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进犯西北乡的日伪军情况概述(李世安)
建湖县原名建阳县,抗战时期由盐城县划出分治,因位于盐城西北,故被俗称盐城西北乡。这里是革命老区,是当年日伪军多次进犯的地区之一。从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年,直到日军投降,日伪先后侵占西北乡达七年之久。现将其历次进犯的情况,试作系统概述如下:
日军首次进犯情况
是月26日至28日,日军连续两次出动飞机21架(次)轰炸上冈,以配合其陆军进犯上冈。当地军民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溃散。29日,日军佐藤支队侵占上冈,除上冈遭受日寇的肆虐外,朦胧、草埝口、殷家舍、夏家桥、董陈墩、周家灶等地均遭受过日寇的洗劫,数以千计的人家家破人亡。
徐州沦陷后,日军打通津浦线,将战线西移,集中兵力攻打武汉,1938年6、7月间,侵入盐阜的日军先后撤离。侵占上冈的佐藤支队于7月5日撤离。这样在日军首次攻击过境后,盐城西北乡虽在敌人威胁范围,但尚未被其真正占领,成为敌后空隙。
【链接】上冈的苦难
日军施暴之处,无论路边沟旁还是瓦砾灰堆之下,尸体随处可见。镇东的龙王塘,尸体堆得像座小山。镇西串场河的宽阔的水面上,尸体横七竖八,随波逐流。被杀的男人,许多头颅被砍掉。女性尸体则多半赤身裸体,曾遭凌辱。被日军奸淫的良家妇女约200多人。上冈镇原有人口数万,经此一劫,从此萧条冷落,一蹶不振,常住人口只剩下数千。日军在上冈到底屠杀了多少居民,无法得出精确数字。2005年纪念抗战战争胜利60周年时,北京某展示馆在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图表中,其中被日军屠杀1.5万人以上的城镇即标有上冈。据夏瑞庭老人生前证实,单在棉花沟一地一次就收埋了123具尸体。原有大小店铺数百家,大都被洗劫一空。居民房屋被烧达2.9万余间。
上冈镇原为盐城“八大镇”的首镇,市场繁荣,商贾云集,是苏北的“鱼米之乡”和商业重镇,经日军的数日的暴行,尽成一片焦土,满目凄凉。
日伪第一次大扫荡
1940年10月,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与八路军黄克诚部队、新四军陈毅部队开创了盐阜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了军部。其后,党的华中局又在盐城成立。从此,盐城便成了华中抗日的指挥中心。
敌人非常仇视盐阜根据地的力量,千方百计地想扼杀新成立的新四军军部。1941年6、7月间,日军调兵遣将,集中了南浦独立十二旅团以及十五、十七师团各一部,加上李长江、杨中华的伪军共1.7万余人,分四路出发,以盐城为主攻目标,发动了第一次大扫荡。新四军军部机关根据敌情变化,先于7月10日从盐城撤往湖垛北乡北左庄和塘河西的高作、建阳一带,指挥反扫荡斗争。驻防在境内的新四军七旅二十四团1个营,二十一团3个营和八旅二十二团、二十三团各1个营 ,在跳出敌人包围圈后,转入外围作战,袭扰扫荡之敌,伺机歼敌有生力量。
这次日伪大扫荡,从7月20日开始,持续了一个月零二天。在反扫荡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境内民兵配合驻军进行战斗50多次,俘获伪团长1人,打死打日伪军300多人。在战斗中,我华中鲁艺著名文学家丘东平、戏剧家许晴和该院二队30多名师生在北秦庄遇难。盐属十四区区委书记白果、区委委员陆公凡和区队40多名战士,在尖墩突围中壮烈牺牲。此外,西北乡还有100多名党员、干部、民兵和群众在反扫荡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8月下旬,日伪扫荡的主力部队南撤后,留下部分兵力,陆续在西北乡设立中心据点5个:上冈、湖垛、蒋营、大崔庄、草埝口;小据点20个;茶壶嘴、新兴场、唐营子、洪桥、花墩头、石桥头、廖家庄、吉家庄、吉基寺、乔家庄、朦胧、建阳、高作、楼夏、东夏庄、郑沟、皮岔河、王家墩、小阜庄、严家港口等。全境驻守日军1065人,伪军5990人。
盐阜区党委为了有力地领导抗日斗争,决定将盐城县一划为三,建立小县分治。1941年9月18日,西北乡由盐城县分出,正式成立建阳县,从组织上加强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
日伪第二次大扫荡
日伪第一次大扫荡之后,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仍然坚持在盐阜区,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心腹大患,使其坐卧不宁。1942年底,日伪又重新集结,准备发动第二次大扫荡。
建阳人民在县委体领导下,积极投入反“清乡”、反“蚕食”、反伪化的斗争。四区各队及民兵配合县总队一部,再次攻克花灯头据点,激战一夜,4座敌炮楼全部被我摧毁,毙日军6人,伤伪军11人,给日伪以重创。是月下旬,日军先后三次派兵到高作、季墩、陆墩等地构筑工事,企图蚕食、伪化一区。一区民兵配合县总队一部坚决阻击,先后16天打了27仗,结果敌伤10余,伪军伤30余,使敌伪难于立足,被迫撤走。对这一战斗的评价,三师师长黄克诚在“盐阜区反扫荡总结”中曾指出:“其牺牲很少而终将敌人打退、据点拔除则为高作战斗。”
在第二次反扫荡中,除以武装反击敌人外,最为壮观的是全县人民开展的打坝、破路斗争。境内数十条主河干道,打起明暗坝100多座。群众打坝挑灯夜战,敌人白天拆,夜里又被老百姓打起来,使日寇汽艇不能肆意游弋。通榆路、湖垛至盐城的公路沿线,群众破路、割断电话线、拔除电线杆活动十分活跃,扰得敌艇不能行,车子无法开,经常翻船、翻车,气得日寇顿足号叫。日伪持续52天的大扫荡,以到处扑空、徒劳往返而结束。
1943年粉碎日伪第二次大扫荡以后,敌我力量发生了变化。
到1944年春,全县由23个敌伪据点减少到只有湖垛、上冈、草埝口、石桥头、皮岔河、古基寺等7个。全县十分之九的地区被收复和解放,还有十分之一的伪化区。而伪化区听命于我,应付于敌的“两面政权”,几乎比比皆是。
参与日军扫荡的伪军
伪军,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汉奸组织的军队的总称,有治安军、皇协军、和平军等番号,群众则称伪军叫“二皇”、“黑狗队”。
县境乃至盐阜区的伪军,主要是李长江、杨仲华两部。1941年2月,原任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在日汪威逼利诱之下,率其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等几个纵队计约两万人投敌。原江苏省保安第三路指挥官杨仲华,于同年6月步李长江之后尘,率部投敌。李长江任伪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杨仲华任伪苏皖边区绥靖军(后改为伪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统帅伪军四个师一个独立旅,李、杨并列为苏北伪军两大头目。在日军对盐阜区大扫荡中,李、杨两部充当扫荡急先锋,帮助日军残杀家乡父老,奸污家乡姐妹,掠夺家乡财物,烧毁家乡房屋,成为日寇的帮凶,人皆恨之。杨仲华在第一次大扫荡后退居东台,以后多次参与日军对苏中地区的“清乡”、“扫荡”,在通如启海一带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随日军占领西北乡的伪军,主要是两大派系,一派是伪军第二方面军三十三师孙建言部(原李长江部),驻盐城——上冈通榆路一线;另一部是伪胡冠军部,驻湖垛、大崔和十八团一带。1944年11月,伪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由河南调防来此,原驻建阳县境内伪三十三师孙建言部撤离,防务交伪孙良诚部四十师戴心宽接替。孙良诚是在1942年率国民党第三十九集团军及冀察第一游击纵队所属一部共2万余在徐州叛国投敌的,投敌后被汪委任为第二方面军,驻防冀鲁豫边区。调至苏北后,总部设在泰州。其第四军军长赵云祥驻盐城,辖三十九师、四十师。其时,日寇的气焰已减,赵军取而代之,下乡扫荡,虏人勒索,甚于日寇有过之,仅不烧杀而已。平时,摊筹名目繁多,白叟黄童难宽免。至人家倾囊倒筮,搜刮财物,不胜枚举。1945年4月,日军为摆脱困境,收缩兵力,重点加强沪宁线的防守,境内湖垛、上冈、草埝口等据点日军相继撤走,防备完全交由孙良诚部四十师接替。从此,境内只剩下伪军。在历次反扫荡中,伪军被我毙伤695人,争取伪军反正433人,俘虏伪军595人。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湖垛、上冈等据点伪军,仓皇撤往盐城。至此,县境无敌踪。驻盐城的伪军直到11月11日,在新四军苏中主力和苏北地方武装围困下,宣布起义,改编为华中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后又加入华中野战军第七、第十纵队。
- 上一篇文章: 抗战时期的破截战(李世安)
- 下一篇文章: 黎明前耸立起的抗日丰碑(史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