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部分】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是年12月1日至25日,各区、乡公布党员名单,公开党的组织活动,并陆续召开庆祝会,进行总结报告工作,吸收群众代表意见,制订今后工作规划。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盐城县志·大事记》记1950年1月22日,“中共盐城地委要求全区各地分批向群众公开党支部、党员名单”,则各地此前或已经开展此项工作,地委或是从面上明确要求。
是年12月中旬,历时3个月的马家荡剿匪斗争告一段落,共捕获匪首7名、惯匪15名、国民党潜伏特务2名,解除了盐城、建阳、阜宁、淮安4个县计10个区、48个乡长期存在的匪患。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此文记为阜宁马家荡剿匪,实际马家荡指的是盐城、建阳、阜宁、淮安4县交界处的荡区,今九龙口为其核心区。
1950年,按国家新税制,境内开征工商各税。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
是年10月,全境工商业户买卖一律使用市尺、市秤。
是年11月中旬,完成境内税源调查工作。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
1952年3月,根据盐城专署决定,调整区、乡行政区域。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
1954年6月下旬,盐城专区在上冈建立第一个国营抽水机站,负责建湖县永丰乡、射阳县范坝乡等7个乡8000多亩秧田排灌。
按,据《盐城市志·大事记》、《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1956年11月,在县人民医院设立避孕指导室,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由此开始。
按,《建湖县志·人口篇》有记载,但未列入“大事记”。此前我县像全国一样鼓励生育,评选“英雄母亲”等。《人口篇》记云,1956年始,县委、县人委制定节制生育措施,1957年做了第一例绝育手术。1963年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1971年后工作力度日渐加大。
按,《建湖县志·大事记》所记不详,此据《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是年12月,根据中共盐城地委《全党全民树雄心、立大志,跳出盐城赶江南》的决议,县委提出“学吴江,赶吴江,实现亩产千斤粮、百斤棉,农民人均收入100元”的奋斗目标,在全县创造小江南试点,成立“赶江南”突击队2200多个,创造“赶江南标兵田”10万多亩,进而开展全面赶江南的群众大生产运动。
按,据《盐城市志·大事记》、《建湖县志·政务》、《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今天来看,把学赶江南作为奋斗目标是积极的,这个目标其实一直鼓励全县人民赶超江南,推进经济、社会高标准地发展。问题在于把这样一个本该是长期奋斗的事业,当作短期突击的工作,无论指导思想还是具体操作方法都带有很浓的大跃进色彩,浮夸、冒进与瞎指挥等也就不可避免了。不过在当时不仅仅是错误政绩观的问题,还关系到干部的政治生命。
是年12月26日,由于秋粮减产,群众人均口粮每天仅为5两6钱的低标准。县委要求各级党组织“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保证群众安全度过寒冬与春饥。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关于5两6钱,过去说是16两制,但1959年9月1日起,已经废止16两秤,一律改用10两制秤,这里5两6钱所用制式待考。据说开始说是成品粮,其实到后来只是稻谷,有的则折换成粗粮。正因为如此,当年冬天安排治疗的黄肿病人就超过4万人,占总人口51万的近十分之一。如果与上一条记载对照来看,确实让人感到荒唐之至。
1960年1月,县委召开二届二次扩大会议和四级干部会议,部署农村社教和“赶江南”工作,提出的口号是“全面安排社员生活,促进生产更大跃进”,落实冬春“赶江南”任务。
是年12月5日,县委作出开展内部肃反运动的决定,对新吸收人员和文教卫生队伍16000余人进行肃反,至次年3月底结束。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1961年7月,传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工作“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逐步纠正大跃进时期形成的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等“五风”。次年4月,县委第二届第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精简职工和下放城镇人口的决议,县级党政机构由65个减为42个,行政干部由420人减为285人。1961年至1963年共精简下放职工5518人。
按,据《盐城市志·大事记》、《建湖县志·劳动人事》等。《建湖县志·大事记》工业一块的调整整顿和学校精简,记在1962年10月。《建湖县志·政党社团》记1962年4月以后,根据县委二届二次全委会决议,共精减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2412人。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是年5月19日至20日,县境部分地区降雹,农作物损失严重。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
是年10月上旬,县委召开全县政治工作会议及首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号召全县开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运动。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1966年8月,在全县中小学纷纷成立的红卫兵、红小兵组织,如同全国各地一样,开始大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随意查抄,任意销毁,中华文化的浩劫由此开始。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1967年6月,盐城军分区办公室在上冈公社召开盐城专区水稻栽插管理现场会,全国水稻丰产模范、农民水稻专家陈永康应邀作水稻增产措施报告,并在同心大队进行水稻栽插、田间管理操作示范,数千人观摩学习。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又记次年6月陈永康在同心大队现场表演,待考。
是年7月,建湖各群众造反组织围绕夺权问题逐步形成“巩(巩固大联合)”、“杀(杀出大联合)”两大派别,在中央文革“文攻武卫”口号影响下,互相攻击,冲突不断。
是年12月,中央文革提出“砸烂公检法”,全县公检法机关受到造反派冲击,全面陷于瘫痪。次年4月,对公检法机关实行军管。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1971年年底,全县全面开展全民备战运动,县成立防空领导小组。全县大挖战备砖,修筑战备公路;到处挖掘防空洞和地道,由于县境地处水网,地道实际毫无用处。至次年夏天,这一运动才渐渐平息。
按,成立防空领导小组事,见《盐城市志·大事记》。全民备战事,《建湖县志》失载,此事为编者亲历。
1972年8月,遵照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通知精神,驻建湖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领导小组撤销。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
1973年5月中旬,境内三麦赤霉病大发,夏粮减产。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
是年,根据中央部署,全县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县委提出到1976年建成大寨县。县委抽调270名干部职工,组成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进驻27个大队,协助大队抓革命、促生产,坚持干部参加劳动、大搞农田水利、推进农田条田化、推广农业科技。同时各公社也组织270人的工作队,进驻39个大队。1974年,县委又组织近500人的工作队,进驻48个大队。1976年,省委、地委组织学大寨工作队到县驻点帮助指导,盐城地委书记杨明率队在建湖驻点工作。
按,《建湖县志·大事记》1976年记有“是年,全面开展一年建成大寨县活动”。《盐城市志·大事记》1977年记有“春,全区各县按建设大寨县标准,评定大寨式公社”和3月召开全区农业学大寨会议。农业学大寨运动,起自1966年,至文革后期已经成为当时县以下一项全局性的政治色彩很浓的运动,文革后有所淡化,但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终止。此据《建湖县志·政务》、《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1977年5月下旬,县委举办各单位负责人“三大讲”学习班,摧毁文革期间形成的帮派体系,肃清“四人帮”流毒。学习班结束后,全县“三大讲”活动全面展开。三大讲,即大讲“四人帮”横行时,党受其害、国受其害、单位受其害,大讲同“四人帮”斗争的经历,大讲同“四人帮”斗争的经验体会。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1978年11月,全县各生产队取消大寨式记工,实行定额管理,包工计酬,统一分配。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
是年9月18日,县委召开电话会议,号召全县干群响应中共中央公开信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
是年11月,恢复干部、职工退休制度,并开始办理老干部离休手续。
按,《建湖县志》记为“是月,始办干部退休(1982年又增加离休)手续,此据《建湖县志(1986~2008)》附录。
1981年,安徽凤阳包产到户的消息传入县内,草堰公社堰东5队、6队,冈东公社运东11队,高作公社高东6队,颜单公社走虹6队、7队,以及冈西公社丁渡大队、裴刘公社徐沟大队,自发行动,搞起土地承包。县委先后组织4个工作组,进行不同形式责任制试点,并于1982年10月,下发第41号文件《农业生产统分结合,联产承包责任制试行办法》,全面落实农副业生产大包干。
按,《建湖县志·大事记》仅于1982年10月记“县全面推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据《盐城市志·大事记》、《建湖县志·经济制度变革》。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中央文件对文革期间“三种人”的界定:造反夺权、升官,干坏事的人;诬陷迫害干部群众,刑讯逼供,摧残人身,情节严重的人;幕后策划,组织、指挥武斗,造成严重后果的人。
按,据《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建湖县志·大事记》记在4月11日,经查,此日召开的是县级机关整党对照检查动员大会,为阶段性会议。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
按,见《盐城市志·大事记》。
是年10月9日,傍晚6时左右,全县遭受大风、暴雨和冰雹袭击。风力在8级左右,最大阵风11级以上,一夜普降暴雨100多毫米,恒济乡高达172.8毫米,上冈、近湖、钟庄、蒋营(今九龙口)、建阳等12个乡镇遭受雹灾。因灾伤亡数十人,倒塌受损房屋近万间。此后又遇连续阴雨,农田严重积水,灾情惨重。盐城市副市长杨以厚率员察看灾情,县领导分5路赶赴重灾区领导抗灾。
按,见《中共建湖县地方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