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王勤)
假日与朋友侃大山,朋友讲述了他在农大读书时,看到不少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哗啦倒进了泔脚桶里,白花花的大米饭,雪白的大馒头,有的还一口未吃就这样浪费了,他非常心疼。他说他从小吃尽了饥饿之苦,一年冬春几个月没看到一粒米,全靠糠菜度命。那时要是有这大米饭、大馒头,还不高兴死。于是他把看到的这一切向老师做了反映。
次日,早饭时候,教授来到食堂泔脚桶前,一些同学与往常一样,把吃不了的馒头一一往泔脚桶里扔,教授看了没动声色,便伸手从泔脚桶里拿出学生扔进的雪白馒头,当着学生的面大口吃了起来,很多同学看着教授吃着i脚桶的馒头都呆住了,手里拿着馒头要扔的学生收回了手,扔了馒头的学生红着脸低头走出了食堂。
此后,学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会上吃泔脚桶里馒头的老教授,没有直接批评那些扔馒头的学生,而是讲述了他年轻时缺吃少穿的人生经历。老教授说他父母也是农民,那个年代吃粮是全家人年年最愁的事。一年遭灾冬春一家人全靠糠和树皮度日,哥哥、妹妹被冻饿死……教授讲着讲着流下了心酸的泪水,全校师生无不动 容。
朋友说:“自从老教授吃泔脚桶里的馒头后,学校浪费之风几乎不见了。"接着他又说:“现在社会上的浪费之风,实在太大了,要是每个家庭的家长,每个机关单位的领导都能以身作则,像老教授那样,浪费之风就定能刹住。”他说他快60岁了,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从不做浪费的事。在家里儿孙们吃不了的饭总是他接过来吃,时间长了儿孙们也很自觉不轻易把吃剩下的饭菜倒掉,养成了很好的节约家风。
我比朋友年龄大点,我们在一起很投缘,可能就是小时候的苦难,让我们在同样经历、同样习惯下有了共同语言。我是个农民,深知种粮的艰辛。而没种过田的人是不知道的,耳熟能详的《锄禾》,把农民烈日下锄禾的艰辛刻划得淋漓尽致,告诫人们不管你多富有,都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粒米粒粮。我的儿孙们没种过田,在家里我很注重言传身教,从不浪费一口饭,儿孙们也自然养成了不轻易浪费粮食的习惯。在单位我与同事们常聊小时候那段吃糠咽菜的苦难经历,有同事还把我讲的事情回去讲给儿女们听,可孩子们就是不相信,说糠哪能吃。后来我在一篇文章中详细讲述了吃糠咽菜岁月的故事,报刊刊出后,同事们把报刊上的文章拿给他们的儿女们看,并说:“我向你们讲人家小时候吃糠的事,你们不相信,人家现在写成文章登出来了,你们细细看看。”同事说:“孩子们看了很受教育,改了不良习惯。”对此,我很欣慰。
转自《建湖日报》2013年3月13日
- 上一篇文章: 你若有心,世界便有心(封经纬)
- 下一篇文章: 行走在大自然的乐趣(严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