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淮剧杂技 > 建湖杂技 > 正文

建湖杂技起源于庆丰“十八团”(李世安、金学桂、金之愚)

发布日期:2016/12/20 16:58:56  阅读:5380  【字体:
 

 

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我国杂技成型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江苏建湖与河北吴桥、山东聊城,是我国杂技艺术的三大发祥地,而建湖杂技则起源于县境的“十八团”(即今庆丰镇)。

 

建湖位于盐城西北部,俗称盐城西北乡。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秦以前即有傩舞(古时在腊月间驱除疫鬼的仪式上跳的一种戴着面具的舞蹈),秦、汉时即有百戏(杂技)活动,县境遗存的石刻、壁画中对此均有生动的描绘,而“十八团”便是当时百戏的一大集散之地。1980年,在邻近“十八团”的草堰口丰宁村发现一批西汉墓葬,据传墓室的壁画上就绘有类似现代摔跤的“角抵图”。相传早在汉代,就有“十八团”籍的杂技艺人在宫廷充当“象人”之职。所谓“象人”,据唐代颜师古为《汉书》所作的注,即指戴着面具的演艺者。在蒋营镇的收成村,建于唐初的罗汉院前的广场上有一“优台”,专供表演乐舞、百戏之用。优台的墙体上,刻有抗鼎、寻橦(爬竿)、吞刀、吐火等杂技表演的画面(可惜已毁于日军侵华炮火)。这些都说明“十八团”的杂技由来已久,是建湖杂技的源头所在。

 

  自古以来,“十八团”方圆百里的百姓对杂技情有独钟,男女老幼随时都能亮出一手。每当劳动余暇,从六、七岁的儿童到六七十的老人,都乐于利用就手的劳动工具或生活用具,在田间、村头、场头、院落练功习艺,一来自娱自乐,二来锻炼体魄,长期以来,逐步形成了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逢到节日或坊铺开业、生日庆典、男婚女嫁,人们都会请杂技班子前来表演一番,以浓化欢庆气氛、娱悦心情,此风一直传至今日,未见衰减。当地不少人家把杂技视为“老祖业”,代代相传,而且影响越来越大。武汉、沈阳、广州、北京、天津等地的二十多个杂技表演团体里,至今都还有不少“十八团”籍的演员,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多建湖籍杂技艺人的后裔活跃于当地舞台上。建湖因此被人们誉为“杂技之乡”。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