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煮海为盐见神奇(李佳霖)

发布日期:2013/7/18 15:31:13  阅读:2012  【字体:
 

 

浩瀚的大海向人类奉献了难以尽述的资源与精华,其中海盐就是从大海中提炼出来的最为闪烁的结晶体。

 

在江苏盐城市区,古代著名的人工运盐河串场河与宋代捍海名堤范公堤之间,坐落着展现中国海盐历史文明的大型专题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

 

徜徉在占地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海盐博物馆,首先吸引人的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先生的建筑设计。据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一个故事:“玉皇大帝巡视九天,在一个叫做盐城的地方撒下一把结晶体,结晶体落到了串场河的上游,成就了现在这座新奇的建筑。”

 

远远望去,白色盐晶造型的雕塑式建筑新颖别致,其外形像一堆不规则的正方形结晶体,这也是盐在显微镜下的形状。建筑顶部是六面晶体的盐之形状,栩栩如生地诉说着先祖“煮海为盐”的历史文明。

 

作为全国惟一反映中国海盐历史文明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的展厅几乎囊括了所有与海盐相关的神话、传说、故事、历史。

 

“远古神农氏时代,有了住在今胶东半岛的部落少年瞿子,他母亲被海中恶龙夺去了生命。为替母报仇,瞿子决定把大海煮干,制服海中恶龙。时间一久,瞿子发现每次把一罐海水煮干后,罐底总要留下白色、黑色、黄色的颗粒,味道咸涩,人们给它起名‘龙沙’。后来瞿子担任首领,炎帝封瞿子所在的部落为夙沙氏,专门负责煮海制盐。”在博物馆“煮海之歌”的展厅中,“夙氏煮海”的神话引出了所有关于盐的现实话题。

 

走出神话,分上下两层的博物馆,采用蜡像、雕塑、沙盘等演示手法展出了我国海盐历史文明的发展脉络。如一楼大厅陈列的一艘大船,就是清末运盐的商用船;“炼卤煎盐”、“晒海为盐”等蜡像、雕塑,则展现了古代海盐生产和盐民生活的多层文化场景。一层展室的走廊上,还陈列着一个个盐雕作品。

 

“史海盐踪”会让参观者随时间的足迹,去追寻我国盐业尤其是海盐业的发展史。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先祖就已发现“盐”并肯定了它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煮海为盐”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为中国盐业的辉煌历史拉开序幕。

 

最早的一批盐商出自春秋时期。此后齐国开“山泽之禁”,官府直接介入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环节,施行盐专卖,从而形成了早期食盐官营制度。正式创立食盐官营制度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这一制度允许齐国人民在秋冬农闲时期雇人煮海水为盐,但不准私自贩卖销售,而由国家统一收购、运输、销售,同时向不产盐的梁、赵、宋、卫诸国外销食盐。齐国通过对盐的运输和销售获取大量利润,并通过向不产盐的诸侯国出售食盐,来达到政治和军事上左右诸侯的目的。齐国由此迅速强大,成为春秋时期的中原霸主。

 

“盐,白色的神奇精灵,无处不在,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盐城这座城市,当初确是因盐而起,因盐而兴。由于制盐业日渐发达,为了便于运输,开始陆续开凿运盐河道,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在此设置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时,改“盐渎”为“盐城”,即为今天城市名称的由来。

 

盐城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海岸线占江苏省的56%;盐城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产盐历史,是淮河下游和黄海之滨悠久盐文化的源头所在。古往今来,海盐文化始终是盐城这座城市的文化之根。

 

转自《建湖日报》2013718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