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诗歌 > 正文

岁月如歌(王学言)

——40年前高作中学读书琐记

发布日期:2016/12/20 10:15:43  阅读:4814  【字体:
 

 

今年,是高作中学七四届高中毕业生毕业40周年,老同学吕立昌、赵成波等筹备搞一次毕业40年聚会,甚感欣慰,于是将我的心又一次飞向高作中学,往事片片,历历在目。

1973年上半年,本人从盐城县(现盐都区)鞍湖中学(胡乔木早年曾就读该校)读了一个学期的高中转回老家高作中学。如今40年过去了,但高作中学当时校舍、操场、小河、草木……,更重要的是老师、同学的人和事,不时从我的脑海深处涌现出来,勾起我对母校不尽的思念。高作中学名字像如歌的岁月,长长的流水,如似一首旋律优美的歌谣,在我的记忆中回放。

当时,学校教室全是红瓦红砖平房,一排排,整齐有序,三面临河,老师和学生宿舍紧靠北侧小河边的房屋仍是老式草屋。学生宿舍是几间相连在一起的大通铺,分男生、女生宿舍,地面铺着一层木板,学生自带被子和席子,一个挨着一个,“鱼头顺”,条件稍好些的学生带张细席,差的带张芦席或草席。冬天同学们有的被薄,加之无垫被,只得两三个人合起来一铺一盖,各睡一头,相互体贴取暖。可到了春、夏,宿舍气味难闻,尤其是有的同学上完体育课又无法洗澡,汗臭脚臭交织,令人恶心的气味,熏得无法入睡,只有在疲劳中才能进入梦乡。那时学校没有浴室,高作街上唯一的一家浴室,要一毛五分钱一张票,一般学生洗不起澡,只能每周六回家洗澡,再说,浴室每到春夏天就不开了。寒天,小小的浴池每天要洗上百人,浴池里的水几乎成了“三鲜汤”。

一年四季,学生洗漱,全在小河边,那时的河水特别清洁,清晨游鱼水草清晰可见。寒冬河面结冰,大家就用砖头砸开冰层洗漱,夏天有的同学口渴了,还直接喝河水,河水口感特别甘甜,那水比现在的矿泉水还要清纯。

学生的伙食费每月1.5元(交学校),自带粮食,咸菜,早晚全是稀粥,中午是半斤米饭,青菜汤,每星期改善伙食一次,豆腐或馓子青菜汤,有时也有或漂在汤上的几片肥肉片。这对于一个正长身体的青年来说,几乎个个都是忍着饥饿读书。有的同学家里向学校交不起大米,只好带糁子,用自己的饭盒单独蒸饭。而那时,就老师食堂二角五分钱的甲菜(鱼或红烧肉)他们也舍不得经常吃,饿了只能用自己的煤油炉下一碗水面,少数有钱的学生有时到高作街上饭店花一角钱下碗面,再切一角钱猪头肉,算是最大的改善伙食。而在学校食堂,每天按班级用大木亮子抬粥到班级。每到吃饭时,几乎都要形成抢饭的“争夺战”,饭桶边挤满了人,争着朝里钻,当时生活班委徐洪清,经常被大家争相抢饭弄得“张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常常碍于面子,只能吃半饱(其实当时大多人吃不饱)。记得有一次,徐洪清为了吃饭曾受过王应亮老师的批评。

当时学校的总务是周家顶,司务长是吉国良,教工有刁其元、孙厚成、曹志成等人,老刁是山东人,是从部队复员安排过来的,他会吹洋号,因此,他每天负责打电铃,老师、学生起床、做操、自修、吃饭、上课、下课、晚上熄灯、休息全听他的信号。他对工作特别负责任。孙厚成是位脾气特刚直的人,一发脾气瞪着两个大眼睛充满血丝,莫说学生,就老师也吃乎他三分。大个子老曹是位憨厚老实的人,属只做事不说话人的范畴,他们几人每天承担着几百人的做饭和后勤工作,负担特别沉重,早起晚睡,整天忙忙碌碌,十分辛苦。

学校有一个农场,就在大约三里路外的近高大队高作炕坊附近,三十多亩地,是老师学生勤工俭学的地方,分到班级,每到劳动课,我们老师就叫劳动班委吕立昌带领大家去劳动。女生和瘦小的男生一般情况下去浇水浇粪、栽苗,而体力强的同学则从学校粪坑将大粪一担一担挑到农场,因为路途遥远,有的同学挑一担粪要半个多小时,有的同学在半路上倒掉部分,到了目的地仅剩半担。农场种的蔬菜全由学校统一收获供师生改善伙食享用。记得1973年暑假,我和其他班级几位同学作为留校生,负责看管学校财产和农场和学校操场暑期种植的农作物,一个暑假下来,仅冬瓜就摘了千余斤,还有其它蔬菜,由总务和司务长领着我们上街卖,收入由他们统一管理,到假期结束,一共卖了二三百元,我们几个留校同学的生活除了自带粮食外,全靠蔬菜当家,有时也用卖菜钱改善一下伙食。后来,不知为什么,学校不断向我们了解暑假卖菜的收支情况,一连好几个月才不了了之。

那时,同学们的学习还算认真,学习班委张志清,成绩特别好(毕业后顶替父亲到徐州利国煤矿工作,后任徐州37中校长),还有王清华、沈永泉、张高山、孙立昌、孙永儒、蒋梅英、陈绍海、许学科、周庆兰等,他们的成绩在班上比较突出。沈永泉与我是同桌,他父亲是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是全班干部子女当中最聪明、最肯学习的一个,后来恢复高考(当时推荐、考试结合),他是全班第一个考取名牌南京大学的同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县中教书,后任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他也是我同窗最要好的同学。当然,还有生活班委、劳动班委、宣传班委和四个小组的组长成绩都不错,老师也很喜欢他们。有一回,我和张志清两人偶尔迟到,肖兰英老师正在上课,我们站大门口不敢进门,我们俩人相互推让谁先进去,结果张志清第一个推门向前冲,哪知铁的门钩子钩着他的衣服,一用劲只听一声窿嗤,将衣服后半边撕了一大半,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就连肖老师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因此,我们免了老师的一顿批评。

我和沈永泉当时几乎形影不离,我经常到他家去,他母亲对我特别好,做裁缝,很忙,有时,煮一盆粥,削好黄瓜咸或炒好咸菜,放在桌上让我们吃。记得1973年夏插,沈永泉请我到他的老家冈西公社立功大队去帮他家栽秧,他家里只有七八十岁的祖父母,仍在忙于农耕,见到孙子带着同学回家,老人甚为高兴,特地将自己养的三只鸡杀了一只,让我和永泉饱餐一顿,而他们自己连一口鸡汤都未舍得喝。至今我清晰地记得那鸡汤特鲜美,用今天的话说,绝对原生态、野生的,也许是当时物质贫乏的缘故吧。

在高作中学,还有一件令我难忘的往事,就是1973年“招飞”(空军飞行员)。我经过县内两轮体检被选中,其中学校还有一位同学许学茂,全县共选出20多人,送市里体检,临出发那天,校长唐光来脸上绽放着喜悦对我和许学茂说:“你们当飞行员,如能上,可了不起。”我俩带着校长的嘱托,登上了去盐城的汽车(先到县集中统一前往),当天到了盐城被安排驻在现盐城工学院一高大空旷的房子里,记得当时屋里堆的全是稻草,房子周围长的全是芦苇,我们建湖20多人(还有带队的老师)住在一起,稻草地铺,晚上每人一碗粥,还有两个大馍头,萝卜干。可以说在学校从未吃过这样饱。第二天,没吃早饭,6点钟被车拉到市附医(现一院)抽血化验、透视等一道道检查,体检一共进行了三天时间,我最后被刷了下来,最终全县仅剩4人,其中有许学茂。我们被刷的人第四天就回来了,合格的留下,听说送扬州参加省里体检,后来最终许学茂也被淘汰了,就这样“招飞”结束了。

在本班同学当中,最活跃和风趣的还得数赵成波和孙长芹、周德利、周庆兰等同学,他们活泼可爱,平时爱说笑话,在课前课后,常常讲些小段子,令人捧腹,全班同学有时听他们说话,听得津津有味。他们也一点不感到怯场,尤其是对老师和校长一些带有讽刺性的话,当时一般学生是不敢讲的,他们敢讲。是他们对全班同学事来了阵阵笑声。

高作中学老师们对教学十分认真,绝大多数老师都来自大城市和毕业于名校,有清华、北大、南大和上师大等高校,当时在公社中学中,除了县中、冈中之外,就数高作中学师资力量雄厚,他们的业务水平都很高,讲课时都注重启发式,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气氛活跃,这些老师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永恒的记忆。有一位南京来的叫毕乐天老师,瘦矮的个子,戴着深度近视眼镜,他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太阳能研究,自己整天在设计太阳灶,做了大大小小的模型,单镜屏玻璃就堆了他半个宿舍,他做了一个圆形架子,将划成小片的镜屏一块块安装上去,在太阳聚集点放一水壶,不一会水壶里的水开了。他的这一发明不仅获得省部级奖励,还被载入《建湖县志》,后来太阳能大规模推广,恐怕与毕乐天老师的潜心科研实验是密不可分的。王应亮老师是淮安人,我们的班主任,他是南大的文科高才生,语文课讲得特别好,引人入胜,历史也了解得比较多。老师的为人非常正直,厚道,待学生温和真诚,每个学生都喜欢与他谈心。平时,一有空我们就到他宿舍与他沟通,听他讲些历史故事,他对《红楼梦》、《三国》、《水浒》等历史名著特别感兴趣。老师还有一手好的书法,当时高作街上的大的活动书写的大幅标语基本都出自他之手,老师后来调回老家淮安(现楚州)当上了教育部门的领导。还有肖兰英(后担任建湖县委书记、盐城市政协副主席)、徐应癸、蔡年生都是苏南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他们待人和善、直爽,教学认真,同学们人人都很敬重。他们到高作中学任教,且都分别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他们对学生都有一颗十分赤诚而又善良的心,平素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每天晚上都到教室、宿舍查看,对睡着了未盖好被子的学生盖上被子。夏天,肖老师还将从上海家里带来的蚊香点好,送到学生宿舍防蚊。平时,有哪位学生头疼脑热和家庭困难,他们总是尽可能关心,一些学生家长知道后很是感激,尽到了“老师父母心”的责任。汪如进、戈学棣夫妇都是英语老师,他们一个是如皋人,一个是无锡人,这对知识分子,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对成绩差的学生常常严厉批评,毫不留情面,但他们在严厉的背后,显示出一片赤诚,尤其是老师平时老家无锡带来什么好吃的总是与学生分享,记得有一次,我患感冒,老师知道后,她把我从教室喊出来到她宿舍用煤油炉下一碗挂面叫我吃,说实话,当时我十分感动。2000年,老师患重病,我专门先后三次去上海找人帮忙治病,不久她去世后,在告别仪式上,数百师生捶胸顿足,伤心之极,留下了生前身后的极好口碑。后来本人采写了《尊师爱生情未了》的长篇通讯。由于汪老师教学认真逐步被提拔为高作中学校长、县二中书记、教育局副局长、县中校长,一度时期县中升学率直线上升,名列全市之首。还有胡坤(大丰人,清华大学毕业),张宴斌(无锡人)、张华、祁国、朱佐国、周家标老师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教育精英,他们用智慧浇灌出芬芳的桃李。

往事悠悠,岁月如歌。40年弹指一挥间,记往日时光如歌的岁月,师生们走过不平凡的征程,老师已古稀,同学已花甲。

40年,师生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无论是本份的农民,还是机关工作人员和商界打拼者,大家在校时,少年壮志,走向社会,历经磨难,有风雨,有坎坷,也有幸福,更有酸甜。

40年,师生们珍惜那份感情与友谊,难忘当年那一件件往事。师生情感同窗手足铭记在心中。

40年,各位同学,从一个青年,组建家庭,结婚生子,有的三代同堂,还有父母健在四代同堂,尽享天伦之乐。

40年,目睹时事变迁,中国改革开放发生巨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进步,城乡繁荣,世界风雷激荡,变幻无穷。

40年,记住往日时光,这是人生最美好的金色年华。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愿我们的友情地久天长。

(此文谨献高作中学七四届高中毕业的师生们)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