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淮剧杂技 > 建湖淮剧 > 正文

建湖淮剧(政协文史资料专辑,编者:金之愚 李世安 金学桂)

发布日期:2011/10/17 16:58:59  阅读:36299  【字体:
 
 
第一章 淮剧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淮剧的发源地——盐城西北乡
 
      建湖位于盐城西北部,俗称盐城西北乡。这里自古崇文尚礼,民风既淳朴、又乐群,演艺文化资源积淀深厚,是江苏省第一大地方剧种——淮剧的主要发源地。有的资料上说淮剧起源于盐城,这是因为建湖旧属盐城,淮剧诞生时建湖尚未置县。也有人说淮剧起源于盐、阜一带,这是由于建湖地处盐城、阜宁两地之间,位置居中因而尽占其利的缘故。
 
     戏剧渊源于古代的百戏。百戏的节目有杂技与散乐(即歌舞)两大类。建湖是我国杂技艺术的三大发祥地之一,戏剧在这里也有着广泛、雄厚的群众基础。唐代,境内十八团(今庆丰镇)百戏艺人在京城乐棚演出时,即常以滑稽表演来渲染和调节气氛。当时“百戏杂陈”的繁荣局面,对于各种艺术的相互交流与综合极为有利,而戏剧也就在这种交流与综合中渐渐孕育形成。到了宋元时期,由于南戏、诸宫调的传入,西北乡演艺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境内有的百戏班改为杂剧班,配有末泥(即后来的“生” )、引戏(相当于串场人)、副净(二花脸)、副末(插科打诨的次要角色)、装孤(饰演官员)等角色,形成了早期的戏剧。境内稍大的村庄都在庙前的广场上建有乐棚或戏台,艺人们演剧其上,称做社戏。据建湖《建阳镇志》记载,宋代建阳有戏台,明代建有戏楼,供民间艺人唱南戏或用诸宫调进行说唱表演。至今建湖淮剧音乐中还有诸宫调的影子,称做“宫曲”,如《骊调》、《满江》等。
 
     地方戏是在古代多种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淮剧所以在盐城西北乡兴起,有其重要的社会原因。明代中叶以后,阶级矛盾加剧,朝廷腐败,不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每遇黄、淮并涨,境内便成泽国,而干旱之年,海水又易倒灌,劳动人民深受其苦。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好听命于天,祈求神灵保佑。一向打着为民消灾、祈福求愿招牌的僮子, 在这里原来就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下更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机会,以此谋生的人越来越多,队伍日益壮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僮子的主业是做会,用锣鼓伴奏,说唱带有迷信色彩的所谓十部神书。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而一些小的徽班在江苏则以扬州为中心向东、向北发展,直至里下河流域广大地区。盐城西北乡有不少僮子就跟着他们学唱徽戏,徽班艺人有时也参加香火戏和后来的“三合子”戏班演唱。这些都推动了淮剧的形成与发展。
 
     淮剧来自民间,来自大众。长期以来,西北乡在内的盐阜一带,风行牛歌、号子、民歌、俗曲等草根文化,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几段民歌俗曲,干活时更是牛歌、号子不离口,形成地方文化的一种特色。后来,这种草根文化被唱“门叹词”的民间艺人和做会的僮子所吸收,为做会活动注入了民间艺术的清泉,使做会从单纯的酬神发展而为人神共娱的活动,并由此逐渐形成了淮剧赖以诞生的母体——香火戏。
 
     在淮剧的发展过程中,西北乡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淮剧艺人。淮剧早期的“门叹词”、“香火戏”艺人,大都出在西北乡;第一批唱“三合子”和最早入沪的艺人,也大都来自西北乡。他们对淮剧的形成、定型、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说:“淮剧说的是建湖话、唱的是建湖腔,淮剧各个阶段的领军人物多为建湖人。建湖是我们淮剧人的老家。”淮剧老前辈、“马派”老生创始人马麟童也说过:“我虽不是建湖人,但启蒙学艺在建湖。建湖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们上海淮剧团的娘家。”
 
     建湖拥有众多的淮剧戏迷,一开口,不是老淮调,就是靠把调。外地淮剧团到建湖演出,不愁不上座;偶尔缺少角色,不少建湖人就能上台垫一垫。目前淮剧在建湖已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每遇婚丧喜庆,也少不了淮剧来凑个热闹。许多老人退休后,还组织淮剧票友俱乐部,永远守望着淮剧。
总而言之,建湖淮剧最地道、最正宗,说建湖是淮剧的主要发源地,一点也不为过。
               
                   第二节 “门叹词”和“香火戏”
 
     淮剧发源于“门叹词”,孕育于“香火戏”。明清时期,苏北里下河地区经常遭受水、旱、蝗灾,生计无门的逃荒者即以竹板击拍,沿街挨门清唱民间小调以行乞,谓之“门叹词”(又称“唱清板”)。起初是一个人打着板唱,而后又出现两人对唱。因为唱词凄苦,曲调悲伤,很容易感动听众,这才受人怜悯,得人救助。淮剧至今仍以悲调最为感人,以抒情最为擅长,这是它先天性的胎记。后来有些卖唱艺人专门搜集各种民歌乡调以及插秧、打场、犁地、挑担、夯土、赶车、吆牛等劳动号子,加以提高发展,形成固定腔调,如《虞美人》、《孟姜女》、《四季调》、《秧歌》、《杨柳青》等。这类曲调,由于尚未完全脱去劳动号子的痕迹,故又被称为“呵大嗨”调。早期淮剧艺人周二娘、李玉花在青少年时期都唱过这种“门叹词”。
 
     后来,做“香火会”的僮子把“门叹词”的曲调,引用到“香火戏”中来,为淮剧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僮子,有的地方(如南通)叫巫师,多从古代傩舞艺人演变而来,其历史可谓悠久。僮子又叫“香火先生”,老百姓俗称他们为“唱忏的”(忏者,忏悔祈福之经文也),是在菩萨面前看香火的人。其实,他们真正的职业是演唱师承相传或“唱本”上学来的宗教故事和民间传说。“香火会”就是指僮子用这种演唱参与的各种行业庙会,包括民间酬神活动。所以,僮子实际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艺人。僮子唱“忏”的声腔曲调被称为“僮子腔”或“香火调”。建湖《恒济公社志》中说:“明弘治元年(1488),小袁庄有个名叫胡仁的僮子,从海里背回一尊神像,名为‘海港风’,供奉于做会的神坛上。”僮子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就是做会。老百姓求的是消灾祈福,使酬神还愿的“香火会”很快在盐城西北乡兴起。一年之中,仅三月和四月没有会,其余各月都有:正月有大王会,二月有土地会,五、七月有太平会,六月有雷祖、马王、牛栏、观音等会,八月有平安会,九月有耿七公会,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有冬会。若以内容来分,则有田里禾苗发青时,为祈求丰收做的青苗会;禾苗受灾后,供土地老爷做的加苗会;蝗虫滋生,要做拦蝗会;求神灵消灾免祸要做太平会、火神会、盂兰会等;渔民为求出海捕鱼能平安而归,每年要做渔船会;甚至连残疾人如瘫子,有时也会请僮子做瘫子会,求神赐福庇护。在建湖县境的袁、孟十三庄,这一民俗一直延续到1952年才终止(以上均见《恒济公社志》)。上世纪初至三十年代末,上冈镇的盂兰会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进行到月底,在这16天中每天搭台唱戏,经常被聘唱的是上冈石桥头名戏班首领骆步蟾、吕竹山、戏迷李氏兄弟等,通常并不化妆,略分角色,围坐桌前,演唱录书(记录下来的各种唱书,有口传、有笔录),演唱时还配有张氏细乐(以上据夏瑞庭《故乡云》(续集)》)。上冈镇每年还按行业做“香火会”,如京广杂货业做同福会,粮食业做积福会,草行、皮匠做广福会,青货业做清福会,磨坊、豆腐业做晋福会,帮船业做兴隆会等,皆择福寿如意等吉祥字眼,以求神赐福保安。除了上冈一带的艺人,草堰口、沟墩、龙冈等地的艺人也集聚上冈参与做会活动。做会的地点,起初只在祠堂里筑坛挂榜,这叫 “内坛”。随着做会之风日盛,其规模也越做越大,“内坛”说唱已无法满足与会者的需要,僮子便在“内坛”结束后,再转到室外继续说唱,叫做“外坛”。那些走江湖的僮子则顺水推舟,由简单的会诵吟唱发展成带有故事情节的戏文。淮剧赖以生存的母体——“香火戏”便逐渐形成了。
 
     最初,香火戏的演出形式极为简单,基本保持了说唱艺术的格局,只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代替了代言体形式;演唱的曲调,以上、下句形式的“香火调”为主;化妆也只是用红纸浸湿在脸上略加点染;服装与生活装并无多大区别,有时仅在衣服上贴些花纸而已。演员演唱时,用大锣、大鼓等打击乐器伴奏,每段演唱结束后,便有规则地反复敲“咚咚仓,咚咚仓”,以显示节奏和标明段落。参见附录一《早期苏北民间香火僮子行业的传统唱词》
 
      清末民初时,盐城西北乡有香火戏的专业艺人100多名,其中较为出名的有上冈石桥头的吕维翔、骆步蟾,草堰口的彭庆友、何连成、何相贤,高作的邵林、邵明,冈西的陆金楼、陆佩昆,庆丰界板桥的徐寿保、徐云浦、徐桂芳等。他们及其后人有不少后来成为淮剧的专业艺人。
 
     “门叹词”和“香火戏”,是在旧社会穷苦人民的泪水里泡大的,这个苦难中的产物、这种被逼无奈的求生手段,却最终酝酿出淮剧这个崭新的剧种,这既是劳苦民众勇于直面生活的表现,也是他们顽强生命力的伟大创造。
 
第三节 “三合子”、“徽夹可”和“京夹淮”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香火戏慢慢脱离宗教仪式活动,成为一种独立的演出形式。许多艺人既唱“香火调”,又唱“门叹词”,两种演唱形式逐渐融合到一起。那时艺人们生活漂泊不定,三二人就是一伙,六七人就能搭班。只要逢时过节或有红白大事,艺人们就会来献艺,或应邀入室去唱堂会。平时在外演出没有戏台,就在街旁、村口围个场子,艺人在屋内化妆完毕,到场子上演出,这被称为“地蹦子”,一般是三人在场上扮演生、旦、丑角色,另三人在后台敲打乐器。这样三个人上来、三个人下去地轮流转,故有“六人三抵面”之说。由于人手少,在一场戏里,一个人往往要扮演几个角色,唱主角、跑龙套、敲乐器等等,反正换来换去就这么几个人。这样,便练就了一班生旦净丑、文唱武打、吹拉弹敲样样活儿都能上的“全武行”,有的还首创了许多招式,甚至身怀绝技。淮剧老艺人徐长山演《滚板》一剧,头顶一摞碗,最上面一只碗盛油点灯,然后钻桌凳,卧地翻滚,还做出“卧鱼”、“探海”、“朝天蹬”等姿势动作,居然碗不倒、油不泼、灯不熄;吴大耳子演《小打瓦》,光头能敲碎七八片瓦块。他们都是早年唱“地蹦子”时练就的一身硬功夫。
 
      到后来,唱“门叹词”、“香火戏”、“六人三抵面”的艺人碰到一起,有时便合伙演出,被称为“三合子”。在建湖方言里,“合”、“伙”同音,“伙”、“可”同调,久而久之,便又出现了“三伙子”、“三可子”等叫法,这是口口相传造成的讹误。
“三合子”早期表演,旦角均由男扮。不久,李玉花、董桂英等也投身于“三合子”戏班,淮剧从此开始有了自己的女演员。“三合子”戏班虽然常能凑到十几个人,俨然像个小剧团了,但演员仍不固定,经常分分合合,一般是农闲搭班,农忙散伙。农忙演戏没人看,艺人们就各自分头活动。有的到大户人家场头、田头唱“夏场子”、“秋场子”,唱完由主家随意赏一点粮食,以供糊口;有的不能单独演唱,就去做帮工;一到冬春农闲,则又合伙搭班演出。开始时搭台用门板、化妆仍用浸湿的红纸当胭脂,门闩当宝剑,杨柳枝当马鞭。因其舞台简易,设备简陋,登不了大雅之堂,而演员又不讲条件,这样的班子叫草台班,所演的戏就叫草台戏。
 
     清乾隆年间,盐阜一带有不少徽籍商人,在他们的资助下,一批徽班红伶来到盐城西北乡。徽剧的历史比淮剧早得多,演出程式几近成熟,西北乡“香火戏”艺人便纷纷学唱徽戏,其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徽剧演员。徽班演员在唱徽剧之余,有时也参加“香火戏”和后来的“三合子”戏班演唱,有的甚至干脆投身于“三合子”戏班。徽剧演员在“三合子”中夹唱老徽调,被称为“徽夹可(三可子)”,原先“三合子”戏只能以其乡音土调迎合下层社会口味,而不能为上层社会青睐,自从与徽班同台演出,终于能兼顾各阶层观众的欣赏要求。从清乾隆年间至民国初年,这种“徽夹可”的演出在盐阜一带活跃了100多年。建湖地区土生土长的“徽夹可”名演员有何孔德、何孔标、吕维翔、骆步兴、骆步蟾、时炳南、陈福泰、陈长发、晏醉春、吕世凤等。虽然演出条件极差,艺人生活很苦,但却在艺术上大大推动了淮剧的发展。在表演形式上,淮剧逐步摆脱单一的说唱形式,开始讲究“一引、二白、三笑、四哭”的规矩格式。草堰口艺人周二娘等,大胆吸收徽剧表演之长,注重做工,出台后“整容、甩袖、披衣、拔鞋”,动作鲜明,引人入胜,开创了淮剧表演的新局面。“周二娘的小戏——格式多”,这一歇后语即由此而来。服装开始采用徽剧大装,摆脱了戴勒子、插纸花的原始形态。又将徽剧锣鼓点子吸收到淮剧的伴奏中,强化了表演的节奏感。在大量沿用徽剧剧目的基础上,淮剧剧目也逐渐有了“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之雏形。其后,根据盐阜境内发生的真人真事,又编演了“四大奇案剧”,即《丁黄氏》、《急拿王兆》、《药茶记》和《鸭汤记》。淮剧的演出内容终于得到充实并日益丰富起来。
 
      与此同时,转徙到上海的一批西北乡艺人看到京剧影响大,就仿照京剧改进剧艺,而京剧艺人看到淮剧也有用武之地,有的便跑来参加淮剧演出。皮簧戏(京剧)与“三合子”同台演出,形成了继“徽夹可”之后又一演出的新格局——“皮夹可”,后来又称“京夹淮”。“京夹淮”为“三合子”的演出剧目、表演艺术、音乐唱腔乃至化妆、服装等方面带来了新的亮色。同时由于弦乐伴奏的加入,淮剧产生了新的曲调——拉调,并以此为基础唱出了许多新腔。
 
                      第四节 江淮戏和新淮戏
 
      “江淮戏”这一名称是从上海叫响的。1945年,上海成立“江淮戏联谊会”,次年改为“江淮戏公会”,成为上海淮剧艺人的活动中心,“江淮戏”一名遂迅速传遍沪上。当年在上海结义的25位江淮戏著名演员中,从建湖走出去的就占了一半,计有陈为翰、吕祝山、谢长钰(沟墩人)、谢长和(沟墩人)、梁广友、梁广文、梁广义、骆宏彦、骆月楼、朱广生、裴少华、邵秀、邵林等,各各名噪一时。这时的江淮戏阵容壮大,行当齐全,而且唱、做、念、打各种功夫并重,已经形成“大戏”的框架,成为具有独立品格的戏曲剧种,再不是被人轻视的“盐淮小戏”了。上海天蟾舞台老板顾竹轩(建湖钟庄人,上海“四大闻人”之一)就曾特邀京剧名伶梅兰芳、周信芳等十数位艺术家对正在该台上演的一出江淮戏进行评审。他们看了演出,啧啧称赞,一致认定此剧为“江淮大戏”。在海派戏风的熏陶下,江淮戏和京剧、越剧、沪剧一起,成为上海戏曲舞台上的“四大金刚”;而留在它的故乡——盐阜一带的“三合子”戏班,在抗日民主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也获得了全新的艺术生命。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和南下的八路军在盐城会师。由于与当地老百姓的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部队的文艺工作者想到了老百姓喜爱的地方戏,将淮剧作为一种文化武器,向民众宣传抗日。当年新四军队伍里汇集着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精英,如著名剧作家阿英(钱杏邨),音乐家贺绿汀、章枚,戏剧家丘东平、钱相摩等。他们在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人的关心指导下,会编的编,会导的导,会作曲的作曲,会绘画的画布景,开创了淮剧创作、演出现代戏的新风。从此,淮剧才产生了质的变化,真正成为服务于人民大众和革命事业的艺术。不久,盐阜区成立淮剧研究会,编创了新淮调、新悲调等唱腔,并吸收扬州小开口等一些曲子,使淮剧的唱腔更加丰富。淮剧因此脱胎换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深受大家的认同。这一时期的盐阜地方戏被称为“新淮戏”。境内由新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文工团和剧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当时盐阜区9个县就有9个文工团,农村业余剧团有300多个。
          
第五节 淮剧剧种的定位与规范化
 
     淮剧素有东西路、南北派之说。东路淮流行于包括建湖在内的盐阜一带,属里下河地区,故早期演唱的曲调称为“下河调”;西路淮主要活跃在清江、淮安、宝应一带,他们演唱的主要曲调叫“淮调”,又叫“淮蹦子”,粗犷高亢,有时不用乐器伴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后来,一批艺人下江南,在上海组建了淮剧班子,由此形成了相对于北派(东、西二路)而言的南派。东西路、南北派,原先都称“三合子”戏班。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旅居上海的“三合子”戏班改称“江淮戏班”,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三合子”戏班改称“新淮戏班”,此时的淮剧还没有统一的剧种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淮剧艺术获得全新的发展。在政府的倡导与支持下,一批从事新文艺工作的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人员陆续加入淮剧团体。1949年11月,上海江淮戏公会更名为上海淮剧改进协会。1950年11月,著名淮剧演员马麟童首先在戏单上打出标准的“淮剧”字样。1951年5月,上海联谊、麟童剧团合并成立民营公助“淮光淮剧团”(上海人民淮剧团前身),由此,“江北戏”、“江淮戏”等各种不同称呼逐步向“淮剧”统一。1952年10月,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出席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淮剧”其名被正式载入国家级文件档案。1953年,经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国家将这个剧种正式命名为淮剧。
         
                       
第二章 淮剧的传播
 
第一节 淮剧流传的区域
 
     明代,淮河下游盛行做会之风。盐城西北乡做会的僮子最多,其地也是做会最早转为演戏的地区。淮剧的早期艺人,大都来自西北乡,他们对淮剧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徽班进入西北乡以后,由于徽剧是外来剧种,不易被当地群众接受,一部分徽班艺人就吸取地方俗曲,与僮子一同演唱。随着徽班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盐、阜和清、淮、宝两地区的僮子深受其影响,也渐渐从做会这种宗教活动中挣脱出来,这才形成了唱戏之风。但是,最早由做会转向唱戏的,正是西北乡的僮子们,这也是我们说建湖是淮剧主要发源地的重要根据之一。
 
     淮剧从“香火戏”到“三合子”,是在西北乡演变而成的。淮剧的每次变革,西北乡艺人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大约到了十九世纪末,西北乡戏班从里下河地区向江苏全省发展。辛亥革命前后,淮戏已经传到了苏南地区和上海。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淮剧已走出江苏,也曾冲出国门到海外演出。目前,淮剧不仅是江苏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还流行于皖北、上海和沪宁沿线、浙江杭嘉湖一带及台湾地区。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淮剧艺人担当文化使者,演遍了大半个中国。
 
                     第二节 淮剧从建湖走进上海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淮河洪水泛滥,盐阜大地一片汪洋,部分艺人逃荒渡过长江。盐城西北乡艺人何孔德、何孔标和韩太和、骆步兴、武旭东(龙冈人)等人,先后到达了上海。“三合子”流入江南后,被称为“盐淮小戏”。与此同时,诸多的苏北劳苦大众也都流落到了苏南和上海。一时间,在上海工厂做工的、在码头上当搬运工的、在马路上拉黄包车的、在澡堂服务的,几乎都是苏北人,这就使盐淮小戏在上海立足有了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慢慢从“路头戏”发展到“拉围子”,演出也就逐渐红火起来。1916年开始,上海有了第一家演淮剧的场所——群乐戏园,淮剧迈出了由苏北农村的草根文化向城市剧场过渡的第一步。
 
     “八一三”事变后,日军侵占上海,一批艺人返回苏北老家,在当地搭班唱戏。当时有十多个戏班在建湖地区活动,如上冈的兴隆班、石桥头的合益班、草堰口的谢家班、十八团的吴家班和嵇家班、建阳的王家班和蒋家班等。盐城的韩德昌、单连生、陈玉根、陈如之等戏班也常来县境演出。从苏北形成、在上海发展起来的淮剧艺术,经风雨、见世面,再度回到了“娘家”,又促进了“娘家”淮剧艺术的提高。直到1939年秋,许多淮剧艺人再次进入上海,淮剧才真正在上海生根立足。在这以前,淮剧还没有剧本,唱的是幕表戏,台词多由演员见景生情,自编自唱;至于出门、上楼、赶路、下马等都有一个固定的唱段,叫做“窝矩”,以供演员套用。后来逐步走上正轨,才有了剧本。建湖籍的淮剧编剧马仲怡、顾鲁竹等人,除移植、整理了若干传统剧目外,还创作了许多新剧本,为淮剧艺术告别幕表戏付出了辛勤劳动。
 
     从1906年淮剧艺人入沪至今,建湖淮剧人在上海已打拼了一个多世纪。他们在那样特殊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不断学习,不断吸取艺术营养,洗脱了乡野的陋俗,踏着上海的文脉前行。上海发展了淮剧,淮剧也为上海舞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淮剧已同时成为江苏和上海的主要剧种之一了。
 
                          第三节 淮剧在台湾
 
     1961年1月,盐城旅台同乡淮剧爱好者刘禹人率先在台湾筹组“光复江淮戏业余剧团”,张效良担任编导。旅台的苏北人久违了的淮剧一上演就博得满堂彩声,有人甚至打出“江淮之光”的横幅,以示庆贺。江淮戏(淮剧)成为在台湾上演的十二种大陆地方戏之一。同年4月,顾忠年又筹组“中兴江淮戏业余研究社”。不久,仇建同又筹组“胜利淮扬戏剧业余研究社”。8月,上述光复、中兴、胜利三个社团合并组成“联合江淮戏剧业余研究社”,公推徐少华负责主持。
 
     台湾江淮戏社团,都是盐城旅台同胞自发组建的。在演员中,没有一个人做过职业演员,参加演出的纯系票友,其中被誉为“淮剧皇后”的刘萍、文场名票黄建青等,皆为盐城西北乡人。该社先后公演百余场次,表达了台湾同胞对祖国传统淮剧艺术深深热爱的炽烈感情。改革开放后,上海淮剧团、江苏省淮剧团多次赴台演出,更受到台湾同胞和在台广大戏迷朋友的热烈欢迎。
 
                    第三章 建湖淮剧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节 清代中晚期的启蒙
 
       清代中期以降,西北乡僮子做会已发展为多人同时演唱,很快又形成你唱几句、我唱几句的对唱,渐而再发展成为一人扮演一个角色,按情节需要,由数人轮番演唱的形式,最后干脆有了明确的分工,由简单的说唱变成人物在台上活动。这时,香火戏才脱离说唱的胚胎,形成独立的戏剧形态,淮剧由此开始步入它的启蒙阶段。
 
      上冈镇夏家桥的严氏兄弟五人,于清同治初年(1865年前后)组成严家班,由做僮子转为演戏,并把徽剧的某些唱腔和香火调结合运用于戏中的靠把老生(武将),称为靠把调。有一次,严家班应海盗之约,不顾安危去演戏,结果安然返回,一时被四乡八舍传为奇谈,而严家“五虎”也由此出了名。光绪四年(1878)出版的《返魂香传奇》(剧作者宣鼎曾在盐城县衙做过4年幕僚)一剧中,还采用了淮剧早期的《川心》、《满江》等辅助曲调。如果不从徽班进京而仅从严家班独立演戏算起,淮剧也有140多年的历史了。
 
     开始时,淮剧演出的规模较小,形式上也还留有“香火戏”的胎记,只能搬演一些小生、小旦的“对子戏”,后来加进了小丑,称为“三小戏”。不久又从徽剧、扬剧中移植了一批民间小戏,如《三杀》、《滚灯》、《借贷》、《活捉》等,演出形式渐趋活泼。然而,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水、旱、蝗灾不断,清朝政府的苛捐杂税又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致使民生凋敝,百业俱废,演剧的艺人则更为艰难,只好四处流浪,形同乞丐,在黑暗中苦熬了半个多世纪。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生存状况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受徽、京二剧的影响,淮剧的内容和形式都找到了它的基点,这才发展成为具有独立品质的戏曲剧种,但唱的依然是“幕表戏”。这种露天的草台戏不能卖票,艺人们所得报酬有限,生活极无保障,过的是“夏歇屋檐、冬蹲野庙”的苦难日子,有时还要受到地痞、流氓、恶霸的侮辱与欺凌。他们被贱称为“戏花子”,生活于社会最低层,没有任何政治地位。他们因为从事的职业流动性大,也就不可能上学攻书,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别看他们演出时谈吐风雅,出口成章,其实,绝大多数是目不识丁,台词都是上代传下代、师父教徒弟、嘴套嘴口头流传和保存下来的,连个剧本都没有。直到二十世纪初,“三合子”戏才有了转机,开始从农村进入城镇,渐渐告别了草台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是淮剧的兴旺时期。其时,早期到外地谋生的盐城西北乡淮剧艺人已在上海、苏南渐渐站稳了脚跟。他们博采众长,渐趋成熟,不但有了丰富的剧目,而且拥有自己的演员队伍和基本观众。在这支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优秀演员。如青衣花旦这一行,淮剧有了自己的四大名旦:谢长钰擅演《贵妃醉酒》,带有“梅派”韵味,梁广友被称为淮剧的“程砚秋”,周庭福风格近于“荀派”,而杨金城基本功好,文武都行,类似“尚小云”。除此以外的坤角还有徐大有、杨素琴、董桂英、李玉花、周二娘、刘玉琴、杨金花、王亚仙、筱文艳和方素珍,老生有时炳南、武旭东、杨占魁、何叫天,小生有华良玉、仇梦七,文武老生有马麟童、吉根宝,文武小生有孙麒麟,花脸有苏振中,红净有陈为翰,还有各种行当都能演的怪杰何孔标。这批优秀演员基本上都来自盐城西北乡或是在西北乡学过艺、搭过班的。其时仅上海一地即有20多个淮剧班子。以盐城西北乡的腔调、语言为特色的淮剧,赢得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建湖本地的淮剧四十年代起随着抗日根据地“新淮戏”一起健康地发展着。建阳县(建湖县前身)除有县文工团外,各个区及乡镇均有业余剧团。其中建阳、高作两镇文工团和二区教工剧团、海南中学剧团尤为活跃。新淮戏唱的是淮调,说的是建湖方言,因此很受群众欢迎。1943年搞参军动员,建阳县参军宣传最红火,村村锣鼓响,乡乡都演戏,荣获盐阜区委“参动歌声遍建阳”的嘉奖。建阳镇文工团还多次与鲁艺华中分院文工团、新四军三师文工团同台演出,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曾观看军民联谊演唱,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1945年7月,高作区举行以新淮戏为主的文艺会演,全区有13个乡镇剧团、260名演员参加,历时三天,盛况空前。在革命战争年代,县境先后编演了《照减不误》、《红鼻子参军》、《傻子打游击》、《干到底》、《刘桂兰是朵大红花》、《模范夫妻》、《过关》、《懒龙伸腰》、《绝头路》、《保翻身》等具有革命思想内容的新淮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戏剧的积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第三节 建国后建湖淮剧的两大鼎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关心淮剧艺人的生活,帮助他们重整戏班,恢复演出,使流散各地的艺人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在党和政府“改人、改制、改戏”的戏曲政策推动下,淮剧队伍迅速得到发展壮大,面貌焕然一新,淮剧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建湖淮剧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团时起,先后用剧本取代了幕表戏、导演制取代了手口相传、作曲取代了演员的即兴演唱,舞美设计也开始走向净化与美化。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淮剧故乡建湖连年出戏又出人,形成建国后第一个鼎盛时期。到“文革”前为止,建湖县淮剧团先后演出了《五王返京》、《社长女儿》、《红色种子》、《赤道战鼓》、《宝莲灯》等十多部大戏。演员中就涌现出周桂珍、石麟童、刘开成、吴麒麟、吕其谦等一批在淮剧观众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的名角,尤其是周桂珍,她的艺名“小蝴蝶”像著名的品牌一样,誉满城乡,完全当得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八个字。
 
     “文革”期间,淮剧艺术遭到摧残,它的命运和全国各地方剧种的命运基本相同。文革后期,以“文革”前的优秀青年演员为主体,恢复组建了建湖县淮剧团,以移植京剧样板戏为主。1975年4月,建湖淮剧团在淮阴大众剧场演出《洪城枪声》,连续45天,场场爆满。1977年冬,率先排演传统戏,次年初在淮安首演古装戏《逼上梁山》。改革开放后到八十年代,建湖淮剧迎来了新的鼎盛时期。建湖淮剧团积极创作上演了《卖蟹》、《公公做媒》、《水乡二柳》、《盘龙山》、《翻眼无情》等现代戏和《香罗恨》、《南归记》等古装戏,涌现出以“一生(戴建民)、三旦(刘素华、王锦宜、秦玉莲)”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中青年演员。由于行当齐整,实力雄厚,剧团所到之处,观众无不热烈欢迎。由17名乐师组成的中西结合的乐队在当时,地、县级剧首屈一指。《祥林嫂》一剧在上冈一次连续上演73场,没有一张余票,真可谓盛况空前。
 
                    第四节 九十年代以来淮剧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由于多媒体娱乐业的兴起,特别是电视的普及,传统淮剧受到强大的冲击,淮剧团体的生存日趋艰难。如何把这一地方特色文化做大、叫响,是摆在建湖淮剧人面前的一件大事。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增强发展后劲,剧团充实了一批从盐城鲁迅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演员,陆续排演了《烽火同心》、《孔繁森》、《冲天鸟》、《剃头匠与理发师》等现代题材的大型淮剧和新编历史剧《大明贤后》、《陆秀夫》,且在历次重大艺术赛事中获得了较高的奖项。经过几年的改革与调整,现有的这支队伍在人员结构上更趋合理,思想与业务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至2009年,建湖除有一个县属专业淮剧团外,还有6个登记在册的民间演出团体,各镇文化中心都有业余淮剧演出队,县老年大学开设了淮剧班。在全县各小学开展“淮剧进校园”活动。淮剧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建湖每逢群众聚会的场合,普通老百姓上台“吼”一段淮剧是家常便饭,淮剧票友到处可见。老文化工作者陶铸退休后,在县城办起了“西塘河畔夕阳红淮剧票友俱乐部”,借助西塘河畔的生态景观,让具有浓郁乡土风韵的淮剧唱腔在绿荫长廊中洋溢、荡漾,吸引了不少淮剧爱好者。钟庄农民徐志猛,与村里一帮志同道合者组建了钟庄“泥腿子”淮剧团,他们自编、自导,凭一条“乌篷船”走乡串舍演出,受到广大庄户人的欢迎。该团成立30多年来,常演不衰,足迹遍布全县城乡村组以及宝应、兴化、淮安等周边县市近千个镇村。
 
第四章 淮剧的艺术形式
 
第一节 淮剧的语言
 
      淮剧的兴起和发展,与长期以来以建湖方言作为它的舞台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建湖地处江淮方言区,建湖方言属“北方官话”语系。盐、阜、淮、宝地区虽同属一个方言区,但由于水土差异,素有“南蛮北侉”之分、“水腔旱调”之别,唯有居于盐淮交界处的建湖一地语音纯正,四声分明,尖、团字清晰,无卷舌音,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词汇丰富生动形象,包容广泛,语调又多变而柔和,舒展而明畅。尤其是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语言,既无“旱调”之硬,也无“水腔”之软,发音平和,力度适中,而这一带人们的词汇也特别丰富,对观众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就使它自然而然地成为淮剧念白的基本语言。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同属建湖县境,南北两端的语言也大有异趣,前者则a与e不分(将“大”读为“德”),uo与u不分(将“火”读为“虎”),且无舌后音(将“羊”读为“牙”); 后者j、q、x与z、c、s不分(如将“西”读为“斯”),韵母i与ei不分(将“里”读为“磊”)。所以1962年淮剧考定委员会将建湖方言确定为淮剧的标准语言时,特地对“建湖”两字作了界定,即指湖垛镇(今建湖镇,县治所在地)为中心的50平方公里左右地域。在此范围内的语言,就是考定委员会所指的建湖方言,也才是淮剧的标准语言。
建湖是淮剧的故乡,早、中期的淮剧艺人特别多,不论是唱“门叹词”还是演“香火戏”,不论是唱“三合子”,还是早期入沪的艺人,都是建湖的“淮戏人”。他们在各地演出时的道白和唱词,无一例外地使用着道地、正宗、原汁原味的建湖方言。一个多世纪以来,淮剧上演的剧目丰富了,表演的技巧提高了,余如服装、道具、音乐、舞台美术等,这些都在变,而且越变越好,然而变中也有不变,那就是它的语言。建湖方言作为淮剧语言,外地观众也乐于接受,因为他们和建湖人一样听得懂。这也是淮剧演遍大江南北、海峡两岸,无不引起轰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1961年以后,外地淮剧演员纷纷到建湖来学习地道、正宗的建湖话。上海淮剧团筱文艳、何叫天等老一辈艺术家亲自带领上海淮剧团淮剧学馆的学员“回娘家”体验生活,在建湖各大商店“站柜台”接待顾客,到乡村与农民交朋友,对建湖方言进行再学习。各地淮剧团和艺校在招收学员时,也首先会考虑到建湖,使淮剧语言永远保持着“母系”语言的特点。
 
      1999年,时任上海市文化局局长的马博敏点评《西楚霸王》时专门指出:“主要演员的念白还可以更回归一点传统的韵白,这样更有人物的身份感。”(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淮剧资料(1999)》第41页)这实际是在强调推进淮剧改革的过程中淮剧传统语言这个根本不能丢,否则就失去了淮剧的“淮味”。
建湖方言为淮剧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尽到了应有的职责,可谓功莫大焉!
 
                         第二节 淮剧的表演
 
     淮剧的表演虽不象京昆那样严密,但基本路数却是一脉相承,它是中国戏曲艺术长河中的一个支流。淮剧能跻身于苏南、上海等地,除了语言、声腔有所区别外,在于其基本表演方法和其它剧种大同小异。淮剧早在“三合子”阶段就吸收了徽剧的程式,徽剧的以虚代实、虚实结合、以少胜多的传统表演法则,随着徽班艺人进入“三合子”戏班而被淮剧广泛地运用,如以鞭代马、以桨代船、以桌椅代山、以圆场代远行、以四龙套代替万马千军等等,在综合性、可看性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淮剧表演素称“能时、能古、能文、能武”,除较多地吸收了徽、京两剧种的表演程式外,又保持了民间小戏和说唱艺术的某些特色,如以唱功见长等。至于武打,则受徽剧的影响更深。
 
      淮剧的表演很看重技巧,武功和绝技相得益彰,这与建湖同时又是杂技之乡有着直接关系。诸如趟马、抢背、吊毛、挺僵尸、耍手绢、耍扇子、耍翎子、耍髯口、耍水发、耍旗、耍素珠、喷火、变脸、耍牙、叠桥、翻攒、打出手、水袖功、把子功和毯子功等,无一不讲究“四精”,即精确、精到、精美、精彩。
 
                          第三节 淮剧的行当
 
      行当,又称角色、脚色,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一般指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它根据演员所扮的不同角色类型及其表演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
 
      淮剧的行当及其划分,和其它剧种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由简到繁的长期过程。在早期的“三合子”阶段,淮剧只有小生与小旦两个行当,演出也仅限于对子戏,即两个人的对说对唱;为了克服过于单调与沉闷的缺点,后来加进了小丑这一行,借小丑的插科打诨说俏皮话来跳戏,便成了“三小戏”。直到徽班艺人的参入,再加上京剧的影响,淮剧的行当才逐渐多了起来,成为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地方剧种。
 
      淮剧的各个行当都有其分支。生行为男性角色,分带胡须的老生、年轻的小生、年幼的娃娃生和能征惯战的武生;旦行为女性角色,分举止端庄的青衣、活泼明快的花旦、泼辣放荡的彩旦、专演少女的闺门旦和扮演老年妇女的老旦;净行又称花脸,面部要勾勒各种脸谱,分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和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丑行俗称三花脸、小花脸,化妆时仅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即可,分文丑与武丑,文丑还可再细分身着官服的袍带丑、头戴方巾的方巾丑、专扮花花公子的褶子丑、专扮底层民众的茶衣丑和心地善良、性格诙谐的老丑。
 
      淮剧中有些行当比较独特,于是又产生了一些专称,如专扮关公的叫红生、专扮包公的叫黑头、专扮判官的叫油花脸等。
目前的建湖淮剧,以净行为主角的戏已不多见。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以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
 
第四节 淮剧的唱腔及建湖艺人对唱腔的创新
 
      淮剧唱腔的初步形成渠道有三:一是由香火戏的僮子腔发展而成的南昌调;二是由门叹词发展而成的下河调、由劳动号子发展而成的淮调以及直接采用的民间小调如“八段锦”、“叹五更”等;三是来自徽剧唱腔的靠把调。以后不断丰富发展,便有了悲调等近10种主要曲调和若干小调,以适应剧情发展、各种行当以及表演剧中人不同情绪的需要。
 
      淮剧的唱腔音乐本属板腔体,以后逐渐形成了多声腔体系。1961年淮剧考定委员会对淮剧的基本声腔做了全面考定工作,确定了拉调、淮调、自由调为淮剧的三大主调。拉调委婉细腻,旋律清新,适合抒发人物感情;淮调高亢激越,诉说性强,大多用于叙事;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大,具有极强的综合表现力。从三大主调派生出来的曲调也很多,如叶子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小悲调等。此外,由民间小调衍化而成的唱腔更多,有“蓝桥调”、“柳叶子调”、“拜年调”等160多首。曲调如此丰富多彩,这在其他剧种中是不多见的。
 
     随着淮剧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与更新,淮剧的唱腔也出现了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不少有成就的建湖籍淮剧演员,都能从不同声腔体系出发,积极创造新腔。如第一代淮剧女演员李玉花所创立的“李派”(旦腔),要求演员有清脆的好嗓子,演唱重喷口,吐字清晰,擅长大段的清唱。她还创造了节奏较快的滚板,句与句之间连接得天衣无缝,演唱极具亲和力。上世纪三十年代,东路淮戏著名演员杨金花在淮安城演出,起先以“下河调”为主,不受欢迎。杨金花便拜淮口马某为师,学唱高亢激越的“老淮调”,并与东路淮调相融,创造出“软淮蹦”,推动了淮剧声腔艺术的发展。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叫天创立的“何派”(生腔),讲究演唱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口齿清楚,音韵纯正,嗓音洪亮,用气深沉,给人以流畅、苍劲、舒展的艺术美感。他创造的自由调连环句,开创了淮剧生腔艺术的新局面。此外,还有梁广友发展的“下河调”,唐雪芳(原名叶素娟)创造的一字多腔的“大悲调”,赵中才创造的“跌断桥”,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传唱不衰。
参见附录二《建湖淮剧新腔曲谱选介》。
 
     建湖籍的淮剧演员为淮剧唱腔的发展、丰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我们绝对不会忘记和永远引为自豪的!
 
                         第五节 淮剧的文武场
 
      文武场又称“场面”,就是乐队。文场指其中的管弦乐部分,武场则指打击乐。在淮剧的伴奏音乐中,是先有武场而后才有文场的。
 
      淮剧的打击乐极具特色。在原先的香火戏中,只用一锣一鼓为香火调伴奏,与僮子锣无太大区别。后来,吸收了麒麟锣、地方花鼓锣等民间锣鼓,逐步演变为淮剧特有的伴奏锣鼓。主要乐器有扁鼓、苏锣、小锣、铙钹、堂鼓等。随着淮剧的发展,以后又陆续加进了单皮鼓、檀板、木鱼、水镲等,以控制节奏和丰富音色。现在淮剧中广泛采用的起板锣鼓、十字锣、散板锣、慌锣以及配合身段表演的清江谱,音色浑厚、明朗、粗犷,格调独特,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是盐阜一带劳动人民豪爽性格的真实写照,蕴涵着江淮大平原和黄海波涛的雄壮与深沉。
 
     淮剧的管弦乐由三类乐器组成:一是拉弦类,有淮胡(或高胡)、二胡、大胡(低音胡琴),有时也用西洋乐器大提琴;二是弹拨类,有扬琴、琵琶、大三弦,有时也用倍大提琴(低音提琴);三是吹奏类,有唢呐、笛子和笙。1959年前,淮剧唱腔的主奏乐器是淮胡,是六角筒、平头杆的二胡,音色介于高胡与二胡之间。高胡的脆蹦与二胡的柔和,淮胡能兼而有之。这种刚柔相济的胡琴,乃淮剧所特有,故而取名叫“淮胡”。一度曾改用高胡为主奏乐器,后终因不及淮胡表现力丰富,到文革后更多地恢复淮胡为主奏乐器。改革开放后,又逐步加进一些电声乐器,如电子琴、电倍司等。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记载,淮剧在1930年前后(一说1928年)开始采用弦乐伴奏。其时在上海的建湖人戴宝雨(沟墩人)、梁广友、谢长钰等淮剧乐师与演员创作了采用二胡伴奏的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所以这种新调就取名叫“拉调”。之后建湖的高小毛、潘凤岭、居乐等都是弦乐伴奏的高手;潘凤岭还与演员合作,陆续又谱出许多淮剧新腔,大大丰富了淮剧音乐,提高了淮剧的表现力。
          
                        第六节 淮剧的舞台美术
 
     在僮子戏、香火戏阶段,建湖淮剧并无专用的戏剧服装,化妆也十分简单。艺人演出所穿的只是女人的花衣裳,或在单色的衣裤上贴些纸剪的花边。戴的髯  口,是用玉米穗子或麻丝做的,极其简陋。到了“徽夹可”阶段,开始有专用的戏袍,艺人上台前,仅用胭脂、花粉等在面部点染一下,这就算是化妆了。尽管如此,服装和道具加在一起,也不过“一担挑”而已,还谈不上“行头”二字。淮剧进入城镇、特别是登上剧场的舞台之后,为了适应城镇观众的欣赏趣味和商业化竞争的需要,淮剧艺人才开始大胆地采用徽剧、京剧的服装与化妆,有时也会用一些当时比较时髦的越剧服装与化妆。至此,淮剧的服装与人物造型才基本上算是定了型。
 
     淮剧的用景,原先仅是一桌二椅,比较考究的戏班至多再挂上一块“守旧”(相当于后来作背景用的底幕),有的在守旧中央画上图案,以示美观。这还远远不是表达特定环境的布景。直到1928年,建湖淮剧著名艺人骆宏彦在上海主演神话剧《王玉香得道》,专门请沪上画师邓格非设计并绘制了布景,观众一下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演出大获成功。此举在上海演艺界引起了轰动。此后,各戏班群起仿效,布景设计才真正走上了建湖淮剧的舞台。
抗日战争时期,在建湖的新四军文艺工作者为了宣传抗日和配合减租减息斗争,编排了许多新淮戏(又称“文明戏”)。其中有些从大城市来的文化人,把话剧的舞美理念带进淮剧的舞美设计中。他们因地制宜,“以真为实”,“以物为景”,形成了特有的舞台装置风格,并且一直影响到后来的淮剧现代戏的舞美设计。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建湖淮剧的服装、造型、布景、道具等的设计与制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不但大量吸收了徽、京及其它姊妹剧种中比较成熟的设计样式,而且着意从歌舞表演中吸取营养,大大强化了舞美设计的装饰性,既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又能在整个淮剧界独树一帜,得到了行家的首肯,在省、市会(调)演中多次获奖。建湖淮剧团《公公做媒》一剧的舞美设计,还被收入《江苏戏曲志》一书。
 
      再如,淮剧《卖蟹》是一出边唱、边舞、边展开故事情节、边揭示人物性格的现代小戏,具有鲜明的轻喜剧风格。舞美设计时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仅在舞台中央的深色小绒幕前挂了一幅剪纸式的图案,内容是一只大螃蟹用螯夹着一支过滤嘴香烟。因为剧中有一个被鞭挞的小市民形象,外号就叫“过滤嘴”。除此以外,台上别无其它场景。这样的设计,洗练明快,幽默诙谐,既烘托了戏的喜剧气氛又为演员扩展了表演的空间。
 
     建湖淮剧的舞台美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广大淮剧观众的喜爱,它本身也在几代人的努力追求下而与时俱进,日臻完美。
 
第五章 建湖淮剧的演出团体和主要编、导、演员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淮剧团班
 
      建湖淮剧早期形成的团班比较紊乱,最早见于记载的有吕氏家族、骆氏家族、徐氏家族等大家族戏班。吕氏班中有正旦吕世凰、武丑吕维翔、花脸吕祝山等,他们原都是香火戏的艺人;骆氏班中有男旦骆步蟾、骆步兴、骆宏彦等;徐氏班中有徐连科、徐连发及后来加入上海淮剧团的著名老旦徐桂芳等。
 
      除上述三大家族班外,还有居住在建湖走马沟的徐氏家族班一系。最初由徽班老生徐天秀领班,其传人有小花脸徐长山、大花脸徐泰山以及琴师徐正德。由于建湖直到1941年才建县,有的戏班就在阜宁和盐城入了籍,如同盛班、单家班、韩家班、胜利班等。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详细了解建湖全部淮剧班社的情况,但知当时较有影响的有:
 
      韩家班 淮戏班社。建立于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是历史较长的一个重要的淮剧班社。班主韩太和,建湖草埝口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逃荒到上海,在闸北的“江北大世界”敲筷子清唱。后逐渐站稳了脚跟,筹备衣箱,以自己的子侄辈作为主体,组建了“韩家班”。早期以他的三个儿子德昌、德胜、德友为主,并邀请许金藻、李玉花、孙东升、华良玉等人参加。三四十年代韩家班涌现出许多优秀表演人才,如武旦韩传儒(八岁红)、武生韩刚、文武小生韩小友等,都是各行当的尖子。演出剧目也以文武兼长为特色。1952年,以“韩家班”为主体,在上海成立兄弟淮剧团。
 
      合益班  由吕维翔、苏正中、骆步蟾联合组建。吕维翔是上冈石桥头人,出身梨园世家,工武丑、武净。家学渊博,擅演《时迁偷鸡》、《蒋干盗书》、《活捉》等戏;在 《三盗九龙杯》中饰杨香武,爬杆技艺惊人;在《探阴山》、《红梅阁》、《阴阳河》等剧中饰判官,椅子功奇绝。
 
     嵇家班  班主嵇佳芝,男旦,建湖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苏北,致力于组织班社,先后在陈家班、双盛班、谢家班任领班;1943年自组嵇家班,又名新双盛班;1946年底到上海后,戏班改名“美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又改名为“群艺”。
 
     胜利班  班主沈月红,建湖上冈人。1946年,在南京组班,声誉日盛。1956年,率团到泰兴登记,成立泰兴胜利淮剧团,后调至宝应淮剧团。
 
     徐家班  班主徐寿宝,建湖庆丰界牌桥人,专工红生及做派老生,常演的戏有《南天门》、《九更天》、《临江驿》等剧。他唱做翻打,技艺精湛,在里下河一带享有盛誉。抗战爆发后,他自备衣箱,组建戏班。先后与其合作的有董桂英、李玉花、杨玉华等人。
 
                         第二节 建湖县淮剧团
 
     1954年7月,中共建湖县委批准成立建湖县淮剧团。由吴济良领班的新艺淮剧团和陈汝香领班的胜利淮剧团合并而成,演职员有75人之多。主要演员有吴麒麟、孙兰萍、周桂珍、孙红霞、石麟童、刘开成、吕其谦、周根福、赵中才、孙建泉、刘海云等。团里还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共青团和工会组织。
 
      剧团成立初期主要唱幕表戏,继而演出半幕表半实台词的传统戏或连台本戏,经济分配采取拆帐制。1956年起,县委、县政府陆续为剧团调进编剧、美工、行政事务等人员,演出才逐步改为文本戏,定腔定谱,并开始用幻灯字幕打出唱词,经济待遇也转为工资制。
 
      建湖县淮剧团从建团开始,一直能紧密配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中心任务,不断创作上演新的剧目,演遍了大江南北。“文革”前为止,共上演淮剧100余台,其中大型现代戏就有20余台,如宣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的未婚妻》,反映合作化时期农村生活的《社长的女儿》、《李双双》,支持非洲人民反美斗争的《赤道战鼓》以及歌颂英雄模范人物的《王杰》、《雷锋》、《焦裕禄》等。这些戏紧贴时代主题,反映火热的生活,收到了广泛的、积极的社会效果,为观众所喜爱。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知名演员有周桂珍、石麟童、刘开成等。
 
      1966年“文革”开始后,文艺事业遭到摧残,剧团无法演出。1968年底,剧团终被撤销,演职员工全部下放到位于颜单镇的县 “五七”农场劳动,后又相继分至县农机厂、县轧花综合厂(上冈)、县农具厂、县粮食局等单位工作。
 
      1974年10月,建湖县革命委员会决定重新恢复组建建湖县淮剧团。以原淮剧团青年队成员为主,抽调部分县“三代会”宣传队和农村文艺骨干组成。首演的剧目是移植于京剧的《盘石湾》,演出相当成功,受到广大干群的好评。
 
     建湖县淮剧团恢复组建以来,上演了由本县编剧人员创作的剧目80余台,而且一半以上是现代戏。其中《如何不如何》、《贾干事下乡》分别参加江苏省第一、二届淮剧节,均获剧本、演出一等奖;《野狼谷》、《陆秀夫》参加省第三、四届淮剧节获得演出、剧目奖。2006年1月,新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剃头匠与理发师》参加第五届江苏省淮剧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一等奖和另外7项14个大奖。该剧于2007年参加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荣获优秀剧目一等奖和其他8项12个大奖。2008年该剧入选江苏省2007-2008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又和警示淮剧《浪淘沙》一道,在2008年双获盐城市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小戏《良心》参加“江苏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决赛获二等奖。在历次市新剧目调演中,参演的剧目所获奖项均名列前茅。1982年,《卖蟹》出席江苏省新剧目调演并获优秀演出奖,该剧本还被收编为省戏剧学校的教材。1985年,《公公做媒》获江苏省优秀现代戏演出“百场奖”。1987年,江苏省电视台将《卖蟹》、《公公做媒》拍成戏曲专题片播映。1996年,《冲天鸟》获盐城市新剧目调演演出一等奖和市首届“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在全国被多个剧种移植演出。据统计,建湖淮剧团先后共有10多台剧目被各级电视台录制成电视片;还灌制唱片、摄制光盘四十余部。1990年,中央、省、市电视台在建湖联合摄制《淮剧演唱晚会》与《淮剧折子戏精选》,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文艺精品。与此同时,团里还涌现了备受里下河淮剧观众赞誉的“一生三旦”戴建民、刘素华、王锦宜、秦玉莲以及国家一级导演王友理。省、市报刊、电台对此均作过多篇报道。
 
      目前,建湖淮剧团共有演职员工32人,个个朝气蓬勃,人人充满活力。沈加秀、崔承凤、何敏星、李志芬等年轻演员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剧团坚持“以淮剧为主”的路子,每年演出250场左右,足迹遍布市内外和上海、浙江、山东、安徽等地。剧团还紧密配合县委、县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积极送戏到基层社区、工厂和农村,为经济社会建设和淮剧事业的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2006年,剧团被评为盐城市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省委宣传部奖励流动舞台演出车一辆。江、浙、沪演出洽谈会组委会又授予剧团“重合同、守信誉先进单位”的称号。2006年、2007年,剧团连续两年获盐城市“政府文艺奖”,2008年又被评为盐城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营淮剧团班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湖淮剧艺人曾组建了不少民营剧团,如华良玉(上冈人)1952年在上海组建了合兴淮剧团,吴济良(上冈人)在建湖组建了新艺淮剧团,陈汝香组建了胜利淮剧团。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这些民营淮剧团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在各地登记,就地成立了公有性质的淮剧团,县境内基本上没有一家民营性质的淮剧团。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多元文化逐渐兴起,戏曲领域也提倡开放搞活,民营艺术团体就此又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县境内正式注册从事淮剧演出的民营淮剧团已有5家。分别是:
 
      钟庄淮剧团  始建于1982年,由徐志猛率16位爱好淮剧的农民组成。到1985年,演职员已发展到50余人,舞台、音响、灯光等设备齐全。演员有徐志猛(团长)、陈云峰(指导员)、徐道修、陈政、钟文贵等。20多年来,该团一直活跃在盐城、扬州、泰州、兴化一带,被誉为“永久牌”的“泥腿子剧团”,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该团先后演出大型古装戏、新编古装戏、现代小戏达100多部。
 
      曙光淮剧团(少南淮剧团)  县淮剧团退休老乐师伍少南、演员周桂珠夫妇于1985年,由曙光戏剧学校培养的50多名学员组成。伍少南为团长,周桂珠为副团长创办,常年活动在泰州、高邮、兴化等地。演员有伍三春、朱正娥、陈晓霞、于建民、张成萍、成月华、伍秀萍、王兆祥等。该团演出大多为传统古装戏。
 
     金乐淮剧团  由淮剧老艺人徐美乐组建,自任团长,有演员20多人。上演传统古装戏,且多为幕表戏,观众以老年人居多。2007年11月,在南通市举办的江苏省首届民营表演团体优秀剧(节)目调演活动中,该团小淮戏《圆梦》获银奖。该剧团2004年在建湖县城创办“江淮戏馆”,坚持每天演出淮剧。
 
      光华淮剧团  由老艺人朱少华领衔演出幕表古装戏,有演职员工16人,常年走村串户,有时也在街头巷尾演出。
 
      文广艺术团  由原淮剧团副团长李文广筹建于2007年初,有演职员工20余人。常年活动于江、浙、沪一带,节目以歌舞小品、曲艺为主,有时也演出淮剧。该团现已挂名在盐城亭湖文化局属下,为亭湖区送戏下乡。
     
                     第四节 建湖著名的淮剧演员
 
     建湖境内对淮剧作出较大贡献并有一定影响的早期艺人,除吕氏、骆氏、何氏三大家族团班外,男旦、老生演员有时炳南,他擅演《骂灯记》中的王月英、《方卿见姑》中的姑母及《五台山》中的杨继业,是早期淮剧界“三大教主”之一;男旦演员梁广友则是早期淮剧“四大名旦”之一;文武老生何孔标除演本行戏外,还能兼演花脸、小丑,几乎各行皆能,为当时淮剧界三大巨头之一,被人称为“元始天尊”。
 
     由于建湖一直是淮剧发展的中心之一,当时许多盐城籍的如武旭东、单连生等,阜宁籍的谢长钰、谢长和、戴宝雨等(均为沟墩人,沟墩曾隶属建阳县),主要在建湖搭班合伙演出。另一方面由于建湖建县较迟,加之政区调整,不少建湖籍的演员被记为盐城、阜宁籍,如周二娘、杨金花、韩太和、陈为翰等。但这些演员都为淮剧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也都是建湖淮剧的骄傲。
 
     解放后建湖籍大批著名艺人活跃在各地淮剧舞台上,其中有上海淮剧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何叫天、徐桂芳,江苏省淮剧团的华良玉、华美琴、徐长山和主胡居乐、鼓师陈元龙,阜宁淮剧团的马惠珍,射阳淮剧团的筱月亭,宝应淮剧团的沈月红,涟水淮剧团的李玉芳和滨海淮剧团的吕瑶谦等。这充分说明建湖作为淮剧的故乡,曾向各地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淮剧艺人。以下着重介绍对淮剧传承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演员,以及部分影响较大的演员(以建湖籍为主):
 
      彭友庆(1861-1936) 老生。建湖草堰口人。自幼从艺,学习徽戏,基本功扎实,能戏颇多。在盐阜一带搭班演出时,既唱“大戏”(徽戏),也唱“小戏”(三可子)。1916年,与倪福康、梁广友、周洪奎等相继到上海,与韩太和、何孔标等合作,改唱江淮戏。他和谢长钰合演的《三戏白牡丹》,最受欢迎。叔彭端书,幼时读过私塾,曾据当地真人实事,编唱《丁黄氏》。先穿巷敲小盘清唱,后在上海大兴街芦席棚内编成江淮戏剧本,红极一时。晚年转为曲艺演员。弟海庆(彭五),擅演老旦。子正清,工二花脸,有“活周仓”之称。
 
     时炳南(1865-1929)建湖县人。原为医生,后正式习艺。初学旦角,后改老生,能演《骂灯》的王月英、《方卿见姑》的姑母及《五台山》的杨继业、《九更天》的马义、《一棒雪》的莫成等。多才多艺,颇有威望,在早期的淮剧界中,与武旭东、何孔标并称为“三大教主”。晚年,在上海“民乐”戏院任后台总经理,熟悉业务,又乐于提携后进,徐寿宝、张松林、陆三龙、顾汉章、曹月红等,均曾受他教益,当时有“时圣人”之誉。义子时少楠(陈广全),武生演员。能演《翠屏山》的石秀、《潘金莲》的武松、《西游记》的孙悟空等,后任幕表编导。建国初期去世。
 
     韩太和(1867-1958) 又名国茂,小名小磨子,建湖草堰口人。初学香火戏、徽戏。工旦角,如《大保国》的李艳妃等。后改老生,如《青风亭》的张元秀等。1907年,逃荒到上海,在闸北的江北大世界,敲筷子清唱。后与何孔标、潘天才、周廷福、武旭东等先后合作,在太平桥小菜场等地演出江淮小戏,先是坐唱,后穿服装表演,很受欢迎。后又迁到由刘柏川开的民乐戏院演出,影响逐渐扩大,便以其子侄辈为骨干,组建“韩家班”。三十年代以后,因年迈退出舞台,长期帮助戏班说戏,辅导后辈习艺。
 
     吕维翔(1872-1960) 武丑。建湖石桥头人。出身梨园世家。其父吕锡元,道光十八年(1838)生,是下河徽班文武生。维翔与其兄弟六人,均为徽剧演员兼唱“香火戏”。清末民初,很多徽戏艺人与“三可子”戏合班,逐渐改唱江淮戏。维翔工武丑、武净,家学渊博,曾与苏正中、骆步蟾等同班演出,并与骆共过衣箱,组建“合益班”。擅演《时迁偷鸡》、《蒋干盗书》、《活捉》等剧。演《三盗九龙杯》中杨香武,“爬竿”之技艺尤为惊人。演《探阴山》、《红梅阁》、《阴阳河》等剧的判官,“椅子功”出色。是淮剧草创时期的花脸演员之一。
 
     骆步蟾(1876-1941) 男旦。建湖石桥头人。自幼习艺,戏路很宽。能唱徽戏、京戏,也能唱“香火戏”、江淮戏。各种行当,皆能胜任。先演文武旦,如《水漫泗州》中水母、《战金山》中梁红玉、《湘江会》中无盐娘娘、《坐楼杀惜》中阎惜姣等,唱做兼擅,又能翻腾跌扑、打“出手”。后改花脸与红生,擅演《斩颜良》、《水淹七军》、《辞曹》、《过五关》等剧的关羽。基本功扎实,在盐阜、清(江)淮(安)宝(应)一带,颇有名声。常与吕维翔同台演出,并曾共过衣箱,一起组班。在淮剧草创期间,有一定影响。叔伯弟兄步宽、步兴、步卿、均为徽班“香火戏”演员。其侄骆宏彦、骆月楼,曾向他学习花旦、小生戏,后也都成为淮剧的著名演员。
 
     倪福康(1878-1962) 建湖上冈人。初学“僮子”,唱香火戏。后拜当地著名徽班净角演员苏正中为师,也曾向时炳南问艺。学青衣。擅长唱功,长期在苏北的“老乡班”参加演出。在“徽夹可”时期,改唱江淮小戏。民国初期,携外甥梁广友、梁广义等同赴上海演出,为江淮戏立足于南方作出一定贡献。倪福康长于徽、京二路,会戏众多,戏路极广,青衣、彩旦、花脸、老生,各种行当皆能胜任。子少鹏、徒华良玉,均为淮剧著名演员。
 
     何孔标(1882-1953) 生、旦艺人。又名何小碗子。建湖县人。幼时随单连生祖父习演徽剧,工文武花旦。刻苦练艺,功底深厚,在《红梅阁》中扮演李慧娘,台步稳健,腰腿功夫扎实,救裴生时的翻扑摔打,演技精彩。在《贵妃醉酒》中扮演杨玉环,摆出二十四个美人姿势,造型优美。“肚子大”,戏路宽,能掌握各类行当技术。中年时,改演文武老生、花脸与小丑,并能演猴戏《闹天宫》和武生戏《三挡杨林》等。被同行誉为“大二三花脸,老少副末旦,各种行当戏,演啥都象啥”。民国初期,随何孔德到上海,改唱江淮戏,首演于南京三合街三义戏园。以唱念做打俱佳,在淮剧界享有盛誉,人称“元始天尊”。他擅演的戏有:《打侄上坟》的陈百愚,《取都城》的刘璋、诸葛亮。《二度梅》的陈东川,《陈桥兵变》的赵匡胤,《大保国》的徐延昭,《下河东》的呼延寿廷、欧阳方,《雁门关》的潘洪,《九焰山》的武三思,《拾玉镯》的刘媒婆等。尤以演《祥梅寺》的了空和尚与《活捉三郎》的张文远,有走矮步与耍佛球、耍甩发、喷面彩等技艺。他与韩德胜合演《乡城会》,两个彩婆风趣逗乐的喜剧表演,生活气息浓厚,很受观众欢迎。
 
     周二娘(1884-?) 女艺人。建湖草堰口人。拜师彭友庆。先唱徽剧、京剧,后改淮剧,嗓音动听,擅演青衣角色,如《大保国》的李艳妃、《武家坡》的王宝钏等。表演细致、传神,苏北有“周二娘小戏格式多”之称。是淮剧界最早的女艺人之一。
 
     骆步兴(1889-1960) 男旦。建湖石桥头人。父骆恒昌,唱徽戏、“香火戏”,做“僮子”。自幼受家庭的艺术薰陶,学唱徽戏旦角,后改唱江淮戏。基本功非常扎实,能戏颇多,很多老艺人倪福康、华良玉等,都曾受他教益。其侄彦中、宏彦、月楼,均在他指导下,步入艺坛。民国初期,大批苏北艺人进入上海,他也是较早去南方的淮剧艺人,对淮剧立足于上海,也有一定贡献。中年以后,改演花脸。曾为戏院领班,也能演唱扬剧。并且熟悉文武“场面”,吹拉弹唱,均很精通。
 
     嵇佳芝(1889-1962) 男旦。建湖人。青年时代在家务农时,即学做“僮子”,演唱“香火戏”,后逐渐成为职业江淮戏演员。早期在盐阜一带演出,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曾去上海及江南一带从事演出活动。他擅演青衣,也演彩旦。在《骂灯记》中,前演王婆,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后演王月英,大段演唱,起伏多变,刚柔相济,极见功力。三十年代初,他同女门生王亚仙合演《双骂灯》,别具一格,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苏北,致力于组织班社,先后在陈(玉清)家班、双盛班、谢家班任“外写”(领班)。这一时期,兼演老旦。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盐城组织嵇家班(新双盛班)。民国三十五年(1946)底到上海后,戏班曾改名“美艺”。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群艺”。
 
     吕祝山(1893-1962) 净角。原名吕本祝。建湖石桥头人。祖传学戏,是吕氏门中从艺的第六代。先唱徽剧、京戏及香火戏,后改唱江淮戏,是淮剧最早的花脸演员之一。嗓音宏亮,扮相魁伟,天生“虎音”,人称“江淮一声雷”。专工“粉脸”(文净),兼演老生。二十年代初期,离开盐阜地区,去苏南,杭嘉湖等地演出。后长期在上海搭班,曾与淮剧界二十五位名伶结为义友,被认为是淮剧“粉脸”的代表人物。常演剧目有《雁门关调印》、《凤仪亭》、《断太后》等。建国后,曾参加上海合兴淮剧团工作。弟本庆、本亮等均唱“香火戏”。长子其谦,老生演员。次子瑶谦,鼓师。
 
     徐长山(1896-1963)  颜单镇走马沟人,徽剧三代家传。6岁从师学艺,15岁登台。1933年在上海加入江淮戏班,长期与马麟童、何叫天、筱文艳、杨占魁等合作,戏路极广,小丑、老生、花脸、红净皆可胜任。1959年转入江苏省淮剧二团。
 
     晏醉春(1900-1931) 女艺人。建湖县人。自幼随父习艺,文武兼长。擅演徽、京两路的旦角兼演江淮戏。如《七星庙》的佘赛花、《女审、包断》的秦香莲等,也能反串老生,如《李陵碑》的杨继业、《桑园会》的秋胡等。演技颇佳,在苏北里下河一带颇有声望。当时以她为主组建戏班,常与江淮戏艺人合作演出,是“京夹淮”时期较有影响的女艺人。其父晏志高,早年由“僮子”转入徽班学艺,老生演员,艺术造诣较深,曾领戏班。
 
     李玉花 (1899-1970)  女艺人。建湖冈西人,又名“潘二娘”,10余岁登台演戏,师承徽班艺人彭友庆,又得淮剧艺人李如金、陈龙英指教。1921年赴上海,以唱工见长,擅长六字结构的自由调“滚板”,词曲别具一格,被誉为“李玉花调”。抗日战争后期回到建湖,为苏北享有盛誉的女红角。1945年应上海高升大戏院之邀在沪公演《女审包断》和《赵五娘》,被京剧大师梅兰芳赞为“乡土气浓、声情并茂”。新中国成立后为后辈精心传艺,与筱惠春合力创办春光淮剧团,直至退休。
 
     梁广友  (1901-1935),男旦,又名梁琴芳,建湖上冈人。幼年学艺,工青衣,苦练出一副久唱不衰的好嗓子。有一定文化基础,尤以即兴编词为人所称道。《骂灯记》是其代表作。因长期与谢长钰(沟墩人,擅京剧)同台,颇受京剧影响,渐跳出纯唱范围,学得唱、做、念、打全面的表演艺术,被列为江淮戏“四大名旦”之一。后因劳累成疾,1935年殁于上海,年仅34岁。
 
     陈为翰(1903-1961) 生角。曾用艺名盖天红,建湖县人,祖辈徽班出身,幼学“僮子”。九岁开始习演徽剧,参与做神会念忏与“香火戏”演出。后入“谢家班”,由谢瑞龙传艺,初学武生,后改唱老生,因身材魁伟,嗓音宏亮,又兼学红生。十六岁起,改唱江淮戏,参加“三可子”演出,首演剧目《生死板》。1927年,与谢长钰、戴宝雨等一起探讨淮戏曲调唱腔,为[拉调]的诞生作出贡献。又将从僮子念忏中关公挂印封金之内容,增添旦角曹月娥,编成《关公辞曹》。与谢长钰合作,在上海南市太平桥小菜场戏园等公演。一炮打响。在《三戏白牡丹》中,陈演吕纯阳,谢演白牡丹。在《三堂会审》中陈演刘秉义,谢演苏三,均被认为珠联璧合。其它擅演剧目尚有《临江驿》、《扫松下书》、《扫雪打碗》、《南天门》与《岳飞》等,尤以关公戏最为成功,气质威武,嗓音宽厚,被誉为淮剧红生的最佳人选。三十年代,为扶持初露锋芒的筱文艳,合作演出《关公辞曹》,引人注目。1954年,参加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并为上海淮剧改进协会口述许多传统剧目。1961年,曾受聘于上海戏曲学校任教。
 
     沈月红(1910-1958)  男旦,建湖上冈人。原名沈长贵,字金生。自幼学艺,先后拜倪福康、武旭东为师,工文武花旦,尤擅风骚旦。后兼工青衣、老旦、彩旦和老生、粉脸、红脸、黑头、丑角,塑造出众多人物形象,在淮剧界影响较大。1946年起,他在南京组织胜利班,声誉极盛。1956年,创立泰兴胜利淮剧团,后调至宝应淮剧团。1958年,在演出连台本戏《铁台山》时,突发疾痛,救治无效。
 
     华良玉  (1910-1981)建湖上冈人。1921年随倪福康学戏。1930年在上海拜嵇佳芝为师。小生、老生、花脸均能应工,尤擅风流潇洒的“一滴小生”。他演唱的连环句,口齿清楚,很有特色。拿手戏有《王文与刁刘氏》、《方卿见姑》、《罗英访贤》等。1952年,组织合兴淮剧团,任团长。1955,年加入阜宁淮剧团,1958年进江苏省淮剧团,其女华美琴为著名旦角演员。
 
      徐寿保(1911-1950) 老生。建湖庆丰乡界牌桥人。原名藩圃,十四岁起,随父做“僮子”,唱“香火戏”,并参加“三可子”戏班演出。十八岁时,向楼王镇的舅父王如顺学艺,先演徽戏,后改淮戏。专演“红生”及做派老生。他扮演关公,仅化淡妆,出场后,脸即变红,端庄威严,甚为传神,颇受内外行的推重。何益山的“红生”戏,就曾受他的教益。常演《南天门》、《九更天》、《临江驿》等剧,唱做翻摔,技巧精湛,在里下河一带享有声誉。抗日战争前,徐寿保曾到上海演出。日军侵占上海后,返回苏北,自备衣箱,组建戏班。先后合作的有董桂英、李玉花、杨玉花、耿麟童、董月红等。其妻许凤仙,盐城许家巷人,自幼随父唱“门叹词”,后也为淮剧演员。
 
     骆宏彦(1911-1982) 男旦。原名骆文林,小名二灌子,建湖上冈人,出身梨园世家,祖辈从事徽剧。其祖父骆恒昌,父步升,伯步蟾、步宽,叔步卿,均为徽班或“香火戏”艺人。幼受家传,工花旦。其弟月楼(又名骆文松),习文武小生。兄弟常同台演出《凤仪亭》、《断桥》等剧。二十年代末期,随父辈到上海闸北义和园,演出《白蛇传》等剧,扮相俊秀,唱做俱佳,备受欢迎,其稍通文墨,谈吐唱戏皆有文采,常吸取徽、京艺术特点,丰富淮剧剧目与表演艺术。三十年代初期,在南市吴家木桥鼎新舞台,与马麟童、刘鸿奎等同台演出时,邀聘绘景师邓格非在《牛郎织女》中,使用软硬布景装置,渲染舞台气氛。从此,江淮戏舞台开始重视舞台布景设施。骆宏彦善于团结艺人,尊重并支持他人的艺术创新。当谢长钰始创的[老拉调]问世后,他率先带头演唱。后来,筱文艳的[自由调]诞生后,他不仅自己演唱,并去各淮戏班社游说,终为同行所接受,广为流行。骆宏彦与田汉、洪深、梅兰芳等戏剧界著名人士均有交往。在武旭东、马麟童、何叫天等人的协助下,1945年,成立由骆宏彦为主任的“上海江淮戏公会”。1946年又成立上海江淮戏联谊会,田汉、洪深曾亲笔题诗相赠。1950年,任“上海淮剧改进协会”主任,协助文化主管部门,贯彻“改戏、改人、改制”政策,并协调各淮剧团人员的工作关系,开展传统剧目整理工作,编纂《淮剧韵辙》,保留大批珍贵资料。“文化大革命”中,受害致残,长期瘫痪, 1982年病逝。
 
     杨金花(1911-1985) 女艺人。建湖草堰口人。自幼随父(杨如谨)、兄(杨月清、杨月楼)学艺。十八岁,在盐阜地区的“东路”江淮戏中初露头角。同年,在运河沿线演出,学唱西口[淮调],不断融进[拉调]、[香火调]等唱腔中抒情柔美、自然流畅的成份,逐渐形成了刚柔相济、自成一派的东路清板[淮调],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民歌风味,甜润清新,醇厚动听。对淮剧声腔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1943年前后,杨金花在西口运河一线,与周茂贵、郝寿山、吴寿琴等人先后同班。1947年,与朱长胜、梁文喜、五岁红(栾玉华)等人于清(江)、淮(安)、宝(应)一带搭班。专工花旦、青衣,人称“杨小闺女”,红极一时。1949年,曾领班去天长、六合、南京、镇江等地献艺。1950年,与王为民、王为德等组成淮光剧团。1953年,与梁文喜、栾玉华等组建滨海县淮剧团。1956年到1958年期间,曾先后被邀聘为江苏省戏剧训练班、盐城市艺术学校与滨海县艺术训练班老师。
 
     何叫天(1919-2004)  建湖冈西人,原名何万泰,国家一级演员。8岁学艺,10岁登台演出,后赴上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与筱文艳、马麟童等筹办上海淮光剧团。通过长期的演艺实践,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何派”生腔艺术,创造了自由调“连环句”,极大地丰富了淮剧唱腔表现力,为淮剧唱腔艺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一生塑造了许多艺术形象,成为淮剧的“一代宗师”、戏剧界一面旗帜。这位从淮剧故乡走出去的杰出艺术家,历任上海淮剧团艺委会主任、副团长、艺术顾问等,是上海第一、第二届政协委员。
 
     徐桂芳  (1919-1988)男旦,建湖庆丰人,原名贵圃。10岁师承陈玉庚学淮戏。1906年,去上海随沈长发学艺,工青衣、花旦。40年代末改老旦。1951年参加淮光淮剧团后,专业老旦应工,创造了独特的徐派老旦唱腔。1960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是淮剧界颇有声誉的艺术家。其代表作有《探寒窑》、《岳母刺字》等。
 
     筱月亭(1917-1964)  生角。原名符兆郎。建湖上冈人。工小生,以唱功见长,大段唱词能即兴编就,而且妙语如珠,富有生活气息,人称“词博士”。有时独自在场,边编边唱,既俏又绝,极受观众欢迎,被雀为“唱不死的筱月亭”。1955年春,参加射阳淮剧团。
 
     唐雪芳 1922年生,建湖人,原名叶素娟,早期淮剧界著名旦角女演员,上世纪四十年代成名于上海,与何叫天、杨占魁、筱文艳等齐名,是上海淮剧界相当有影响的名角之一。凭着多年的舞台演唱实践,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创了淮剧唱腔中的“大悲调”。1958年,回到建湖淮剧团,演过《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等。1978年退休。
 
     马惠珍(1933-1974)  女,高作人,旦角演员。五岁随母学艺,九岁登台。后在上海师从武云凤。1953年进阜宁淮剧团,为主要演员。1954年任阜宁淮剧团副团长,她幼年专工武旦、刀马旦,擅演《七星庙》的佘赛花、《薛丁山征西》的樊梨花。后特工花旦,扮相艳丽,唱做俱佳。饰演《急拿王兆》中周巧云一角,尤其为人赞赏。
 
     石麟童 (1934-1999)建湖湖垛镇人,著名淮剧演员。早年随父做僮子,先在京剧班学打击乐,后改学戏。自54年至68年剧团撤销前,一直在建湖县淮剧团工作。擅演须老生而深受观众喜爱,曾在《秦香莲》中饰包公,《五王反京》中饰老丞相,《寇准背靴》中饰寇准,《十五贯》中饰况钟,在传统古装戏中饰演了许多须老生舞台形象。在现代戏中塑造的正、反以及中间派的舞台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文革”后,在阜宁县淮剧团工作,主演的现代淮剧《一字值千金》曾影响全国,九十年代借调盐城市淮剧团主演的《鸡毛蒜皮》获国家级专项大奖。1999年病逝。
 
     筱海红  1934年生,建湖庆丰东吴庄人,原名吴彩霞,国家一级演员。1940年随父母学艺,工文武花旦兼青衣。1949年加入上海联谊、建新两团,后又入上海淮剧团。代表作有《九件衣》、《哑女告状》等,曾当选为上海市闸北区人民代表,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文化工作者。
 
     周桂珍  女,1938年生,艺名“筱蝴蝶”(群众称为“小蝴蝶”)。“文革”前为建湖淮剧团当家旦角、副团长,是淮剧流行地区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成功塑造过多个旦角人物。1975年协调至泰州淮剧团任副团长,多次参加会演并获奖。
 
     徐佩华  (1944-1992),生于上海,祖籍建湖,国家二级演员,工刀马旦、青衣,艺名筱玉梅。1956年进上海浦光剧团,拜筱文艳为师,在淮剧舞台上饰演过多种角色,获优秀演出奖多次。
 
     刘素华  女,1944年生。1954年6月进建湖淮剧团,为主要旦角演员,工花旦、青衣。从艺40余年,主演了《蔡金莲告状》、《祥林嫂》、《公公做媒》、《白蛇传》等,曾获省“百场奖”、优秀表演奖。
 
     何双林  1945年6月生,上海淮剧团著名演员、导演,国家一级演员。1957年随父何叫天学艺,1980年进上海戏曲学院导演班进修。在新编古装戏《金龙与蜉游》中塑造金龙一角,获国家优秀表演奖,同时获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他在淮剧舞台上塑造过众多人物形象,并导演过淮、越、京、锡、昆、话等多剧种剧目,系戏剧界较有影响的人物。
 
     戴建民  1946年生,国家二级演员,曾任建湖淮剧团副团长、党支部书记,1999年退休。他出生梨园世家,幼时随父母学艺,基本功扎实,工小生兼老生,戏路宽,正反角色均能胜任。他能演唱,善文善武;唱腔韵味醇厚、优美动听。从艺50余年,塑造了众多舞台形象。
 
     王锦宜  女,1947年生,建湖淮剧团主要旦角演员。1959年进团,从艺40余年,工花旦、青衣,文武兼长。其代表作有《白蛇传》、《哑女告状》、《秦雪梅吊孝》、《江姐》等,曾获省、市优秀表演奖。
 
     秦玉莲  女,1948年生。建湖县淮剧团主要旦角演员,工花旦、青衣、彩旦。1959年进团,从艺40余年,在《屠夫状元》、《白蛇后传》、《烽火同心》、《大明贤后》等剧中,塑造过多个角色。
 
第五节 建湖著名淮剧编导和作曲
 
     早期的建湖淮剧曾有过不少编导和作曲人员,但因年代久远而不见于记载。现仅就几位作一简介,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在建湖工作过、并对建湖淮剧有过贡献的阿英亦在介绍之列。
 
     阿英(1900-1977)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原名钱杏邨,笔名魏如晦。安徽芜湖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起在新四军军部工作,并参加陈毅领导建立的湖海艺文社。他重视淮剧的改造与创新,专门写了《论淮剧》、《农村剧团的组织、训练与演出》等文章,编辑《戏剧特辑》,办培训班并亲自任教,为建湖农村戏剧活动做了大量工作。1943年,应唐克(建湖草埝口人)之邀,亲自为建阳文工团员讲课、选剧本,指导他们排演了新淮戏《照减不误》,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减租减息的斗争,影响极大。
 
     马仲怡(1913-1990)  著名编剧,建湖蒋营人,幼年爱好文艺, 1936年春到上海,做过检票,敲过小锣。1950年开始改编戏剧作品,并在上海淮剧团就职。先后改编、移植、创作大小剧本50多部,如《秦香莲》、《杨八姐游春》、《探寒窑》、《女审》等,都成为淮剧的保留剧目。
 
     顾鲁竹  1915年生,中共党员,建湖人。新中国成立初期任教师,1955年调入上海淮剧团。先后改编、移植、创作大小剧本100多部。主要作品有《丁黄氏》、《三女抢板》、《牙痕记》、《九件衣》、《忠王李秀成》、《党的女儿》等,还为盐城、建湖、泰州等地的淮剧团创作过剧本,是淮剧界著名的编剧,为淮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戴尧天(1919-1988)  建湖建阳新阳村人,教师出身。解放后直到1970年前,曾改编、移植了大戏数十部,如《社长的女儿》、《志愿军的未婚妻》、《红色的种子》、《五王返京》、《焦裕禄》、《王杰》等。为配合推行民主理财制度和推广杂交稻制种,创编了大型现代剧《民主理财》、《杂交稻》等剧本,对全县的农村建设起了推动作用。后调县文化馆工作。
 
     王荫  1922年8月出生,建湖县高作镇人, 1943年参加革命,历任小学校长、高作区文教区员、建阳县(建湖县前身)文教科文化股长、盐城专区人民剧场经理、实验淮剧团团长、支部书记、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职。因爱好文艺,与淮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编著和出版《淮剧曲调介绍》、《民间淮剧曲调介绍》、《艺文枝叶》。
 
     潘凤岭  1925年生于建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其母李玉花为我国第一代淮剧女演员。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与唐雪芳(叶素娟)合作完成了“大悲调”的创作,声誉鹊起,被人称为“胡琴大王”。1952年进入上海淮剧团拉主胡。传统的积淀加上音乐理论的钻研,使其音乐创作突飞猛进,对淮剧曲调的改革创新和完善作出较大的贡献,对筱文艳、何叫天、杨占魁、马秀英等淮剧艺术家唱腔流派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他还借鉴兄弟剧种的唱腔特点,融会贯通,使淮剧曲调做到声腔结合,音乐完美。其演奏技术也成为一代楷模。
 
     曾栋君  1927年生于盐城,离休前任建湖文化馆副馆长,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46年从事部队文化工作。1960年调建湖淮剧团当导演,先后协导的大戏有《赤叶河》、《江姐》、《雷锋》、《红缨歌》、《兵临城下》、《南海长城》、《赤道战鼓》等;另在群众文艺会演中,执导过小戏20多部。
 
     居乐  (1932-2003) 原名居春勇,建湖县人,16岁涉足淮剧,凭着自己对淮剧艺术的喜爱和追求,虚心向前辈艺人求教,向同行好友学习,就这样多听多看,偷学暗记,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淮剧界唯一的无师自通的一代琴王。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在淮剧界就盛传“南潘北居”之说,南即指上海淮剧团琴师潘凤岭,北即指居乐。从艺以来,先后承担了一百余台大型古装、现代淮剧的音乐创作,并担纲主奏。代表作《赠塔》、《告御状》、《秦英平西》、《唐知县审诰命》、《舍妻审妻》、《杨八姐游春》、《狸猫换太子》、《红灯记》、《金色的教鞭》、《打碗记》、《离婚记》、《双送鞋》等剧目多次参加部、省、市重大艺术活动和文艺会演,并多次荣获音乐创作奖。其技艺纯熟,演奏完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有淮剧“花派”琴师之美誉。先后在上海联谊淮剧团、镇江淮剧团、江苏省淮剧团担任主奏兼作曲。1989年,被首批聘为国家一级演奏员。
 
     伍少南  男,1934年4月生,籍贯阜宁喻口(曾隶属原建阳县),自幼在建湖学艺、生活和工作,淮剧界著名音乐工作者。为建湖县淮剧团主胡和音乐设计,创作过几十部淮剧剧目的曲调。1952年在建湖为淮阴京剧名旦宋长荣伴奏过《起解》、《会审》,1953年曾为京剧名角彭学琴伴奏过《红娘》、《玉堂春》、《凤还巢》,同年参加了吴济良的“新艺淮剧团”任副团长。1954年7月“新艺”和“胜利”两个民间职业剧团合并成立建湖县淮剧团,任主胡。此后调至盐城专区实验淮剧团参加华东区六省一市戏剧观摩会演,1956年获乐师奖。1958年在省戏剧艺术学校作曲班学习音乐理论、作曲法,结业后创作江苏民歌《新娘子刚进庄》。1981年创作的《卖蟹》音乐唱腔,获盐城市会演音乐创作奖。为本团的《孟姜女》、《蔡金莲告状》、《牙痕记》、《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数十台剧目谱过曲。在《牙痕记》、《卖解》等多个剧目的创作中,对淮剧音乐及唱腔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徐正德  艺名淮海,1935年生于上海,江苏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在江苏省文化干校编导班进修,退休前是县文化馆干部。幼时随父徐长山学艺练功,文武兼能,曾编导《按院印》、《韩信》等剧目参加镇江市和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后改行于淮剧唱腔设计,先后为《祥林嫂》、《南归记》、《红楼梦》、《恩仇记》作曲。在县群众文艺会演活动中为几十个小戏谱曲,如《春到农家》、《好事多磨》、《后顾无忧》、《鳏夫门前》、《种瓜得瓜》等。为县淮剧团作曲的有《三凰求凤》、《隐形杀手》、《法海赔情》等多个小戏。
,
 
     金之愚  1935年生,男,回族,镇江人, 1976年从事戏剧创作,后任县文化局剧目工作室主任,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主要创作有淮剧小戏《双丑会》、《卖蟹》,大型现代戏《贾干事下乡》、《烽火同心》等。其中《卖蟹》是小戏创作中的一个典型优秀剧本,被戏校选作教材。
 
     仇安东  1938年生,男,建湖淮剧团演员。在团期间曾改编、整理、移植了大型传统古装戏《蔡金莲告状》、《泪洒相思地》、《牙痕记》、《赵五娘》、《济, , , , 公》(上下集)、《皮五辣子》等。
 
     李宗远  1939年生,建湖宝塔人,1960年毕业于盐城师范,曾于1965年、1990年两度入导演班进修。历任中小学教员、文化站长、建湖淮剧团导演助理、文化馆副馆长等职。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以来,执导过大小戏《杨立贝》、《枫莲》、《难唱的恋歌》、《分家》、《诓妻记》、《母女会》、《不是误会的误会》、《相亲》、《公仆情》、《合格》、《放线》、《争牌》等。
 
     杜学连  1945年8月生,建湖冈东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9月从教,1975年调县文教局(1984年划归文化局)从事戏剧创作至今。1994年起先后担任县剧目工作室副主任、主任。从业28年来,创作、整理剧本30余部,其中发表、上演及获奖的戏曲有《破案》、《两担粮》、《秦雪梅吊孝》、《水乡二柳》和《大明贤后》、《剃头匠与理发师》等20余部。《剃头匠与理发师》获江苏省优秀剧目奖,并入选省精品工程。
 
     王友理  1945年10月出生,射阳人,1959年毕业于盐城鲁艺编导班。现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导演学会会员。从事艺术工作以来,做过演员,任过淮剧团导演、团长等职,退休前为建湖县文化馆副馆长。先后执导过大小戏100余部。大戏《如何不如何》、《贾干事下乡》、《剃头匠与理发师》,先后在江苏省一、二、五次淮剧节获优秀导演奖;《三秀才》获第三届淮剧节、江苏省第三届戏剧节金奖。由他执导的淮剧《吴承恩》、淮剧《韩信》、《剃头匠与理发师》先后入选江苏省戏曲剧目精品工程。发表戏剧导演论文多篇,《简论田汉戏剧创作的美学追求》,获田汉优秀论文奖。他对淮剧的发展和创新很有贡献,是淮剧界乃至整个戏曲界较有影响的著名导演。
 
     袁福荣  1946年生,建湖人,中共党员。1975年从事戏剧创作至今。先后创作大戏近20部,改编、移植大戏10多部,均由淮剧团排练演出。有近10部在省、市刊物上发表。另创作小戏10多个,多次参加省、市、县群众文艺会演并获奖。曾任建湖县淮剧团党支部书记,县剧目工作室副主任、主任。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
 
     金学桂  1946年8月出生,建湖建阳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退休前为建湖文化馆、博物馆副馆长,现为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副研究馆员。从事艺术创作以来,创作小戏50余部、大戏19部,其中《多管一方》、《村官“偷”羊》、《冤斩马谡》、《碧血盘丝洞》获省、国家奖项,收入戏剧文学专集;创作、拍摄电视剧、电视专题片5部;发表出版十二集、三十集电视文学剧本各1部、广播剧6部。现为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
    
     赵海龙  1948年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66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曾任演员、导演、编剧、建湖县剧目工作室副主任,二级编剧。创作大戏、小戏40余部,主要有大型淮剧《醉县令》、《路难行》、《中国梦》以及话剧《黑色的光环》。其中《醉县令》在《江苏戏剧》发表;《黑色的光环》在北京《新剧本》发表,2000年被选入百部话剧精品库。1997年香港CTC出版《赵海龙剧作选》,选入戏曲、话剧、电视剧剧本6部。
 
     宋吉华  1954年7月生,建湖上冈人。建湖县淮剧团音乐设计。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市戏剧家、音乐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为剧团的《秦雪梅吊孝》、《香罗恨》、《祥林嫂》、《丁黄氏》、《十把穿金扇》、《白蛇后传》、《鸳鸯村》、《如何不如何》、《贾干事下乡》、《水乡二柳》、《公公做媒》等多个剧目担任音乐设计,在历次省、市重大艺术活动中获多个音乐设计奖。也曾为宝应淮剧团的《杨柳湾》、《养蛇女》、滨海淮剧团的《三秀才》、淮安淮剧团的《庄家少爷》、兴化淮剧团的《留一盏灯》、涟水淮剧团的《王秉章》、《刘胡兰》等剧作曲,和上海淮剧团的《大路朝天》、《夫差与西施》、《窦娥冤》等剧配器。特别是在江苏省淮剧团《蓝齐格格》、《一江春水向东流》、《太阳花》、盐城市淮剧团的《今夜星辰》、《马代表进城》、《十品村官》,淮安淮剧团的《韩信》等剧担任配器,这些剧目获得了国家、省级多项大奖。
 
     李秀梅  女,1964年生,建湖高作人。1994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编剧班,现为芦沟镇文化站长。从事文化工作以来,创作小戏和大型现代戏10多部。其中《辛酸的风流》、《此情难却》、《回乡记》、《造桥记》、《十八里路弯弯》、《冬去春来》、《苦泉水》等均获市新剧目奖,小戏《泼姐骂鸡》获省、市优秀剧目创作奖,并发表于省《戏剧丛刊》。
 
第六节 建湖淮剧的演出场地
 
     解放初期,建湖淮剧在乡村、集镇演出都是搭建土台,后各地建起剧场后,通常都在剧场演出。建湖县城最早的剧场是五十年代建于老街上的人民剧场,成为当时剧团在县城唯一的演出场所。该剧场直到九十年代县城第一期拆迁改造时才拆除,前后存在四十余年。现原地改建的人民剧场是一座小型演艺厅。
 
     “文革”后,建湖淮剧也迎来了解放后的第二个鼎盛时期。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新建剧场影院遍地开花,仅县城最多时可以进行演出的场所就有5处(人民剧场、建湖影剧院、工人文化宫、文化剧场、镇北影剧院)。八十年代,各个乡镇也纷纷兴起新建、改建剧场的热潮。县内18个乡镇均建有剧场。且有多个剧场如蒋营、上冈、建阳、庆丰等其规模设施都可以与县城最好的剧场媲美。每个剧场每年都有多场淮剧演出。
 
     2000年以来,随着戏曲市场的变化,县城各大演出场所经营遇到严重挑战,县人民剧场、工人文化宫、盐淮影剧院、建湖影戏院、文化剧场等先后停业。2003年新建的建湖会展中心。2009年10月搬入运行的上冈文化活动中心成为主要的演出场所。2009年县委、县政府又启动建设建湖文化艺术中心,将成为新的演出场所。在政府大力投资改造戏剧演出场所的同时,民营戏馆也悄然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湖金乐淮剧团在县城创办的“江淮戏馆”。
2004年,演员出身的徐美乐自筹资金、自购设备,组建了“建湖县金乐淮剧团”,这是一家在县文化主管部门注册并领取演出执照的民营淮剧团。当年6月,租借了位于汇文路上原县电影管理站的一座放映厅作为演出场所,取名“江淮戏馆”。2009年9月转移到西塘河边原人民剧场演出小厅。仍挂“江淮戏馆”招牌。金乐淮剧团演员、乐队共16人。队伍精干,专演传统古装戏。剧目有《王莽篡位》、《秦雪梅吊孝》、《赵五娘》等淮剧“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中传统戏四五十台,且连台本戏居多。每天上演不同剧目,票价4元,每场观众200人左右,以中老年人为主,每年演出400场左右。
 
第六章 建湖淮剧的主要剧目
 
第一节 建湖淮剧中的传统剧目
 
      建湖淮剧源远流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传统剧目。还在“六人三抵面”时期,就有了《打灶》,《打刀》等 “十打”,还出现了《隔帘》、《访友》等十几出“对子戏”。建湖淮剧搬上舞台后,加快了剧目的发展。通过长期的积累,终于产生了近百个剧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九莲” 、“十三英”和“七十二记”。所谓“九莲”,即《秦香莲》、《蔡金莲》、《王玉莲》、《李桂莲》、《潘金莲》、《李翠莲》、《窦金莲》、《陆金莲》、《蓝玉莲》。所谓“十三英”,, 即《顾凤英》、《罗凤英》、《王月英》、《成凤英》、《王大英》、《王二英》、《苏凤英》、《林鸾英》、《殷凤英》、《苏迪英》、《周桂英》、《王鸾英》和《王桂英》。至于“七十二记”,主要有《合同记》、《金钗记》、《孝灯记》、《蓝衫记》、《琵琶记》、《白兔记》、《三元记》、《牙痕记》、《玉杯记》、《药茶记》、《玉带记》等。建湖淮剧剧目至此才有点“自成系统”的格局。可惜这些戏都只有一个主要情节,演出时全靠演员根据这个主要情节在台上即兴发挥(即所谓 “幕表戏” ),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文本”,徒弟学艺也仅靠师父口授心传而已。
 
      建湖淮剧真正全面地按照文本来排演传统剧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此前固然也有一些本子,但大多是 “手抄本”或“油印本”,不但在思想内容上精华与糟粕并存,而且文字上也是讹误百出,令人难以卒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党和政府组织力量对一部分传统剧目进行整理,建湖淮剧的传统剧目才有了相对稳定的文本,成为像模像样的剧本。
 
     建湖淮剧团自建团以来,排演过几十部“文本化”了的传统剧目,而经常上演的就有20多部。其中主要有潘海南整理的《宝莲灯》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仇安东整理的《牙痕记》和《蔡金莲告状》、顾鲁竹与仇安东整理的《赵五娘》、戴尧天整理改编的《五王返京》和《汴梁图》、袁福荣改编的《血冤》以及从姊妹剧种移植过来的《白蛇传》、《唐知县审诰命》、《十五贯》、《恩仇记》、《哑女告状》、《屠夫状元》、《骨肉冤》、《杨三姐告状》、《包公误》、《皮五辣子》等。
       
第二节 剧目工作室的建立
 
     为了适应对淮剧传统剧目加工整理和创编新剧目的需要,建湖县于1974年先在文教局内设置创作组,后改为文化局剧目工作室。剧目工作室的编剧们对建湖淮剧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在现代戏创作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文革”以后,他们创作了小戏《双丑会》,移植了《园丁之歌》等节目,有力地揭露了“四人帮”的罪行,配合了党的落实政策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创作了小戏《收工之后》、《两担粮》,宣传生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为纠正“文革”带来的思想混乱和社会不良风气,他们及时创作了《卖蟹》、《翻眼无情》、《赌祸》、《深渊》等剧目,无情鞭鞑假、恶、丑,热情讴歌真、善、美。为了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他们先后改编了大型现代戏《江姐》、《骄杨》,创作了《烽火同心》等剧目,告诉人们:不应忘记革命先烈为争取全民族的解放所作的斗争。为弘扬英雄人物对党对国家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创作了大型现代戏《雷锋》、《孔繁森》,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在配合宣传党的基本国策、弘扬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方面,他们及时创作了《如何不如何》、《水乡二柳》、《心肝宝贝》等现代戏。在宣传党的廉政建设、法纪教育过程中,他们创作了大戏《浪淘沙》、小戏《良心》,歌颂党的优秀干部,警示少数党员、干部不要以权谋私陷入泥坑。在推进经济发展方面,他们先后为县内十多家单位和企业编排了《水利之光》、《希望的田野》、《绿色的建湖》、《优生优育》等专场剧目。
     
第三节 优秀传统剧目的改编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重视淮剧艺术的发展,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组织文艺工作者对上百个淮剧传统剧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为四大类,逐一加工、修改,使剧目情节更完整,艺术更丰富,内容更健康,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
 
     爱情类剧目。这类剧目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最主要的是“七世姻缘”的故事,亦即《孟姜女》、《梁祝》、《秦雪梅吊孝》、《郭华买胭脂》、《水漫蓝桥》、《陈英卖水》、《隔墙相会》这七部戏。它们描述了七对不同时代的青年男女,在封建势力迫害下,婚姻不得自主、夫妻不得团圆的悲惨遭遇。经过加工整理,《梁山伯与祝英台》、《郭华买胭脂》、《隔墙相会》和《水漫蓝桥》成为优秀的淮剧经典剧目。建湖淮剧团整理改编的《孟姜女》和《秦雪梅吊孝》,成为精品保留剧目,年年上演,经久不衰。
家庭伦理类剧目。这类剧目围绕夫妻、婆媳、姑嫂、妯娌、父子、兄弟、姐妹展开矛盾冲突,发展故事情节,提倡伦理道德,主张惩恶扬善,具有强烈的警世功能。主要有《莲花庵》、《秦香莲》、《孝灯记》、《赵五娘》、《牙痕记》、《蔡金莲告状》等。这类戏本来就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过整理加工,观众更加喜爱,百看不厌。建湖淮剧团整理改编的《赵五娘》、《蔡金莲告状》等传统戏,在苏北一带颇有名气。
 
     爱国主义精神宣传类剧目。这类节目有《告御状》、《河塘搬兵》、《双龙会》、《穆桂英挂帅》、《樊梨花》、《岳母刺字》等。这些节目主题鲜明,教育意义深刻,经过整理加工,情节更加集中,人物更加生动,演出时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告御状》、《河塘搬兵》中的某些唱段,在建湖脍炙人口,传唱者极多。
 
     清官廉政类剧目。这类剧目有《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孙安动本》等,颂扬了刚正不阿的清官,鞭挞了贪官污吏。特别是经过加工整理的淮剧剧目《三女抢板》,扬正气,讲仁义,是淮剧中的品牌节目。建湖淮剧团曾因演出连台本戏《包公案》,造就了一代名演员石麟童,淮剧观众称他为“活包公”。
 
      对于优秀传统节目的加工改编,建湖的编剧们作出了极大努力。据不完全统计,到现在为止,他们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已达40多个,其中有《蔡金莲告状》、《白蛇传》、《秦雪梅吊孝》、《孟姜女》、《牙痕记》、《赵五娘》、《济公传》、《穿金扇》、《哑女告状》以及移植的《陈三两》、《状元打更》、《碧血扬州》、《皮五辣子》等。这类剧目占建湖淮剧演出剧目的半壁江山。它们以新的风貌展现于淮剧舞台,给观众以新的审美感受,而且有很多已走出建湖,占领了江淮流域大部分地区,并打入上海。
 
第四节 建湖淮剧的新编剧目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建湖淮剧的剧目以传统戏为主,现代戏仅占极小部分。最近这30多年,现代题材的剧目大幅度增多,传统戏也已经过再整理、再加工,成为新编剧目的一部分。这种变化,与淮剧观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艺术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老腔老调老面孔”,他们对建湖淮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现代戏和新编古装戏才逐渐发展成为建湖淮剧剧目中的主流。
 
     建湖淮剧中的新编现代戏剧目,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40部之多,其中较有影响,或在省、市级会(调)演中获得较高奖次的有:陶汉章的《好事体》、金光辉等的《民主理财》,王沂的《公公做媒》和《二百五传奇》,袁福荣的《鸳鸯村》、《赌祸》、《如何不如何》、《孔繁森》、《红盾曲》、《烽火同心》,袁福荣、王友理的《冲天鸟》,杜学连的《水乡二柳》,杜学连、赵海龙的《剃头匠与理发师》,金学桂的《蓝盾情》、《深渊》以及孙玉华、袁晓亚的《浪淘沙》等。
 
     建湖淮剧中的新编古装戏剧目,为数也不少,主要的有杜学连的《秦雪梅吊孝》和《大明贤后》,袁福荣和王友理的《香罗恨》(上、下集)、《穿金扇》、《丁黄氏》,杜学连和何双林的《玉珮记》,金学桂和莫如华的《鸳鸯榜》,王沂的《陆秀夫》、王正章的《白蛇后传》,仇安东的《济公》、《陈三两》和《血泪缘》,金学桂和袁福荣的《野狼谷》等。
 
第五节 建湖淮剧中的小戏
 
     建湖淮剧中还有大量的小型剧目,每个剧目演出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被称为淮剧小戏或干脆叫做小淮戏。
 
     就题材而论,淮剧小戏大多反映里下河地区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劳动与爱情,几乎全都是群众很熟悉的人和事,很受观众的欢迎。淮剧小戏并不因其“小”而不能反映丰富多彩的内容,相反,它照样有鲜活的人物、复杂的感情、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短小精悍、短兵相接的形式,对某种人、某些事、某类社会现象作出最快速的反应,或褒或贬,或臧或否,态度鲜明,给观众以直接的冲击力。它是建湖淮剧中的“轻骑兵”。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湖淮剧中的小戏曾经创造了建湖群众文化活动的辉煌,建湖也因此被誉为“小戏之乡”。
 
     一年一度的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为淮剧小戏提供了极好的展示平台,业余小戏作者犹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县城乡。因此,建湖的淮剧小戏创作一直很活跃,有不少剧本被搬上舞台,有的甚至成为专业剧团的保留剧目,有的在省、市会演中获得了大奖。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近30多年来,建湖创作并演出了近500个淮剧小戏。其中留给观众印象较深的有吴义的《一箩豆》,袁福荣的《收工之后》、《夸媳妇》、《签约》和《一份定单》,杜学连的《破案》、《两担粮》、《芝麻小事》、《二传手》和《村长打更》,李秀梅的《泼姐骂鸡》,戴德厚的《卖粥姑娘》和《金心记》,金学桂的《借钱》、《三赔情》、《冤家路宽》、《春到农家》和《特殊寿礼》,张志凤的《一张调令》,纪晓成的《花嫂招亲》,张开祥的《瓜王醉酒》,陈中亚的《孙二娘闹店》,段正贵与徐金昶的《千岁教子》,莫如华的《祖传秘方》,袁晓亚的《新厂长戒酒》和金之愚的《卖蟹》等。
 
第六节  建湖淮剧在省会(调)演中的获奖剧目
 
     建湖淮剧的创作和演出活动,有实力,有生气,在各级会(调)演中屡受专家与同行的好评。仅在改革开放以来这30多年中,建湖淮剧获省、市两级奖项的大小剧目就有80多个。其中在省级会(调)演中获奖的有:《求雨算宝》获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剧本、演出、音乐奖;《收工之后》获省1982年新剧目调演奖;《卖蟹》获省1982年新剧目调演优秀演出奖;《公公做媒》获省1985年优秀现代戏演出百场奖;《断桥》中白素贞的饰演者朱月美获省第一届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优秀青年演员奖;《如何不如何》获省首届淮剧节剧本、演出、导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奖,并有演员多人获奖;《贾干事下乡》获省第二届淮剧节优秀剧本、优秀演出、优秀导演奖,演员多人获优秀表演奖;《野狼谷》获省第三届淮剧节剧目及舞美设计奖;《陆秀夫》获省第四届淮剧节剧目、伴奏、舞美奖;《剃头匠与理发师》获省第五届淮剧节和省第五届戏剧节优秀剧目一等奖以及编剧、导演、化妆、舞美、服装、配器、表演等多项奖励,还被列入省2007-2008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良心》获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二等奖。
 
 
第七章 努力打造“淮剧之乡”
 
第一节 党和政府重视淮剧事业
 
     多年以来,党和政府对淮剧的传承和发展十分重视。早在1942年,盐阜区的新文艺工作者凡一、方徨、常虹、雪飞等就组建了淮戏研究小组。1943年夏季,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至盐阜,全区9个县陆续成立了文工团,团内都设有淮剧队,各乡镇也都成立了业余剧团。1944年9月,区党委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训练班,作家阿英、区委宣传部长王阑西多次到班,为各县文工团骨干分子授课。一结业,学员们就深入基层,在各乡镇业余剧团教唱淮剧曲调,讲授化妆、表演的知识。《盐阜大众报》作为区党委的机关报,特地开辟了《文化娱乐》一栏,专门刊登剧本和演唱材料,供各地选演选唱。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下,盐阜全区的群众演唱活动开展得十分红火。1945年7月,高作区举行以淮戏为主要形式的文艺会演,参演的乡镇剧团多达13个,演员260多人,演了3天,盛况空前。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建湖淮剧团刚一组建,县委就帮助团里建立党的组织,由张树棠任支部书记(按习惯称做指导员),以加强剧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党对艺术团体的领导。县政府多次会办剧团工作,积极组织力量对传统剧目进行加工整理。
 
     党和政府对淮剧事业的重视,还体现在对剧团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包括演出场地的建设、有关设备的添置、排演新戏的专项拨款、演职员工生活补助金的发放等项在内。
 
     “文革”初期,建湖淮剧团被勒令解散。1974年恢复县淮剧团。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适时地提供编制与经费,建立健全了淮剧的专业创作队伍,使濒于绝境的淮剧重又焕发了青春。建湖淮剧团如鱼得水,陆续推出了一批新戏,也造就了一批批后起之秀。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对淮剧事业更是加大了支持力度,除在经济上解决退休老艺人的后顾之忧而外,还在服装、道具等方面为剧团多次拨出启动资金。尤其是本世纪初响亮提出“振兴淮剧”的口号,专门设立了振兴淮剧的奖励基金;大力推进“淮剧进校园”活动,使全县的娃娃们自小就学唱淮剧、热爱淮剧,培养淮剧的未来受众;坚持每年一次的群众文艺会演活动,使淮剧成为全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建湖还经常邀请全国各地淮剧名家,来建湖交流技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服务经济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近年又成功举办了《淮剧名家精品》和《纪念何叫天诞辰100周年》等展演活动,特邀国内淮剧名家登台献艺,不断促进淮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2004年11月19日,建湖县政府举行建湖淮剧团建团50周年暨淮剧进上海100周年庆典,来自全国各地淮剧艺术团体的六代精英们共同回忆辉煌的历史,向淮剧故乡人民演出大型清装淮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和大型古装历史剧《陆秀夫》,还举办了《淮剧名家名段大会串》和《淮剧优秀折子戏》等专场演出活动,气氛热烈,场面火爆。淮剧这朵在建湖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起来的艺术之花,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扶植下,不断吮吸着母乳,吸收外来的艺术养分,在多元文化的挑战中充满了勃勃生机。
 
第二节 建湖淮剧的专业传授
 
     为了保证建湖淮剧香火不绝、淮剧事业后继有人,建湖对淮剧的专业传授工作一直抓得很紧,抓得扎实。
 
     从1959年至“文革”前夕,建湖淮剧团先后办过3期淮剧培训班,实行“边培训、边实践”的教学方针,以老带新,以戏压功;同时又选送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到盐城鲁迅艺术学校进修,如王友理、王锦宜、秦玉莲、孙才生、周克冰等。后来这批人个个都成了剧团的骨干。
 
     1979年,在县委、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剧团又办了一期淮剧学员培训班。这个培训班参照省戏校的培训方式,不但建立了正规的教学制度,按行当分别开设了唱念课、形体课、毯子功、把子功等课程,而且还有乐理和政治、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跳出了以往单纯学艺的窠臼,而着意于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由建湖老一辈淮剧人戴仲兴、唐雪芳、花艳芳、孔跃华及上海淮剧团张德顺、陈洪良等担任专业教师,又特聘了几位文化课老师,对学员进行全面严格的培训。培训期定为4年,结业后第一年转入实习演出。这期培训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排演的《白蛇传》等传统剧目,受到领导、同行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省广播电台与电视台还专程来建湖为学员们录制了唱腔和演出片段,以供播放。学员沈加秀、李华、王立生、朱月美、李坚、孙士超、陈燕萍等均曾在省、市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奖,其中多数成了目前建湖淮剧团的中坚力量。
 
第三节 建湖县戏剧家协会
 
     2002年4月,建湖县委宣传部和县文联遵照县委、县政府会办精神,共同主持召开了县戏剧家协会筹备会,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启动了实质性的协会筹备历程。
 
     2003年11月21日,建湖县戏剧家协会宣告正式成立,为盐城市辖区内第一个县级戏剧家团体。首批155名会员全部出席了成立大会,市、县文联和各兄弟协会都派代表到会祝贺。大会通过了筹备工作报告和协会《章程》,邀请朱相桂为协会特别顾问,赵扬武、陈立夏、吴志元、袁文进、王友理为名誉主席;选举孙才生为主席,李文广、金学桂、李华为副主席,李华兼秘书长,赵方玉、陈斌、李佩和、凌炳高、田宗成、潘新生、姚国宝为副秘书长;组成60人的协会理事会。大会决定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会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淮剧人才队伍;开展各种活动,繁荣发展建湖淮剧事业;努力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三个文明”建设作贡献;注重市场发展,增强协会自身活力与实力。
 
      县剧协成立以后这几年,组织会员和广大淮剧爱好者编排了一批淮剧节目,积极配合了县里的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了广场、公园等淮剧“大家唱”活动;贯彻县委、县政府“淮剧进校园”的号召,协助各小学淮剧课的教学辅导和剧(节)目的排练指导工作。所有这些,都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淮剧文化、培养淮剧观众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第四节 淮剧进校园
 
     “淮剧进校园”是本世纪初,县委、县政府为“振兴淮剧”,提出“从娃娃抓起”,推进 “淮剧进校园”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2001年,县通过一系列调查与论证,制定《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淮剧、杂技艺术教育的意见》,并由县政府办公室转发至全县各中小学和幼儿园。
 
     县实验小学聘请文化界人士,根据《全日制小学教育大纲》中“为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体现各地区音乐教学的特色,各地各学校可以自选乡土教材”的精神,编写了建湖县第一套小学淮剧课本《水乡的旋律》。这套课本刚一问世,全县又有8所中心小学急起直追,各自编写了他们自己的淮剧课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各有所长,但以下三点则是共同的:①它们在内容上都是既有淮剧知识的传授,也有主要曲调的介绍;②多数唱词都选自小学3-6年级的《语文》和《思想品德教育》课本;③教材最后都附有淮剧剧目中的代表性唱段。这些教材的使用,既使学生了解了淮剧,又能很好地配合其它文化课的学习,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每周两节音乐课,至少要有半节课时间用在学习淮剧上。
 
      为了检阅淮剧进校园的活动成果、交流开展活动的经验与体会,县委宣传部牵头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举行展演或汇报演出活动,共演出50多个淮剧节目。实验小学、钟庄小学演出的小淮戏《爱心无价》、《双休日的故事》被选送参加省中小学生文艺会演,还获得了一等奖。
 
     为了保证淮剧进校园活动正常、持久地开展,县委、县政府又特地设了优秀节目奖、优秀指导老师奖、节目创新奖等三项大奖,还为小演员们设了新苗奖。
 
第五节 淮剧艺术周和淮剧票友大赛
 
     2006年是建湖淮剧进入上海100周年,上海淮剧团专门回建湖举办“寻根故乡行”活动。为了进一步打造“淮剧之乡”,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了与上海方面联合举办“淮剧艺术周”的决定,并由江苏永林公司冠名。
 
      淮剧艺术周于11月24日正式开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共举办了6大项13场活动。作为艺术周主体活动的各种演出,计有7场,它们是建湖淮剧名家名段和折子戏演唱会、建湖民营淮剧团优秀剧目展演、建湖淮剧票友大家唱、建湖“淮剧进校园”成果展示演出以及上海淮剧团《柳曲娘》、《牙痕记》、《樊梨花》等3部大型淮剧的演出活动。此外还有纪念淮剧进上海100周年座谈会、“淮剧溯源”研讨会、“淮剧发展”研讨会、两地演员联谊会、两团经验交流会、淮剧艺术近50年成果展览和建湖县与上海文广中心《文化交流协定书》的签字仪式等。
 
     建湖“淮剧艺术周”活动,犹如一席淮剧艺术的盛筵,不仅使建湖广大淮剧戏迷大快朵颐,加深了建湖、上海两地淮剧人的友好感情,为两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而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淮剧发源地问题,为建湖打造“淮剧之乡”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淮剧在建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淮剧票友遍及水乡大地。影响较大的票友群体有县城西塘河夕阳红淮剧票友、希望广场建湖淮剧票友、上冈镇淮剧票友、颜单镇淮剧票友。为了加强“淮剧之乡”的建设,为广大戏迷、票友搭建活动平台,建湖还经常举办淮剧票友大赛,选拔“十佳”票友,给予奖励。其中以选拔江苏省戏曲票友大赛的参赛者为契机、于2005年举办的建湖县首届“振亚国际广场杯”淮剧票友大赛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这次大赛参赛者多达120人,20人进入最后的决赛,前10名被评为建湖“十佳”淮剧票友,前3名(钟文贵、朱月美、成月华)出席省赛。在江苏省淮剧票友大赛中,钟文贵、成月华被评为省“十佳”票友,朱月美被评为优秀农民票友,为建湖票友争得了荣誉,也为“淮剧之乡”扩大了知名度。
 
第六节 建湖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中的淮剧小戏
 
     在建湖,一年一度的群众业余文艺会演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它是推动淮剧小戏的创作、普及淮剧艺术、促进建湖淮剧健康发展的极其有效的举措。
 
     淮剧小戏的创作和演出,是历届群众业余文艺会演的重头戏,这不仅因为它在会演的所有节目中准备时间较长、费力较大,尤其是因为它能更多更快地推介出好的演员与好的作品。会演一般在每年元旦前后举行,这正是检验一年来群众文艺创作和活动成果的大好时机,也是为每年春节的“送戏下乡”活动提供演出节目的极好途径。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领导都十分重视,广大业余文艺活动爱好者都能积极参加。
 
     据不完全统计,在建湖历届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中涌现出的淮剧小戏近500个、淮剧新人1200多名。仅在新世纪以来这几年中,县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先后就推出淮剧小戏佳作48个,《村长打更》、《葡萄熟了》、《种瓜得瓜》、《开工之前》、《争婆婆》、《流泪的百合花》、《花好月圆》、《三凰求凤》等23个小戏获一等奖,《盖章》、《杏子熟了》、《买农药》、《洽谈之前》、《情暖人间》、《隐形杀手》、《捐款》等25个小戏获二等奖。
 
     历届群众文艺会演还催生了一大批淮剧小戏的编剧、导演人才,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后来都从业余成长为专业群众文化工作者,表现突出的有金学桂、李秀梅、李华、肖公章、徐志猛等。
 
第七节 建湖淮剧的对外交往
 
     建湖淮剧的对外交往,早在上世纪初就已开始,此后一直没有间断过,其中最主要的是与上海淮剧人的交往。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上海淮剧人中有不少本是建湖人的缘故。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是建湖淮剧团多次去上海演出,与上海人民淮剧团交流技艺,有几次甚至就在上海人民淮剧团驻地排练新的淮剧剧目;一方面是建湖为上海输送了多批新生代演员。而上海淮剧团也曾多次到建湖来演出。两个剧团关系密切,感情融洽,互相促进,成果共享,相处得如同一家。
 
     建湖淮剧的对外交往,还体现在为地方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建湖淮剧团曾分别与森达、克胜两大集团联姻,以集团艺术团的名义,赴辽宁、山东、河北、山西等省演出,在这些不知淮剧为何物的地区演好淮剧,既帮助建湖地方企业提升了品牌效应,也在更广的范围内向更多的观众推介了淮剧,扩大了建湖淮剧的影响。
 
     建湖淮剧对外交往的第三个标志是应外地单位的邀请,配合这些单位和部门搞好主题活动。2002年,建湖淮剧团为浙江省农业银行编排了一组以“农行之夜”为题的节目,在杭州、宁波两市连演了100多场。2006年,又应青岛市公安、城管、交通三局和市文明办之邀,举行了以“交通安全进万家”为主题的专场演出,在青岛与威海两地共演了50多场,与在浙江的演出一样受到当地领导与群众的热烈欢迎。此外,还有应邀赴安徽、河南两省的多场演出,也都好评如潮。
 
第八节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
 
     建湖淮剧既集东、西两路为一体,又熔南、北两派于一炉,因此,在江苏尤其是在苏北的几个地方剧种中,它便成了覆盖面最广的一个。然而,建湖虽然是淮剧的主要发源地,而它直到1941年才置县。此前,大部分属原盐城县,北边一小部分属阜宁县。因此,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盐城市文化局便确定盐城市为申报单位,并以“盐城淮剧”的名目进行申报。在申报前期,建湖积极参与了各项准备工作,诸如实物的征集、文字资料的查考、对上海淮剧团退休老艺术家及其尚在淮剧界的后裔的访问以及有关说明文字的撰写、淮剧大事记的编列等等。2008年6月,经文化部确认并发文公布,淮剧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淮剧界的一件大事,更是建湖淮剧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新的一页!
 
     早在2007年,建湖县就以“建湖淮剧”一项,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评选活动。鉴于建湖淮剧独特的魅力与优势,鉴于建湖作为“淮剧故乡”所拥有的深厚的淮剧文化底蕴,文化部于2008年11月将建湖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淮剧)艺术之乡”;又在2009年出版的专辑中,收入以《中国淮剧之乡——建湖》为题的专文,全面介绍了建湖淮剧艺术传承、保护和繁荣发展的情况。自此,建湖就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淮剧之乡”了。
 
                          建湖淮剧大事记
 
1488明弘治元年 建湖境内已有香火戏艺人的活动。
据《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记载:“建湖县《恒济公社志》记载,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该县小袁庄有个名叫胡仁的僮子。”这段文字,是迄今最早的关于香火戏艺人的记载。
1796清嘉庆元年建湖上冈石桥头《吕氏家谱》有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吕氏九世世凰公演香火戏的记载。(据《江苏戏曲志·盐城卷》)
    1904光绪三十年出生于1884年的周二娘(草堰口人)开始登台献艺,为淮剧界最早的女演员之一。
1906光绪三十二年苏北出现百年罕见的大水灾,建湖地区的早期淮剧艺人纷纷逃荒,流落沪宁沿线及上海地区,草堰口淮剧艺人韩太和(又称韩小磨子),带领妻儿流浪在上海闸北一带,以卖艺为生,至1912年时筹办“韩家班”,是为上海地区最早的淮剧团班之一。1919年时改组,由韩太和的长子韩德昌、次子韩德胜主持班务。
1910宣统二年建湖上冈石桥头八代从艺的吕氏家族之第六代传人吕本祝(后改名吕祝山)登台演出。先唱徽戏、香火戏,后改唱“江淮戏”,成为早期江淮戏花脸的代表人物。
1916民国五年建湖艺人何孔标、武旭东(龙冈人)、谢瑞龙与彭友庆等先后到上海,何孔标寻其胞兄何孔德同筹江淮戏班“何家班”,常与“韩家班”搭档演出,被海上称为“韩何二家”。
1917民国六年建湖艺人、男旦梁广友由何孔德从苏州邀请到上海,公演拿手杰作—独脚折子戏《骂灯》,引起轰动。
1921民国十年建湖艺人时炳南、倪福康、嵇佳芝等人到上海。在上海的“江北戏”出现了李玉花等第一代女演员。
1928民国十七年建湖男旦骆宏彦在上海“鼎新舞台”公演《牛郎织女》时,首次邀请绘景师邓格非制作布景。
1929民国十八年梁广友被称为江北戏“四大名旦”之一——江北程砚秋;生行中被同行们誉为“三大教主”的有:“老子” ——时炳南,“元始天尊” ——何孔标,“道天教主” ——武旭东(龙冈人)。
1931民国二十年苏北地区遭受特大洪灾,苏北艺人逃荒江南,上海淮戏队伍得到大量充实。是年,上海民乐大戏院设制龙凤霓虹灯,由梁广友与谢长钰轮流竞演。
1932民国二十一年上海江淮戏同辈艺人聚集邑庙(老城隍庙,焚香结拜为“二十五弟兄”,并牵头组织全市性罢演,以反抗前台老板和地痞流氓的欺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33(民国二十二年) 女艺人李玉花创立轻松跳跃,节奏明朗,极具乡土味的“六字句”唱腔,被称为“李玉花调”。
1935民国二十四年杨金花领班在淮安城东岳庙演出,以“下河调”为主的东路淮戏受到冷遇。杨金花遂拜“淮口”马某为师,潜心学淮戏主调“老淮调”,进而与东路曲调相融合,始创“软淮蹦”。
1939民国二十八年筱文艳(淮安人)、何叫天和琴师高小毛在《梁祝哀史》演出中,推出新调“自由调”。
1940民国二十九年江淮戏演员华良玉到上海,在沪西大舞台上演《方卿见姑》,何叫天反串姑母方氏陪演。
1941民国三十年) 416~17日,中共苏北区党委召开第一次文化界代表大会,会上成立“苏北文化协会”,领导苏北抗日文艺运动,苏北各县江淮戏得到了蓬勃发展。
530日,在纪念“五卅运动”活动中,湖垛(今近湖镇)新成立的“大众剧团”在千余人集会上演出了《出租》、《橡皮人》、《张大爷》等戏。
1943民国三十二年建湖各区纷纷成立业余剧团。三区的小学教师顾鲁竹是比较出色的编剧。三区还成立了教工剧团,文教区员王荫、周炽炎等参加演出。
1944民国三十三年) 9-11月,中共盐阜区党委宣传部集训所属各县文工团员,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请阿英、王阑西讲课。
1945民国三十四年) 6月,建阳等五县的文工团参加由盐阜区组织的在阜宁杨集进行的集训和演出。
7月,建阳县在高作区举行文艺会演,有13个乡镇剧团260多人参加,历时三天,盛况空前。
1947民国三十六年在江淮旅沪同乡会主席顾竹轩的大力协助下,江淮戏联谊会改名为上海江淮戏公会,仍由骆宏彦为主任。是年,女演员唐雪芳和琴师潘凤岭在排演《许仕林祭塔》时,吸收锡剧“簧调”长旋律的演唱特色,创造了一字多腔的“大悲调”。
195210月,上海人民淮剧团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淮剧”剧名被正式载入国家文件档案。
1953年,国家政务院颁发《关于戏曲工作的指示》,开展了“改戏、改人、改制”的三改工作,建湖淮剧班社纷纷就地登记。
1954720日,由吴济良的“新艺淮剧团”和陈汝香的“胜利淮剧团”合并,成立了建湖县淮剧团。团长吴济良,主委演员为吴麒麟、孙兰萍、石麟童、刘开成、吕其谦等。是年11月,由艺工淮剧团改组成阜宁县淮剧团,主要演员马惠珍、华美琴等均为建湖籍。是年12月,由王萌等编著的《淮剧曲调介绍》,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印行。
1956年,建湖县淮剧团自办淮剧艺术培训班,1959年、1960年,又先后办班,共招收学员50余名,为剧团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1957年,建湖县淮剧团剧目《求雨算宝》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石麟童、吕其谦获个人三等奖。
1961年,盐城专区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联合淮阴、扬州及本地淮剧界代表对淮剧语言、音乐、剧目等进行研究考定工作,确定建湖方言为淮剧舞台唱腔、道白标准用语。
1968年秋,建湖县淮剧团在“文革”中撤销,人员下放“五七”农场(今颜单镇境内)劳动。
1970—1973年,建湖成立“三代会文艺宣传队”,创作演出淮剧《民主理财》,移植演出了样板戏《沙家浜》。
197410月,建湖县淮剧团恢复组建,召回部分原淮剧团人员,新收了部分社会优秀文艺骨干,钟庄公社集训。排演根据样板戏移植改编的大型淮剧《盘石湾》。
19754月,建湖县淮剧团恢复后首次赴淮阴大众剧场演出《洪城枪声》,连演45天,场场爆满。
19761月,建湖县淮剧团恢复后首次创作的大型现代淮剧《盘龙山》,参加盐城地区专业剧团会演,获优秀演出奖。
1977年,上海淮剧团淮三班学馆组织学员到建湖,深入各阶层,学习建湖方言,规范学员舞台用语。
是年底,建湖编淮剧团率先恢复传统戏排演,次年初在淮安首演古装戏《逼上梁山》。
197910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县淮剧团举办了淮剧培训班,招收学员29名。
198010月,小淮戏《收工之后》参加江苏省新剧目调演。
19825月,小淮戏《卖蟹》参加江苏省新剧目调演,获优秀演出奖。
198310月,江苏电视台、中国剧协江苏分会在盐城举办“江苏省淮剧青年广播演唱大赛”授奖大会,戴建民二等奖,秦玉莲三等奖。
19844月,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为建湖县淮剧团录制《蔡金莲告状》等剧目。
9月,《公公做媒》获盐城市专业剧团新剧目调演9项14个大奖,并获特设的演出集体获“金菊杯”。
10月 盐城市戏剧学校教师曹亚鹏、杨君秋申请留职停薪、自筹经费,在建湖创办江苏省第一个民办戏剧学校“朝阳戏剧学校”,招收淮剧学员50人。
19855月,《公公做媒》获江苏省文化厅“优秀现代戏演出百场奖”。江苏电视台到建湖拍摄电视专题片《在竞争中求生存·艺林漫步》,上海、南通唱片社到建湖淮剧团录制《香罗恨》等剧。
19867月,县淮剧团青年演员折子戏《断桥》参加江苏省第一届青年演员戏曲大赛,朱月美获优秀青年演员奖。
11月,县淮剧团《如何不如何》参加江苏省首届淮剧节,获8项10个大奖,其中演出、导演、音乐设计均为一等奖。
1987年,江苏电视台拍摄建湖县淮剧团戏曲专题片《卖蟹》、《公公做媒》。
19891119日,何叫天舞台生活60周年纪念活动在建湖举行。
19901月,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盐城电视台联合在建湖影剧院拍摄《淮剧折子戏精选》,作为国家戏曲精品对外交流。主要包括《白蛇传·断桥》、《白蛇传·祭塔》,《南归·送别》。
6月,县淮剧团随县政府代表团赴上海经贸洽谈会演出,随后在上海中兴剧场演出《玉佩记》和《秦雪梅吊孝》。
199210月,县淮剧团《贾干事下乡》在江苏省第二届淮剧节上获10项12个大奖。
1995年,县委、县政府将县淮剧团全体离退休人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并下达资金扶持剧团适应市场变化,开拓新的局面。
19973月,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王鸿一行7人到上冈剧场观看县淮剧团新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冲天鸟》。4月,省文化厅副厅长刘俊鸿等到建湖观看县淮剧团的《冲天鸟》。
1998年,江苏省第三届淮剧节,县淮剧团参演的《野狼谷》获五个奖项。
10月,江苏文化厅命名建湖县为“江苏省民间艺术(淮剧)之乡”。
是月,参加“中国·建湖第一届烟花杂技节”。
200211月,江苏省第四届淮剧节,县淮剧团参演的《陆秀夫》获10个奖项。
20036月,省政协文艺调研组到建湖淮剧团,调研剧团生存与发展情况。是月,县举办首届“淮剧进校园”成果展演,此后连续举办了三届。
11,参加“中国·建湖第二届烟花杂技节”。组织淮剧名家名剧演唱会,邀请淮剧各界所有“梅花奖”得主同台演出。
是年,县城西塘河风光带建成,一品梅亭等处成为淮剧票友们自娱自乐的重要场所。
200411月,县举办建湖县淮剧团建团50周年庆典活动。全市各县文化局、全省各淮剧团均来祝贺,淮剧界名流会串演出,上海淮剧团专程来建湖祝贺演出《杨乃武与小白菜》。是年,以“建湖淮剧”申报江苏省地方特色文化项目。
12,文化厅命名建湖为“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
2005年,县淮剧团与江苏克胜集团联谊,组建“江苏克胜艺术团”。
是年,参加“中国·建湖第三届烟花杂技节”。
20061月,江苏省第五届淮剧艺术节在盐城、建湖两地举办,县淮剧团的《剃头匠与理发师》获优秀剧目一等奖及其他15个大奖。
6月,县举办首剧淮剧票友大奖赛,并组队参加江苏省淮剧票友大奖赛,2人获金奖、2人获银奖。
10月,省文化厅副厅长刘俊鸿一行来建湖审看县淮剧团两台小淮戏《良心》和《心连心》。
1124—30日,县举办“永林淮剧艺术周”展演活动。
1129—30日,上海淮剧团来建湖举行“淮剧进上海100年故乡行演出活动,在县会展中心上演《牙痕记》、《樊梨花》、《柳曲娘》。同时,建湖县人民政府与上海文广集团签订文化交流合作协议。
12月,建湖县淮剧团参加在泰兴举办的“江苏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决赛,小淮戏《良心》获二等奖,《心连心》获入围奖。
年底,为表彰县淮剧团送戏下乡的优异成绩,省委宣传部决定奖励配发一辆价值40万元的流动舞台演出车。
200775日,县淮剧团的《剃头匠与理发师》在江苏省第五届戏剧节上获优秀演出一等奖和其他8项12个大奖。盐城市委宣传部和县委、县政府均发来祝贺信。
718日,盐城电视台到建湖拍摄县淮剧团艺术生产情况专题片。
20086月,“盐城淮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1月,国家文化部发文,正式命名建湖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淮剧)之乡”。
12月,县淮剧团的《剃头匠与理发师》正式入选“江苏省2007—2008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
是年,县决定兴建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后县淮剧团将迁入中心规范化的现代演练场馆。
20091月,《剃头匠与理发师》和《浪淘沙》两台剧目均获盐城市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作品奖。
2月,县淮剧团获盐城市2008年度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9月,县城双湖公园淮剧苑建成。
10月,《建湖淮剧》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历时3个月,至年底付印。
 
附录一:早期苏北民间香火僮子行业的传统唱词 (徐俊文)
 
[前记]建湖界牌桥徐门家族系梨园世家,七代人做僮子行业,八代人唱香火戏。在清朝中叶,先辈们唱香火戏,后有搭班唱徽剧、京剧、淮剧。徐氏门中祖代相传做僮子,到建国后1952年为止,不再相传。1987年上海淮剧团为写淮剧志,向我要香火戏资料,经搜集、回忆,整理成文,谨供研究参考。
 
开坛(请神)唱词:
宅中打扫满庭芳,
玉炉焚烧八宝香。
金盏盛的财源酒,
木盘装的全钱粮。
阿弥站打十棒鼓,
坛前跌跪香牛郎。
春夏秋冬四季忙,
对神许下三炉香,
一棵明香透上苍,
奏请灵霄张玉皇。
玉皇大帝排銮驾,
后跟王母老娘娘。
二棵明香祝中央,
拜请东岳天齐王。
东岳天齐排銮驾,
贾氏娘娘赴会堂。
三棵明香入下方,
叩请幽明地藏王。
幽明教主排銮驾,
十对阎君立两傍。
三棵明香当神供,
铜锣合盏收宝香。
大郎长占东方位,
二郎白虎站西方。
南方辰龙火天子,
北方壬癸水汪汪。
中央戊己黄旗号,
五色露光透上苍。
乾天三界降祯祥,
坎水申雷朵朵香。
艮山祸消风云会,
震雷驾动鬼神忙。
巽风吹散妖魔怪,
离火焚火献上苍。
坤地闪电神安位,
兑宅迎神降祯祥。
八卦能通天地理,
六爻授尽鬼神忙。
请起弟子朝外拜,
拜拜门神驾在上。
左边门神秦叔宝,
右边门神尉迟郎。
日间只许粮草进,
夜间不放鬼怪亡。
外无神棚安神位,
请老爷内坛收钱粮。
香烟一道顺风飘,
开坛钱粮点火烧。
开坛钱粮焚烧火,
打入尊神玉库交。
磕头四个平身起,
门外不住放鞭炮。
震开上界请星斗,
震开阳元大小庙。
震开幽冥请教主,
十殿阎君把灾消。
木盘压在沉香桌,
退后几步请神到。
叫头起锣:(洪三叫)
开坛钱粮焚烧火,
拜神弟子请起来。
开坛先把都天请,
奏请凌霄保玉平。
开坛先把观音请,
救苦救难就太平。
开坛要把灵童请,
好望三界去请神。
开坛要把大仙请,
合家人等都康宁。
开坛先把福神请,
好做迎宾接驾神。
开坛要把家堂请,
打扫厅门接官厅。
开坛先把灶神请,
做好烧茶等来神。
迎神不到怪福德,
茶寒酒冷怪灶君。
张福德来李灶君,
皆是坛前应用神。
桌席不到神休怪,
得宽成来就宽成。
官大职大当中坐,
官小职小两边分。
开坛奏请刘五道,
末坛奏请董迎春。
 
念词:
金钱浪浪下火焚烧,
交待何官何神,
本方福神夫人娘娘,
风尚光中,另收香火,
吉神如意。
 
《天仙表》唱词:
法司举步站坛前,
大展华筵会众仙。
家花园中娇滴滴,
野花路旁朵朵鲜。
扬州琼花无二朵,
人人爱的并头莲。
学落葵花朝阳长,
乌云独占一枝梅。
杨柳花飘如棉絮,
喜棉占上百花魁。
正月茶花贺新年,
杏花开放二月天。
三月碧桃红似火,
四月花开野蔷薇。
五月石榴如玛瑙,
六月荷花浪上天。
七月菱花浮水面,
桂花开花月团圆。
九月菊花东篱下,
十月芙蓉小阳天。
冬月雪花飘千里,
枯枝腊梅又过年。
堆过倒来倒过堆,
谢老爷珍珠倒卷帘。
隔海沉山路远遥,
十年九度不上朝。
朝中缺少忠良将,
无人上殿挂紫袍。
言还未尽人来了,
魏家差官往上摇。
三界符官来领表,
哪怕山高路远遥。
魁星举斗把脚跷,
献上羊毫笔一条。
笔是羊毛缀扎成,
如龙似虎伴英豪。
生在香房伴幼女,
爱伴书生龙门跳。
今日落在花坛上,
签名押字把表交。
作下揖来打下躬,
羊毫笔交把老太翁。
将笔交与会主手,
画下龙楼表三封。
横上一横乾坤大,
竖下一竖万事通。
十字画得长又长,
后代儿孙伴君王。
十字画得弯又弯,
赛如南京沈万山。
十字画得粗又粗,
只怪从小怕念书。
 
换曲调:
五月初五五端阳,
请会主装上初封香。
(1)站坛法司问:
圣帝问关平、周仓归何处?
(2)执鼓法司答:
备马在松林。
符官上马就要走,
神司家挽住马龙头。
慢上马,慢加鞭,
叮咛嘱托你上天。
 
《阳元表》唱词:
符官打马就要行,
一把挽住马龙头。
慢着急,定定神,
叮咛嘱托记在心。
天下寺大庙宇广,
各地寺庙都有神。
逢到大庙下马请,
逢到小庙喊三声。
有庙无神不下马,
望空高叫也可行。
 
换曲调:
七月七来七秋凉,
请会主装上二封香。
 
《幽冥表》唱词:
小小五郎站过来,
铁梁铁柱铁楼台。
三尊大佛全是铁,
铁打罗汉两边排。
头上戴顶铁角帽,
脚上穿双铁草鞋。
怀中捧的铁角表,
铁面阎罗请下来。
门前拴匹铁松马,
铁鞍铁凳配起来。
门前一棵铁枣树,
枝枝叶叶铁花开。
五老爷捏枝头上戴,
威风速去早回来。
五老爷攀鞍把马上,
一把抓住马丝缰。
五老爷休着急莫心烦,
幽冥请神对你谈。
上中二界能好请,
唯有下界请神难。
阴曹地府十八关,
关关盘问好艰难。
阴曹地府十八层,
层层地府十公文。
十个阎君九个好,
五阎王铁面无私不认人。
如若一处请不到,
几天麻烦你费神。
九月九来九重阳,
请会主装上三封香。
 
第一种《开刀出坛》唱词:
大吆一声不下马,
连吆二声将坛门。
东岳庙里神将广,
午案厅本是大衙门。
东路兵来西路兵,
文曲星靠武曲星。
文曲星君包文拯,
武曲星君狄将军。
包文拯来狄将军,
日断阳来夜断阴。
高高山上断老虎,
破瓦窑中断乌盆。
也曾断过苗大汉,
也曾断过沙鱼精。
十字路口圈风断,
一条钉断成二条钉。
只因断错野叉伞,
急路门闩子老先生。
最后几句:
三声三吆,锣鼓乒乓敲,
打起来,
东南天色起,
西北角上乌云升,
两下云头搭两界,
窜下武神董迎春。
两边点起长寿灯,
吾神良言记在心。
睡到半夜三更鼓,
不要外喊里答应。
三天不把地上扫,
不要动破石灰城。
各种事情要注意,
碗盏家伙要小心。
有一句最要紧,
穿白衣妇女莫进门。
要等众人走干净,
喜红布一块挂迎门。
喜红布一块迎门挂,
挡住南来北往人。
 
第二种《开刀出坛》唱词:
东岳庙门朝南开,
黄标马驼神将来。
大郎来的身穿青,
二郎身穿满堂红。
三郎白盔和白甲,
四郎来至黑煞神。
五郎来至身穿黄,
五马穿梭降坛门。
大吆一声不下马,
连吆二声抢坛前。
连吆三声神下马。
鼓打秦王乱点兵,
雄武罗飞抢坛门。
执坛信士那一位,
陪王搀拜众诸神。
一拜遥天星拱斗,
二拜阳元大小神。
三挽三拜平身起,
金鞭挑起发财人。
木盘放在香案上,
神搀一把长精神。
好胜心来好胜心,
文疏搭得一样平。
抬头看见中华国,
地理乡村看得真。
在户人等有多少,
有一名来点一名。
老人头上添甲子,
少年人脚下住长生。
写个人字人安乐,
写个牛字牛太平。
大开财门宽如海,
大灾门闭得紧吞吞。
腰下解下兰亭带,
合会鼓得紧吞吞。
(以上是加苗会开刀出坛的唱词)
这是吾神关照你,
切切牢牢记在心。
要是再告三五句,
上方关锁南天门。
冷水一口迎面喷,
一身香汗保太平。
神刀床上绕几转,
保佑弟子福康灵。
(以上是烧中保开刀唱词)
 
第三种《开刀出坛》唱词:
(1)世界英雄那个能,
白盔白甲小罗成,
扬州夺住状元印,
回马枪挑老杨林。
(2)世上英雄那个强,
关龙关虎关大王。
过五关来断六将,
擂鼓三咚斩蔡阳。
(3)世界上英雄那个高?
盖书文东海放飞刀。
淤泥河马驮唐天子,
西北上马驮薛白袍。
 
《交熟》唱词:
香烟一道透天堂,
为老爷许下满炉香。
献上坛前三棵香,
香烟飘飘透天堂。
献上坛前烟一对,
丝绸棉心用蜡帮。
牛油胶烟不敢点,
豆油胶烟献君王。
献上坛前刀一张,
本是白铁炼成钢。
先打霸王雌雄剑,
后打韩信丈八枪。
钢刀护得两面光,
横切萝卜竖切姜。
打把钢刀七寸长,
杀得猪来宰得羊。
献上坛前一尾鱼,
出在五湖达三江。
鱼子没有菜子大,
千尺浪中乱掏沙。
每年五月十三日,
一起朝拜老龙王。
跳得过龙门龙王拜,
跳不过龙门还在江。
确被渔翁来看……见,
连忙取出网一张。
深水底下用网打,
浅水底下用钩张。
网来打来钩来张,
小鱼游得路路忙。
江鱼一尾取到鱼船上,
贩子贩鱼挑下乡。
弟子今日将神敬,
买鱼一尾献神王。
龙鱼不在大和小,
卅六鳞来十八双。
手执钢刀上花坛,
各路神仙请下来。
请问尊神哪处开,
九礼三牲都要开。
手执钢刀香上开,
香烟飘飘透天台。
手执钢刀烟上开,
银烛辉煌请神来。
手执钢刀鱼上开,
每年余下万担来。
手执钢刀鼓上开,
鼓意扬场大发财。
手执钢刀印上开,
黄榜大字印起来。
手执钢刀酒上开,
九子十成不生灾。
八八开来六十四,
一年四季免去灾。
香烟一道顺风飘,
交熟钱粮点火烧。
交熟钱粮焚烧火,
打入尊神宝库交。
 
《念香》念词:
答台一声响,
文武上朝纲。
答台二声响,
跪在坛前场。
三声响手拈真香,
南无说香道香。
生有生处,长有地方,
生在如来,莲音寺旁。
千年一寸,万年一尺,
千年余载集成一株全料真香。
根盘四海,一占华夏,
上结珍珠玛瑙,
中华百鸟来巢,
下匿蛇狼虎豹,
许多年来无人识得一炷真香,
唐三藏西天取经慧眼,
只得真正成熟降坛真香。
回到东土白马寺降经无得真香供奉,
唐王降旨特派张鲁二班,
张班造斧,鲁班造锯。
头戴麦笠,身披蓑衣,
脚登草履,身站东南巽地,
面对西北乾方,
左手攀枝,右手执斧,
咯的咯嘣砍下数十余枝,
用绳缉起,难得下山来。
多亏5月13日协天大帝寿诞之长,发下磨刀大水冲下山岸流进山涧,飘下山河,大船渡过海来,小船渡过海来,经过世界各地各州各县,唯有人间巧妙,将真正降坛真香,长的锯子锯开,短的斧头劈开,磨子磨过,吊桶集水,棚子棚过,长的做成京香,短的做成线香,弯弯曲曲名为盘香,松香摘笔做了文章,风流浪子身带麝香,亡灵面前烧的末香。
弟子今日备了365支名为金秋真香,
一棵真香答谢上苍,
南无玉皇大帝星君,
日宫太阳星君,
月宫太阴星君,
十二宫长,廿八宿来至夜坛领收真香。
二棵真香拜请阳元诸神,
东方福神夫人娘娘领收香灯,
三柱真香叩请南无地藏王,
十殿阎君来至花坛领收真香。
左手上香添延寿,右手上香福康灵,
两手齐上香,一年四季保太平。
 
《送圣》(送神):
香烟一道顺风飘,
送圣钱粮点火烧。
来是空人并空马,
去是金钱马鞍跷。
年值功曹骑的马,
月值功曹手揣刀。
日值功曹抬卯簿,
四个功曹表一笔,
这坛钱粮有功劳。
吉炮数声神上马,
百官人皇奔天朝。
 
《安灶》唱词:
香烟一道顺风飘,
安灶钱粮点火烧。
安灶钱粮焚烧火,
打在灶君宝库交。
钢刀莫在锅上挡,
张郎修去葛丁香。
筷子莫在锅上索,
犹如金条打灶王。
揩布莫在锅上拖,
灶神怕穿破衣裳。
日间能担千年重,
晚间不能挑四两。
晚上锅里放碗水,
这就是主人安心汤。
自从今日安过灶,
烧盛草来吃盛粮。
(转引自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淮剧资料(2004年-2005年)》)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