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文坛艺海竞风流(王学言)
2015年清明节,建湖籍资深文化名人、《扬子晚报》创始人之一,集书画家、收藏家于一身的陆华,在故乡盐城陆公祠举办“陆华敬祖书画展”,这次书画展是陆华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梦想。他将自己几十年来创作的精品和名家赠予他的68幅作品无偿捐赠给陆公祠永久性展出。68幅作品中有汪曾祺、陈大羽、丁芒、魏紫熙、袁晓园、海笑等海内外著名作家书画家和李亚、章节、恽建新、程大利、戚太鸿等名人作品21幅。如今,陆华将这些名作珍藏无偿捐赠于故乡,这种无私的境界在当今书画界是少有的。 这充分体现了陆华情系故乡的一片赤诚之心。这种高风亮节,使人顿生仰慕之情。
从水乡建湖县芦沟镇叫陆家湾的村子走出去的农家子弟陆华,父亲最后一次告别一家老小的一句话,至今仍使他难以忘怀,正是这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是1946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母亲怀里抱着6个月的妹妹,后面跟着他们兄弟俩,还有祖父母和母亲带着哭腔送父亲上路。父亲走了一段路,停下脚步,抚摸着他们兄弟俩的小脑袋,对身边的祖父说:“让他们兄弟念书噢。”最后走了两块田远,父亲又停下脚步,松开两孩子的小手,又和祖父叮嘱了几句,向远方走去……
那条延伸着通向远方的田埂路,此时,竟成了诀别之路。1948年11月,父亲牺牲在淮海战役,父亲牺牲时才30岁,而陆华才7岁,从此,他们成了烈士子女。
陆华对父亲的记忆是深刻的,他能有今天,是父亲影响了他一生。父亲牺牲后,祖父母和母亲一路艰辛,含辛茹苦供他们上学,读书使陆华改变了人生命运,他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从农家子弟走向文坛艺海。如今,陆华年近耄耋,他想,如果不是父亲当时对祖父的嘱托,恐怕不一定有他的今天。
六十年代,陆华大学毕业后和他的爱人黄春华同时被分配到新疆工作,而这一去就是十八个年头。如今在谈吐之中,陆华和黄春华都说新疆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陆华、黄春华当时被分配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那时,新疆环境特别恶劣,生活非常清苦,尤其是生活习惯,那一幕幕生活情景往事,成了全家人永恒的记忆。整个电台家属大院,就是一个自来水龙头,几百户人家,还有单身汉,生活用水就这一龙头,都在这儿取水,几乎天天排队等水,有时寒冷的新疆冬天,地面结冰,一不小心摔倒,一担水前功尽弃,又得重新排队。而陆华时常出差采访,而挑水的任务落到到他爱人黄春华和年幼的儿子宏彬头上,母子抬水,那是陆华出差最不放心的事。陆华的爱人告诉他:“这孩子,对我们这家庭贡献太大了,那年月,日子太艰难,你又不在家,经常出差,多亏了他帮我一把。”
其实,对陆华夫妇来说,作为内地人到新疆工作,又何止是吃水难这一小事。经历的事不计其数,细细回忆,一路走来,真是一言难尽。而令陆华最刻骨铭心的一件往事,至今仍心有余悸,那是1980年4月,一天凌晨三点多样子,正熟睡之中,他忽听到外边“噗”的一声巨响,自己的房间也震动了一下,打开灯,一家人四处张望,惶恐不已,后发现门也打不开了,原来是与他家近在咫尺的一闲置土屋塌了,左右邻居也被惊醒,大家议论纷纷,都说陆华一家命大,差点砸倒他家住的土房,那后果不堪设想。
提到生活习惯,陆华更是往事难忘。六十年代,他在南疆等地采访,吃过维吾尔族农民常吃的包谷馕。其形状颜色,就如乌龟壳,又厚又硬,使得陆华每顿饭都无法下咽,那时,国家每月每人只供应2斤大米计划,其余都是玉米、地瓜干和红薯等杂粮。从生活小事的字里行间,看出陆华在新疆18年的艰难与困苦。在新疆十八年中,陆华写出了数以万计的新闻稿件,他在文革后被选拔调入 《光明日报》,担任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跑遍南疆北疆,穿越天山南北,为采写新闻历经艰辛与艰险,先后多次遇险,化险为夷,逢凶化吉。然而正是这些,磨砺了陆华坚强的人生意志,与维吾尔族等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感情。他曾与达坂城姑娘同台共舞,与吐鲁番的老大爷同桌共饮,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听农家言,写了一篇篇鲜活的新闻报道。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一些维吾尔族的乡亲仍与他保持联系,互致问候信息不断。他不仅写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他还用指画艺术描绘了南疆北疆的大好河山。重要的是炼就了陆华人生的坚强意志。用陆华自己的话说:“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没有新疆十八年的经历,就没有我陆华的今天。”
陆华喜好收藏,其主项是古玺印古砖瓦,巳有多部专著行世,颇具影响。观赏陆华的金石世界:有来自古希腊遗址妓院的“风流石”、土耳其宙斯神坛石、英国莎士比亚故居院中的小卵石和国内吐鲁番戈壁石及南京六朝砖瓦。这些仿佛将人们带进迷离多彩的奇幻世界。在陆华的金石世界里仿佛每一枚奇石会唱歌,每一块古砖传承着人类文明史,每一片古瓦都蕴藏着“瓦壁千秋”。
八十年代初,陆华从新疆调回南京《新华日报》工作,他参与创办《扬子晚报》并主编副刊“繁星”,历时15个春秋。这份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就是在陆华手上从“华灯初上”发展到“繁星满天”的。著名作家、诗人冯亦同曾以《星空下的追梦人》记叙陆华的敬业、勤奋,广交文友、古道热肠的趣事,文中有一段话这样介绍陆华创办的《扬子晚报》副刊:“星光是朝霞的向导与前奏,在浩瀚星空下有多少颗真诚寻觅的心,就有多少个绚丽斑斓的梦,而将他们照亮和高高托起的,我相信,他将是明天的太阳!”
这番感叹,不仅是对陆华才华的写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陆华对工作、对同志一以贯之,满腔赤诚。作为副刊主编,与他打交道最多的人,从文坛巨子到艺苑名流,甚至相当一批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艺百家”。这期间当然少不了陆华这位掌门人的惺惺相惜与热心提携。
陆华,文坛书写了辉煌人生,这是他在记者、编辑道路上默默求索的结果,他的文风与人格魅力并存。他用笔记录社会真善美,假丑恶。歌颂伟大的党,歌颂伟大的人民。而陆华的书画艺术和金石收藏、研究,更是堪称艺海一流,令人赞叹不已。我国著名文化名人,原文化部部长王蒙欣然为“陆华书画展”题字。众多文坛艺术巨匠曾与陆华结下深厚友谊,或成师或为友。民国时期首位女外交家、语言文字学家、书画家、诗人、百岁爱国老人袁晓园曾为陆华书画展题字,陆华的书画曾得到袁老的肯定与指点。他还作客于画梅大师关山月府上,当面请教关老画技,亲身感受大师的艺术风采。徐邦达是我国当代古书画鉴定界泰斗,曾专门为陆华收藏画册题写册页;汪曾祺为陆华书画艺术点赞,挥毫赠墨,这些书画界、收藏界著名人物影响了陆华的艺术人生。
陆华几十年来把书画艺术、收藏艺术作为陶冶人生情操的一种精神享受与追求。从他参加工作到退休直至现在,从未间断。他以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崇高境界追求书画艺术,使指墨艺术、书法作品风生水起,令人叫绝。
陆华先后出版文学著作及书画集十多种,其中有《佛石居散记》、《佛石居笔记》、《佛石居玺印世界》、《佛石居金石文玩》、《砖瓦老南京》、《江苏指墨艺术》、《陆华指画》、《我在新疆十八年》、《陆华诗画小品》。《人民日报》副刊、香港文汇大公等报均发表过他的书画作品。
陆华从记者到丹青高手,他的作品获众多名家点赞。退休后的陆华,仍然继续着他在“星光”下的求索与奉献,从主编刊物《百家湖》到执编省文联通讯《繁荣》,从创建江苏省指墨艺术研究会到成立江苏省作家书画家联谊会,他的“星光”之路越走越宽,编刊物、办展览、出专集、访问交流,忙得不亦乐乎。可贵的是,在众声喧哗、争名逐利的世风之下,陆华不仅专注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了许多值得称道的善事和美事,如捐赠书画精品50幅给南京鸡鸣寺和为艾煊离世十周年出纪念文集,将自己收藏的一批心爱名作无偿捐赠故乡陆公祠等。正是在这种广接“地气”“人气”和“佛缘”的锲而不舍中,文玩收藏与相关著述也日渐丰富。赵绍龙先生这样评价他:“陆华兄书画的高雅品位,得益于他在诗文书画诸方面的综合修养和融会贯通。其格调高古,与我国传统的文人画一脉相承。画中题款长而有味,书画合璧、书亦精到;笔墨钩沉苍浑,力透纸背;画面营造的精神境界不同凡响,常常寄托作者深沉的生命体验,强化了作品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陆华积极倡导的指画作品中,他个人画得最多的是松柏,尤以风骨凛然、气冲霄汉的参天苍松为最。《佛石居随笔》中收入的巨幅指画《六朝松》堪称其代表作。画中有海笑、丁芒、俞律、言恭达、汪澄等23位作家、诗人、书画家的题诗、题句,可谓是那株有“金陵历史人文坐标”之誉的六朝松下一次别开生面的“诗书画雅集”。
凝望佛石居主以其耄耋之年的深刻感悟,在六尺整张画面上泼墨挥彩的、被文友称为“风雨遒龙”和“大将军雄姿”的六朝松感人形象,使人们不禁联想到陆华这位昔日里下河农家烈士子弟、负笈金陵的清贫学子、走遍天山南北的青年记者、今日江苏文坛上的老作家和艺术多面手的人生阅历。打开在我们眼前的这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散文随笔集,以“吾师吾友”“夫子自道”“难忘新疆”“境外履痕”“金石世界”五个专辑以及附录“书画纪事十八则”所展示的心灵旅程和情感世界,既是他献给自己的求学与成长之地、施展其抱负和成就其事业的文化名城与博爱之都的一曲颂歌、一份礼赞,不也是他情之所钟、心向往之并身体力行之的一种精神写照和人格化身吗?
陆华无愧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南诗画院副院长等十多种桂冠头衔称号,无愧于水乡“骄子”之称,文坛艺海仰高风、竞风流。
转自《塘河》杂志
- 上一篇文章: 闲读红楼——人生处处大观园(陈中荣)
- 下一篇文章: 《咨询会的故事》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