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国学经典 >  > 正文

读庄子悟生死(老笨)

发布日期:2013/4/12 15:02:37  阅读:2762  【字体:
 

 

生与死是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然而,何谓生,何谓死?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含糊其词地不愿刨根究底。就连孔圣人在生死问题上难免也有回避之嫌:“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对“生”的问题都不能完全知晓,又何必急着对“死”的问题求得明白呢?庄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敢于正视并回答生死问题的思想家。读《庄子》,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庄子对生死的解读,对生死的豁达。

 

    在庄子看来,生与死是微不足道的,“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大宗师》)。人的死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犹如昼夜交替那样永远地变化着,“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达生》),“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庄子认为,生死是同一的,“死生存亡之一体”(《大宗师》),“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敦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知北游》)。万物是齐一的,人也不例外,死生都是“气”的聚散来去,本来是无,后来聚合,成了人形,然后散去,复归于无。既然如此,人对生死又有什么值得忧喜呢?

 

    庄子果真把生死看得如此豁达?这样的几则故事,则让庄子的生死观演绎得前无古人,登峰造极: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日:“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至乐》)。

 

    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好朋友惠子去吊丧。这时,庄子正蹲在地上,一面敲盆一面唱歌。惠子说:“你与妻子一起生活,她把孩子抚养长大,现在年老身死,你不哭也就罢了,竟然还敲着盆子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则认为,人的生死是气的变化的结果。人的生是“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那么死也是 “变而至死”,这就好像春夏秋冬的运行一样。如今妻子由于气的变化又回到了死亡,安静地躺在天地之间,我又何必在一旁哭哭啼啼呢?生死本是自然演化,人应顺其自然,不必为死而悲伤。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日:“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日:“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日:“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列御寇》)。

 

    庄子临终的时候,弟子们一起商量,打算为老师厚葬。庄子听了很不赞成,认为人死后怎么样葬,都没有实际意义,“在上为乌鸢食”是回归自然,“在下为蝼蚁食”也是回归自然。既然死亡都是回归自然,肉体的消散、变化就交给大自然去处理,又何必弄得兴师动众呢?

 

    庄子直面死亡,不畏惧,不哀戚,毫无忌惮,甚至认为斧钺之诛,冻馁之患,愧而自戕,寿终而亡,皆人间之累,身死则无一切人事之忧劳,生为痛苦,死为快乐。因此,他以极其调侃的优美笔调讲述了一个“骷髅之梦”:

 

    庄子去楚国,半路上看见一具骷髅,就反复地问骷髅是怎么死的。天色已晚,庄子以骷髅为枕,躺下睡着了。

 

    夜半,骷髅见梦日:“子之谈者似辩士,诸子所言皆人生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日:“然”。骷髅曰:“死,无君子上,无臣子下,并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之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骷髅深颦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在庄子的观念里,人生不免有种种负累优患,一旦死了,便一了百了,上无君子,下无臣子,也无四季操劳的辛苦,从容自得,无忧无虑,与天地共享长久,即使是帝王的快乐,也与之望尘莫及。

 

    读罢庄子,心潮难平。庄子的生死观给人以无尽的启迪。

 

    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常常感到十分困顿,无比抑闷,总是抱怨时道不公,怀才不遇,总是叹息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固然有其多方面的情绪和原委,但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心中的纠结太多,滋生的诱惑太多。

 

    传说乾隆皇帝南巡到镇江金山寺,望见江上熙来攘往的船只,便问身旁法师,长江一日有多少船只往来?法师说,只有两条船只往来。乾隆不解。法师说,一条船为名,一条船为利。乾隆点头称是,大加赞赏。

 

    是的,是名和利终日交织在一起,兴风作浪,让我们不堪重负,难以自拔。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生死观直接决定着这个人对待名利的态度。生不足喜,死不足忧,连生死都觉得微不足道的人,还会把名利看得煞有介事吗?一个淡泊名利的人,还会为世俗烦恼、人生挫折、甚至厄运而怨天尤人吗?

 

人生一世,不如意不顺心相伴左右,想通点,想开些,懂得放弃,学会接受,不为名利所累,见素守朴,涵养定力,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正如庄子所说的那样:“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生命如此短暂,仅仅是“忽然而已”,不允许更多时间去遐想和挥霍,我们没有丝毫理由不以旷达的心胸去面对一切,尽力所为,谈笑生死间,过好每一天,让生命绽放意义。

 

转自《建湖日报》2013320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图片文章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