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年”的载体(闵长富)
年,对于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已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具有血肉相联的内容;年,是一种文化,一种宗教,一种生命,一种召唤;年,其实是人们的期盼与企求,寄托着对明天的期待与遐想,是一种更好的向往。
细想起来,年与家是分不开的,年事实上是以“家”为载体的,有了“家”,年才能更显现出年味,年与家联姻,情与味交融,绵延数千年的年更有了它实在的意义。因为“家”倾注了情和爱,年有了“家”,年味就更浓了,“家”中过年,这是中国人的习俗。“年”不仅为“家”增添和谐气氛,而且使年融在家浓浓的亲情中,使“年”的传统文化得到升华和弘扬。
“家”,是以“根”为圆心,以亲缘为半径画的一个大圆圈; “家”,是温馨、幸福的,是身心合一的归属,是人生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体现;“家”,有很强的吸引力,令人梦绕,令人牵挂。所以,“回家过年”得到普遍的认同。
国家规定了“年”有法定的假日,为人们回家过年创造了时间条件,一到过年,在外地上亿的人为了与亲人团聚,“回家过年”往“家”赶,越过千山万水,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回家过年”的队伍。在中国这个国度里,你可喜地看到过年一家几代人在“家”团聚,一家人吃团圆饭,多少贴心的话在“家”关起门来畅谈。
千里迢迢一个电话打回家,报告一声“回家过年”,一端忙碌备物购货,买票,排日程;一端掰着手指算日子,翘首期待。
回家过年,“家”的亲和、温暖、亲情在这里集中地体现。过年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的年夜饭,道一声新年祝福,旧的隔阂化解了,以往的矛盾冰释了,即便是铁的心肠也在这“年”中“软化”了,一家人和睦了,“家”的凝聚力在这里充分地体现了。
家和万事兴。只要一家人和和气气,同心协力,还有什么坎越不过呢?!国家的大“家”是由小“家”组成的,千万个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也才能渡过危机的“寒冬”,迎来经济复兴的“春天”,让人们在新年祝福中奔向小康社会。
转自《建湖日报》2010年1月1日
- 上一篇文章: 希望的田野(高学勇)
- 下一篇文章: 水乡七十二变(孙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