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双舍传奇》第二章(四十四)(邵云)

发布日期:2015/7/19 11:49:50  阅读:1503  【字体:
 

 

 

  天刚蒙蒙亮,庙墩就热闹起来。

  吴氏被押走后,大家七手八脚地搬的搬,抬的抬,很快就把荀三家卧房里的东西归并到灶房里去了,这间所谓藏宝的房间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大家的眼中。

  床所在的位置下面有一个坑洞,这个并不希奇,在场的大部分农户家里都有,那是早年在日本鬼子到来时用来藏人的。一九五六年统购统销那阵,大家就用它来藏粮食。看着这个稀松平常的坑洞,大家都表示怀疑,七嘴八舌地议论说荀三说了谎。

  赵四和卢二没说什么就跳进了坑洞里,老练地用铁锹插下去,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他们听张晔说过,凡是藏财宝的地方都很深,挖出的土是多种颜色的,于是就一层一层地挖起来,挖到第四层时,赵四端起铁锹仔细地看了看,说道:“没问题,下面肯定有东西。”

  汤勇原来就认为荀三是信口胡说,如果真有所谓财宝的话,荀三自己不早就挖出来了吗!因此,他对赵四说道:“别高兴得太早了!”

  赵四抓起一把土递到汤勇面前,不服气地说道:“看这五色土,里面还有地上植物的痕迹呢!”

  汤勇仔细看了看,果真觉得有些名堂,于是来了精神,说道:“换工吧!”

  刘二带着农会会员金有山跳了下去,两人用力地往下挖,刚到第五层就挖不动了,只觉得下面硬得连铁锹口都打卷。刘二把铁锨举起来,汤勇摸了摸刚才被捣卷的锹口,发现沾在手指头上的是石头碎屑,这下他更确认财宝的存在了,立即叫大家撤开,吩咐将墙根扒开,好扩大坑洞的面积,多让几个人下去。

  大家一听到发现东西了,巴不得立刻见到白花花的银子,都争着下去挖土。这样一直挖到中午,坑里赫然现出一个铺着石板的长方形地下室。

  汤勇立即作出了决定:“现在不准任何人动这块石板,我去向公社革委会汇报情况,请他们来人收查。”

  下午两点,高明和王加雄急匆匆赶来了,大家一起等到三点时,一只小船靠岸,张晔走了上来。他老了,已经从学校里退休回家养老去了。高明接到汤勇的电话后,立刻给县革委打了电话,县革委仍派银行负责人全权负责处理,行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活仪器张晔。

  张晔依然精神矍铄,下巴上的山羊胡子白了,也长了,像个尖尖的毛笔头。他站在坑沿,右手捻着胡子,仔细地观察着,没有吭声。

  “张老,你看出名堂来了吗?”高明等急了。

  “这是古人的藏宝库,估计年代会很久了,应该是独木王留下来的。这里的土都变色了,虽然有腐烂的植物残骸,但是已经很板了。这样吧,等你们开出来之后再下定论。”

  大家都很好奇,要求高明下令开板。高明看了看汤勇,问道:“你说呢?”

  汤勇点点头说道:“那就起一块石板看看吧,里面的东西就等县里的人到了再说。”

  大家都在支着耳朵听领导谈话,因此,还没到命令,刘二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他把铁锹插在石板缝里,铁锹柄往后一推,一块石板就被推开了,只见里面都是淤泥,只露出一只球状的东西,沾满了泥巴。刘二刚想伸手去拿,只听到一声“别动”,高明发了命令。

  张晔捋了捋胡子说道:“太阳还好,让这个东西晒晒,晚上可能就不用点灯了。”

  “你说什么?”王加雄一直没吭声,只是在观察着这里的一切情况,一听老夫子故弄玄虚,他就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宝贝。

  “可能是无价之宝夜明珠。”张晔声音很小,但是人们此时耳朵都很灵敏,他们一听是传说中的夜明珠,立刻都挤上来想看个稀罕。

  “刘二,上来维持一下秩序。”陈家明边把看热闹的人往后推,边叫刘二上来帮忙。

  正在闹哄哄的时候,县里的人终于到了。大家依稀还记得为首的就是曾经光临过的居行长。

  “高主任,恭喜啊,你这里又出银子啦!”居行长边和高明握手边说笑道。

  “是呀,没钱了,就开采开采吧,你不收,我不怪,就当请老朋友来看个热闹吧!”高明也嘻嘻哈哈地开着玩笑。

  “好吧,现在就开吧,天快晚了!”居行长点点头说道。

  一听到个“开”字,刘二、赵四、卢二和陈家明争先恐后地跳下了坑,把一块块石板慢慢地推开,只见里面的东西都被泥覆盖着。

  张老夫子也来了精神,他小心地滑到坑底,指挥大家:“从北边开始一件一件地拿。”又对上面的人说道,“拿几块旧布,打几桶清水来。”大家答应一声,立刻分头去做了。

  张晔先把那只球搬出来,很沉重的样子,陈家明赶紧接过来,放进水桶里洗干净了,然后和刘二一起捧着球,张晔用一块黑布蒙到球上,这时奇迹出现了,球发出乳白色的光芒,很像县大会堂门楼顶上的大灯泡。大家都拍手叫道:“宝贝,真是宝贝!”

  天渐渐暗了下来,黑到看不清楚四周的景物。夜明珠越发明亮了。高明、王加雄和汤勇站在坑边商量着,最后决定把现场封好,由陈家明和阿毛、阿四以及在场的贫协会员轮岗放哨,等到明天再继续清理。

  孙明辉天晚了才忙完生产,他也来了,站在坑边没说话,只是一直看着那颗夜明珠,轻轻地叹了口气后,嘟囔道:“也该出世了!”

  王加雄正站在孙明辉身边,一听这话,感到很吃惊,他低声问道:“孙叔,你知道这里有宝?”

  “听老和尚说的,已经传了几十代人,可是没人敢动它。休竹方丈说过,这是块宝地,也是块祸地。”

  “怎么说?”

  “这里本来是庙里方丈的禅房,日本鬼子来了后,休竹方丈被土匪曹龙抓起来,用蜡烛对着方丈的腋窝烧,叫他交出独木王藏在庙里的宝贝。休竹方丈说,财宝已经运走散给各个小庙,养着和尚们去了。气得曹龙活活把方丈给烧死了。老方丈被烧死了,这里的庙就被拆掉了,砖瓦全都扔在这庙河里,把日本人的汽艇挡住了。后来,荀三把房子盖在了这里,刘半仙曾经说过荀三这屋不妙……真是说着了啊!”孙明辉声音渐渐微弱下来,静了一会儿,什么话没说就走了。

  “孙叔,孙叔!”王加雄在后面叫着孙明辉,孙明辉没有回头。

  居行长一行人乘船回去了,王加雄领着大家去了学校教室,大家研究着这里的下一步工作。

  王加雄一直很沉默,他的意见在阿毛和阿四嘴里说出来就够了。

  汤勇做公安工作不久,但他和工商业者周旋了十几年,尤其了解投机倒把的人比犯罪嫌疑人还要狡猾。他现在在公安这一块也干了一段时间了,从经验来看,荀三只是个小角色,喜欢沾点小便宜而已,他以前的供词是真实的,而这次家里藏有财宝这一节,却纯属瞎蒙对的。

  汤勇走访过这里的老人,很详细地了解了这里的各种传说,看来这里确实有宝,武怀也很相信。临来双舍时,武怀告诉过他,这里的宝把几个干部都牵扯在内,特别是王加雄和罗开。在这两个人中,他认为王加雄的疑点最多。曹早早举报过王加雄,那是王加雄最红的时候,谁也没有办法动得了他;而王加雄很早以前就要高明把曹早早划为地主范围,看来那是出于私仇。从刚才孙明辉和王加雄的对话,从张晔的考古分析和曹早早有藏宝图一说等等情况看来,王加雄应该才是真正的知宝人!

  汤勇想起,自己来双舍时,王加雄并没有对自己说什么,而是派了两个心腹兼得力干将跟着自己。现在他更明白了,人说的王加雄得宝不太可能,而他知宝却是肯定的。自己被王加雄推到双舍来,分明是成了他挖宝的工具。想到这里,汤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建议,明早清理宝物,让县里带走,而荀三则移交县公安局。”

  “那不行,荀三一走,这里的牛鬼蛇神还有谁知道?这是一场群众运动,我建议继续下去。”

  “那也行,不过我要回避,不能让公安工作和群众运动混淆起来。”汤勇知道王加雄会反对,早就想好了说辞。他还由此更加确定了王加雄是知宝人的推断。

  “那好吧!”王加雄表态了。他不甘心就此罢休,他本来一心想着利用荀三抓住曹早早,把这里的藏宝之谜彻底揭开,没想到曹早早竟然溜掉了。现在他觉得这里有比曹早早更重要的人,那是一个团伙,他要抓住荀三这根藤顺着摸下去,最后让双舍这个神秘莫测的地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那可不行,汤勇,你必须在这里坐镇,掌控住斗争的大方向。”高明听了两个人的对话后,知道一个右的怕事,一个左的太猛,只能让这右的在这里才能保证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否则,这个左的准能搞翻了天,把天给捅个大窟窿。

  大家都不说话了,主任既然已经拍板了,那就是定了。

  这是个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年代,现在是三结合,弄不好哪天不结合了,汤勇这个芝麻粒大的特派员也能被五花大绑着游遍全社呢!汤勇尽管两头为难,最后也只好认命了。

  荀三家还剩下一间房子在寒风中颤抖着,屋顶上传来风过的声音,呜呜阵响,像在哭诉着什么。夜是如此之冷,但一晚上都有人来陪伴着它,周围的人听说这里挖到了宝贝,都不辞辛苦地跑来一饱眼福,走一拨,来一拨,直到天亮,看热闹的人更多起来。王加雄出了个高招,派人把夜明珠放到了前面的大农场上,由多人看守着,一是把大家的目光吸引走,好腾空场地清理财宝,二是突出自己的聪明能干。他得到过很多的表扬,出过很多的名,但是这种特殊的名还未出过,于是发挥了他汽油箱的脑袋,爆炸出这么个好主意来。

  清理工作一丝不苟地进行着,王加雄只是站在一边,时不时地和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说着什么。

  张晔在给出土的东西一一作鉴定,给它们定名,哪怕一个很小很小的东西也没有放过。陈家明、汤勇和县银行的代表一一记录着,记录好的东西就派人送上汽艇。玉器、铜器、金饼、银饼之类,大家抬的抬,捧的捧,就像在做喜事一样热闹。

  进行了大半天之后,财宝也清理到了最后,赵四和刘二他们不像开始那么兴奋了,也不听张晔指挥了,就像捡土块一样随便拿起来。

  “别动!”张晔突然大喝一声,一把推开刘二他们,低着头痴呆呆地细看着砖砌池角下的一个方盒子。这一声把所有人的精力都集中过来,刚刚赶来的罗开和武怀也跑到坑边。了解这个地方的人都异口同声地叫起来:“秦王玉玺!”接着就是一片感叹声:“这是上万条性命换来的呀!”

  很多人都知道“完璧归赵”故事中的和氏璧,但是并不知道后来秦王把它雕琢成玉玺的故事,可是这里的人都知道。历代帝王特别是朱元璋为了争夺这块玉玺,曾经杀掉了上万人。

  张晔不顾坑底的烂泥,习惯性地戴起他的白手套,下去捧起了这个盒子,用布小心地擦掉上面的泥巴,这时,黄灿灿的外壳露了出来,是金壳。老夫子把盒子掖在怀里,上岸朝汽艇走去,此时他就像一个刚刚生下孩子的母亲,非要亲耳听到孩子的哭声才能放下一般。

  张晔上船去了,王加雄不放心砖砌池外面,便指挥刘二道:“外面再挖一挖,要轻轻的。”

  刘二刚刚用铁锹揭掉一层土,只见一个髑髅头龇牙咧嘴地露出了出来,他吓了一跳,大家个个也都停住了,准备爬上来。

  “怕什么?前边塘里那么多,不也挖了,还在乎这一个吗?挖,别碰坏任何东西,包括人的骨架,张晔还要作研究呢!”王加雄说道。

  赵四挖过宝,也挖过肉球墓,他知道张晔的要求,人死的是什么样就得把它挖出什么样,哪怕碰歪了一条脚骨,都要小心地把它复原。铁锹换成了铁锨,等到完成后,有人把张晔请了来,他看了看,摸着胡子说道:“填了吧!”这里就算彻底完工了。

  小汽艇载着大队和公社的干部以及张晔慢慢地驶出了庙河,在沿河的背风湾停了下来。好大的船舱里摆满了宝贝,大家只好挤到了一条凳子上,听张老夫子一件件地说宝。

  “这个盒子,人传说是朱洪武最想得到的秦王玉玺,已经封死了,它的主人应该是国家博物馆,一丝一缕都是专家们考古的见证,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擅自开启。从外壳看,它是纯金制造,金盒子里面会放什么东西呢?大家想一想。”张晔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里面肯定是无价之宝,不过不一定就是陈友亮的侄子放在这里的玉玺。夜明珠大家都听说过,是神宝,现在还在发光,但在挖出时只是个荧火石球,是不会发光的,现在发光是因为在场上放着吸足了太阳光。我见过很多,但是这么大的的确也算稀有。最多的还是金饼和银饼,一只就有几十斤重,这是有钱人家把用不完的散碎金银浇铸而成的,放在家里好有个数。不然,伙计或佣人抓一点带一点的很难看住。再看这么大的饼,谁有胆量把它偷出深宅大院啊!古人自有古人的聪明之处。”张晔打住了话头。

  居行长叫一个女会计给张晔倒了一杯热茶,他慢慢地喝着,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女会计看着舱里的东西,拿过清单来仔细地对着,但是她只知道金子是黄色的,银子是白色的,像其它的什么玉琮、玉璧和玉佩之类,她哪里分得清呢!女会计很细心,她找来一张白纸,剪成一个个标签样的小长条,等着机会请张晔说个明白,自己好记上,一一贴上,到了库房后也好有个交代。

  一旁的居行长心里有数,等张晔一杯茶将尽,他又添上了一杯。张晔表示感谢时,居行长趁机说道:“张老师,请你把这些东西每件都说说吧,我们好贴上标签,不然,到行里点时,我们还对不上号呢!”

  张晔那张板正的脸上生动起来,他拿起一块八角形的玉说道:“这叫玉琮,外方内圆,上面已有鸡骨白,是殷商时期的东西。这是玉璧,一尺对径,上面有鼓丁纹,是汉玉……”等把玉一一说完,又说了铜器,说到老夫子自己最喜爱的瓷器的时候,他放慢了速度,从唐三彩的荸荠钵一一说起,只留着两件没说。张晔又喝完一杯茶之后,才慢腾腾地拿起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碟子,掏出放大镜仔细地看着每个方位。大家都知道这个老夫子遇到好东西了,就一起盯着他的嘴巴。

  “好东西,是北宋的汝窑的。这件很稀有,我从小在古玩店里也只见过一件,后来我跟着考古队几年,什么样的瓷器都见过,就是没有见过汝窑的。这汝窑在北宋时期就停产了,散落在民间的也不过就十来件,物以稀为贵啊!就这一件就能买下一个县城来!再来看这一件,”他拿起另一件,看了又看,最后报出名字,“南宋秘色梅瓶,越窑。此器虽大,手感却极轻。它小口侈沿,细直颈,圆肩,鼓腹,渐收成个小平底,下附圆足,通体满釉,其特点是瓶身垂直,稳重大方,制作规整,刻意求精。它的釉质晶莹如同美玉,无繁杂的附加装饰,仅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而匀称的瓶体,以造型釉色取胜,极显挺拔秀丽,完全符合宋人的审美理念,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张晔吟诗一般地说着宝贝的妙处,大家都看他那得意的样子入了神,也不去看宝贝了。

  “这个窖子会是谁藏的呢?”王加雄打破了这种美妙的情境。

  “从藏物看,应该是独木王所藏。藏物中最近的年代是永乐年,和前面肉球墓相似,应该不会错的吧!不过,像荀三那样的人,他住在上面,知道自己床下有这么多宝物,为什么不取出来转移到其他地方慢慢地享用呢?我想,其实他应该是不知道吧?这就需要你们大家去研究,我这老朽是无能为力了。”

  “这用不着你操心,你说说现象就够了!那窖子里的两个死人是怎么回事?”王加雄立刻接过话头。

  “是是!”张晔这才想起自己的右派身份,立刻从刚才的口若悬河变得唯唯诺诺起来。他知道自己不能得罪这个造反派的大头头,他不用像以前当领导时那样批评自己,而是比公安局还厉害,根本不用审判,拉起来就批斗,若叫屈则立马被打死,就像窖子旁的死人一样,一点道理都没有。想到这里,他不禁浑身颤抖起来,无法再说下去。

  “叫你说的,你却不说,找死啊!”阿毛正听得津津有味,一见老头那个样子,就生气了。

  “这,这是主人怕人知道,就把给他藏宝的两个人打昏,和宝一起埋掉了。这是考古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不足奇怪。”

  “还算你老头不糊涂!”阿毛在表扬,也在提醒张晔。

  张晔久经世事,在这个毛头小子面前没有说什么,只是不卑不亢地选择了缄口。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汤勇觉得张晔关于荀三是否知道藏宝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在造反派面前,他不好追问老头什么,如果老头说了实话,那么他们这个公安机构和造反派的联合体也许就会因为两种不同的意见而走向分裂,到时候,循规蹈矩的公安们是绝对干不过这些不讲规矩的造反派的。

  “散了吧,天快晚了。”汤勇对高明说道。

  高明看到了自己班子的真实情况,他虽然是一把手,但必须要左右逢源,把两派团结起来。如果自己真要按章办事,造反派的大棍子必将无情地砸在自己的脑壳上!他讲和了:“散!”

居行长得了宝,没掺和任何事。这个年代,现在你是行长,但是过一分钟,你就可能成了牛鬼蛇神。他巴不得赶快离开,就附和道:“那我们也就回去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