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鞋匠朱哑巴(马君)

发布日期:2013/2/10 11:12:03  阅读:2103  【字体:
 

 

    脚上的皮鞋后跟一边塌,走起路来很是不舒服。因为懒,捱了很多时日没有去修。今天趁着周六班上开会,会议结束后还有一些时间,终于说服自己去找那个修鞋的朱哑巴。

 

    朱哑巴是我以前的邻居,大约四十多岁,夫妻俩是特殊学校的同学,生育一女一儿,都很健康聪明,大女儿长得还很漂亮。夫妻之间是有“共同语言”的,然而与外人无法交谈,外人也弄不懂他们特殊学校培训出来的各种手语,于是,邻居之间串门,就靠一双儿女做“翻译”,居然也能欢声笑语不断。哑巴两口子都很聪明灵敏,悟性很好,正像某个哲人所说的那样,当上帝将你身上一扇窗子关起来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子。哑巴两口子虽然又聋又哑,终日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但是他们感知感应外界的本领特别强。是的,眼睛是上帝为他们留的另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他们依然和正常人一样,和外界保持着联系和沟通。也许,失去了说和听的能力,他们身上的主观能动性全集中到看的功能上了,他们每天睁眼看世界,打量着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很多事情和很多现象他们一看便知,心知肚明,完全比得上健全人的心明眼亮。哑巴两口子先前在县服装厂上班,一路来一路去的,满足的笑容常挂在他们脸上。后来,县服装厂日益不景气,男哑巴先从厂里出来,靠踏三轮车载客维持一家人生活。

 

    搬家后,就失去了哑巴的消息。不想,时间过去了十年,因工作变动,我的生活再一次和他们发生交集。某一天,步行在下班路上,突然发现单位大门对面的路边上有一柄大黄伞罩着的修鞋摊,而修鞋的居然是朱哑巴!这个发现让我大为惊诧:哑巴真聪明!居然还会这门手艺啊!不等我走到鞋摊前,哑巴已经发现了我,他咧开嘴巴开心地笑起来,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欣喜,像遇到多年失去联系的老友意外重逢的开心和喜悦。

 

    就这样,天天看到朱哑巴的敬业和勤劳,除了特别、恶劣的大风大雨大雪天气,从未看到他脱岗。每次下班回家吃饭走到他摊前的时候,他总会向我伸出一个大拇指,而将小拇指朝向他自己,同时脸上的表情就有一丝苦涩和无奈。有时候,我也去修鞋,他就会和我“说”一会话:拿支笔,翻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来,写上他想说的和想问的,我才得知,这些年里他们一家人所经历的苦和难:先是妻子下岗,后来女儿职中毕业去北京打工,不想遭遇车祸,伤了腿,治病花去一万多元。小儿子高中毕业没钱继续念书,找不到工作呆在家里。他们这样的家庭应该享受低保的,所在社区每到年节时也为他们送上个三二百元不等的慰问金。但就这样,哑巴一家的生活仍然很困窘。“说”着话的时候,他的哑巴妻子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来给他送饭,饭盒里米饭和一点菜装在一起。哑巴向我摆了一下手,算是打了个“我吃饭了”的招呼,然后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功夫,哑巴妻子一脸忧愁地和我比划起来,我完全不懂她想表达的意思,男哑巴只好丢下饭盒,接着写给我看,原来,女哑巴现在一家汗蒸馆洗衣服,月收入一千二,工时比较长,感觉做得比较辛苦。我看看她的面容,的确,看出了岁月风霜的痕迹,看出了操劳忙碌的艰辛。透过他们的眼睛,我读懂了生活的不易。

 

    去年春节后,我的工作再次变动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看到哑巴了。这次去修鞋,哑巴看到我仍然是一脸开心的笑。修过鞋,他执意不收钱,我知道,哑巴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只是因为我曾经在鞋摊后小饭店吃饭时多点了一道菜赠送他佐餐,而就收获了他长期的感激。只是因为我去年春节时拜托了他所属民政部门多发给他三百元救助款,而让他双目瞪圆了嘴巴大张,那表情仿佛天上掉下三张百元大钞砸中了他!说实话,哑巴当时的表情让我很伤感,三百元,就让他意外不已,而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没有将三百元看成什么大钱。这就是两种生活状态的差距!

 

    修好鞋,哑巴又拿出纸和笔和我“攀谈”起来,他问:你调动工作了吧?我惊讶:你怎么知道的?他写道:我有两个月没有见到你了!

 

告别了哑巴,我的心是沉重的。生活中像朱哑巴这样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从不依赖政府,不靠天不靠地,始终靠自己一双手,为自己操持着生活。尽管他们的生活比较艰难,但他们依然在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出摊,太阳下山的时候收摊,辛辛苦苦地挣着每一分钱,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一些而打拼着,奋斗着……

 

转自《建湖日报》2013123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