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抗战歌谣 (单国顺)
民间歌谣,最能反映老百姓的心声,老百姓爱什么、恨什么,往往就是通过民间歌谣吐露的。阜宁是革命老区,流传着许多民间革命歌谣,今天我们重温这些歌谣,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那种澎湃的抗日革命浪潮,感受到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人民对革命对革命军队的一片赤诚之心;感受到铁军精神和铁军精神中的群众路线。这些歌谣或热情洋溢、情深意长,或悲愤慷慨、嬉笑怒骂,富有很强的战斗力和表现力。特别是那些针对时政的歌谣,掷地有声。
儿歌《新四军到我家》:“小喜鹊,叫喳喳,/新四军,到我家,/又打鸡蛋又下面,/又卷烟叶又倒茶,/战士抱我笑哈哈,/遵守纪律人人夸。”歌谣先通过喜鹊报喜营造热烈的喜庆氛围,再通过打鸡蛋下面、卷烟叶倒茶这些动作,把欢迎亲人新四军的热烈场面形象地凸现出来。鸡蛋下面是当时盐阜人民对客人的高规格招待。从这首儿歌中可见当年的军民关系,那是一种鱼水深情。
儿歌《小花狗汪汪叫》:“小花狗,汪汪叫,/中央军,又来到,/男女老少都跑反,/个个心惊肉又跳。‖小花狗,摇尾巴,/新四军,到我家,/进门就把老乡叫,/和我妈妈把话拉。”狗通人性,狗亦知善恶。歌谣通过狗怒(“汪汪叫”)和狗喜(“摇尾巴”)的衬托,把老百姓痛恨反动派和拥护爱戴新四军的不同思想感情作了强烈的对比,一是人民的灾星,一是人民的救星,两者作生动地对照。
歌谣《哥哥去当新四军》中有:“喇叭一吹呜嘀打,/爆竹一声噼里叭。/牵红马,挂红花,/吹吹打打到我家。/姐姐搬板凳,/妈妈忙烧茶。/隔壁有个小伙计,/一把拉住我问话,/是你哥哥带新娘,/还是姐姐把婆家?/呸!你真小傻瓜,/张着嘴巴说瞎话。/我家哥哥去当新四军,/骑大马,戴红花,/练本领,学文化,/又保家来又保国,/这个光荣实在大。”这首歌谣有很强的叙事性,时而用独白,时而用人物对话,把参军的场面写得如同婚嫁一样热闹,充满喜剧色彩。尤其是通过儿童的眼光来看参军这件事,带着几分自豪,几分骄傲,甚至有几分俏皮,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像泉水一样涌出。从歌谣中可以看出,当年当新四军是何等荣耀的事。
“棉花白,稻子黄,/根据地里好风光。/纺车转又转,/棉纱细又长,/织成千匹布,/军民暖洋洋。”这首《根据地里好风光》的民谣,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大生产火热场面的真实写照,敌人的军事和经济封锁算得了什么?抗日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画面色彩明丽,情调热烈欢快。
民谣《十里路闻见蒋军味》:“十里路闻见蒋军味,/一个不敢在家睡。/十里路听说新四军,/一村老少全放心。”民谣《坏人最毒是“二皇”》:“害虫最大是飞蝗,/坏人最毒是‘二皇’。/飞蝗落地禾苗光,/‘二皇’一到人遭殃。/‘二皇’美名和平军,/名字叫的真好听。”这些歌谣有力地痛斥了反动军队的祸国殃民和为虎作伥的罪恶行径。前者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揭示了老百姓心中的爱憎:伪军不抗日且祸害人民,新四军是真抗日且保护人民;后者运用比兴和反语,把伪军的罪恶作了入木三分的揭露。
歌谣《三师拿下阜宁城》:“三师拿下阜宁城,/拔去盐阜一根钉。/贩盐不再走远路,/舒舒坦坦走阜宁。”阜宁县城解放了,百姓可以自由出入,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自由出入县城的轻松愉快心情,也是对子弟兵三师热情的歌颂。
“黄师长,有本领,/声东击西战术精。/九月开始打合德,/顺带陈洋把命拼。‖小鬼子,要遭瘟,/一个一个命难存。/合德打死顾景班,/陈洋捉住陈伯盟。”这首歌谣满怀激情地赞扬了黄克诚师长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新四军辉煌的战绩,令人精神振奋。
群众路线是铁军精神的重要内涵。这种群众路线又往往表现为一种精神力量。抗战时期的盐阜革命歌谣,在鼓舞军民、打击敌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转自《盐城晚报》
- 上一篇文章: 我在这边,你在那边(陈长松)
- 下一篇文章: 宁静的午后(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