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名(水乡芦苇)
鲁迅、茅盾、巴金等很多文坛巨匠都有自己的笔名,甚至一人曾有几个笔名。名人的笔名固然因名作而出名,不过没名气的草根作家也常用笔名,正所谓“风流不用千金买”,不过我认为笔名须体现个性才是,至少应和作者自身的文风和气质相匹配。
小生不才,虽然是“纯爷们”,但无缘烟酒,闲暇之余,尤其是睡前,总喜欢喝点茶、读点书、听点戏,小资得很;偶尔也写点小诗之类的文字。虽然很少正式发表过文字作品,其文采和专业作家也不能相提并论,但也有自己的笔名, 就算是孤芳自赏、自我陶醉吧!
在学校读书时,一度用“激扬”作为自己的笔名,无疑是从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老人家诗词中汲取“激浊扬清”中一词的精华,只是现在看上去,似乎有点愤青罢了。加之我平时喜爱穿立领的学生装,还喜欢搞一些社团活动,以至于大学毕业时,一女生在毕业赠言中,硬说我是具有五四精神的革命青年。现在想起这些点滴的青春往事,甚是羞涩可笑。
刚毕业时,偶尔在旧书店买了一本关于田家英同志的回忆录,书名是《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主笔是田家英同志当时身边的一些同事,主要有逄先知、胡绳等党史文献专家。读后,既为田家英同志鞠躬尽瘁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而感动,更为他的不幸遭遇而沉沉哀怨、深深叹息、愤愤不平,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于是,便请同乡篆刻名家孟祥瑞老先生为我刻了一方“激扬藏书”的篆印,算是仿效先贤之“小莽苍苍斋”之举,每获新书便钤上,以为明志!
可惜,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洗礼,岁月的磨砺,那青春年代的激荡张扬个性已无可奈何地渐渐退去,大多数情况下,取而代之的则是沉思、沉默乃至沉闷、沉寂!值得庆幸的是,学生时代的爱好尚未被完全剥夺,自道是“京韵绕梁伴晨夕,诗籍充栋慰平生”。除所学专业外,文史、戏曲、诗词等传统文化,则成了工作之余最大的向往和精神寄托,也算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吧!
但是,如果继续再用“激扬”二字作为自己的笔名,似乎有点名不副实,会有沽名钓誉、欺名盗世的嫌疑,心里总觉得很不踏实。后来,就想到了现在的笔名“水乡芦苇”。
因为我自幼生长在苏北水乡——建湖,那里河网交叉纵横,湖荡星罗棋布,河里、荡里除了常年盛产鱼虾蟹鳖、菱藕荸荠外,便是那土生土长,依水而生的芦苇。
清明时节,阳春三月,芦芽出水嫩如碧玉,在朝阳映衬下,露珠滴翠,和荡边圩埂上的金黄色油菜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意盎然的苏北乡村水墨图画。夏日清晨,晨风吹拂,宛如薄纱般的雾气在芦荡之中弥漫、飘逸,常有渔人泛舟穿梭其中。收网之余,总不忘顺手采摘些菱角、莲蓬之类的水产,惹得涟漪阵阵,绿叶摇曳。秋阳夕照,芦荡深处常有三五野鸭凫水,不经意间,几只翠鸟的掠影,会惊得这些小家伙们,径直躲到苇荡深处,被吓得半天不敢出来透气。冬日银装素裹,更是苇花勃发之时,远远望去,连绵起伏、苍茫一片,正如古诗《芦花》所述:“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日照浑似雪,无处认渔家”。不过总让人有些担心,天寒地冻中,瘦长的芦杆能否经受那凛冽的寒风肆虐?无疑有点杞人忧天了,苇杆尽管瘦长,但很坚韧,大有傲霜斗雪之意!相比之下,芦花白而蓬松,蓬松得让你忍不住用手去轻轻的抚摸它;更想采摘一束芦苇花,恣意的让它紧贴在自己脸庞,去感触苇花那份与水而生的温柔和淡雅!它没有富家千金的珠光宝气,也没有芍药牡丹的脂粉气,她却是那不加雕饰、天生丽质的村姑。总之,芦苇依水而生,水因芦苇而秀。
在日常生活中,芦苇更是苏北水乡人民离不开的宝贝。端午时,用芦叶裹粽煮茶那是自不用说的。在农村,家前屋后,农民常用苇杆在那一畦畦、绿油油的菜地周围编织篱笆,给那乡村田园风光平添了几分恬静的诗意!这可不是今人之举,在东晋时,陶渊明先生早就“采菊东篱下”了!在上世纪经济困难时期,平民百姓用芦花编织“茅鞋窝”更是常事。作者甚至一度奇思妙想,想向有关部门建议,用现代化工艺,开发和芦苇相关的绿色产品,比如芦苇床垫、芦柴胶合板、芦叶芦根保健茶等。不但环保,还能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给农民增加收入哩!
如果哪位朋友被我说动心了,我就建议你来我们建湖的国家 3A级风景旅游区——九龙口芦苇荡,水乡芦苇风光可是苏北一绝,并非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往自己家乡脸上贴金,现在的九龙口旅游区早已游人如织,上海诗人王春野就曾留下《芦滩宿雁》这首绝句:
一声嘹亮破苍茫,万里征程客路忙。
秋水芦花归宿处,平沙月色胜衡阳。
其实,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描写水乡芦苇的还有很多。
古诗《诗经·秦风》中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至于蒹葭到底是指代诗人的恋人,还是比喻诗人的抱负与理想,则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在现代的文学作品中也至少有三篇因涉及芦苇而闻名天下。一篇是沪剧《芦荡火种》,后在“文革”中改编成了著名的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另一篇是孙犁先生笔下散文《白洋淀纪事》中的芦苇荡;至于著名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芦苇荡就更不用我介绍了吧?“洪湖水,浪打浪……”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这几篇作品故事的发生地,现在都已成了著名的红色风景旅游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给无数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无限的向往。这几个著名的作品,尽管体裁不一样,但所要表达的主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朴素平实的生活、奋发抗争的精神。
我现在常年工作生活在物质繁华的大都市,面对日益喧闹的尘世,更加怀念苏北水乡的芦苇,它依旧是那么的淡雅朴实、坚韧从容!我也将永远用“水乡芦苇”作为自己的笔名,用它来作为自己的人生写照!
水乡芦苇
辛卯年立冬翌日于苏州
- 上一篇文章: 故居柳树的情思(周峰明)
- 下一篇文章: 妈妈就像一本书(唐光忠 陈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