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久不凋的水乡并蒂莲(金之愚、李世安)
历史悠久的建湖水乡大地上,凝聚着世世代代建湖人的辛劳和智慧,积淀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留存下许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神文化瑰宝。淮剧与杂技,正是这一方热土上文化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被人们誉为水乡文艺百花园中一对经久不凋的并蒂莲。
建湖的淮剧与杂技,从劳苦大众的生活中走来,又溶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具有鲜明的草根文化特征。上世纪初,淮剧进入上海后,又融进了现代戏剧的许多元素,但始终保持着朴质、率真、自然、亲切,充满了浓郁而清醇的乡土气息。它与大众命运相关,休戚相共,既经几度坎坷,也曾几度辉煌。自从1941年建湖(始名建阳)建县以来,建湖淮剧与杂技便沐浴在党的温暖阳光下,一直走到了今天。
抗战时期在盐阜一带盛行的“新淮戏”,是淮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其时,党领导下的一批新文艺工作者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为淮剧注入新的内容,将它作为一种对敌斗争的武器,向广大老区人民宣传抗日。一时间,在建湖全境,可谓是“村村锣鼓响,乡乡演淮剧”,大大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鼓舞了群众的抗日斗志,坚定了群众“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也推动了淮剧本身的普及与创新,使淮剧从江湖艺人的谋生手段,一下子提升为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革命事业的崭新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建湖淮剧获得了全新的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起,相继用文本戏取代了幕表戏,导演制取代了说戏制,唱腔设计取代了即兴演唱,舞台装置也从无到有,而且日趋净化与美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盐城专区成立了淮剧艺术研究考定委员会,“对淮剧的传统剧目、曲调、锣鼓点以及淮剧的语言、声韵和表演,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定”,并汇集各地淮剧专家和艺人的意见,“确定建湖方言为淮剧的标准语言”(引自《建湖淮剧》一书),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建湖作为淮剧故乡的地位,也标志着淮剧已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建湖县委、县政府顶住了针对民族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袭来的一股虚无主义思潮,主张既要创新、也不能抛却传统,从舆论、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支持淮剧的发展。除逐年增加对淮剧的财政投入外,采取多项措施来弘扬淮剧艺术。县、镇每年都举办文艺会演和淮剧大奖赛;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组织淮剧的专场演出;坚持开展“送戏下乡”和“淮剧进校园”活动。淮剧已然成为建湖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湖人熟悉淮剧、热爱淮剧,几乎人人都能唱一两段拿手的淮剧曲目。淮剧戏迷、票友俱乐部也纷纷成立,有的已拥有会员近百人。作为专业艺术团体的县淮剧团,近几年演出场次年均在300场以上,《祥林嫂》一剧在上冈剧场曾创下连演74场的历史记录。从1986年起,5次参加江苏省淮剧节,每次都获大奖。2007年,县淮剧团排演的现代淮剧《剃头匠与理发师》在省第五届戏剧节上荣获优秀剧目一等奖和其它8项12个大奖。2008年12月,该剧正式入选“江苏省2007—2008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2009年1月,该剧又与团里另一剧目《浪淘沙》同时获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作品奖。出类拔萃的建湖淮剧,充分彰显了文化建湖的魅力。建湖县1998年被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2004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以“十八团”(在今庆丰镇境内)杂技为标识的建湖杂技,历史比淮剧更为久远,其享有盛誉也较淮剧为早,但发展则不如淮剧之速。直到上世纪50年代,建湖杂技才摆脱了“圈地为场,露天表演”的困厄处境,走进剧场正式成为一门舞台艺术,杂技表演者也从流浪江湖的艺人一跃而为人民的文艺工作者。从那时起,境内杂技团先后被收为地区属、省属艺术表演团体,1983年改名为盐城市杂技团,但仍由县管至今。此外,尚有冠华、雄风、蓝天、腾飞、“十八团”等5家民营杂技(马戏)团;未经登记而广布于乡村的民间业余杂技艺人还有好几百人。这支专业与业余共存的庞大的杂技队伍,使得建湖杂技不管在怎样艰难复杂的条件下都能保持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状态。
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建湖杂技同样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扶持,生产了许多难度高、编排新、动作奇、造型美的节目,丰富了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积极有效地配合、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历次省和全国杂技大赛中,盐城市杂技团演出的建湖杂技节目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大胆的改革创新、鲜明的南派风格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受到专家与观众的一致好评。在1995年9月举行的全国第四届杂技大赛上,该团的柔术节目《春江花月》一举夺得了文化部颁发的次高奖——银狮奖,该团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县级杂技表演团体。2010年的软钢丝节目《想》,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参赛的杂技节目,在全国第八届杂技大赛中靓丽登场,最终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铜奖。2011年的跳板蹬人节目《斗士》也作为全省唯一的节目,荣获全国第九届杂技大赛总决赛银奖。
淮剧与杂技已经成为建湖的两张文化名片,成为建湖扩大对外交往的桥梁与纽带。盐城市杂技团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走向世界的建湖文化使者,曾受省、部的委托,先后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2010年,该团共完成演出任务320多场,其中包括在北京为沿海大开发经贸洽谈会的演出和在上海世博会上的演出。建湖淮剧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中,也毫不逊色。1990年6月,县淮剧团曾随县政府代表团赴上海,为两地经贸洽谈会演出;继而又与上海文广集团签订了文化交流协议,以推动两地的交流与发展。该团还先后与森达、克胜两大企业集团“联姻”,以集团艺术团的名义,赴辽宁、山东、河北、山西等省演出,为地方企业提高品牌效应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县连续举办三届的“中国·建湖烟花杂技节”期间,杂技与淮剧各显身手,连袂为振兴建湖经济出力。
建湖是淮剧的发源地,又是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早在2006年,建湖就为淮剧与杂技启动了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2007年5月,建湖杂技和包括建湖淮剧在内的盐城淮剧,终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经省文化厅向文化部申报,建湖杂技与盐城淮剧在2008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双双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保护名录。淮剧、杂技“申遗”的成功,为建湖这两项特色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那以后,建湖的文化产业就从单一的淮、杂演出活动发展为演艺、会展、文化旅游、文化用品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群,文化产业的多元化格局业已基本形成。在城南新区的双湖公园内,新建的江淮戏苑更是引人瞩目,它集演艺、陈列、品茗、体验为一体,既供游乐与休闲,又可普及淮、杂知识,戏迷票友还能在此登台献艺,过一把戏瘾。
目前,建湖正在大力落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16字工作方针,努力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力与水平,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让淮剧、杂技这一对水乡并蒂莲越开越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