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海大队纪念碑诞生记(吴竹富)
水乡沿河,人杰地灵。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一支英勇抗日的革命武装——树海大队就诞生于该镇的树家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二0一五年
笔者出生于一九四八年,老家离抗日村庄树家桥仅二里地。小时候,我就经常听到长辈们谈论树海大队为国为民、英勇抗日的故事。二0一二年秋,日本右翼势力掀起“并购”我钓鱼岛逆流,再次勾起我对历史的回忆。当年春节我与原市教育局科长、现任北京某学院书记的树玉森同志进行了联系,提出在树家桥建抗日纪念碑的建议,迅速得到他的支持和回应。二0一四年春,我开着电瓶车从县城赶到树家桥,拜访一直在该地生活的年近九十、八十的树凤高、树玉昌老人,他们详细讲述了许多树海抗日的动人故事,并提出“建碑确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拜托您为我们全力牵头!”二0一四年底,我们多位沿河藉退休老人在县城大润发超市聚谈,原沿河公社副主任郝士恭、沿河医院会计杨国俊、兴旺大队书记王美成、纪东大队老木工姚学艺……每个人都表达了建碑的强烈愿望。
二0一五年四月,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的时间越来越逼近了。我们众多沿河退休人员又在县城大润发超市相聚,再次谈到在树家桥建碑的愿望。在场的原沿河镇潘虞村支部书记严诵同志果断地说:“老在嘴上谈没用,不如现在找笔,向上级打个报告。我负责转送,我相信组织会有说法的!”就这样我当场向超市的工作人员借了笔,要了纸,向县领导写下了我们的心声。接着由时年八十一岁的严诵同志步伐蹒跚,拄着拐杖,沿着人车熙攘的秀夫路步行四、五里,偕同她七十多岁退休的大妹妹严秀将我们的报告转到县领导手里。
一位伟人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群众用心书写的报告,迅速转到了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张连国同志手里。张书记认真回顾了历史,向沿河镇党委、政府作出了“迅速筹建”的批示。沿河镇党委、政府接信后雷厉风行,该镇党委书记姜广建同志带领一班人召开专题会议,对建碑工作作出了果断有力的安排,指派沿河镇民政办公室李爱忠助理全程负责,不折不扣地做好建碑的各方面工作。
四月二十八日上午,沿河镇民政助理李爱忠同志向我打来电话,转告了沿河镇党委、政府的建碑决定,通知我于当天下午三点赶到树桥村村部,召开建碑专题会议。会议上李爱忠助理再次对树海大队英勇抗日的事迹进行了追忆,对选址、用材、撰文、竣工时间及资金作了详细安排。当即书写成文,复印存办。沿河镇干群务实的作风深深感染了我。
五月中旬,我县进入禁烧秸杆的关键时期,李爱忠助理被分工到兴旺片负责,可谓万无一失,责任重大。他在繁忙中仍殚精竭虑,于十七日下午向我打来了长达十七分钟的电话,催询碑文书写进度,提出建碑工作必须在麦田上水栽秧前全面完成。此间我与树桥村总支书记苏延广同志电话不断,共同谋划建碑工作。当我拟写的碑文草稿完成后,李爱忠助理派来了专车接稿,供沿河镇党委、政府在相关会议进行审阅和修改。
抗战的胜利,靠的是党的领导,靠的是革命先锋和广大群众。沿河镇党委、树桥村群众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用,目标一致,共谋大业。
立碑的宗旨就是记史和励后。要发挥立碑的效能,碑的位置要便于群众和路人观看。树桥村总支部向全村提出了一切服从选址的要求。在村总支部的带头下,老党员树风高、老村民树玉昌和我跑遍了树桥村的道路、桥梁,三择其址、优中选优。一次选在树桥村庄东王姓东南,一次选在树家桥南方五十米路西,皆为不尽人意,最后确定在树家桥庄子西南三十米一处背生绿树、座西朝东的路西,既做到庄严肃穆,又达到行人必经。
碑文传略,严肃神圣。我接到民政办公室书写碑文的分工后,真是感到重担压肩。在我产生畏难情绪之时,是树海团队的精神激励了我,是县镇领导的期望鼓舞了我,我必须义无反顾,准确为文。为此我多次走访树桥村的老人,查阅县级文史资料,与谙熟树桥村村史的树玉森同志几十次短信联系,他向我电传了亲笔书写的村史文章,为碑文的成行增添了鲜活的素材。为了做到文字的精准和洗炼,碑文稿前后修改了二、三十次,有时为了一句话,有时为了一个词,有时为了一个标点,打字社的员工总是不厌其烦,认真值机。其中各次打印出的修改稿不下四、五十张,我已作了装订,也可算是我们尽心积虑的证物。其定稿的碑面文字为“树家桥 一九三九年中共盐城县工委 原建阳县抗日武装树海大队 成立处 中共沿河镇委员会 沿河镇人民政府 二O一五年八月十五日立”字样,碑背刻“树家桥革命史”碑文二百九十余字,署名为“沿河镇民政办公室 中共树桥村总支部 谨记 树玉森、吴竹富撰文”下款。
碑刻流存千年,一定要用优质的石材。为此我们跑遍建湖镇的所有石材厂、石材店,询问他们有无合适的碑料,可惜他们只经营墙地所用的薄石板,没有宽阔高大的碑料。一次寻访当中,位于水上二村南侧的谷二石材店老板向我们推荐了宜兴市巨涛石材公司,并将他收存的该公司产品图册和联络名片赠给我们。我们用手机与汪涛老板联系,其所报价格低廉,但囿于长途运输而未能敲定。后来树桥村总支书记苏延广与我分别去盐城石材市场选料,均未达到满意的结果。最后我向县城三轮车师傅打听,他们告知我建港桥北侧三里路有个路边石碑店。我骑车前往,观看后极为满意。我们终于选好一块高三米,宽厚匀称的青白色碑材。该店老板叫周月峰(沿河镇天美村人)。他听说家乡建碑,仅报出一千五百元的低价,且自费为我们用电脑雕刻了碑文模稿,花钱请铲车将碑料从店铺运到五里路外的刻碑场陆广军处。
万丈高楼,始于基础。树桥村总支部选出了本村技艺精湛、施工负责的王立民师傅承担土建工程,他组织了近十人的瓦工队,精选各种建筑材料,量准基线,掘土打夯,设置钢筋,砼体浇注。整个碑基为宽大的正方形三级台阶,碑孔处又加了竖直的钢筋笼加固。施工过程中,村总支委派树玉昌老人全程监理,做到质量万无一失。在刻碑时,刻碑工陆广军师傅冒着七月的骄阳,双腿下蹬,挥汗如雨,头蒙厚衣遮光以观看喷沙头的喷刻。截止七月十日上午,一座字迹工整、描有红漆的纪念碑终于刻成。七月十三日沿河民政助理打来确保安全运输的电话。七月十四日早五点,担任运碑任务的胡荣良师傅即准备好备足燃油、搁板的卡车,从几十里外驱车赶至县城装运,一路稳开稳行,于七点三十分安全抵达碑址。在没有起重器材的情况下,该村群众将粗绳的一端系于碑顶,一端环绕大树牵拉,运用绳与树间的摩擦力将重达一吨的石碑徐徐树立于碑孔。在工程队长王立民校好水平、垂直线后,一座人们心仪已久的抗日纪念碑终于在一片欢呼声中建成了。此时时针正对当日的八点零八分。在其后的揭碑仪式上,鞭炮轰鸣,掌声雷动。沿河镇民政负责人李爱忠同志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建湖电视台节目组全程录像并在电视节目中播放。很多群众真情地说:“树海大队纪念碑的建立,为我们记录了历史,激发了斗志,我们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自强不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附(碑文):
树家桥革命史
广袤的水乡大地,繁衍生息着热爱家乡、珍惜和平的沿河人民。然一九三七年日军侵华后,扎军于湖垛、大崔、东夏等地,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一九三九年秋,中共苏皖三地委派员至树家桥树海家中,成立辖建湖县境的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一九四一年树海聚树氏儿女和地方力量建立树海大队,发动群众,在龙冈至西荡、楼王达高作等广阔范围内,捐祠御敌,献寺拦河,锄奸剿匪,建政减租,与日伪军展开了五十余次英勇战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该武装后更名为荡东大队、建阳县总队,并转新四军直属。在革命斗争中,树桥儿女勇做后勤,有数位男儿献出了生命。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倍感先辈们爱国爱民思想之崇高、精神之宝贵、贡献之巨大。特立此碑,以慰忠魂,以励当代,以昭子孙!
沿河镇民政办公室
谨记
中共树桥村党支部
(撰文/树玉森、吴竹富)
- 上一篇文章: 黎明前耸立起的抗日丰碑(史德林)
- 下一篇文章: 扬帆自述之五:从皖南军部突围抵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