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商贸
民国初年,上冈已成为盐城最大的棉花集散市场,成交额居盐城县各大镇之首。(《建湖县志·商业》)
民国4年(1915),上冈三伏酱油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二等奖。是为县境产品在国际展览会获奖之首。(《建湖县志·商业》)
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全称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又译作“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后人简称“巴拿马赛会”,是美国国会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召开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博览会从1915年2月20日开展,到12月4日闭幕,展期长达9个半月,总参观人数超过1800万人。中国从19个省共征集10多万件参赛品。在博览会上中国展品获得各种大奖74项,金牌、银牌、铜牌、名誉奖章、奖状等共1200余枚,在整个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
1941年,境内即出现民间最早的商业性合作组织,如湖垛柴草运输合作社、蒿黄乡运销合作社、伍港乡纺织合作社等。最早的较为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成立于1946年3月的建阳县纱布交换所,1948年更名为生产推进社,1950年改制为建湖县供销合作联社。(《建湖县志·商业》)
建湖最早的国营商业,起始于建阳县政府财经科创办的建南商店,经营南北货、布匹、五洋等。次年又成立丰民公司,经营棉布、食油等,同年底并入淮阳苏北实业公司。(《建湖县志·商业》)
建湖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战争年代又被誉为苏北的“小乌克兰”。1943~1948年每年给民主政权完成征粮1000万公斤以上。解放后同样是国家征购粮食的重点县,1952年达7435万公斤,为盐阜地区之最。1979年,征定购、超代购粮食达1.28亿公斤,首次超亿公斤,1984年更达到3.34亿公斤,为历史之最。(《建湖县志·商业》、《建湖县志1986~2008·经济·商贸服务》)
建湖实行城镇粮油供应制度,始于1953年11月。城镇居民按人口、年龄、工种、是否学生等因素,分为4类、9等、18级,10周岁以上的一般居民每月12公斤成品粮、3两(16两制)食油(1964年12月提高为10两制3两,1981年9月起增加到半斤)。一直到1993年4月1日,城镇粮油供应销售价格全面放开,实行随行就市,这一制度才正式废止,粮油票证也进入历史。(《建湖县志·商业》、《建湖县志1986~2008·经济·商贸服务》)
1955年,马厂粮库建成全县第一个“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也是全省最早实现粮仓四无的单位之一。1962年,江苏省粮食厅提出“粮仓四无学建湖”的口号。1973年,全县58个存粮点,全部实现“四无”,建湖经省鉴定建成“粮仓四无县”。(《建湖县志·商业》)
1992年5月28日,建湖县上冈镇建成全市第一个大型粮油交易批发市场。(《盐城市志·大事记》)
建湖最出名的传统名菜——藕粉圆子,已有约300年历史。相传清朝中叶,有位湖垛一带出生的御厨,精心制作了一种具有水乡特色风味的宫廷菜——藕粉圆子,皇帝食后,大为赞赏。后来这位御厨告老还乡,此名菜即在湖垛一带传开。(《建湖县志·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