载,截至1987年,共办学137期,受训党员干部24063人。教材主要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选择有关文件和材料。1950年初,以贯彻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为中心,学习“一化、三改造”方面的文件,为所有制改造培训骨干;此后,又开展以粮食问题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连续办班讨论“统购统销要不要,口粮标准低不低,以丰补歉该不该,瞒产私分好不好”等重大思想认识问题,使受训868名党员干部划清粮食问题上的大是大非,树立“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的社会主义观念;接着开展以学习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中心的整风运动,党员干部无备而来,其中有的被戴上沉重的“右派”帽子回去;1959年,“大跃进”后期开展反“右倾”斗争,县委以党训班为阵地,采取以会代训方式,批判“右倾”思想和“右倾”情绪,不少受训干部受到错误的批评,有的甚至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1960年初,为解决“大跃进”中的强迫命令、一平二调以及分配上的“大呼隆”,党校相继办班,学习中央文件《十二条》,帮助基层党员干部反“五风”、反“三害”,教育其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轻装前进。不久,中央发出《轮训干部的决定》,要求将党员干部轮训一遍。遵此,党校先是以学习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为主题,由县委书记上大课,县直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一齐参加学习,充分发扬民主,执行“三不主义”。受教育后,“作风不民主,势必霸王别姬”成为众人的口头禅;继而又以学习毛主席《关于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指示》为主要内容,几次办班教育党员干部提倡“一分为二”,反骄破满,落实县委关于“高举红旗鼓劲干,夺取粮食三亿三,棉花油料齐发展,多种经营成倍翻”的战斗号召;中央发出《关于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县委部署党校以《决定》为教材,办班培训社教骨干,最后一期集中300多人,中途被地委党校合并去继续学习,编为地委社教工作队,浩浩荡荡开赴大丰、射阳两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挂帅,党校教学人员以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主要内容,深入建阳、高作等地搞巡回教学,组织基层支部党员干部学习毛主席著作,当时把这种教学方式叫做“流动党校”。文革后,先是配合全国普法教育,以学习《宪法》等法律为主课,培训普法骨干,“党大还是法大”的大讨论,搞得热火朝天。紧接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中心,连续办班,学习理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拨乱反正打好思想基础,帮助与训人员充分认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列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式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都是完全错误的。”

  党校、干校组织形式分分合合,培训以短期为主,内容围绕中心的教学方式;缺乏专业造诣而又人手单薄的教学力量等客观实际,决定了它不可能按照马列主义“三大”组成部分设置课程。即便如此,党校还是审时度势,注意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读本上,罗列基本观念、基本知识,穿插教学,对中央文件和政治报告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名词术语作辅导解释,帮助学员排除学习障碍。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度也曾作专题安排。对于党建理论,以《党章》为蓝本,结合《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书,编写教材随机安排学习,帮助学员增强党性,掌握党的基本知识。《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党史》一书出版后,作为自学书籍发放与训党员干部,要求坚持自学。

  学习方法以小组讨论、大会发言为主,必要时还请先进人物到场作现身说法。“阶级斗争为纲”年代,请进或从学员中选择苦大仇深的人物,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曾是常用方法。讨论时,从相互校对课堂笔记开始,充分发挥学习小组长“提提头、靠靠拢、归归总”的引导作用,要求大家学习理论,联系本地区、本部门,以及个人思想、工作实际,消化学习内容,端正立场态度,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方向。为了促进学习,培训期间一般还出《学习简报》,表扬学习先进的小组和个人。检验学习效果主要靠考试,学员报到,首先进行摸底测试,做到心中有数地进行教学辅导;学期结束前,再举行一次考试,学习成绩报干部培训办公室。

  1960年前后,经常将整风、劳动,安排于培训之中,特别是反“右派”、反“右倾”以及大搞“小江南”等挖坟刨棺、平田整地,弄得学员惊魂丧胆,精疲力竭。其时,学员总结:“破船就怕陡风湾,老牛就怕别脚陷,干部就怕党训班。”执行“三不主义”方针后,此情为之一扫,学员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党校是个典型的服务型事业单位,它没有任何自有财产,特别是上世纪漫长岁月,它更无分文额外收入。事业费(人头费、培训费)均由政府每年初的财政预算额定,各种开支按规定、按标准实报实销。虽不活络宽裕,但是“旱涝保收”,无后顾之忧。

  有人比喻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在我县党校工作并非如此。就我个人印象,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直至目前,五十多个年头,党校工作人员队伍大约只轮换了三、四茬,就以校主要领导为例,校长换过五任,教师与工作人员在校服务平均十年左右。相对稳定的原因,客观上是单位性质决定,但也不尽然。就一般情况而言,人员的素质是最基本的,人员状况大体可分下列几种:一是权利上无他求,利益上毋须争,安分守己,知足常乐;二是学有专长,用有阵地,甘作奉献,心态坦然;三是年事稍长,照顾安排,搭末班车进站;四是因人设事,文不对题,好进不好出。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