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书画 > 正文

论孙一致在书法与篆刻艺术方面的成就(孙禧斌)

发布日期:2012/9/10 16:49:31  阅读:4278  【字体:
 

 

 

    明清二朝,江苏盐城曾经涌现出几位非常知名的书法家,如明末草书家宋曹,清廷文学侍臣孙一致,清初学者刘沁区,清朝布政使徐铎,清末教育家孙大鹏等,而孙一致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孙一致(1630-1693),字惟一,号止澜,亦号箨庵,江苏省盐城大孙庄人。清顺治十五年,他在殿试之日应对所吟的诗,宗法杜甫,兼出入于王维、孟浩然之间,顺治帝钦赐进士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顺治十六年,孙一致为会试同考官,累迁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他工诗善草书,精书法和篆刻。

 

据史料考证,清代状元之选固然以士子考试答题的水平,治国平天下的能力为考量,但也不乏与皇帝的个人好恶取舍有较大的关系,如清代的状元之选与皇帝偏重进士的书法就是例证之一。说到这里,当年孙一致痛失状元之衔,其实与他所学的名家书法风格不无关系,也许这是他走上仕途后并不顺利的原因之一,从而导致官场上失意而未能实现其政治报负的遗憾。

 

顺治十五年五月三日,全国进京参加科举的考生经过殿试后共录取贡士三百四十三人,其中孙承恩、孙一致、吴国对等十人从数百人当中脱颖而出,只等顺治皇帝阅卷钦点了。当时孙一致的文才学识并不在孙承恩之下, 只是他在殿试时答卷上书写的毛笔字是仿照明末书法家董其昌的小楷书风,并不符合顺治皇帝喜爱的欧阳询书风, 因而未能夺魁, 从而被顺治帝钦点为一甲第二名榜眼, 并授予翰林院编修。

 

那么,欧阳询与董其昌的为人与书法有何特点呢?这里不妨加以简单介绍与分析,以便区分他们在书坛上的地位与影响。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祖籍潭州临湘人(今湖南长沙),他隋朝时官至太常博士,唐朝时被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后升迁弘文馆学士。他是有史以来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欧阳询书法远承魏晋,在六朝朴茂峻整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欧体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与兵部尚书袁可立相友善,以阉党柄权,二公相继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他从十七岁开始学习书法,几乎学习研究了以前绝大部分名家,从钟、王到颜、柳,从怀素到杨凝式、米芾,直至元代的赵孟頫。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因此,历代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他是集古法大成之人。

 

可是,当年顺治帝既欣赏孙承恩的文章, 又喜欢他不欺君卖弟的德行, 更喜欢他效法欧阳询的书法风格, 于是就将孙承恩钦定为一甲第一名状元, 同年六月还特免其弟孙旸因科举案遭致的连坐流徒之罪。后来,孙承恩为人诚实的品德与书写的毛笔字为欧体楷书,是他成为顺治帝钦点戊戌科状元之谜。

 

然而,孙一致的书法学习早年得益于明代进士孙榘(他的伯父)的启蒙教育,他初学先从二王书贴开始练习,后来为了参加科考便专心临摹与研习董其昌的书法,并与盐城草书家宋曹常常切蹉书法艺术,最终成为淮东一带诗宗杜甫,书法俊逸的翰林中人。

 

从孙一致的学书经历来看,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起初学习书法的诱因,还是入仕后到翰林院做官,孙一致与董其昌均具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因此他对董其昌的书法备加推崇,并不断揣磨研习,从而使他的书法风格渐次具备董书所特有的“拙中带秀,平淡天真”的个性,同时又兼有“博采众长,飘逸俊美”的文人书风。

 

    孙一致平生喜交游,并广交各地墨客诗人,自一六七0年始,他用了十年时间,走遍了浙江、江苏、湖北、河南、河北、山东等名胜之地,与盐城的宋曹、江都的吴绮、苏州的尤侗、宝应的乔莱、如皋的冒襄等清初社会名流经常在一起酬唱应和,吟咏天下山水。此外,他还与清初官员、诗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交友甚广,其中与宋曹、程邃、吴山涛、樊圻、萧云从、高简、程正揆、顾樵、胡阮、髡残、宋樨恭等知名艺术家有过密切的交往,这对于孙一致后来取得较高的书法艺术成就有着极大的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皇帝却以董书为宗法,并且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 》,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頫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

 

据说,康熙皇帝还亲自临写董书,致使董书得以风靡一时,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一时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董书为求仕捷径。有鉴于此,孙一致的书法颇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可他因母丁忧却早离官场,辞官归乡。后来,康熙皇帝还十分惦记为官清廉,书法俊美的孙一致,并下令在盐城粥厂街购置房屋给他颐养天年,即史书上记载的“孙一致故宅”。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今顺治十五年戊戍科榜眼孙一致流传下来的书法及篆刻作品极其少见,据网上拍卖市场初步统计,目前能够基本确认的孙一致草书作品仅有扇面草书2幅、条幅草书3幅、对联1副(现由江苏省建湖县博物馆收藏)及四封书信(现收藏于江苏省盐城博物馆)。

 

另据有关史料记载,孙一致十分爱好篆刻艺术,他的书法印章如“孙一致印”、“榜眼及第”、“止澜致印”、“学士之章”等均为自己所刻。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在《孙箨庵赠篆章歌》诗中云:“射州学士才力健,上慕稷契羞管晏。天生文采兼奇怀,在于敬也徒然羡。方寸之石珍南金,篆刻变化穷古今。悦然置我秦汉上,熟视欢绝谁能禁。想君拭石初经营,意匠鉴石石怒生。弩张剑拔相盘蹙,捉刀如笔刀纵横。自言工巧不贵物,艺技那与流辈争。”可见孙一致的篆刻艺术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可是他的篆刻作品早已失传,令人惋惜。

 

综上所述,清廷文学侍臣孙一致在书法与篆刻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较高,而且名不虚传,风格独特,因而成为后人十分推崇与敬仰的书法大家。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