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静面馆
松籽
前几年,刚换工作到现在单位,被安排在公司总部上班。毕业十年,一直在项目一线做施工,人总是随项目流动,可谓是南征北战。不过,好处也有――住房不用愁,三顿有人管。
突然间被安排到公司总部从事管理工作,反而有点不习惯,住房要自己租,早晚还要做饭。为了方便上下班,索性就在公司后街小区租了一小间房子,主要是小区楼下一排小店面,可以方便生活。正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阿静面馆是在小区西侧的一间快餐店。楼上住家,楼下一分为二,一半是用玻璃隔开的操作间,顾客可以看到洗切翻炒全过程。另一半是餐饮区,其实也就能摆五六张小长桌。店虽不大,但品种还挺多。盖浇饭、小炒、砂锅都做,后来还增加了卤菜,外卖也送。味道兼顾苏皖川多风格。尤其是家常小炒品种很多,价格也实惠,都是现炒,时间长了做的都是周边店面和小区单身的生意,再加上外卖,一家也忙得团团转。
因为经常光顾的原因,慢慢就和老板一家混熟了。原来,这店是一家五口开的,老板是安徽阜阳人,白天主要是老板娘和大女儿打理。老板娘大约四十来岁,有阿庆嫂的风格,干净利索,见人三分笑。大女儿大约二十四五岁,一头长发,似乎还未嫁人,有点羞涩,我路过店门口经常看到她绣十字绣,估计阿静就是她的名字,也没好意思问明白。
除了阿静娘俩,阿静爸爸晚上下班后也能掌勺,另外阿静还有两个弟弟。大弟弟还未找到工作,就在店里帮忙,一看就是只做不吱声的老实头。小弟弟老三还在读高职,周末和晚上也常来帮忙,不过这“家伙”一看就是“刺头”,经常为谁收钱谁洗碗和老二捣蛋,顾客们经常看笑话,每次都是阿静收拾残局。
因为我晚上下班早,靠小区又近,所以我经常是阿静面馆的第一位客人。一个人点菜是个很麻烦的事,点少了没胃口,点多了吃不完。不过,阿静家从不怕麻烦,总是说我下班早客人不多忙得过来。每次都愿意帮我炒单人的份,再切点卤菜,尤其他家是“猪拱拱”(苏州人叫“猪鼻冲”)味道特别好,基本是被我包场。有时小瘾上来,还喜欢独自叫瓶黄酒,尤其是冬天,一个人的冬天。我是一个有点小资也极易满足的人,对我来说,有时兴致来了,一杯姜丝黄酒就上一只猪鼻冲,也是人生快事一桩。
有时我忘记带皮夹了,她们也不介意,或者有时人多了,她们忙起来,就让我先走,说下次一起付。
记得,有一次晚上我和同学聚会,半夜才回到宿舍,没想到阿静却在我宿舍门口,我们都很惊讶。她说是送外卖给我们宿舍其他租客的,结果敲了半天门没人理,没想到我也住在这里。我说都快十一点了,你家怎么还不打烊,她说房租实在贵,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想想也是,一家人背井离乡,实在是不容易。
后来,阿静爸有一次和我闲聊,说是现在小门店生意实在不好做,一个店也养活不了一家三个小孩。他向我咨询阿静和她弟弟日后就业的门路,他说我一身书生气,干干净净,想必是有个轻松工作,一定是在苏州立业安家了,想让我讲讲就业的经验,阿静也是满脸期望的看着我。说实在话,我当时很尴尬,一时竟不知怎么答复他们。想想自己自毕业十余年,就像京剧《曹操与杨修》中,杨修所唱:“半壶酒一囊书飘零四方”,也只是凭一技之长尚能自食其力而已,“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像我这样的人罢了。
于次年,因为房租问题,我又换了一个小区,虽说隔了有点远,但还会隔个十天半个月去光顾阿静家的小店,喝点小酒。
到了去年春节后,看着这苏州如日中天的楼市,我咬咬牙,七拼八凑才买了一个小户二手房。连过户和装修,前后共忙了小半年,搬到新房停当后,蓦然间想起,好久不去阿静面馆了。但是等我走到那里,才发现阿静店面连牌子都换掉了,一群工人正在装修。我问了隔壁店老板,说阿静一家回老家了,好像是老家要拆迁了……
我心里突然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他们在回家时,有没有想到我?也许我的想法有点傻,呵呵。唯有默默对他们一家遥以祝福,在这个房价冲天的大城市里,也许老家才是他们一家最幸福的港湾。
不过我相信,人在江湖,萍水相逢,做的是生意,交的却是人心,人与人之间除了生意以外,始终还有情意。
2016年冬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