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大路上(范保华)
从我家到乡政府所在地的初级中学有3公里路,因为条件限制,许多学生不能住校,作为走读生,我每天都要来回四趟在上面行走。和我一起走读的还有同村另外4位同学,这一路上曾洒下了我们无数的艰辛和泪水。
路不算长,是苏北水乡最典型的那种,窄窄的、弯弯曲曲。路边长满了野草,无意中划到小腿肚上就会留下一条红红的印痕和令人难受的痒痛。雨天,地面十分泥泞、光滑,一不留神就会重重地摔倒在地,把衣服涂上一层厚厚的泥浆;晴天,被踩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路面上的水分挥发后,那被挤压的油泥土仿佛就成了一把把利剑,稍不注意脚指头就有可能被刺伤。在这段距离中,还七歪八斜地卧着13座大小不一的木桥,其实有的根本就不能算是桥,仅是一根杨树担在沟渠面上而已,非常危险。遇到雨雪天,我们就会伏下身,一个一个地爬过去,然后到了下一座桥,再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每天清晨,天还没有亮,我们就来到村部前的路口集中,然后结伴而行,约经1个小时才能到校。中午一放学就急忙往家跑,胡乱扒一碗饭,转身就往学校赶。晚上放学时,肚子早已饿得“咕噜咕噜”地叫了,我们拖着疲惫的脚步向家挪动着沉重的身躯。记得有一次下着雨,我们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地往回走,在过一道桥时,我们中唯一的女生秀秀突然滑下了河,好在我们个个都会游泳,几个人一齐下去把她拖上岸,看着秀秀失魂落魄的样子,想着我们每天都在这条路上的境遇,大家都哭了。
这条求学之路,让我们尝够了行路之苦,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一学期后,我便转学到了父亲所在的县城读书,而每想到这条路,我的心里就会产生恐惧和不安,要知道,和我一起的小伙伴们和还有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农村孩子,还在这样的环境中圆他们的未来之梦。
30年后,当我受邀到这个学校参加校庆时,我的眼前却是另一番风景。当年许多同学都发家致富了,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导下,先后走出了封闭的家乡,并通过努力,赢得了建筑之乡的美称。富裕的他们没有忘记家乡。在政府的支持下,纷纷捐款,建桥、修路,使家乡变得越发美丽动人。
原来我们求学的那条路再也不见踪影,已被一条宽大的水泥路取代,每条沟渠上都架起了宽阔的水泥桥,从学校到我原来的家,也缩短到只有原来的一半路程,村民们到镇上去办事,骑上电动车几分钟就可到达,真是十分方便。
走在乡间的大路上,我感到十分从容,心旷神怡。祖国的日益强大,给农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那一幕幕往事已成为记忆,更成为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
转自《醉里挑灯文学论坛》
- 上一篇文章: 别把快乐给丢了 (纪云梅)
- 下一篇文章: 幸福就是知足 (纪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