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查金秀一家
一九五八年,晓庄在农村采访
1953年,晓庄在新华日报社调试新买的苏制基辅相机,查家的照片就是用这台相机拍摄的。
1953年1月,我在《新华日报》当摄影记者时,在苏北革命老区建湖县建港乡拍了一幅农民查金秀一家春节前给儿子试穿新衣的照片。今年国庆节,大丰影友杨国美邀请我到大丰,离建湖很近,我很想找到他们,拍一组今昔对比的照片。令我惊喜的是,时隔60年,他们还生活在当地,而且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次寻访颇费了一番周折,因为区划调整,建港乡早已撤并,这个地名早已被人遗忘,而询问查金秀这个名字无异于大海捞针。还好查姓比较特别,而陈堡村查姓居多,我就在当地影友的带领下去碰碰运气。
很幸运,那里有老人记得“查金秀”这个名字,并称查金秀有一个儿子在当地办企业。不一会儿,来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他看了照片说,照片拍的是他的父母。我问他是照片里的哪一位,他笑着说:“那是我两个哥哥,我叫查文清,1958年出生,拍照时还没我呢。”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赶到杨庄村,照片里的两兄弟,查秀根、查秀华已经在家里等我了,如今,他们已是60开外的老人,当了爷爷了。我请老大、老二捧着他们父母的遗像,老五查文清拿着画册上的老照片,在堂屋里拍了一张合影。
60年前这幅照片,是反映农村合作化成立互助组后,过去缺吃缺穿的贫穷农户过上了温饱的生活,还有余钱在过年时给儿女添新衣。查金秀夫妇是互助组的先进人物,那时谁有“资格”被拍照,都是党支部选定的。
那次是我到报社工作后第一次下农村采访,拍省拥军优属先进典型建港乡和当地互助组冬季备耕。当年到盐城不通陆路,我和文字记者张崇高自带行李打着背包,坐火车到镇江,再挤上大木船,被冒着黑烟的小汽油船拖着一路向北,船舱里挤满了人,不知过了多久才到建湖。在建港乡,我们住在一间办公室里,门板铺上稻草就算床了,陪同我们的宣传干事只能睡在条凳上,男女同处一室,也没法介意了。当时没有电灯,农户连煤油灯都用不上,吃过晚饭就早早上床了。乡里照顾我们,在宿舍里放了煤油灯,但晚上外出采访没有手电筒,只能用手围挡着蜡烛,风一吹蜡烛就灭了,点着了再走一阵。当时的建港乡,大部分农民住房都是用芦苇、茅草、树杆和泥巴糊起来的茅草房,墙上挖个方口,配块玻璃就是窗户,天冷时全家都蹲在坑上,靠破棉絮和稻草取暖,但家家户户都会在芦苇泥巴墙上挂上毛主席像。
这次到建湖,眼前的老区面貌大改观,成片的农田已实现机械化生产,晚稻丰收在望,水泥公路就在家门口,出行劳动都很方便。当年我拍摄的用风车浇灌农田、牛耕田的场景早已没有了。而查家,至今已经繁衍到第四代,是超过50口人的大家族。查氏兄弟的家里,电视、冰箱、洗衣机样样齐全,查家很多孩子已经在城里安家买房,变成了城里人。
60年前采访过程中的往事历历在目。我干了一辈子摄影,在读图时代的今天,用老照片对比今天的好日子,是社会变化最好的见证。而查家这60年的变化,正是中国农村巨大进步的一个缩影。
稿源: 新华日报 编辑: 李彤 转自北方网
- 上一篇文章: 寻找八十年前的记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