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纪云梅)
今年已经70岁的郑步俊老人身上挂着好几个头衔:建湖县文化馆夕阳红文艺宣传队队长、城北社区老年协会会长、关工委主任。
1998年5月,郑步俊从建湖县冷冻厂的工会主席位置上退了下来。一向风风火火的她坐在冷冷清清的家里时,突然觉得心里空空落落,几天后,居然躺在床上不想起来了。为了哄老人开心,两个儿媳各自拿出几千块钱,让公公带着婆婆出去旅游,以此来舒缓她压抑的心情。几个城市跑下来,郑步俊并没有完全从退休的失落情绪中解脱出来,不过,意外收获倒是有一个:每天清晨或黄昏,她总是看到不同的城市街头都有很多老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跳舞、做操。年轻时就是样板戏宣传队主力军的她很想也回家亲自尝试着做做这件事。
儿子儿媳对她提出的要求都尽量满足。学音乐出身的二儿媳还专门替她买了一只功率大、效果好的录音机,同时,还请了老师教了她几段适合老年人跳的舞蹈和健身操。
一个人跳总归是寂寞的,其实郑步俊是希望如她在大城市里看到的那样,让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跳。而且,她从自己退休以后的寂寞和无聊联想到了更多退休老人的心情。
1998年夏天的一个早晨,郑步俊拎着录音机来到了她家附近的广场。当她跟着音乐跳起来的时候,路边诧异的目光越来越多,但为之停留的人也越来越多。短短的一个星期后,郑步俊的队伍已经发展到30余人。
2000年秋天,郑步俊报名参加了县文化馆组织的老年舞蹈班,在这里,她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老人。几个处得特别好的老朋友一合计,决定为社会上更多的老人做点实事。这一决定当然得到了文化局(现文广新局)领导的大力支持。
既然是一支正规军,一切都按正规程序走了。统一服装,统一配饰,统一腰鼓,还请了文化馆的专业教练。为了排练方便,郑队长给每个动作都起了名字:“葵花向阳”、“仙鹤展翅”、“冲锋陷阵”、“蛟龙行空”、“蜻蜓点水”等等,既好听又形象。集训时,郑队长喊一个动作名称,大家立马心领神会。
2003年初,这支腰鼓队迅速扩展到180多个人。经过几年的发展,郑步俊又根据各人的特长,组建了莲湘队、军乐队、歌舞演唱队,这四个队合在一起,便是建湖县文化馆夕阳红文艺宣传队。而郑步俊,责无旁贷地从小队长变成了大队长。
宣传队成立以后,真正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建湖的每个广场,每个社区,每场活动,都可以见到这一帮老太太们的身影。她们身着艳丽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盘着好看的发,上演精彩节目的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精彩的人生。逢到节庆假日,她们更是各个广场文艺方面的排头兵。各家单位的一些活动宣传日,也都是通过文化馆找到郑步俊,请她们这个团队通过现编现演,通过说唱、腰鼓或舞蹈的方式,宣传道德、伦理、政策、法规。她们的表演通俗易懂,直抵人心。
2007年7月,建湖县文化馆接到全国夕阳秀组委会的邀请,请他们的宣传队参加第六届华夏中老年艺术大赛。虽说在小县城舞得风生水起,但参加国家级的大赛,可是这帮老太太们想都不敢想的。然而,当机会摆在面前时,她们却拿出了年轻时的拼劲。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文化馆的舞蹈老师帮她们新排练了一个节目《城市浪漫曲》,表现的主题就是老了以后的快乐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俏皮、活泼,但表演难度大。那时正值酷暑,从早到晚练,中午几乎也不休息。排练期间,郑队长突然发现胃部不舒服,到医院一检查,发现长了一个息肉,为了不耽误排练,她决定等到比赛后做手术。
虽说每个人集体荣誉感都非常强,但平时相处时,矛盾还是正常存在。很多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或者老的时候,性格上都会有所变化,敏感、多疑、好胜。加之180多个老人来自180多个不同的家庭,总是会有点磕磕绊绊。而且有时候接到演出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谁上谁不上,谁上得多谁上得少总会引起纷争。作为一个领头人,郑步俊当然也听过太多的责怪,甚至还多次流过眼泪。特别难过时,她也曾想过不干了,但更多的时候,她又反过来劝自己:“舌头和牙齿都还打架呢!大家有缘聚在一起,有几句不开心的话又有什么关系?我在这里,能让更多的老人健康快乐,即使自己受点委屈也是值得的。”
也有人在郑步俊的面前说过:“如果我做队长,我就缩小范围,挑一些跳得好的、年纪轻点的人,那样编排节目也容易上手,而且每个人都上节目,也不用争高争低的。”而郑步俊的原则是,只要人家开口,只要人家有兴趣,都可以加入这个队伍。
吴兆英是个聋哑残疾人,一方面家庭困难,一方面天性自卑。郑步俊通过几个早晨的观察,发现经常站在一旁观看的吴兆英其实特别向往加入到这个团队。因为语言不通,她专门跟人学了哑语后,用手比划着跟吴兆英对话。结果,她惊喜地发现,吴兆英的领悟能力非常强,而且做的动作特别好看。为了增强吴兆英的自信心,她还经常让吴兆英给大家做示范动作。几年前,吴兆英患了食道癌,手术之后,还经常参加队里的一些活动。去世前,郑步俊带着几个队员去探望,吴兆英吃力地用手势打出:“我爱你们!不是你们,我活不到今天。谢谢!”
周凤珍当初要求加入这个团队时已经是72岁,而且身体也不怎么好。队里有人对郑队长说:“年纪太大的就不收了吧?学动作也慢,而且跳起来影响整体效果。”郑步俊说:“文化馆当初帮我们建这个团队时,主要目的就是文化惠民。只要能跑能动,只要想学,每一个人我都接收!”郑步俊几乎是手把手地教,而周凤珍为了不辜负队长的期望和厚爱,睡在床上时都在被子上琢磨动作。
70岁的郑步俊有个特殊的本领,她能记住100多个队员的联系号码。“平时联系得太多了,有什么活动,都是我挨着打电话通知她们。我不会在手机上存号码,老麻烦孩子也不过意,就自己背下来。”别人当官都有点好处,但是郑步俊这个官儿却是每月都要倒贴钱,光是电话费,每月都得花上一百多块。有时候,逢着哪个队员生病了或是家庭出现什么变故,也是她组织人去看望。“在一起玩的老姐妹,遇到什么事了,相互帮扶帮扶,心理上多少能得到点安慰。”
建湖县文化馆夕阳红文艺宣传队屡屡让广大市民领略到了老年人的风采。好多观看过她们演出的人都说,一度对退休或老迈比较恐慌,但看到这帮老太太们的精气神,忽然有点向往起老来了。
今年,郑步俊在全县文化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发挥余热做贡献 老有作为促和谐》的发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会老,我希望更多的人在我们这里,发现老年人的快乐和价值。我们希望传播给年轻人的,是积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希望展现给每个人的,是夕阳无限好的精彩!”
她是这么说的,事实上,她用她的行动,带着她的那支团队也这么做了。
转自《塘河》杂志
- 上一篇文章: 我的五谷树梦(张永亮)
- 下一篇文章: 如此人生(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