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族记忆到民族记忆(彭淑玲)

 

高作镇最北边,有一个村,叫长北村,当地人多半称它为“长北滩”, 原为低洼的荡滩荒地,没有名字,也没有人烟。长北所在地属于古建阳,古建阳最初叫长建里,村子因在长建里北,所以叫长北滩。村里有座新建的祠堂,与一般祠堂所不同的是,这座祠堂还承载着一个县的红色记忆。

  整座祠堂是四合院式的,由前殿、内院和后殿组成。主色是红色,祠堂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祠堂前殿,有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匾额,为陈毅元帅的儿子陈昊苏题写。祠堂的后殿,是王氏的家祠,门楣的匾额王氏宗祠,为著名的医学教授王冠庭书写。

  前殿匾额中书写的“建阳县”,就是今天的“建湖县”。建湖县最初叫建阳县,以陆秀夫的故里建阳为县名。后因与福建省建阳县同名,同时为避城关镇“湖垛”的谐音“糊涂”之嫌,19517月,取建阳、湖垛(今近湖)两镇的首字为名,改称建湖县。

  1941918日,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高作的陆墩召开了成立大会。918日是中国的国耻日(9.18事变)。1941年的抗日民主政权还处在地下状态,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长北滩王氏的族长王德辅等人请出祖龛,腾出祠堂,给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办公用。有些办公室分散设在百姓家里。县委书记冯国柱、继任的金韬在北庄的王立明家,县长唐君照、继任的贺志芳(何封)、树海住在南庄的王立华家,秘书室设在王立本家,保安科设在王立仲家。这样的安排,持续了3年多,直到1944年夏,抗日民主政府才离开高作。

   前殿中间是过道,左右两个耳房为展厅,厅内陈列着很多的图片、实物、文字资料,告诉我们那段难忘的历史。当年在这个地方,许多有革命理想的青年人,秘密宣誓入党。宗祠所在地蒋王、长北两村青年秘密入党人数曾经是全县最多的。当年在这个地方,抗日民主政府抗击日寇、锄奸捉特、扩充民兵、参军支前、减租减息、促进生产、整顿私塾、创办学校。

  走进院内,正中是镌有三槐堂字样的三足两耳大鼎,两侧有书画长廊,盆景花池。三槐堂为王氏家族的堂号,据称是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开始的。高高的台阶抬级而上,是王家祠堂。祠堂里,有高大的先世祖画像,有家谱年表,记录着明初洪武赶散时,王姓家族从苏州移民在这里插草为标、圈地开荒、繁衍生息的历史。

  1875年起,王家祖先在四面环水的土墩上,盖起了占地4亩左右的王氏宗祠,先后花了30年时间。宗祠坐西朝东,青砖小瓦不带飞檐的清代建筑格局,四合院的样式,前三间、后三间,间与间相通,无隔墙。祭祀大殿里供奉着祖宗牌位。宗祠南侧有庵堂,称祗园庵。有大雄宝殿、厢房、天井。东门外右侧有一手扶栏杆的小木桥,通向庄边大路。

  1944年初,敌军占领近在咫尺的阜宁永兴镇,抗日民主政府被迫离开高作。为了使宗祠不被敌人占用,抗日民主政府与王氏族长商量将宗祠拆毁。

  祠堂的重建一直被王氏后代牵挂着,它是一项艰辛而繁琐的工作。经17岁在王氏宗祠加入党组织、如今年已耄耋的新四军老战士王俊多方奔走呼吁,又经多方领导赞同和众多族人捐资,集革命纪念地与宗祠为一体的建筑群得以重建。祠堂的重建,为的是激发子孙后代的孝心,还有对家族与民族的血脉责任。

  门前有广场,广场南有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王氏宗祠)纪念碑。这样的设计是有无限深意的,把一个家族的荣耀与一个民族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从一个家族到一个民族,是情感的伸延,从一个民族到一个家族,是情感的回归。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