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火盆(朱乃洲)
跟以往一样,冬天又按时按点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个时候,我们乡下人又进入了一年当中最空闲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没有多少事可做,主要的就是做好吃饭穿衣御寒保暖。不过,现在的人们真的不担心挨饿受冻了,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吃穿既不用说,御寒保暖则更讲究现代化了,只要打开空调、取暖器什么的,不管外面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雪,家里跟春天一样温暖。
记得儿时,我们乡下的冬天好像特别冷,冬天一到,人们就用茅草或稻草编成的草帘子挂在门口,以挡风御寒。有的人家还常常在屋内用火盆取暖。农村里很多人家都有火盆。火盆子也是各式各样,我们家就是用坏了的洗脸盆当火盆。有的人家用缺损的小缸做火盆。有的人家什么也找不到,干脆就用柳条编织外面用烂泥糊成的泥盆。这种泥盆经过几次的火烧也变得很结实。
最好的火盆,当然也不叫火盆了,应该叫火炉子,是少数人家才有的,也是过去那种时代真正的火炉子。我的二叔家就有一个。二叔家的火炉是二妈嫁给二叔时从娘家带来的。二妈的娘家从前是个家庭比较富裕的“小地主”。所谓正宗的火炉,就是下面用铁制的并带有三只脚的炉子。炉子的上面还有用铜做的炉盖,盖子上有一个个的小圆孔。取暖的时候,先在炉子里放上木炭燃烧,然后盖上炉盖,暖气就从那些个小圆孔往外冒。
农村的人家不像城里人,只要家中有人,大白天家家的门都是敞着的,除了那扇挂在门口挡风的草帘。于是,冬天里谁家点着了火盆,马上左邻右舍们就凑到一起来了。大家围坐在火盆旁边,一边烤火取暖,一边张家长李家短地谈闲拉呱。烤火用的是稻草树枝木块,木料快要燃尽的时候,会自动有人将放在火盆旁边的木料捡起添上。二叔家那种有盖的火炉,因为有盖子,延缓了燃尽的时间,所以取暖的时间也就长一些。一般点起燃料后盖上盖子,不用再加木料什么的,直到第二天才重新着火。
没有外人的时候,尤其是孩子们,一边靠着火盆烤火取暖,一边嘴也不闲着。我总记得,只要我们家点着火盆烤火了,我就会将家里的葵花籽、瓜子、花生、黄豆、山芋啥的,都拿来做吃物了。火盆点着后,像山芋这样比较大的东西,因为要烧烤很长的时间才会熟,我就首先把它丢进火炉里。等明火熄灭,我们就在火灰上放上一张纸,把葵花籽、花生、瓜子这些容易熟的东西放在纸上烤。只几分钟的时间,葵花籽就发出了香味,有的还“噼里啪啦”地爆响起来。这时候,坐在火炉边的兄弟姐妹们就他一个你一个地拿起来吃开了。如果恰巧这会有旁人掀开门帘进来,我们也会让来人一起分享美味。
过去的冬天虽然很冷很冷,但因为有了火盆,生活里就多了温暖和快乐。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但不管到什么时候,从艰苦岁月走过来的人们,大概总不会忘记曾经度过的漫长冬天里的那一幕一幕。
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寒冷中也会有温暖,烦恼中也会有快乐。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切烦恼和忧愁都会从我们的身边走过,温暖一定会在我们身边萦绕。
转自《建湖日报》2012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