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妙趣横生(金之愚)
——浅谈戴超的戏曲人物画
戴超,江苏省建湖县人,1950年生。从事美术工作四十多年。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舞台美术学会、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建湖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对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猎;戏曲人物画及传统童趣画尤为擅长。作品曾入展《首届全国写意画作品展览》、《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画名家手卷作品展》、广州亚运会《全国中国画展》等多次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我从未执过画笔,却爱看中国画,又因曾在同一系统工作过,我于是便成了戴超画室的一名常客。
戴超素以画山水见长,尤其是大幅山水,气势磅礴、雄风夺人。站在他的山水画前,顿觉峰峦沟壑,悉数奔来眼底;松涛飞瀑,宛若訇然有声。至于花卉,他不多涉笔,偶一为之,虽仅限于山石牡丹,却也酣畅淋漓,深得人们的喜爱。
品戴超所画的山水和牡丹,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大乐事,而欣赏他的戏曲人物画,则别具一番情趣。往往一帧在手,让你玩味无穷,爱不忍释。
戴超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多年。剧团每排一戏,他必先熟读剧本,尤重于吃透人物,态度之认真,研磨之精细,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演员。直待将人物性格及其环境把握准了,方始动笔设计舞台装置、绘制布景。他坚持“舞美为表现人物服务”,常说自己“画的是布景,实质是画人物”,可见人物在他心目中所居的重要地位。多年的舞台工作经历,不但使他熟悉大量传统剧目的故事情节,更使他爱上了众多的戏曲人物。他记得他们的形象、熟谙他们的遭遇、理解他们的性格、懂得他们的感情,甚至能背出他们的道白和唱词。所有这一切,让他内心有了一种萌动:用国画的静态画面来表现戏曲人物表演的动态美感。谁知几经尝试,便觉兴趣盎然,于是一发而不可收,以致画页堆积案头,高可盈尺。当他从中挑出几帧习作,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第一次去向高马得先生求教的时候,这位年高德劭的戏曲人物画大师不无感慨地对他说:“不多了,不多了!既爱戏曲又爱国画的人已经不多了!”鼓励他坚持下去,不要浅尝辄止,更不可半途辍笔。自此,他每年必去一次南京,拜望高老,同时呈上自己的戏曲人物新作,请高老指点。老人家欣慰于他的好学与长进,还特意为他题了“戴超画戏”四个大字。
戴超用国画的写意笔法来画戏曲人物,走的是一条“由繁入简,以简代繁”的路子,与工笔人物画大异其趣。特点是不求“形似”,但求“传神”。挥毫仿佛于无意之间,落笔却全在有意之处。往往只需寥寥数笔,人物便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纸上。粗略一看,或则五官残缺不全,或则肢体比例失当,然而细加品味,该有的都有了,不必有的则一个也不见,真正达到了惜墨如金的地步。试看他画的《群英会·蒋干盗书》,舞台上应有的书案、坐椅、兵书、灯盏等等,一概略去,画面只突出周瑜、黄盖和蒋干三人。而蒋干只取其一张脸,周、黄偏于一侧,在暗中窃窃私语,蒋干从帐门处伸出头来,似在侧耳偷听。周的儒雅与多谋、黄的忠心与诚实、蒋的猥琐与愚蠢,通过他们各自的神态与身姿一一得到了准确的表现。再如他画的《白蛇传·游湖》,初看似觉人物身躯过于颀长,但仔细玩味,却全然不失其美感,而且非如此便不足以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云:“大巧若拙”。品戴超的戏曲人物画,细细体味他藏巧于拙的功夫,便会从“似”与 “非似”之间,真切地感受到无尽的妙趣,这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享受。
愿戴超的戏曲人物画技法日臻娴熟,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欣赏他的画,喜欢他的画。
- 上一篇文章: 艾叶飘香——建湖县书法家协会系列书法展
- 下一篇文章: 孙中山题词写于何时何地?(余齐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