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社会民生

 

  今境内地名最早见于史籍的是长建里,即今建湖县建阳镇,见于南宋《宝祐四年登科录》。

  

  1943年,全县首次进行了乡长的民主选举,同时乡以下建制首次实行村组制,全面废除旧的保甲制度,保改村,甲改组。(《建湖县志·建置区划》、《中共建湖县组织史资料》)

  

  1950年,全县城镇居民储蓄存款首次达到1000元(折合新币),农村储蓄为零。1957年城镇储蓄余额达到36万,农村达125万元。1975年城镇为228万,农村为279万元。到1987年底,全县城镇储蓄为5485万元,农村突破亿元,达10575万元。2000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20亿元,达28.12亿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3000元,达3830元。2008年,城乡居民储蓄达93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超万元。2010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00亿,达120亿元,人均达1.5万元,位于苏北前列。(《建湖县志19862008·经济综述》)

 

  1953年起,建湖进入有计划进行国民经济建设时期。1953年至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简称“一五”。到“十一五”时改为规划,实际也从计划制定上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色彩。(《建湖县志19862008·经济综述》)

  

  19852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后,全县有步骤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至1994年火化率达100%。(《建湖县志19862008·民政》)

  按,为推行殡葬改革,19696月份,县在建湖镇东郊建成火化场,当年火化率为4.7%。(《建湖县志·民政》)

  

  198612月,组织第一届村委会选举,任期3年。至2010年已进行9届。(《建湖县志19862008·改革开放·民主政治建设》)

  

  1988年,全县开始使用居民身份证。(《建湖县志19862008·大事记》)

  按,2009年开始使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1990116日,在全国首次举办的乡镇百颗星评先选优活动中,建湖县近湖乡入选百颗星乡镇之一。(《盐城市志·大事记》)

  

  1995年,开展建湖县首届“十佳文明新事”评选活动,基层共推选出文明新事170多件,县评选入围40件,其中4件入选盐城市十佳,为各县市区之首。(《建湖县志19862008·城乡居民生活》)

  

  1997年,建湖在全省第一家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年有168名特困老人被纳入保障范围。(《建湖县志19862008·民政》)

  

  200151日,全县正式取消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城镇户口居民迁移,以及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不再办理粮油关系转移证明,农村粮油供应转移证一并取消。(《建湖县志19862008·改革开放·流通改革》)

  

  200410月,建湖县慈善总会正式成立。(《建湖县志19862008·民政》)

  

  20083月,建湖在盐城市率先开展“十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分为创业富民、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六类。通过推荐、公示、投票等程序,最后评定的十佳是:徐向阳、徐正青、陈勤、戴有洪、孔祥友、高光明、郑步英、何宏新、吴金妹、曹翠花。(《建湖县志19862008·精神文明建设》)

 

  至2008年底,境内共有556个单姓和皇甫、欧阳、司马3个复姓。较23年前增加252个单姓。人数最多的前20个姓氏依次是王、陈、张、李、徐、刘、周、吴、孙、朱、杨、唐、夏、沈、陆、顾、赵、潘、肖、高,其中王姓人数达54261人,占总人口6.80%。(《建湖县志19862008·区位环境人口》)

 

  2009年,中央文明委授予建湖县“全国文明县城”称号,江苏省共有3个县级单位获此殊荣。此前2005年,建湖县首获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江苏省文明城市”称号。(《建湖县志19862008·大事记》)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