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诗歌 > 正文

迷淮戏(李广荣)

发布日期:2015/7/28 17:07:05  阅读:2929  【字体:
 

 

()

生长在苏北里下河水乡小镇,喝着塘河水长大的的人,不论哪天,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不论活到多大岁数,都不会忘却家乡的淮戏。我就是这样,爱好听淮戏,从听留声机到听收音机,从听磁帶录音,到现在整天放在身边的隨身听,都是放的淮戏。入魔时自唱自叹、手舞足蹈。离开老家几十年了,这癖好居然有日甚一日之势,这是否是一种遗老心态?在我家里,老伴和我同样爱好,兴趣相投。孩子回来了,往往招来一片讪笑,儿孙们要听流行歌曲的那一刻,他们是反对我们听淮戏,他们说这是什么“哭腔”,甚至遭到他们的顽强抵抗,孙子捂着耳朵跺脚尖叫,涨红了脸摔门而去。然而,我对听淮戏却无愧无悔,有如钢筋般坚固,最终还是我征服了他们。于今,儿子和女儿不但默认了,而且有时候还帮我买来两张戏票,让我和老伴到聚龙湖边的大剧院里尽情地欣赏。

说起淮戏,童年的印象总是抹杀不掉。记得故里老街在塘河边上,还没有真正唱戏的戏院。站在河边的码头上,常看河里徐徐驰来一条大木船,船头上插着一竿表示淮戏班子的小黄旗,还有刀抢棍棒什么的,船仓内有老人、妇女和小孩。船靠岸边, 在老街的空旷地上,搭个棚子,用布一围,年轻力壮的男人们把衣箱、道具、乐器抬上来,这就算是个剧场了。多少年来,水乡小镇来来去去的戏班子络绎不绝,演出还从不间断。四五岁时,大人们常牵着手,带我去看戏。我见台上青衫出,红袍进,白鼻子,大花脸,吱吱呀呀地唱,看乒乒乓乓地打,只觉得戏台上五彩缤纷非常热闹。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还经常溜进戏院内,悄悄地立在旁边的过道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不放过。有时候站客太多,我人矮看不见,得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尽管脚痛头颈酸,照样是乐此不疲。有时动情时,还会忘乎所以地学起旦角的翘起兰花指,扭腰肢,甩水袖,学起小生抖动扇子的动作。戏剧场景中若有公堂,必定有差役,差役手中的牌匾则必有肃静回避字样。如此,日复一日,我这学龄前儿童,大字识不了几个,这4个字倒早已熟记於心。这也算得终身难忘的启蒙教育。

上小学后开始识字,还唱歌、跳舞,对音乐、舞蹈的节奏旋律慢慢有了点感觉,再去看戏时,似乎看懂了点门道。清丽婉转、儒雅潇洒的扇子功,都让我如痴如醉,培养了我对欣赏淮戏的爱好。几个小伙伴常常会素着脸,带着身段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有的清越可听,有的不堪入耳,彼此都拍手叫好,也没有人喝倒彩,赶你下台,经常忘词儿,大家七嘴八舌乱提醒,弄不好就搞成了个大合唱。那时候,青条石铺就的老街上,搞文娱踩街节目,撑湖船、挑花担子都少不了我这一个角色,曾几次粉墨登场,常常博得阵阵掌声。

 

()

 

由於常看戏,我和淮戏班子里像戴建民这些小演员混熟了,到后台去看戏是常事,经常在后台,耳濡目染,便学上了不少术语。例如:帽子叫盔头,胡子叫口面,野鸡毛叫翎子,老爷穿的衣服叫,小生穿的叫雪子,青衣穿的叫,武生后面背的四面旗子叫等等。

也知道了什么叫”幕表戏”。那时候演的都是幕表戏, 就是演员上台时没有固定的台词,一边要考虑动作,一边又要现编唱词,还要合辙押韵。最令人叫绝的是,台上一个演员在唱,唱了一阵之后,该他下场了,然而,下面该出场的演员还没化好妆,这时,后台传来一声“马——后”(即慢一点儿),台上的演员心领神会,水袖一甩,回过身来,叫板、起腔,一唱又是一大段。只到后台一切准备就绪,传来一声:“马——前”(即快一点儿),这才下场。对于幕表戏,乍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他的诀窍,演员到台上现编唱词就有点铤而走险,万一卡壳岂不砸锅?其实他们每人都会许多固定的段子,这些段子,可以往各个戏上套。这种幕表连台本戏 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曾盛行一时。主要有《杨家将》、《岳飞》、《飞龙传》、《日月圆》、《安邦定国志》、《封神榜》、《七国志》、《孟丽君》、《郑巧娇》、《乾隆传》、《彭公案》、《施公案》等。这些剧目大多根据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改编,有些剧目在流行演出中固定下来,成为后来淮剧的保留剧目。这些节目都保持着“草根”的底色,演的是群众喜闻乐见和期盼美德的节目,好戏连台,好评如潮。逼真传神,台上台下,情感互动,呼之欲出。戏里的风土人情,轻喜剧的韵致,至情至理的人性彰显,亦喜亦悲,亦庄亦谐,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是展现着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浓缩了淳朴憨厚的水乡人安贫乐道的乡风民俗,以及用委婉、高亢、美丽的曲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爱国爱家的情感表白。

 

()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离我家不远的街北头建起了人民剧场,横在街顶头,像座寺庙。这是当年老街的形象工程。演出大都在戏园内,四盏气油灯打足了气,发出嘶嘶的声音,照得满园通亮。演出前一般都要大闹台,即锣鼓猛敲一气急急风,大概是为了吸引观众吧。

演出开始后,台上唱着戏,台下烟雾缭绕,叫卖香烟、花生、瓜子、薄荷糖的,冲茶倒水的,络绎不绝。冲茶的左手抓这小茶壶,大拇指掰开茶壶盖,右手将铜嘴大茶壶里的开水一滴不洒地注入小茶壶。递到看客手中。

最精彩的是打手巾把子,简直成了戏园里的一道风景,大概是吃瓜子多了要檫手,或是看戏时间长了要檫把脸,提提神吧。于是就有了打手巾把子这一行。打手巾把子的人都有一套过硬的基本功,在滚烫的热水中浸湿拧干的十几条手巾卷成一股,从戏园的一角,扔给另一角的同行,其准确性堪与一流篮球运动员相纰美。对方接过毛巾一条条地扔给需要的看客,有时能两三条一起扔,好像天女散花。看客檫过脸后,给二分钱小费。

戏园子外面就更热闹了,灯火辉煌,人头攒动。摆糖摊子的,耷花牌的,押宝的,套圈的等等,一个接着一个,这帮人专门依附戏班子生活,经营场所叫湖巷。他们长年跟着戏班跑,戏班到那里他们到那里,相互借人气,长期共存。

我的个子长高了,再也不能随大人免票进场看戏,没有钱,进不了门。看戏的诱惑却是与日俱增。每当夜阑人静,白天浮躁的心情也沉静下来,老街上弥漫着锣鼓声声,扳鼓咯咯。听到台台台的小锣声,知道天真活泼、心情愉快的少女,在村前屋后,吆鸡赶猪,穿针引线。听到恍恍恍的长锣声,估莫是气宇轩昂、神态端庄的官员在舒和平静的环境里,安祥闲适,镀步出场。当听到奔登锵干脆利落的节奏声,无疑是得胜将军在摆岀一副巍然屹立的亮相造型。在空荡荡老街上淮腔阵阵,悠扬的使人心驰神往,那种深入灵魂的静穆,有一股甘洌的清凉从心底油然而生,或悲怆或沉郁或高亢或委婉的演唱,促使脚底发痒。晚上还要做家庭作业,哪有时间去看戏。惟一的办法,就是待学习结束后,三五成群,闲荡到剧场去拾大麦。所谓拾大麦,就是剧场在散场前半小时,允许免费让过往群众进场去观看,虽然只看了个尾巴,但演员的阵容和水平也可以看出个大概,他们的姿势、神态、仪表、唱功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联想。

 

()

 

现在想起来,过去不懂淮戏,五音不全,唱不好淮戏,算不上是个戏迷,只是好奇和有兴趣而已,算个迷淮戏的-员。那个时候看戏,正应我们家乡有句土话,瞎子吃肥肉,块块都是好的。现在逐步领悟到ー点,黄梅戏如西芹炒百合,清淡如水;越剧如清酱蒸五花肉,绵软多汁;评剧和豫剧是童子鸡和卤鸡的区别,一个牙口嫩些,一个经口耐嚼,肉丝酱红。还是我们家乡戏:淮剧,是大块的红烧肉,浓香、醇厚,宜大碗喝酒,既醉又饱。淮剧又名江淮戏。源于清代,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清代中叶,江苏盐城、阜宁、淮安、清江市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 “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被逼无奈的一种生存方式---酬神的“香火戏”,结合部分民歌小曲发展而成的淮调(后称老淮调)。 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于大喜大悲中发挥它演绎悲情曲调特长与舞台效果,因此淮剧又有“苦情戏”一说。这似乎与我们苏北人不事张扬,低调为人的性格相关。淮剧已经成了苏北的文化符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它有许多传统剧目,如瓦车棚、骂灯记、秦香莲、金水桥、探寒窑、陈风英盘门等。大都是文戏,以唱功为主。像什么自由调、下河调、大悲调、小悲调、拉调等等,后来有些京剧演员加入了淮戏班子,增强了淮剧的表现力。淮剧流派有“筱派旦腔”、“何派生腔”、“李派旦腔”、“马派自由调”、“徐派老旦”、“周派生腔”、“杨派生腔”、“李派生腔”八大流派。分别是淮剧名家筱文艳、何叫天、李玉花、马麟童、徐桂芳、周筱芳、杨占魁、李少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淮剧艺术流派。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看过筱文艳、杨占魁主演的《白蛇传》,剧中人许仙的“自从去到金山后……”一段曲调,风靡建湖大街小巷,至今我还能哼上几句。

淮剧语言是以建湖县方言为基调,当你听到淮戏中的“道白”,定可感到淮调与我的乡音确实是“叶与根”的心灵复制。建湖县地处淮剧艺术发祥地的中段,历史上的僮子、香火戏艺人大多出生于此。我们这里的语言与周围地区相比,具有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为不同时期的淮戏艺人所采用。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界定淮剧语言以建湖县方言语音为基调,同时适当吸收周围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字音加以丰富。所以,淮剧演员经常去建湖体验生活,学习建湖本土方言。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说:“淮剧说的是建湖话、唱的是建湖腔,淮剧各个阶段的领军人物多为建湖人。建湖是我们淮剧人的老家。”淮剧老前辈、“马派”老生创始人马麟童也说过:“我虽不是建湖人,但启蒙学艺在建湖。建湖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们上海淮剧团的娘家。”

建湖拥有众多的淮剧戏迷,一开口,不是老淮调,就是靠把调。外地淮剧团到建湖演出,不愁不上座;偶尔缺少角色,不少建湖人就能上台垫一垫。目前淮剧在建湖已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每遇婚嫁喜庆,也少不了淮剧来凑个热闹。许多老人退休后,还组织淮剧票友俱乐部,永远守望着淮剧。

笔者高兴,特撰一幅楹联《淮剧之乡》:“看盐渎胜景,八方佳客,安排些帝王将相古风雅韵;听戏苑仙韶,一笛淮腔,引逗来管竹丝弦俗语乡音。”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