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湖杂技向民间的回归

 

宋代以前,“十八团”杂技虽已在里下河地区广为流传,但高手几乎都去了京城。入宋以后,宫廷对杂技艺术开始产生偏见,认为它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末小技”,杂技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地位一落千丈。为了图谋生路,“十八团”艺人复又回归民间,转徙于勾栏瓦舍、村头巷尾,卖艺度日。杂技的根柢原本就在民间,这一来反而如鱼得水,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梁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著作中,都记录了当时城乡杂技活动的繁荣景象,可惜没有留下“十八团”艺人的姓名。可喜的是从现今全国各地杂技世家的谱牒中,尚能发现不少人家的祖籍在“十八团”。上世纪80年代开展文物普查时,曾在建阳镇的瓦瓷村发现一只宋代瓷碗,碗上即绘有杂技艺人单手倒立顶碗的生动图画。

明初,朱元璋奉行移民垦殖的政策,将大批苏南人迁移到苏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洪武赶散”。苏州有不少杂技艺人被迁至“十八团”,原来在都市受戏曲排挤的建湖杂技艺人也陆续回乡安居,“十八团”成了杂技家族聚居之地,最多时有200多户,其中名气最大的有文、吴、周、徐、陆、万、夏、董、廖、张等十户,户户人丁兴旺,个个身手不凡,当时被称为杂技“十大家”。

“十八团”域内牧草丰盛,两淮马政司在这里建有牧马场。明永乐年间,上述“十大家”纷纷买马,增加了马术、驯兽等新的杂技表演节目。人们称有马的杂技班为马戏团、马戏班,称无马的为把戏班。于是不久,盐城西北乡杂技界又出现了新的“十大家”,他们分别姓朱、刘、王、孙、谷、陈、丁、沈、应、祁。有的一家单独组班,有的几家联合组团。有的班子住在船上,船到哪演到哪,过着漂泊不定的艰苦生活。有的人家年青力壮者出去献艺,老幼妇孺则留在家里放牧务农,培训杂技新苗。盐城滩涂面积大,有些农民无田可种,只好把吃不上饭的孩子送到“十八团”来拜师学艺,因此,“十八团”杂技队伍中便有了非本土的演员,“十八团”成了杂技艺人生活、习艺的根据地。

总之,有明一代,重返民间的“十八团”杂技队伍更加壮大,节目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技艺更加高超,影响也日趋广泛。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