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不寻常的夫妇(刘俭)

发布日期:2012/12/14 16:10:22  阅读:2025  【字体:
 

 

小区建好快两年了,几乎所有的套间都有了主人,唯有西南角上底层的一个中套迟迟未卖得出去。听消息灵通的门卫老孔说,曾有几个人先后看过这房子,户型、价位都满意,只是位置不太好。原因就是这套房子的围墙外,有一个公共厕所。不知哪位地理先生看过后,留下这么一句话,臭气冲福气,住不得!

 

的确有人相信住不得,所以就没有看上这房子。但也有人相信肯定能住,所以就看上了这房子,房主是刚从偏僻的乡村搬进城里的一对老夫妇。两位老人都已六十开外,但长相显然要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大爷个子很高,像根竹竿,还略有点驼背。大妈个头很矮,像个油桶,有点罗圈腿。每当他们走在一起时,总引来些好奇的目光,说到底看上去是有点不搭配。

 

两位老人很大度,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总是一路来一路去。终于有一天,开始有人关注和议论这对老夫妻了。有人说他们曾是船民,有人说他们曾是农民,还有人说他们曾是渔民。这些都不对,她们实际上曾是一对收废旧的夫妇,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略带点传奇色彩的故事。

 

大爷是外县人,小时候家中很贫穷,十岁那年母亲去世,十五岁那年父亲又去世,他成了孤儿。为了生存,他先是跟一个远房的亲戚打杂工。二十多岁时,他有了自己的固定财产,就是生产队照顾分给他的一条木船。从那时起,他有了自己的职业,开始专门四处收废旧。有一天,他来到我县的一个乡镇。大妈也是一个苦命人,多病的丈夫死得早,自己也没有孩子。在与大爷相遇后竟然产生了爱情的火花,谁也说不清他们是什么时候结的婚。从那以后,大爷弃船住到了大妈的家中。废旧不收了,他们开始种蔬菜。

 

结婚多年,他们没有生孩子。三十年前的一个夜晚,不知是谁把一个女弃婴放在他们家门口。经过一番折腾,他们收养了这个孩子。两口子虽然不算富有,但从此有了一个完整的家的感觉。也许是从未生过孩子,夫妻俩没有一点抚育经验。一边向他人取经,一边不停地实践,换尿布、喂奶、洗澡、穿衣、逗乐,两口子操死了心。有一次夏夜,外面下着大雨,女儿突然发高热抽筋,把夫妻俩吓哭了。他们用雨衣包着女儿,抱着赤脚走了五里路,到乡卫生所求医,总算化险为夷。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倾注了全部的爱。

 

说来也怪,这孩子就像上天赐给他们的礼物。她不但长得很漂亮,而且很聪明、很懂事。虽然没有上过幼儿园,连上小学也比同龄的孩子要迟两年,可还真是一个读书的料子。由于没基础,小学前两年成绩一般,但到了三年级显示出了实力。考初中时竟然不费吹灰之力,考高中时也是如此,这让没有多少文化的夫妻感到非常欣慰。他们没有辅导能力,也没有特别的教育方法,只知道处处疼爱女儿。他们不停地鼓励女儿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朴素的心中,蕴藏着极大的期望。

 

也许是那时乡村教学能力有限,也许是所学到的知识局限性。高考时,他们的女儿仅仅考了个三本。这对于做父母的来说已经很满足了,但女儿不这么想,她的心中有更高的理想和更远的目标。尤其是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上进心变得特别强。到了高校后,她发奋学习,一分钟都不浪费。本科毕业后,她竟然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更出入意料的是,两年后,她又成了公派到美国的读博留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断努力,她学有所成,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受到导师的青睐。毕业后,她被美国一个大的科研部门聘请,从事专业研究工作,逐步实现着她的理想。

 

女儿有了出息,家中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年龄增大的父母终于离开了那片土地,住进了女儿为他们买的房子,开始享受晚年的幸福。可这对曾经受过苦、受过难的半路夫妻,从来不炫耀,低调做人,把所有的快乐和满足深深藏在自己的心中。以至于住进小区近一年,还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底细。甚至看到他们带着农民朴实气息的穿着,以为他们属于现代穷人。实际上,在精神上,当然还有在物质上他们都是富有的,区别只在于别人用怎样的标准衡量他们。

 

夏天、秋天悄悄地过去了,春节即将来临。门卫老孔突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连续有包裹从国外寄给这对老夫妇,有药物、有衣服、有日用.品等,上面还有许多认不得的英文。老孔问邮差,终于弄懂了来龙去脉。他有话存不住,像一只新闻小广播,逢人总要说几句。不久,好多业主渐渐知道了这件事,开始从心底里敬佩和羡慕两位老人。

 

眼光是很难看透人的命运的,议论是很难改变人的生活习惯的。老两口走在小区内,有时察觉到了周围环境有了微妙的变化。但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只能是无动于衷。几十年波澜不惊的生活,让他们学会了平静。他们每天仍然有规律地生活着,还是一路去一路来,脸庞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

 

转自《建湖日报》20121210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