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汶川地震亲历记(建湖 陈斌)

发布日期:2011/10/18 11:46:57  阅读:2868  【字体:
 
 
     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地震,包括四川、重庆、山西、陕西、甘肃等十多个省区市均有震感。当时,我和老伴正在飞扬旅行社从成都到九寨沟的大巴上,途经茂县时,亲身经历了这一惊心动魄的时刻,并九死一生得以脱险。
 
  1、山摇地动一瞬间
 
  12日上午7时,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30人集中在蜀都大厦院内候车,旅客中有吉林延边朝鲜族的小伙子、有在福州经商的中年人、还有几对“五一”节新结婚到九寨沟度蜜月的新人。
  
     客车离开成都向都江堰驶去。导游游波向我们介绍了驾驶员张宝阳师傅,说他是一位川藏线上的老兵,驾龄已有二十多年。汽车一过都江堰,成都平原“就此结束”,接下来的路程全都是崇山峻岭。公路的一面是险峻的高山,一面是奔腾的岷江。不到一小时,车便到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经漩口、紫坪铺水库,来到这次地震中心的映秀镇。我看到,镇上四五层的小楼房傍山依水而建,山上草木葱茏,似乎孕育着江南山水的点点灵气。谁知道,这却是我们最后一眼看到美丽的映秀镇了。中午,几车旅客陆续在茂县县城的一家饭店就餐。餐后继续上路,谁知道,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此时已向我们逼近。就在我们的车子行到叠溪镇一个叫马脑顶村的地方时,我忽然看到前方公路上有三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将车子匆忙搁在路边,飞快向山下跑去,口中大喊着:“地震了!地震了!”与此同时,就听到山坳里发出沉闷的声响,定睛一看,山上有十多条夹杂着砂石的黄色火龙喷射而下,瞬间,我们的车子处在山摇地动之中,烟尘弥漫,许久不见天日。
  
     山上的岩石在大地剧烈的晃动下纷纷下坠,有的竟如同面包车般大小!在乱石的袭击中,我们的张师傅力排众议,沉着镇静,将车子死死停在原处。几分钟后,烟尘消散,他观察后,下车将滚落在车前的几块中小石块搬走,赶紧将车子开到比较安全的更高一层的车道停妥。这时,大家惊魂未定,下车一看,前面几十米处,已有岩石崩塌堵塞了道路,根本无法前行了。在我们上层的盘山道中,也停着几辆大客车,大家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傍晚,我们惊悉前面的一辆旅行车遭遇了不幸)。这时,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试图拨通电话,然而音讯全无,手机信号全部中断。这一时刻,我们只能在山上默默地祈祷平安。
  
     第一次震后半小时,忽然下起了大雨,气温一下降了不少。我们坐在车中,感到余震不断,公路边的护拦都瑟瑟颤抖。到了晚间,我们前车一位浙江老者带有的一台半导体小收音机,几经调试终于收到了电波,大家这才得知:今日14时28分,在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的汶川发生了7.8级大地震(后修正为8级),温家宝总理已经到达成都。大家都明白,这绝不是一场小的灾难!
  
     2、小小羌寨的温暖
  
     这一夜旅客们在焦虑和不安中度过。其间,又发生过余震。天亮后,我们这道梁上的两辆车子小心翼翼地转身退回下面不远处一个小山寨里,从房屋建筑及人们的衣着看,这是座羌寨。先前这里已停有一辆客车和一辆小车,还有一辆被大石块砸烂的甘肃大货车。大家纷纷下车买些面包、牛奶之类的食品。天下着雨,几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光着脚、提着水壶不停地为大家烧水送水。旅客们要给他们买水钱,可小伙子们执意不收。中午和晚上,一户人家还为旅客们熬了两大锅稀饭。在这荒村野岭能吃上热腾腾的稀饭,使大家的心一下子热了
起来,“渴时一滴胜甘露”,如今有了切身的体会。
 
  寨子里平空添了这么多人,这使唯一的小店顿时热闹起来,方便面、矿泉水销量大增,可那位羌族老板却没有“奇货可居”,趁机涨价,依然照原价格出售,羌民的纯朴令人感动。羌族老板还在旧货堆里找出一台台式收音机,擦净灰尘,调好了频率。大家在收音机里听到温总理视察都江堰市受灾小学的消息,还听到“全军和武警部队出动5万人前赴灾区”,“铁军师”正挺进灾区,空降兵也出动了等等的消息。大家都说,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天还下着雨,这给抗灾和遭灾的人们平添了更大的困难。这个寨子不见绿叶蔬菜,最好的食品是土豆,羌族群众拿出家中的土豆在火里煨熟,首先送给我们年长的旅客享用。平时不屑一顾的土豆,如今吃在嘴中却感到特别香甜。我坐在车内,看见一位在雨中步履蹒跚的羌族老妪,后来得知,她家十几个孩子和亲戚都在40公里外的茂县县城读书、工作,震后音讯皆无,电话无法接通。可想而知,她心中定是五内俱焚,但却仍默默为我们这些旅客烧茶烧饭,对于这样的老人,怎能不万分感佩、肃然起敬呢!
 
  在寨子里还有一位几天前刚从红原县剖腹产下一男婴的妇女,她本是由丈夫自驾车准备送回松潘婆家做月子的,不料车到此处却遇上了地震。大家得知情况后,都把自带的牛奶、蛋糕送去。第二天,大家设法在寨子里搞到一些猪肉和土豆,一些年轻人七手八脚就架起柴禾将一锅土豆烧肉烧好了,还放了些辣子盐和花椒,真是美味佳肴。那天,还烧了点饭,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狼吞虎咽的,一会儿就碗底朝了天。年轻人也给产妇送去了一碗肉。素昧平生的人们经过两天的患难相处,一下子成了一家人。
 
  3、高山顶上通“家书”
 
  这时镇上的领导和派出所的同志经过几小时的翻山越岭,给我们带来了解放军快到茂县的好消息。当地政府对我们上百号旅客十分关心,特地来到村寨筹措口粮,确保大家能吃饱。这天夜里天气特别寒冷,寨子里的人倾其所有,把被褥悉数借出,给我们老年旅客御寒。收音机里不时传来中央对抗震救灾的部署,我们知道武警800余名官兵正冒雨向我们这里进发,大家无不振奋。想着凄风苦雨中的灾民和舍生忘死救灾的战士,我们的这点寒冷算得了什么?
 
  14日这天上午,经过抢修,中断四十多个小时的手机信号逐步恢复了,但在山寨里仍无法接听,必须爬上山顶才可以通话。一些年轻人挑起了帮大家联络的重任。他们爬上山顶通话回来说,接到电话的人都哭了。导游说他的妻子已痛哭了整整两天,今天才在电话里破涕为笑。山东淄博、济南的几对小夫妻从电话中得知,山东的报纸已将他们列为地震失踪人员,当地有关部门已登门慰问和探望,今天的电话使他们全家惊喜不已,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我和老伴在四川的亲人接到我们平安的消息,也是涕泪交加,他们忙把这一切情况转告我们江苏的儿女。可儿女们还有些不信,说为什么父母不亲口告知一下呢?他们哪里知道,这电话要爬到五六百米的高山上才能打出,而我和老伴“望山兴叹”,只能请年轻人代劳了。
 
  4、空降伞兵是救星
 
  我们这么多的人一下子住进小小的山寨里,吃、用的泉水和粮食都成了问题。为了及时自救,把我们转送出去,镇领导煞费了苦心。茂县医疗保障局驻村干部莫安清成了我们的联络员,他及时向我们通报部队救援的情况。14日,有15名伞兵冒着生命危险空降到了茂县。后来在18日央视“爱的奉献”晚会上,主持人朱军介绍说,这些伞兵当时都是写了遗嘱跳伞的!正是这些空降兵的来到,救了我们老俩口的命。
 
  且说14日下午3时,我们获悉部队已将茂县叠溪镇至松潘唯一的一条道路基本打通,有许多车辆、救护车停在公路边,准备运送这里被困的一百多名旅客。当地政府派来了叠溪镇人大的文主席和几位村民给我们带路。于是,被困48小时的我们扶老携幼整装上路。旅行团度蜜月的几位年轻人主动为我们提行李、背包裹。由于余震不断,原先的道路都被巨大的石块堵塞,翻越十分困难。有的路面只能垂直攀爬。我们被告知,大概要走上五六小时山路。虽然前路艰险,但这是唯一的生存之路了。护送我们的叠溪镇人大文主席患有心脏病,一路上,她却不时地安慰我们。每当翻越悬崖时,她总鼓励说:“大爷、大娘,眼闭上,没事的,不要怕。”我们每行一步都要踩准位置,踏好石块,用手拄好木棍,穿过悬崖时,就得手脚并用。每过险处,文主席就托住老伴的臀部,导游抓住老伴的双手。我们的脚下是滔滔上涨的岷江水,头顶上是随时可能飞下的石块,一路上大家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前行。
 
  走到傍晚7时多,带路的村民指着远处山梁的许多军车告诉大家,那就是叠溪镇了。当我和老伴拖着极为疲惫的脚步一步步挨到最后一个山头时,明知就要到达希望的彼岸,却彻底绝望了:因为体力已完全透支,哪怕几米的山头也无能为力了,何况前面还横亘着一座二百多米高的小山。在文主席的帮助下,我们仍拼着性命手足并用向上攀登,由于精疲力竭,我汗流浃背,脉搏微弱,血压升高,胸闷难受,口水外流,一下子倒了下去。老伴曾是医务人员,她急忙从口袋里摸出降压药、速效救心丸塞进我的嘴里,并请导游大声呼唤刚刚看到的、已来到小山顶接应我们的解放军同志急救。闻声而来的两位小战士急忙下山,将我背起,一步一步向山上爬。我渐渐缓过来了,在他们放下我休息时,我问小战士是哪里人,他们说一个是山西平遥的,一个是重庆沙坪坝的,今天刚降落到叠溪,是来了解当地灾情向上级报告的——而他们就成了我的救星!
 
  小战士把我背到了公路边的救护车旁,一位战士脱下军装给我穿上,另一位又拿出一件棉大衣给我披上。此时我已脱离危险,不想,在山下老伴看我如此模样,一时急得死去活来,竟也突然昏了过去。这两位战士急忙招呼战友和两名医生飞速下山,去救老伴。他们将氧气管插进老伴鼻子里,十来个战士,两名医生,先是用背的办法,后来改为两人一组手拉手搭“花轿”的方法,硬是把老伴抬上了山。在救护车上,老伴又接了两袋氧气,才慢慢苏醒过来。救护车载着我们向镇卫生院急驰而去。镇卫生院里,一盏应急灯在防震棚里挂着,医务人员给我们盖上被子,端来了开水。还有两位老大爷也是这支部队救上来的,一位住在兰州,另一位是无锡华庄镇的。提起此番经历,大家众口一词,都说是天降的神兵救了我们的性命。
 
  5、难忘“旅游地震行”
 
  在卫生院稍作治疗后,我和老伴已可以下床走动。为防止余震发生,当晚10时,文主席又特意将我们安置到镇政府大院内,并告诉我们,今天救我们的战士是空降兵15军特种大队的。那一晚,有上百人住在两间办公室里,当地的中小学生被安排在另一间平房里。当地政府对我们几位老人特别关照,送来一条被子、一条褥子,使我们能够抵御海拔4000米高山的寒冷。老伴还特地被安排坐进了一辆警车的驾驶室避寒。
 
  这是我们在灾区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15日清晨,我们被送到了镇汽车站。镇上的领导为我们这些天南地北的旅客送行,祝我们一路平安。鱼贯而行的三辆大巴,由当地的警车开道,护送我们到达松潘县城。那又是一条充满危险的道路,由于多次余震,滚下不少石块,公路护栏被砸坏,道路千疮百孔。16日我们终于到达成都,只见大幅的抗震救灾标语挂满街头。几位亲朋特意从宜宾坐车过来看望,见面时我们相拥而泣,都为这次劫后余生而庆幸,都说不是解放军,大家就见不到这一面了。
 
  20日我和老伴安全地回到了无锡家中。回来后,我们接到同车的朋友打来的不少电话,询问我们的身体状况并致问候,我们也向他们表示问候,并特别感谢那些年轻的朋友,感谢他们的照顾。我们的导游也打来了电话,他自豪地说,他已到重灾区绵竹去做志愿者了。
 
  此番“旅游地震行”终身难忘,我们忘不了好心的四川人民,望不了亲人解放军!我们衷心祝愿四川好人一生平安,祝愿灾区的人民早日抚平创伤,坚强前行!
 
     (此文发表于《新民晚报》2008年,原题《旅游团遭遇大地震》)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