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苏守云)
李奶奶在乡邻们羡慕的眼神中被儿子接进了城里,按说一家三代亲人团聚可谓一举两得:老人既可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又能体验一下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儿子与老母朝夕相处,从此少了一份牵挂。然而好景不长,半年不到老人便重新回到了乡间小屋。原来儿子儿媳上班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与老人沟通交流,老人找不到说话的人还在其次,关键是小两口每每遇到工作、生活上的烦心事,夫妻之间闹点小别扭全都写在脸上,偶尔孩子不听话也有意无意地把气往老人身上撒,全然不顾及老人的感受。老人虽说生活在儿子身边,心里的寂郁却挥之不去,成天感觉手足无措,无奈间只好选择回到自己的老巢。
儿子将母亲接到身边的初衷是为了尽孝道,却为何事与愿违呢?这不仅涉及到两代人的相处问题,更揭示出了儿女应如何用心敬养父母的问题。说起孝顺,一般人都会认为让父母老有所养,衣食无忧就是孝顺,殊不知物质上的保障远不是孝顺的全部内容。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所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他那个时代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养活父母就是孝了。而“犬马皆有养”,即使饲养一只犬,一匹马也都会喂饱它,养活它。因此若是心中不敬,仅仅养活父母与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还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役;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做儿女的只是在父母干活时接过来自己干,有好吃的让父母长辈先吃,难道这样做就是孝顺吗?孔子在发问背后的潜台词是:一个人对父母若仅仅做到服劳奉养,而没有一个好的态度(色难),那根本谈不上孝。可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不只是强调孝行,更注重的是一种孝心。好脸色来自内心,心中孝,态度敬,脸上才有笑。朱熹说得好:“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老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有保障,老人对儿女的依恋更多表现为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在保证父母“食养”的前提下,更应将孝道提升到“色养”。而“和气”、“愉色”、“婉容”乃是儿女敬奉父母最好的孝道。大爱至诚,孝也有道。孝在人心,能力各异,方式多样。父母心底企盼的孝道,并不是要子女给他们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只要对父母尽心竭力,那怕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句问候,一个拥抱,都会起到“心到神知”之效,让他们幸福万分。孝心凝就的一封家书,一碗粗茶淡饭,一件普通衣衫在老人心中价值千金。反之,一张拉长的脸,足以熏黑一片晴朗的天。即使让父母住别墅豪宅,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却成天生活在“脸难看”、“话难听”的表情暴力下,老人心里有的只能是深深的失望与无奈,决无幸福可言。可见影响孝的天平的不是金钱与物质,而是来自内心的深爱。
在父母眼中,儿女的贤孝决定着他们晚年的安宁与幸福。儿女过得好,父母也快乐。儿女脸上有阳光,父母心情也灿烂。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也是最难做到的孝道,而孝道就在生活中,孝道就在细微处。老人最怕与孤独相伴,有机会与父母相聚的儿女,不妨抽空与老人唠唠磕,向他们请教一些老人谙行的生活小常识或擅长的小技巧(可以明知故问),时常回首儿时与父母共同渡过的岁月,感恩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与不易,说说自己现在工作上的成绩,孩子的成长进步,以及小家庭的远景规划等家常话,这些都是父母爱听的也是他们所关心的,听了会让他们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和精神安慰,尽管老人并不企求儿女对自己有多大回报,也未必能看到儿孙们未来的辉煌,但他们希望分享晚辈们当下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甘甜,让自己生活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乐儿女之所乐,盼儿女之所盼,这就是最好的天伦之乐。当然,如果父母是有见地的老人,儿女心中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与其成天绷着个脸,不如放低姿态与父母谈谈,天下没有人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儿女,他们更愿意与你一起分担,或许老人能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儿女把把脉,让他们尽可能地少走弯路。一句话只要对父母内心敬养,不拿他们当外人,一颦一笑总关情,片言只语见孝心。生活在亲和融洽的家庭氛围中,老人能明显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被尊重,从而看到生活的奔头和自身的价值,这对他们就是一种莫大的精神慰藉,老人精神快乐了,就会长寿,而长寿比单纯让他们住豪宅享受口福更有价值。
比尔·盖茨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这位世界首富以商人的眼光道出了尽孝的紧迫性,可见古今中外,孝敬父母人同此心。父母到了要儿女孝敬之时,已经步入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距离人生的终点越来越近,子女孝敬父母的机会势必越来越少。商机错过还会再来,花落了还会再开。世上没有后悔药,人生没有返程票。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愿天下的儿女无论自己处于怎样的境地,工作和生活遇到多大的烦恼,在父母面前也请打开你的眉上锁,隐去你的心中忧,将四月的阳光洒在脸上,让老人心里暧和才是真孝顺。
转自《塘河》杂志
- 上一篇文章: 寻找野榆树(王勤)
- 下一篇文章: 多加一双筷子(范保华)