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淮剧杂技 > 建湖杂技 > 正文

建湖——我国杂技发祥地之一

发布日期:2016/12/16 16:58:56  阅读:3863  【字体:
 

 

 

建湖是我国杂技发祥地之一。这里的杂技历史悠久,源源流长。据记载,初唐时期,这里就有百戏(杂技),它跟河北吴桥、山东聊城齐名是我国杂技艺术三个发祥地之一,她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饮誉海内外。

 

早在汉唐时期,“十八团”(建湖庆丰乡所属八十三华里方圆内的十八个村庄,过去统称“十八团”)一带百戏艺人的角抵、冲狭、跳丸、寻橦、走索以及吞刀、吐火等技艺,就常在京城乐棚表演,有时还为宫廷演出,声誉颇佳。

 

明初,朱元璋实行移民垦殖,苏州有一部分杂技艺人被迁至“十八团”,加上原在京受戏曲排挤的本地杂技艺人,陆续回故乡安居。从此“十八团”即成为杂技家族聚居之地,计有二百多户,其中高、吴、周、徐、陆、万、夏、董、廖、张十大姓,人丁兴盛,身手不凡,当时被称为“杂技十大家”。

 

“十八团”附近,牧草茂盛,设有两淮马政牧马场。明永乐年间,“杂技十大家”纷纷买马,增添马术、驯兽等新的表演项目,人们始称有马的杂技班为“马戏班”或“马戏团”,没有马的则称“把戏班”。

 

清代,苏北庙会盛行,“十八团”马戏班经常应邀表演,项目日益丰富。气功、顶技、蹬技、飞叉、杆子、爬杆、走索、舞狮、马术、戏法(幻术)等技艺,不仅形象优美,难度较高。康煕年间,“十八团”举办马戏会,每年重阳节前后为会期,时间半月,会址设在古基寺(今庆丰镇、近湖镇交界处),届时凡流散在外地的“十八团”艺人都回原藉参加,群英兴会,各显其能,观者逾万,盛况空前。在此期间,全国各地有不少杂技艺人和杂技爱好者,前来观光或者拜师学艺。清代中叶,“十八团”马戏班已发展到二十个左右,足迹遍布沿海各省,享誉大半个中国。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捐税如毛,民不聊生,“十八团”杂技艺人流落江湖,形同乞丐。有的则飘洋过海,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谋生。

 

解放初期,建湖一带建立民主政权后,“十八团”马戏班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枯木逢春,大部分马戏班成员被有关省、市和军区杂技团所吸收,在全国一些著名的杂技团中,不乏有“十八团”马戏班艺人。如晚清时期的高同宝一家,不仅在国内很有名气,在日本、苏联演出时,还被誉为“高艺宝”。新加坡著名的大王球马戏团,即是建湖“十八团”籍的杂技艺人组成的。广州杂技团演员戴文霞,在1981年第五届世界明日杂技马戏比赛中,荣获金奖第二名,她的教练崔良玉即是“十八团”籍的艺人。五十年代,建湖境内的杂技事业也进入新的兴盛时期,杂技由农村田头走进了大棚。六十年代,又由大棚进了剧场,开始从江湖把戏步入真正的艺术舞台。建国初(1954),建湖县人民政府将流散的杂技艺人组成双福、江河、胜利、新民、得胜、大众、新艺、人民等八个民间艺术团体,合并组成“建湖县杂技团”。1959年“建湖县杂技团”更名为“盐城地区杂技团”,继后又更名为“盐城市杂技团”。

 

省政府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湖杂技”正式进入杂技与竞技类名录,同时被省政府列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转自《欧亚大陆桥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